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4083发布日期:2019-01-02 22:0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灯架且照射角度可调的工作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便携式工作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LED工作灯具备了轻盈、操作方便、亮度高、寿命长等优点,从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工作环境,可适用于相应场合的各种结果的工作灯也应运而生,比如手持式工作灯、头戴式工作灯等。

但是,现有的手持式工作灯,由于照明时需要将工作灯拿在手里,工作时只能用一只手,当需要双手工作时,该工作灯就无法满足照明需要;现有的头戴式工作灯,照明时可以将工作灯带在头上,腾出双手来工作,但这种工作灯由于需要通过移动使用者的身体来改变照射角度,当需要对特定位置进行精确照射或者照明角度较刁钻时,操作者可能无法在保证照射角度的同时继续手头的工作。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研究一种可应用于不同应用场合的多功能工作灯,以保证在满足不同照射角度要求的同时,操作者可以腾出双手继续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工作灯无法解决照射角度与双手继续工作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工作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工作灯可以在满足不同的照射角度要求的同时,操作者还可以继续手头的工作,扩大了工作灯的使用场合,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作灯,至少包括用于发光的灯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灯体的灯架;所述灯架包括灯架座和连接部,所述灯体可拆卸地架设于所述灯架上且所述灯体可沿所述灯架的灯架座三维旋转,所述连接部可相对于所述灯架座的底部定位旋转。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灯体包括前盖和后壳,所述前盖上设置有透明镜片,用于发光的发光体、反光杯、PCB组件及电源密封设置于由所述前盖和所述后壳所形成的容体内;所述灯体还包括一手柄,所述后壳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一开口槽,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卡设于所述开口槽内且可随所述后壳定位旋转;所述后壳的背面还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灯架座的下表面设置有磁性材料。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体为COB发光体,所述电源通过电源固定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容体内;所述COB发光体与所述电源固定结构之间设置有散热片。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采用铝片或者铜片。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槽内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弹簧结构,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弹簧结构形成供所述手柄随所述后壳定位旋转的旋转结构。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体开合的开关压件,所述开关压件的外部设置有开关帽。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灯体的前盖上设置有装饰片。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支架和扣位;所述支架为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两侧分别可定位旋转连接于所述灯架座的两侧,所述扣位设置于所述卡槽的底部且可与所述卡槽一起相对于所述连接部360°旋转。。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灯架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挡位销,所述第四齿轮外还设置有固定盖,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四齿轮、所述固定盖和所述U型支架的一侧依次通过穿设于其间的螺杆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灯架座。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壳上设置有USB插口,所述USB插口外设置有插口密封件;所述电源采用可充电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由于卡槽可相对于灯架座二维旋转,U型支架可相对于灯架座一维旋转,从而使得固定设置于卡槽的灯体可以相对于灯架座进行三维旋转,当工作灯的使用者需要双手同时工作时,使用者可以将工作灯放置于合适位置后根据照射要求调节工作灯的照射角度,然后释放双手进行工作,实现了多角度照射的同时可以双手工作的需求。

由于灯架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灯架座附着于工作台表面的磁铁。当使用者在修理场所或者车间等金属件较多的环境下工作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工作灯吸附于任何金属件上,达到在复杂环境下多点、多角度照射的目的。

由于在COB发光体与电源固定结构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的设置可以保证容体内的热量及时扩散,延长了工作灯持续工作时间,延长了工作灯的使用寿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灯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灯体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灯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灯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灯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灯体1,螺丝101,装饰片102,前盖103,透明镜片104,反光杯105,COB发光体105,散热铝片107,电池固定结构108,PCB板组件109,防水密封圈110,阻尼块111,手柄112,开关压件113,开关帽114,后壳115,卡块116,插口密封件117,第一齿轮118,透明指示灯119,第二齿轮120,弹簧121,充电锂电池122,灯架2,卡槽201,扣位202,U型架203,挡位销204,固定螺丝205,固定螺母206,灯架座207,第三齿轮208,第四齿轮209,固定盖210,阻尼螺丝211,螺杆212,磁铁213,贴纸2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灯包括用于发光的灯体1和用于支撑所述灯体的灯架2,灯体1可拆卸地架设于灯架2上,并且灯体1可相对于灯架座进行三维旋转。

