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9633发布日期:2019-01-05 00:1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是一种常用家居照明设备,目前使用的台灯大都会存在散热问题,且台灯照射的光线与周围光线强度差异较大,人眼观看台灯下的景物时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严重时会影响视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台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台灯,其中,包括灯头,所述灯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台灯头部、散热罩和灯杯;所述散热罩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LED光源;所述散热罩内设置有套设在所述LED光源上的柔光套筒;所述散热罩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和与相邻所述散热翅片之间间隙一一正对的多个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柔光套筒相正对;所述灯杯内设置有聚光杯,所述聚光杯位于所述柔光套筒内部,且所述聚光杯与所述LED光源之间有便于侧出光的侧出光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所述散热罩上端开口设置,且开口处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板侧表面配合的第一限位环;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罩与所述台灯头部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台灯头部中空,且上下两端均开口设置;所述柔光套筒与所述散热罩内壁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所述台灯头部外侧表面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金属连接件;所述台灯头部上设置有安装所述连接件的安装通孔;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与所述台灯头部内部中空区域连通;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台灯头部之间设置有防尘片,所述防尘片上设置有与所述散热孔正对的散热通槽;所述台灯头部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槽对应的散热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柔光套筒内径匹配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背离所述安装板一侧端部安装有所述LED光源;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安装柱外表面的与所述柔光套筒相匹配的第二限位环;所述散热孔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散热孔呈圆周分布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环外围;所述安装柱内设置有为所述LED光源过线的第二过线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过线孔对应的第三过线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所述灯杯内设置有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包括与散热罩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套、与所述连接套背离所述散热罩一端连接的圆筒形第一反光罩,和与所述第一反光罩背离所述连接套一端连接的圆台形第二反光罩;所述第一反光罩的锥度小于所述第二反光罩的锥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连接套内设置有所述聚光杯和柔光片,所述柔光片位于所述聚光杯下方;所述聚光杯上端设置有支脚;所述连接套内壁下端设置有为所述柔光片限位的第三限位环;安装后,所述聚光杯位于所述柔光套筒内,所述柔光套筒部分位于所述连接套内,所述柔光套筒背离所述安装板一端与所述柔光片相抵。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所述台灯头部、所述散热罩以及所述灯杯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台灯头部与所述散热罩之间,以及所述散热罩与所述灯杯之间,均采用导热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所述台灯还包括灯杆,所述灯杆端部设置有两第一连接凸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凸块,其一上设置有第一阻尼转轴,另一上设置有C型过线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阻尼转轴配合的轴套;所述灯杆内设置有与所述过线件对应的第四过线孔;所述轴套安装所述第一阻尼转轴后内部存在过线空间;所述轴套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过线空间连通的第五过线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所述灯杆背离所述灯头一端连接有纵向的支撑杆;所述灯杆和所述支撑杆均由铝制成;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凸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凸块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灯杆匹配的间隙;所述第二连接凸块上设置有第二阻尼转轴和固定安装所述第二阻尼转轴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灯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阻尼转轴对应铆压装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阻尼转轴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二安装孔铆压装配的齿圈;所述支撑杆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间隙连通的第六过线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第四过线孔,所述灯杆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七过线孔;两个所述第二阻尼转轴之间设置有过线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台灯,其中,所述台灯还包括台灯底座,所述台灯底座上轴向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三阻尼转轴,和安装所述第三阻尼转轴的第一安装轴套;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阻尼转轴配合的第二安装轴套;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六过线孔连通的第八过线孔,所述第八过线孔与所述第二安装轴套内部连通;所述第三阻尼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八过线孔对应的第九过线孔;所述第二安装轴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九过线孔对应的第十二过线孔;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十二过线孔对应的第十过线孔;

