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报警手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2332发布日期:2019-05-07 21:1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报警手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报警手电。



背景技术:

手电筒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其主要用于在漆黑的环境下为使用者提供照明光源,以便使用者在漆黑的环境下可进行正常活动。

而在人们应用手电筒的环境以及情形中,如夜晚登山、巡逻以及消防员施救,上述的环境以及情形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人员容易发生危险,但是,因环境的照明条件有限,当人员发现危险情况时,无法及时传达给的其周围的人员,导致其他人员无法对危险情况进行预防,同时,人们无法及时对处于危险状态中的人员进行及时识别以及搜救,导致事态严重化,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及时反馈人员运动情况的自动报警手电。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报警手电,包括:外壳以及依次设置于外壳内的照明主灯、控制模块、电池、报警感应模块、按键模块以及状态指示灯;照明主灯、电池、报警感应模块以及状态指示灯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其中报警感应模块包括振动开关;振动开关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外壳包括前壳、中壳以及尾壳;前壳、中壳以及尾壳通过螺纹依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壳以及尾壳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滚花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自动报警手电还包括:USB充电模块;USB充电模块设置于外壳内,并且USB充电模块与电池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外壳上设置有一充电口防尘垫;充电口防尘垫一端固定于外壳上,其另一端嵌合于USB充电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自动报警手电还包括:电压采样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以及电池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自动报警手电还包括:电量显示模块;电量显示模块设置于外壳内,并且电量显示模块与控电池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设有报警感应模块,通过报警感应模块测试使用者的运动状态,当使用者静止时,报警感应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状态指示灯进行光报警,及时识别遇险人员,使遇险人员能被及时救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自动报警手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中自动报警手电的部分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请参考图1至3所示,分别为本申请中自动报警手电的结构示意图、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以及本申请中自动报警手电的部分电路原理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报警手电,其具备常规手电的光照功能外,其还能根据携带者运动状态处于运动或者静止,进行不同的发光提醒,使得携带者周围的人员能清楚携带者的运动状态,若携带者遇险而停止运动时,周围的人员可及时对其实施救援。

自动报警手电包括外壳1以及依次设置于外壳1内的照明主灯2、控制模块3、电池4、报警感应模块5、按键模块6以及状态指示灯7。照明主灯2、电池4、报警感应模块5以及状态指示灯7分别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其中报警感应模块5包括振动开关K1,振动开关K1与控制模块2电性连接。

控制模块3包括主控芯片U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主控芯片U1采用性价比高,型号为EM78P301N的单片机,主控芯片U1具有VDD、VSS、P50、P51、P55、P567、P70以及P71等八个端口,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以及主控芯片U1的VDD端同时连接电池,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与主控芯片U1的P55端同时连接按键模块6,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1的VSS端同时接地,第二电阻R2以及第二电容C2的一端同时连接主控芯片U1的P51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照明主灯2,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1的P67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状态指示灯7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P71端以及振动开关K1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振动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P50端,其中按键模块6采用市面上常规的按键开关即可,电池4采用充电锂电池,更加节能环保。

按下按键模块6时,主控芯片U1的P55端收到一启动信号,主控芯片U1通过P51端控制照明主灯2通电发亮,同时,主控芯片U1通过P50端以及P71端检测振动开关K1的状态,若在预设时间内(如:30秒)检测到振动开关K1的状态存在变化,主控芯片U1通过P67端控制状态指示灯7常亮,若在预设时间(如:30秒)未检测到振动开关K1的状态存在变化,主控芯片U1通过P67端控制状态指示灯7进行持续闪烁,如此,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对携带者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当携带者遇险而停止运动时,通过状态指示灯7进行闪烁报警,提醒周围人员对携带者进行施救。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及2所示,外壳1包括前壳11、中壳12以及尾壳13,前壳11、中壳12以及尾壳13通过螺纹依次连接,其中照明主灯2以及控制模块3设置于中壳12上,电池4、报警感应模块5、状态指示灯7以及按键模块6设置于尾壳13上,通过前壳11、中壳12以及尾壳13组成外壳1,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并且方便后续的产品维修。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及2所示,前壳11上设置有透明保护片111,其与照明主灯2对应,保证照明主灯2的光线透过,并且防止灰尘进入前壳11内。前壳11内还设反光杯112以及聚光板113,反光杯112绕设于照明主灯2,聚光板113固定于反光杯112远离照明主灯2的一端,通过反光杯112以及聚光板113的配合,加强照明主灯2的照明效果。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及2所示,中壳12以及尾壳1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滚花带,如此,可增大中壳12以及尾壳13的外表面与人体手掌之间的摩擦,提高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的握持时的摩擦。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及2所示,尾壳13上设置有按键保护罩131,按键保护罩131位于按键模块6远离中壳12的一侧并与状态指示灯7对应,按键保护罩131采用透明凸状,如此,按键保护罩131可防止灰尘进入尾壳13内,同时,按键保护罩131使状态指示灯7的光线发散,加强状态指示灯7的发散范围。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状态指示灯7的发散范围,按键保护罩13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波浪带(图中未显示),通过波浪带(图中未显示)使灯光进一步发散。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及2所示,自动报警手电其还包括USB充电模块8,USB充电模块8设置于外壳1内,并且USB充电模块8与电池4电性连接,其中USB充电模块8采用市面上常规的USB充电模块8,例如型号为TP4056的锂电池充电板,其具有一USB充电口,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可通过USB电源线对电池4进行充电,便于对电池4的电量进行管理,同时无需更换电池4,节能环保。在本申请中,USB充电模块8设置于中壳12内,并且中壳12上开设有与USB充电模块8的USB充电口对应的充电孔121,如此,将USB充电模块8的USB充电口内置于中壳12内,可避免对使用者握持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1及2所示,外壳1上设置有一充电口防尘垫14,充电口防尘垫14一端固定于外壳1上,其另一端嵌合于USB充电模块8的USB充电口,其中充电口防尘垫14采用硅胶材质,其嵌合于USB充电模块8的USB充电口的一端的形状分别与USB充电口以及充电孔121对应,如此,当不充电时,将充电口防尘垫14嵌合于USB充电模块8的USB充电口时,充电口防尘垫14与中壳12的外表面形成平滑的整体,避免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的使用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2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还包括一电压采样模块9,电压采样模块9分别与控制模块3以及电池4电性连接。具体应用时,电压采样模块9包括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三电容C3,其中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同时连接主控芯片U1的P70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4的正极以及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电池4的负极并接地。通过电压采样模块9采集电池4的电压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入至主控芯片U1的P70端,主控芯片U1根据电压信号判断电池4电量是否小于低电量预设值,若是,主控芯片U1控制照明主灯2以及状态指示灯7停止工作,避免造成电池4的过放,从而损坏电池4,延长电池4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还包括电量显示模块10,电量显示模块10设置于外壳1内,并且电量显示模块10与电池4电性连接,通过电量显示模块10实时显示电池4的电量,方便使用者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进行电量管理,其中,中壳12上设置有一电量显示板122,电量显示板122为透明材质,其与电量显示模块10对应,如此,使用者观察到电量情况同时,可避免电量显示模块10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的使用造成影响。在本申请中,电量显示模块10可采用型号为KA2284的电量指示模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报警手电设有报警感应模块5,通过报警感应模块5测试使用者的运动状态,当使用者静止时,报警感应模块5发送报警信号至控制模块3,控制模块3控制状态指示灯7进行报警,及时识别遇险人员,使遇险人员能被及时救援。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