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1305发布日期:2019-01-04 22:4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



背景技术:

在楼宇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方位的房间其采光效果并不相同,对于采光效果不好的房间需要长时间开灯才能够满足光线需求,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如果将太阳光进行收集,那将必然降低供电负荷,更加节能环保,但是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导光设备无法实现自动化工作,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包括:控制器丝杆工作信号端连接运动电机工作端,控制器旋转工作信号端连接旋转轴工作电机工作端,控制器主动齿轮工作信号端连接主动齿轮工作电机工作端,控制器光线信号接收端连接光线传感器信号发送端。

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优选的,还包括:采光板B-1汇聚太阳光,通过采光结构进行太阳光收集工作,当太阳光发生偏移时,通过调节机构和旋转机构配合,调整采光板B-1的角度。

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优选的,所述光线传感器为追光传感器。

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ATM89C51。

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框架A-11通过第一运动基座A-12连接丝杆A-8移动端,丝杆A-8固定端坐落在运动电机A-7运动头上,运动电机A-7底端固定在第二运动基座A-6,第二运动基座A-6侧壁与第一平台A-5的固定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该电路能够实现控制器对电机的控制,完成太阳能光导节能系统角度的移动,从而保证光线垂直入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采光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太阳能光导节能照明系统的工作电路,包括:控制器丝杆工作信号端连接运动电机工作端,控制器旋转工作信号端连接旋转轴工作电机工作端,控制器主动齿轮工作信号端连接主动齿轮工作电机工作端,控制器光线信号接收端连接光线传感器信号发送端。

其中A部为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框架A-11通过第一运动基座A-12连接丝杆A-8移动端,丝杆A-8固定端坐落在运动电机A-7运动头上,运动电机A-7底端固定在第二运动基座A-6,第二运动基座A-6侧壁与第一平台A-5的固定座连接;

其中第一运动基座A-12通过第一轴承A-10与丝杆A-8移动端的移动套管A-1连接,移动套管A-1的延长端固定在第一轴承A-10的中心端,第一运动基座A-12安装在第一框架A-11内侧,从而防止外部设备刮蹭造成调节失败或者调节不准确,丝杆A-8固定端与运动电机A-7运动头通过丝杆穿钉进行固定连接,如果丝杆A-8需要更换还能够通过拔出丝杆穿钉进行随时替换,通过电机紧固螺丝连接第二运动基座A-6和运动电机A-7底端,第二运动基座A-6侧壁延长端通过第二轴承A-2连接固定座侧板A-3,固定座底板A-4与第一平台A-5固定,固定座底板A-4与第二运动基座A-6底部保持一定间距,从而保证第二运动基座A-6往复运动时不会刮蹭固定座底板A-4,第一框架A-11和第一平台A-5通过第一连接柱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柱一端与第一框架A-11内侧铰接,第一连接柱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平台A-5固定。上述结构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丝杆相配合,促使该节能照明系统能够保持圆弧运动,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追光操作,使该节能照明系统最大限度的准确采集太阳光线。

丝杆A-8移动端蚀刻外螺纹A-9,外螺纹A-9与移动套管A-1中部的内螺纹相配合。

所述固定座底板A-4和固定座侧板A-3呈“L”形。

第一框架为镂空的合金型材,第一框架呈方形连接结构。

采光板B-1汇聚太阳光,聚光镜B-16安装在太阳光的汇聚焦点位置,聚光镜镶嵌在调节板B-15中部,调节板B-15左右两侧设置过孔B-4,调节板B-15通过过孔B-4固定在调节座B-13上,调节座通过调节螺钉B-14固定在第二连接柱B-3上,第二连接柱B-3内侧蚀刻调节凹槽,调节螺钉B-14沿调节凹槽任意位置固定,通过该结构能够根据太阳能汇聚的焦点调整调节板的位置,从而保证聚光镜对焦准确,聚光镜B-16下部安装反光板B-12,反光板B-12外部设置固定圈B-11,固定圈B-11为双层结构将反光板B-12进行夹持,在固定圈B-11外圆周设置旋转轴B-6,通过旋转轴B-6调节反光板B-12角度,旋转轴B-6安装在旋转固定架B-7上,旋转固定架下缘B-8固定在第一连接柱内侧,旋转固定架B-7和旋转固定架下缘B-8为“Z”字形,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现有空间,使旋转轴B-6调节反光板B-12更加方便,反光板B-12下部设置导光筒B-10,经过反光板折射的太阳光通过导光口B-9进入导光筒B-10,导光筒B-10内部涂覆反光材料,将太阳光进行传递。由于导光板汇聚后的太阳光通过聚光镜进行传递之后,其太阳光不能直接进入导光筒,通过设置反光板后,有效的将太阳光更准确的导入导光筒中。

过孔B-4和调节通孔B-5为椭圆形,过孔B-4和调节通孔B-5呈十字交叉摆放,从而能够对调节板B-15上的聚光镜B-16进行调整对齐,使太阳光汇聚的焦点始终在聚光镜B-16中心部位。

采光板为钢化玻璃,在采光板一侧涂覆太阳能采光膜,将太阳光进行汇聚收集。

设置若干第二连接柱B-3,采光板B-1通过V形架B-2与第二连接柱B-3一端连接,V形架B-2一端为“U”形,将采光板B-1插入该V形架中,V形架B-2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柱B-3一端,第二连接柱B-3另一端通过基座连接第一框架。

所述聚光镜为凸透镜。

由于导光筒内部的反光材料能够对太阳光进行传导,所以导光筒能够形成直角弯,根据不同房间的需要进行管路铺设,方便使用者对光线的需求。

第二连接柱B-3一端固定导光板,第二连接柱B-3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端,第一连接柱C-2一端与第一框架内侧铰接,第一连接柱C-2另一端固定于活动板C-8顶部,活动板C-8底部中心位置设置从动齿轮C-7,从动齿轮C-7通过隔离圈C-6与固定底板C-4形成间距,隔离圈C-6不与固定底板C-4固定连接,主动齿轮C-3底部通过主动齿轮工作电机C-5带动转动,主动齿轮工作电机C-5固定在固定底板C-4外圆周位置,主动齿轮C-3与从动齿轮C-7契合,通过主动齿轮旋转,带动从动齿轮运动,从而调节太阳能光导节能系统运行到最佳角度位置,使接收到的太阳光尽量达到垂直照射状态,

第二连接柱B-3另一端通过固定墩台C-1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端,固定墩台呈“土”字形,固定墩台C-1顶部为凹槽状,使第二连接柱B-3坐落在凹槽中,固定墩台C-1侧壁四周开设固定通孔C-9,固定通孔C-9设置紧固螺钉与第二连接柱B-3连接,从而使第二连接柱与第一框架连接更稳固,同时方便拆卸以及收纳放置。

该控制器优选型号为STM32F103系列单片机,能够准确的发送信号,成本低廉,带有8路模数转换功能。通过追光传感器获取太阳光照射信号,反馈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使用已有的编程方式进行电机工作角度调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