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结构及灯具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8821发布日期:2019-01-29 17:3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安装结构及灯具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安装结构及灯具底座。



背景技术:

为防止台灯头重脚轻导致侧翻,台灯的底座内通常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固定在台灯底座的外壳上。外壳上用于固定配重块的受力部位往往会产生形变,在外壳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陷,导致外壳表面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了受力部位强度的安装结构,以改善受力部位凹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了受力部位强度的灯具底座,以改善受力部位凹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包括第一部及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上设有螺纹立柱,所述第二部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螺纹立柱穿过所述固定通孔后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二部紧固连接;

所述螺纹立柱的根部外围设有延伸至所述第一部的加强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的外边缘与所述螺纹立柱根部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从所述螺纹立柱的根部向外延伸至所述第一部上的放射状加强筋;所述放射状加强筋的自由端的端部与所述螺纹立柱根部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一闭合加强筋,所述第一闭合加强筋围绕所述放射状加强筋的自由端的端部形成闭合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部上的第二闭合加强筋,所述第二闭合加强筋围绕所述放射状加强筋与螺纹立柱连接端的端部形成闭合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闭合加强筋及第二闭合加强筋围绕所述螺纹立柱的根部均形成圆形环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闭合加强筋的半径不小于所述固定通孔的内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纹立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结构连接的加强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与加强结构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灯具底座,包括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安装结构,所述第一部包括外壳,所述第二部包括配重块,所述螺纹立柱设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所述灯具底座的上壳或者底壳。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部上设有螺纹立柱,第二部上设有固定通孔,螺纹立柱穿过固定通孔后通过螺丝与第二部紧固连接,由此将第一部与第二部连接固定。第一部与第二部连接固定后,螺纹立柱受到第二部通过螺丝对其产生的牵引力,第一部上与固定通孔正对的位置是该牵引力的受力部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结构,通过设置在第一部上且位于螺纹立柱根部外围的加强结构,有效增强了第一部上受力部位的强度,进而减少了第一部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改善第一部表面的平整度,外观性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实施例一示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示出的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一示出的螺纹立柱和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示出的螺纹立柱和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三示出的螺纹立柱和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三示出的螺纹立柱和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三示出的螺纹立柱和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三示出的螺纹立柱和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实施例四示出的螺纹立柱和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五示出的螺纹立柱和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为防止台灯头重脚轻导致侧翻,台灯的底座内通常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固定在台灯底座的外壳上。外壳上用于固定配重块的受力部位往往会产生形变,在外壳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陷,导致外壳表面不平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在易发生形变的部位设置加强结构,从而增强受力部位的强度,减少受力部位的形变量,改善产品外观的平整度。

安装结构可以应用于灯具底座上,安装结构还可以应用于易出现受力部位凹陷问题的其他产品上,本实用新型对于安装结构的具体应用不做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以安装结构应用于灯具底座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安装结构,包括第一部及第二部。参照图1所示,第一部为灯具底座的外壳11、第二部为灯具底座的配重块12。灯具底座的外壳可以是灯具底座的上壳或者底壳,图1所示为外壳11为底壳的情形。

外壳11上设有螺纹立柱111,配重块12上设有固定通孔121。螺纹立柱11的根部外围设有延伸至外壳11的加强结构112。

参照图2所示的安装结构的爆炸图,螺纹立柱111穿过固定通孔121后通过螺丝13与配重块12紧固连接。

参照图3所示,螺纹立柱111的外表面上可设置加强筋111-1,螺纹立柱111外表面上的加强筋111-1可增强螺纹立柱111的强度,防止螺纹立柱111爆裂。可选的,加强筋111-1可以与加强结构112连接,或者与加强结构112一体成型。

当外壳11与配重块12固定时,螺纹立柱111受到向配重块12方向牵引的力,外壳11上与固定通孔121正对的位置,是该牵引力的受力部位。加强结构112可以覆盖该受力部位的部分位置或者全部。覆盖面积越大,加强结构112可承受的牵引力越大,改善外壳11平整度的效果越好。

参照图3所示,将加强结构112的外边缘与螺纹立柱111根部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记作R。将固定通孔121的内径记作r。当R≥r时,加强结构112从受力部位延伸到受力部位之外,加强结构112可抵靠住受力部位边缘,有助于减少外壳11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

实施例二

加强结构112的外形可以有多种变化形式,实施例二提供加强结构112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照图4所示的外壳11的俯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结构112包括从螺纹立柱111的根部向外延伸至外壳11上的放射状加强筋112-1。图4中受力部位的范围以半径为r的圆形虚线标识。将放射状加强筋112-1的自由端与螺纹立柱111根部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记作A。

可选的,A≥r,这种情况下放射状加强筋112-1从受力部位延伸到受力部位之外,可抵靠在受力部位边缘,有助于减少外壳11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提供加强结构112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照图5所示,加强结构包括放射状加强筋112-1和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

放射状加强筋112-1从螺纹立柱111的根部向外延伸至外壳上。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围绕放射状加强筋112-1的自由端的端部形成闭合形状。放射状加强筋112-1与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可共同增强受力部位的强度,减少外壳11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

图5中受力部位的范围以半径为r的圆形虚线标识。将放射状加强筋112-1的自由端与螺纹立柱111根部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记作A。

可选的,A≥r,这种情况下整个受力部位被包围在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所形成的闭合形状之内,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和放射状加强筋112-1可共同增强外壳11上受力部位的强度,有助于减少外壳11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

参照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结构112还包括设于外壳11的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围绕放射状加强筋112-1与螺纹立柱111连接端的端部形成闭合形状。

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和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所形成的闭合形状,可以是多种形状,例如可以为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图6所示为圆形的情形,图7所示为五边形的情形。

参照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及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围绕螺纹立柱111的根部均形成圆形环带,以增大加强结构112在受力部位的覆盖面积,增强受力部位的强度。

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的外圆半径记作B,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的内圆半径记作C。受力部位的边缘通常是发生形变的主要位置,当B≥r>C时,圆形环带状的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可有效增强受力部位边缘处的强度,减少外壳11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提供加强结构112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照图9所示,加强结构包括放射状加强筋112-1、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以及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

放射状加强筋112-1从螺纹立柱111的根部向外延伸至外壳上。第一闭合加强筋112-2围绕放射状加强筋112-1的自由端的端部形成闭合形状。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围绕放射状加强筋112-1与螺纹立柱111连接端的端部形成圆形环带。

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的内圆与螺纹立柱111的根部相接。将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的外圆半径记作D,第二闭合加强筋的外圆半径不小于固定通孔121的内径r,使得加强结构112完全覆盖受力部位,整个受力部位的强度均得到加强,可有效减少外壳11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提供加强结构112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照图10所示,外壳11上设置有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围绕螺纹立柱111的根部形成圆形环带。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的内圆与螺纹立柱111的根部相接,且D≥r。这种情况下第二闭合加强筋112-3完全覆盖受力部位,使得整个受力部位的强度均得到加强,可有效减少外壳11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灯具底座,包括如图1-图10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的第一部包括外壳,安装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包括配重块,所述螺纹立柱设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所述灯具底座的上壳或者底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外壳内侧设置螺纹立柱用于固定配重块,外壳与配重块固定时,螺纹立柱受到向配重块方向牵引的力,通过设置在外壳内表面上位于螺纹立柱根部外围的加强结构,增强外壳上受力部位的强度,减少外壳上受力部位的形变量,改善外壳表面的平整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实用新型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