如图3所示,灯体1包括前盖103和后壳115,前盖103上设置有透明镜片104,从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透明镜片104照亮前方。发光体、反光杯105、PCB组件109及电源22通过防水密封圈110密封设置于由前盖103和后壳115所形成的容体内。

本实施例中,发光体采用功率高达5瓦的COB发光体106,工作灯的照明强度高达500流明(光强的计量单位),可以给使用者提供足够的照射强度。

本实施例中,电源22采用可充电锂电池,锂电池通过电源固定结构8固定设置于容体内。

COB发光体106与电源固定结构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采用散热速度较快的铝片或者铜片以保证容体内的热量及时扩散,延长了工作灯持续工作的时间,延长了工作灯的使用寿命。

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片也可以采用其他有助于散热的材料。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灯体还包括一手柄112,如图3所示,后壳115的两侧面均设置有一开口槽,手柄112的两端分别卡设于开口槽且可随后壳115定位旋转。具体地,开口槽内设置有第一齿轮118、第二齿轮120和弹簧结构121,手柄112在随第一齿轮118和第二齿轮120旋转的同时可以通过弹簧结构121将手柄112固定于所需位置,从而实现了手柄112可随后壳115定位旋转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手柄112,在单独使用灯体1时,可以作为灯体1的支撑件,与灯体1的前盖底部形成稳定的三脚架结构。

如图3和图5所示,后壳115的背面还设置有凸起的卡块116,卡块116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后壳115的背面。

如图4所示,灯体1的前盖103上设置有装饰片102,该装饰片102的设置使工作灯在满足照明要求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美观度,提高了客户好评度,提高了产品效益。

如图5所示,后壳11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发光体开合的开关压件113,开关压件113的外部设置有开关帽114。开关压件113的设置,降低了开关帽脱离的危险,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

如图5所示,后壳115上设置有USB插口,USB插口外设置有插口密封件117,USB插口的设置,便于随时根据需要对工作灯进行充电,提高了产品应用的便捷性,而插口密封件117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赃物进入USB插口,保证了USB插口的清洁度。

如图7所示,灯架2包括灯架座207和连接部,连接部可相对于灯架座207的底部180°(即一维)定位旋转。连接部包括U型支架203和扣位202,U型支架203的两侧分别可旋转地连接于灯架座207的两侧,具体地,灯架座2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齿轮208、第四齿轮209和挡位销204,第三齿轮208、第四齿轮209的外部还设置有固定盖210,第三齿轮208、第四齿轮209、定盖210和U型支架203的一侧依次通过穿设于其间的螺杆212可旋转地连接于灯架座207,固定盖210通过阻尼螺丝211进行固定。

在上述结构下,当U型支架203随第三齿轮208、第四齿轮209旋转到某一位置时,挡位销204卡入(发出“嗒嗒”声),阻止第三齿轮208和第四齿轮209进一步转动,从而使得U型支架203在相对于灯架座207旋转的同时实现了定位功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也可以根据所支撑的部件的结构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

连接部的上部设置有供卡块116卡入的卡槽201,扣位202设置于卡槽201的底部且可与卡槽201一起相对于连接部360°(即二维)旋转。通过上述的连接固定后,由于卡槽可相对于灯架座二维旋转,U型支架可相对于灯架座一维旋转,从而使得固定设置于卡槽的灯体可以相对于灯架座进行三维旋转,当工作灯的使用者需要双手同时工作时,使用者可以将工作灯放置于合适位置后根据照射要求调节工作灯的照射角度,然后释放双手进行工作,实现了多角度照射的同时可以双手工作的需求。

如图2和图6所示,灯架座207的底部(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将灯架座207附着于工作台表面的磁铁213,磁铁213的外部设置有贴纸14。当使用者在修理场所或者车间灯金属件较多的环境下工作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工作灯吸附于任何金属件上,达到在复杂环境下多点、多角度照射的目的。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