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灯防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1375发布日期:2019-06-05 23:05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灯防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舞台灯防雨结构。



背景技术: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云、水、闪电)。

按其用途来分类,LED舞台灯在舞台灯具中常见的有,一舞台演出,①LED帕灯,外形与长筒灯类似,体积要小,按规格分有帕64,帕56,帕46,帕38,帕36等等,②LED图案效果灯,LED灯与图案花色的技术应用,也就是常说的花灯,常见的有LED月花灯,LED魔幻灯,LED三爪鱼,③LED摇头灯,它不具传统摇头灯的图案花色效果,是扫描效果更加丰富的LED帕灯,④LED频闪,一般采用小功率灯珠,⑤LED显示屏,舞台演出,酒吧最常见的,也被广泛应用于户外公共场所,广告等等,二舞台照明,①LED投光灯,洗墙灯,柔光灯,一般都是采用大功率LED灯珠,呈圆形,条形,方形状不等,②LED观众灯,做舞台演出照明用,常见的有四眼和八眼灯,三舞台装饰和效果,①LED灯条,灯带,窜灯,瀑布灯,树灯,护栏管,一般是用在舞台演出做装饰用,更多是用作城市亮化工程,②LED地板砖,常见于酒吧,歌舞厅,大型晚会,③LED舞台幕布,也叫星空幕布,LED灯珠和舞台幕布的最新应用,④LED仿制,常见的有仿水果,动物,等各种图形,舞台灯的照射方向需要根据不同舞台布置需求进行变换,因此通常将灯筒固定于XY旋转框架中,同时为了便于组装、维修和运输,在XY旋转框架中安装XY轴的固定锁装置,LED舞台灯的性能是和LED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色彩丰富,红,绿,蓝三种颜色可以混合1670万种不同的色彩,低功率,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节省能源,安全无辐射,没有紫外线,高寿命。

但是一般的舞台灯都是通过在灯通外侧开设散热孔来对装置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进行疏散,由于散热孔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使得外界空气中灰尘容易进入装置内部,使得装置内部积灰影响装置的照明效果,当下雨天气时,外界雨水容易从散热孔流入装置内部导致内部电路短路,造成装置损坏,而普通的防雨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密封的遮雨机构将照明装置进行遮挡,虽然避免了雨水进入装置内部,但是由于密封的遮雨结构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使得装置长期工作时,内部热量无法疏散,导致内部设备损坏等,不能实现装置同时防雨散热的效果,所以急需一种新型舞台灯防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舞台灯防雨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但是一般的舞台灯都是通过在灯通外侧开设散热孔来对装置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进行疏散,由于散热孔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使得外界空气中灰尘容易进入装置内部,使得装置内部积灰影响装置的照明效果,当下雨天气时,外界雨水容易从散热孔流入装置内部导致内部电路短路,造成装置损坏,而普通的防雨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密封的遮雨机构将照明装置进行遮挡,虽然避免了雨水进入装置内部,但是由于密封的遮雨结构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使得装置长期工作时,内部热量无法疏散,导致内部设备损坏等,不能实现装置同时防雨散热的效果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舞台灯防雨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挡雨底板、连接盘、进风口、万向轴、连接轴、U型支架、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灯筒连接轴和密封环,所述支撑挡雨底板下端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下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部安装有万向轴,所述万向轴与底座之间安装有连接轴,所述支撑挡雨底板两侧均安装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一侧内腔开设有第一进风通道,所述U型支架另一侧内腔开设有第二进风通道,所述U型支架上端一侧安装有灯筒连接轴,所述灯筒连接轴外侧安装有密封环;

所述支撑组件上端安装有灯筒,所述灯筒与第一进风通道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内部开设有第一引气孔,所述灯筒与第二进风通道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内部开设有第二引气孔,所述灯筒下端安装有灯筒后壳,所述灯筒后壳下端内部安装有散热头出气组件,所述散热头出气组件包括出风散热板、内壳、出风散热限流口、钢丝网、挡水盘、后壳和对外排气孔,所述灯筒后壳下端外侧有内壳,所述内壳内部一端安装有出风散热板,所述内壳一端与出风散热板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出风散热限流口,所述出风散热限流口一端安装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一端外侧安装有后壳,所述后壳外侧均匀开设有对外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安装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一侧安装有限位片。

优选的,所述U型支架内部安装有通线组件,所述通线组件包括通线软管、第一拼接头、第二拼接头、引线管和密封件,所述通线软管一端安装有第一拼接头,所述通线软管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拼接头,所述第二拼接头一端安装有引线管,所述引线管与第二拼接头之间安装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支撑挡雨底板的宽度大于连接盘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开口直径大于万向轴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万向轴与连接轴之间安装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通线软管外侧套头防爆软管。

优选的,所述通线软管的直径大于连接电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拼接头、第二拼接头和引线管一端外侧均开设有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支撑组件,通过支撑挡雨底板、连接盘万向轴连接轴以及U型支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将底座与灯筒连接,实现多方位的照明工作,通过进风口的作用,将外界的气体从装置底部导入U型支架内部,便于对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再通过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第一引气孔、第二引气孔和散热头出气组件的作用,便于将气体进行环绕式流通,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适用于各个工作环境,避免直接在装置外侧开设散热孔进行散热,导致的雨水从散热孔进入装置内部的问题,同时通过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的作用,避免了灯筒内部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增加了装置防雨防尘效果,提高了装置适用范围。

