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聚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0112发布日期:2019-01-08 22:0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轻便聚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聚光灯。



背景技术:

聚光灯是使用聚光镜头或反射镜等聚成的光,同时,聚光灯是点光比较简单、照度强、照幅窄、便于朝场景中的特定区域集中照射的灯。

目前,聚光灯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壳体。由于金属材料质量比较重且比较昂贵,所以,市面上出现了采用塑料壳体的聚光灯。由于聚光灯在使用过程中,会在聚光灯内部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塑料壳体存在导热性能不佳、强度不高、以及质量比较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聚光灯,以解决现有聚光灯散热性能差、强度不高以及质量比较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便聚光灯,其包括:

中空且采用非金属材料制备的外壳,外壳内从前往后依次设有发光器件模块和电源模块,发光器件模块包括灯壳和设置于灯壳内的发光组件,灯壳外侧壁与外壳的内侧壁粘接,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固定座和电池组件,电池组件设置于电池固定座内,电池组件与发光组件电性连接,非金属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及其组合;

后盖,其设置于电源模块的后端部,后盖前端设有一环形部,外壳的内侧壁与环形部粘接,后盖与电池固定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灯壳的前端开口处设有一光圈,发光组件包括透光件、反光杯、灯板、至少一个LED灯珠和散热器,透光件设置于光圈内且抵接反光杯大端开口,反光杯小端开口处设置灯板,至少一个LED灯珠设置于灯板前端面上,散热器设置于灯板的后端面上,散热器与灯壳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散热器与灯壳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散热器与灯壳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仓和至少一节电池,至少一节电池容置于电池仓内,电池固定座包括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至少一根支撑杆,第一环形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环形板设有第二通孔,电池仓顶端容置于第一通孔内,电池仓底端容置于第二通孔内,每一根支撑杆一端与第一环形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节电池包括4节或3节2665锂电池、4节或6节18650锂电池、4节21770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安装套,安装套套设于外壳的底端部,安装套底部设有一容置区,容置区内设置一磁性元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提手,提手包括手持部和连接部,手持部与连接部垂直连接,后盖顶部设有一凹槽,连接部容置于凹槽内,连接部与后盖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轻便聚光灯还包括光源驱动电源板,光源驱动电源板固定设置于电池固定座的底端,光源驱动电源板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手持部端部上设有一个开关按键,开关按键与光源驱动电源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后盖外端面底部设有USB充/放电接口,USB充/放电接口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后盖外端面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电量指示灯,至少一个电量指示灯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及其组合制备聚光灯的外壳,由于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强度高、质量轻,所以,既减轻了聚光灯的重量,也提升了外壳的强度。此外,由于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的导热系数高,所以结合金属材料灯壳的散热性能好的特性,提升了聚光灯的整体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轻便聚光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装套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后盖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轻便聚光灯的一个实施例。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轻便聚光灯包括中空且采用非金属材料制备的外壳1、安装套2、后盖3和提手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年的非金属材料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及其组合。

其中,参见图2,该外壳1内从前往后依次设有发光器件模块10和电源模块11,发光器件模块10包括灯壳100和设置于灯壳100内的发光组件101,灯壳100外侧壁与外壳1的内侧壁粘接,电源模块11包括电池固定座110和电池组件111,电池组件111设置于电池固定座110内,电池组件111与发光组件101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灯壳100采用散热性能比较好的金属材料制备,譬如:铝合金。因此,灯壳100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与此同时,由于外壳1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及其组合制备,而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具有导热系数高的特性,所以,灯壳100外侧壁与外壳1的内侧壁粘接,增大了导热接触面,致使灯壳100的热量快速传导至外壳1,并经外壳1导出至外部,从而提升了聚光灯的整体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灯壳100的前端开口处设有一光圈1000,发光组件101包括透光件1010、反光杯1011、灯板(图中未示出)、至少一个LED灯珠(图中未示出)和散热器1012,透光件1010设置于光圈1000内且抵接反光杯1011大端开口,反光杯1011小端开口处设置灯板,至少一个LED灯珠设置于灯板前端面上,散热器1012设置于灯板的后端面上,散热器1012与灯壳10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该散热器1012与灯壳10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或散热器1012与灯壳10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器1012与灯壳100的固定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两种,现有的其他连接方式也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本实施例中的反光杯1011对至少一个LED灯珠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增加了通过透光件1010射出至外部的光线总量,从而提升了光线利用率。此外,本实施例通过透光件1010将光线汇聚于一体,从而提升了该聚光灯的汇聚性能。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在灯板的后端面设置散热器1012,致使灯板上的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器,与此同时,散热器1012与灯壳100固定连接,因此,散热器1012的热量可以快速传导至灯壳100,进而传导至外壳1,实现灯板上热量的快速传导,进而提升了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参见图2,电池组件111包括电池仓和至少一节电池(图中未示出),电池固定座110包括第一环形板1100、第二环形板1101和至少一根支撑杆1102,至少一节电池容置于电池仓内,第一环形板1100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环形板1101设有第二通孔,电池仓顶端容置于第一通孔内,电池仓底端容置于第二通孔内,每一根支撑杆1102一端与第一环形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环形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节电池包括4节或3节2665锂电池、4节或6节18650锂电池、4节21770锂电池。

本实施例中电池仓的外侧采用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环形板1100、第二环形板1101,致使支撑杆之间空置出剩余空间形成镂空结构,从而进一步减轻了聚光灯的重量。

参见图3,安装套2套设于外壳1的底端部,电池固定座110与后盖3固定连接。具体地,电池固定座110与后盖3通过螺杆固定连接,致使电源模块11在聚光灯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从而提升了工作稳定性能。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套2底部设有一容置区20,容置区20内设置一磁性元件(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通过在安装套2底部设有一容置区20,容置区20内设置一磁性元件,致使聚光灯可以通过磁吸方式吸附于轨道上或金属物件上,从而提升了聚光灯的拆装便捷性能。

参见图2,提手4包括手持部40和连接部41,手持部40与连接部41垂直连接。此外,手持部40端部上设有一开关按键400。电池固定座110底端设有一光源驱动电源板120,光源驱动电源板120分别与电池组件111、开关按键400电性连接。光源驱动电源板120根据开关按键400的开启控制信号,将电池组件111的电量通过电路驱动供给发光组件101使用,或,光源驱动电源板120根据开关按键400的关闭控制信号,停止将电池组件111的电量通过电路驱动供给发光组件101使用。

进一步地,参见图4,后盖3顶部设有一凹槽30,连接部41底端容置于凹槽30内,且连接部41与后盖3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部41与后盖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包括手持部40和连接部41的提手4,致使聚光灯便于携带,从而提升了该聚光灯的携带便携性能。

进一步地,参见图4,后盖3外端面底部设有USB充/放电接口31,USB充/放电接口31与电池组件111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USB充/放电接口31既可以在电池组件111低电量的情况下,通过该USB充/放电接口31进行充电操作,从而提升了充电便携性能。此外,本案还可以通过USB充/放电接口31为其他终端(譬如: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以解决终端低电量且附近无充电点的问题,从而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该后盖3外端面还设有电量指示灯32,以便用户直观获知电池组件111当前的电量情况,以便用户即时进行充电操作,避免聚光灯低电量的情况发生。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