所述台灯底座包括环形外壳,和与所述环形外壳配合的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环形外壳内壁设置有安装套筒;所述旋转座下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旋转接头,且中空部与所述第十过线孔连通;所述旋转接头外部套设有与所述安装套筒匹配的铜环,外表面设置有环形旋转限位片;所述旋转接头端部固定有防止所述铜环脱出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安装套筒一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旋转限位片匹配的第一台阶,另一端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块对应的限位挡块;所述旋转接头端部设置有多个定位柱;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置有耐磨片,所述耐磨片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限位板和所述耐磨片上均设置有与所述旋转座中空部对应的第十一过线孔;所述限位板和所述耐磨片均通过紧锁螺丝与所述旋转接头端部固定;所述耐磨片最大宽度大于所述铜环外径;所述安装套筒下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耐磨片匹配的第二台阶;所述安装套筒外侧表面固定有安装台灯电路板的安装座;所述台灯电路板安装后与所述上盖板以及所述环形外壳内壁均不接触;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下盖板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LED光源工作时,部分光线通过侧出光间隙透出,柔光套筒将侧向光进行柔化,并通过散热罩上的通槽进行散出,减小周围环境光线与台灯下的光线亮度差异,且侧边散出的光线柔和不会刺激人眼,起到保护人眼以及预防近视的功能,同时通过散热罩的通槽使得空气能进到LED光源周围,加快散热,同时LED光源的热量通过散热罩传递至台灯头部以及灯杯上,整体进行散热,大大加强了台灯的散热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美观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整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台灯头部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台灯头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安装板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灯头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灯头与灯杆连接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轴套截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灯杆与支撑杆连接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灯杆尾部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支撑杆与旋转座连接爆炸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第三阻尼转轴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旋转座与台灯底座装配爆炸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台灯底座与台灯电路板安装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台灯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13,包括灯头1,灯头1包括依次连接的台灯头部10、散热罩11和灯杯12;散热罩11内设置有安装板110,安装板110上设置有LED光源111;散热罩11内设置有套设在LED光源111上的柔光套筒112;散热罩11外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113,和与相邻散热翅片113之间间隙一一正对的多个通槽114,通槽114与柔光套筒112相正对;灯杯12内设置有聚光杯120,聚光杯120位于柔光套筒112内部,且聚光杯120与LED光源111之间有便于侧出光的侧出光间隙;LED光源111工作时,部分光线通过侧出光间隙透出,柔光套筒112将侧向光进行柔化,并通过散热罩11上的通槽114进行散出,减小周围环境光线与台灯下的光线亮度差异,且侧边散出的光线柔和不会刺激人眼,起到保护人眼以及预防近视的功能,同时通过散热罩的通槽使得空气能进到LED光源周围,加快散热,同时LED光源的热量通过散热罩传递至台灯头部以及灯杯上,整体进行散热,大大加强了台灯的散热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美观性好。

如图2和图4所示,散热罩11上端开口设置,且开口处设置有与安装板110侧表面配合的第一限位环;安装板110上设置有散热孔115;散热罩11与台灯头部10下端固定连接;台灯头部10中空,且上下两端均开口设置;柔光套筒112与散热罩11内壁不接触;台灯工作时,内部的较热空气会上升,依次经过散热孔向上溢出,外部气压会将外部较冷空气从散热罩的通槽压入散热罩内,形成空气的流动,从而大幅增强了台灯的散热效果。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台灯头部10外侧表面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金属连接件100;台灯头部10上设置有安装连接件100的安装通孔101;连接件100内设置有第一过线孔102,第一过线孔102与台灯头部10内部中空区域连通;安装板110与台灯头部10之间设置有防尘片103,防尘片103上设置有与散热孔115正对的散热通槽104;台灯头部10内壁设置有与散热通槽104对应的散热凹槽105;防尘的同时不影响烟囱散热效果,便于通过第一过线孔和台灯头部内部中空区域,为LED光源实现内部走线,大大增强了外观了美观性,保障了整体性。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安装板110上设置有与柔光套筒112内径匹配的安装柱1100,安装柱1100背离安装板110一侧端部安装有LED光源111;安装板110上设置有套设在安装柱1100外表面的与柔光套筒112相匹配的第二限位环1101;散热孔115在安装板110上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散热孔115呈圆周分布设置在第二限位环1101外围;安装柱1100内设置有为LED光源111过线的第二过线孔;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第二过线孔对应的第三过线孔;。