2、设置有通线组件,通过通线软管和引线管的作用,便于将装置内部的连接电线进行收纳隐藏,避免电线与外界物体发生摩擦造成损伤,同时提高了装置整体的防雨效果,避免电线接触雨水的可能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3、设置有散热头出气组件,通过出风散热板出风散热限流口、钢丝网、挡水盘、后壳和对外排气孔之间的叠层和错位排列,便于利用气压使得装置内部的气流向外排除,从而带走装置内部的工作产生的热量,同时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水珠进入装置内部,提高了装置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底部额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通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头出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座;2、活动轮;3、支撑组件;301、支撑挡雨底板;302、连接盘;303、进风口;304、万向轴;305、连接轴;306、U型支架;307、第一进风通道;308、第二进风通道;309、灯筒连接轴;310、密封环;4、通线组件;401、通线软管;402、第一拼接头;403、第二拼接头;404、引线管;405、密封件;5、灯筒;6、第一转轴;7、第一引气孔;8、第二转轴;9、第二引气孔;10、灯筒后壳;11、散热头出气组件;1101、出风散热板;1102、内壳;1103、出风散热限流口;1104、钢丝网;1105、挡水盘;1106、后壳;1107、对外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舞台灯防雨结构,包括底座1,为了便于在运输中携带该装置,底座1一侧安装有把手,为了便于将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底座1下端安装有活动轮2,活动轮2一侧安装有限位片,底座1上端安装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挡雨底板301、连接盘302、进风口303、万向轴304、连接轴305、U型支架306、第一进风通道307、第二进风通道308、灯筒连接轴309和密封环310,支撑挡雨底板301下端安装有连接盘302,为了提高装置的防雨效果,避免雨水进入连接盘302中,支撑挡雨底板301的宽度大于连接盘302的直径,连接盘302下端开设有进风口303,进风口303内部安装有万向轴304,为了便于万向轴304转动,同时便于外界气体进入装置内部进行散热工作,进风口303的开口直径大于万向轴304的直径,万向轴304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连接轴305,为了减低连接轴305与万向轴304之间转动的摩擦力,便于连接轴305转动,万向轴304与连接轴305之间安装有轴承,支撑挡雨底板301两侧均安装有U型支架306,为了便于将装置的连接电线进行隐藏,减少电线与水源接触的可能性,提高装置的安全性,U型支架306内部安装有通线组件4,通线组件4包括通线软管401、第一拼接头402、第二拼接头403、引线管404和密封件405,为了避免电线烧坏时损坏其他内部装置,通线软管401外侧套头防爆软管,为了便于收纳连接电线,通线软管401的直径大于连接电线的直径,通线软管401一端安装有第一拼接头402,通线软管401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拼接头403,第二拼接头403一端安装有引线管404,为了便于对第一拼接头402、第二拼接头403和引线管404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第一拼接头402、第二拼接头403和引线管404一端外侧均开设有螺纹,引线管404与第二拼接头403之间安装有密封件405,U型支架306一侧内腔开设有第一进风通道307,U型支架306另一侧内腔开设有第二进风通道308,U型支架306上端一侧安装有灯筒连接轴309,灯筒连接轴309外侧安装有密封环310。

支撑组件3上端安装有灯筒5,灯筒5与第一进风通道307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内部开设有第一引气孔7,灯筒5与第二进风通道308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内部开设有第二引气孔9,灯筒5下端安装有灯筒后壳10,灯筒后壳10下端内部安装有散热头出气组件11,散热头出气组件11包括出风散热板1101、内壳1102、出风散热限流口1103、钢丝网1104、挡水盘1105、后壳1106和对外排气孔1107,灯筒后壳10下端外侧有内壳1102,内壳1102内部一端安装有出风散热板1101,内壳1102一端与出风散热板110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出风散热限流口1103,出风散热限流口1103一端安装有钢丝网1104,钢丝网1104一端外侧安装有后壳1106,后壳1106外侧均匀开设有对外排气孔110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装置进行工作时,首先通过活动轮2将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接着将灯筒5通过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安装在U型支架306一侧,接着根据舞台灯光需求分别转动连接轴305以及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实现灯筒5的多范围照明工作,当装置工作中产生热量时,首先外界冷空气通过支撑挡雨底板301下端的进风口303进入装置内部,接着冷空气分别进入第一进风通道307和第二进风通道308中进行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将灯筒5周围的热量进行初步吸收,接着第一进风通道307和第二进风通道308中的冷空气分别通过第一引气孔7和第二引气孔9进入灯筒5内部,从而对灯筒5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吸收热量后的空气通过灯筒后壳10下端的散热头出气组件11流出,实现对装置散热的工作,通过冷空气的环绕式流通作用,加大了装置的散热效率,当装置在下雨天工作时,由于进风口303在支撑挡雨底板301底端以及第一进风通道307和第二进风通道308的隔离作用,避免了直接在灯筒5外侧开设散热孔导致的雨水渗入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防雨效果。

当装置进行连线工作时,首先将第二拼接头403与引线管404进行连接,接着将连接电线通过引线管404导入通线软管401中,然后将通线软管401通过第一拼接头402以及引线管404一端的螺纹安装到第一进风通道307和第二进风通道308内部,通过通线软管401的作用,将连接电线进行收纳隐藏,避免装置工作时,连接电线与装置内部结构发生摩擦,造成电线损坏,同时避免电线与雨水接触,增加了装置的防雨效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再通过第一进风通道307和第二进风通道308中流通的冷空气作用,便于对电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增大了装置整体的散热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