如图2和图5所示,灯杯12内设置有反光杯121,反光杯121包括与散热罩11可拆卸连接的连接套1210、与连接套1210背离散热罩11一端连接的圆筒形第一反光罩1211,和与第一反光罩1211背离连接套1210一端连接的圆台形第二反光罩1212;第一反光罩1211的锥度小于第二反光罩1212的锥度。

如图2和图5所示,连接套1210内设置有聚光杯120和柔光片1213,柔光片1213位于聚光杯120下方;聚光杯120上端设置有支脚1200;连接套1210内壁下端设置有为柔光片1213限位的第三限位环1214;安装后,聚光杯120位于柔光套筒112内,柔光套筒112部分位于连接套1210内,柔光套筒112背离安装板110一端与柔光片1213相抵。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台灯头部10、散热罩11以及灯杯12均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台灯头部10与散热罩11之间,以及散热罩11与灯杯12之间,均采用导热胶固定连接。

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台灯还包括灯杆2,灯杆2端部设置有两第一连接凸块20;两个第一连接凸块20,其一上设置有第一阻尼转轴200,另一上设置有C型过线件201;连接件100上设置有与第一阻尼转轴200配合的轴套1000;灯杆2内设置有与过线件201对应的第四过线孔21;轴套1000安装第一阻尼转轴200后内部存在过线空间1001;轴套1000表面设置有与过线空间1001连通的第五过线孔1002。

如图1、图6、图8、图9所示,灯杆2背离灯头1一端连接有纵向的支撑杆3;灯杆2和支撑杆3均由铝制成;支撑杆3上端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凸块30,两个第二连接凸块30之间设置有与灯杆2匹配的间隙;第二连接凸块30上设置有第二阻尼转轴300和固定安装第二阻尼转轴300的第一安装孔301;灯杆2上设置有与第二阻尼转轴300对应铆压装配的第二安装孔22;第二阻尼转轴300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301以及第二安装孔22铆压装配的齿圈3000;支撑杆3内部设置有与间隙连通的第六过线孔31;第二安装孔22连通第四过线孔21,灯杆2下表面设置有与第二安装孔22连通的第七过线孔23;两个第二阻尼转轴300之间设置有过线间隙。

如图1、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台灯还包括台灯底座4,台灯底座4上轴向转动连接有旋转座5;支撑杆3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2;旋转座5上设置有转动连接连接杆32的第三阻尼转轴50,和安装第三阻尼转轴50的第一安装轴套51;连接杆32上设置有与第三阻尼转轴50配合的第二安装轴套320;连接杆32上设置有与第六过线孔31连通的第八过线孔321,第八过线孔321与第二安装轴套320内部连通;第三阻尼转轴50上设置有与第八过线孔321对应的第九过线孔500;第二安装轴套320上设置有与第九过线孔500对应的第十二过线孔3200;旋转座5上设置有与第十二过线孔3200对应的第十过线孔;

台灯底座4包括环形外壳40,和与环形外壳40配合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环形外壳40内壁设置有安装套筒400;旋转座5下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旋转接头52,且中空部与第十过线孔连通;旋转接头52外部套设有与安装套筒400匹配的铜环520,外表面设置有环形旋转限位片521;旋转接头52端部固定有防止铜环520脱出的限位板522;限位板522侧表面设置有限位凸块523;安装套筒400一端内壁设置有与旋转限位片521匹配的第一台阶,另一端端部设置有与限位凸块523对应的限位挡块401;旋转接头52端部设置有多个定位柱524;限位板522上设置有与定位柱524配合的第一定位孔5220;旋转接头52与限位板522之间设置有耐磨片53,耐磨片53上设置有与定位柱524配合的第二定位孔530;限位板522和耐磨片53上均设置有与旋转座5中空部对应的第十一过线孔54;限位板522和耐磨片53均通过紧锁螺丝55与旋转接头52端部固定;耐磨片53最大宽度大于铜环520外径;安装套筒400下端内壁设置有与耐磨片53匹配的第二台阶402;安装套筒400外侧表面固定有安装台灯电路板6的安装座403;台灯电路板6安装后与上盖板以及环形外壳40内壁均不接触;安装座403与下盖板不接触。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