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9029发布日期:2019-03-22 19:26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LED光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



背景技术:

落地灯是一种一般布置在客厅和休息区域里,与沙发、茶几配合使用,以满足房间局部照明和点缀装饰家庭环境需求的灯具,通过白炽灯或LED灯进行照明,白炽灯光线柔和,但是使用时耗电量大,会产生较大的热量,LED光源是一种通过发光二极管直接把电转化为光的照明设备,使用LED光源照明的落地灯耗电量小,且占用空间小,但是照明面积小,且光线刺眼。

授权公告号为CN2071961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通过用于正面发光的正面LED光源组件和用于反面发光的反面LED光源组件,正面LED光源组件和反面LED光源组件背对背设置,增加了LED光源的出光角度,使得落地灯在节能的同时保证了照明效果,但是照明角度单一,无法进行调节,且光线直射容易给使用者的眼睛造成较大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通过底座两侧的活动扣和阻尼转轴,使得LED光源可变换照明方向,通过PVC卡口,解决了落地灯光源高度固定无法移动的问题,增强了落地灯的适用性,通过铝灯罩增强了LED光源的适用性,通过扩散板外表面的凸点折射LED灯珠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线均匀折射在灯罩上,通过铝灯罩的内侧设置的电镀层,增强了LED光源的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包括底座、铝灯罩和活动杆,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灯头,所述灯头的上端面贯穿连接有胶皮导线,所述底座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卡扣,所述活动卡扣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的右侧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VC卡口,所述底座的内部下端面活动连接有陶瓷基座,所述陶瓷基座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LED支架,所述陶瓷基座的下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铝灯罩。

进一步的,所述LED支架的外侧壁套接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呈“圆筒”状,且所述扩散板的内侧壁与LED支架的夹缝处形成了空隙,并且所述扩散板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铝灯罩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电镀层,所述铝灯罩呈“喇叭”状,且所述铝灯罩的下部开口面积大于上部开口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基座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有集成电芯,所述集成电芯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针脚,且所述针脚远离集成电芯的一端与灯头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LED支架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有LED灯珠,所述LED支架共设置有六个,且所述六个LED支架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横截面呈“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共设置有两层,且上下两层的轴心处不共线。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转轴的外部套接有螺纹胶圈,且所述螺纹胶圈的左侧与活动杆紧密贴合,所述螺纹胶圈的右侧开口与固定杆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铝灯罩的内壁下端卡接有透镜,所述透镜的外径等于铝灯罩下部开口的内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在底座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卡扣,活动卡扣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有活动杆,通过底座两侧的活动卡扣,可绕活动杆沿竖直方向转动,解决了落地灯光源照射方向单一的问题,且手动捏住底座即可转动,使用更为便捷。

2、该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在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阻尼转轴的右侧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VC卡口,通过阻尼转轴让LED光源沿水平方向转动,LED光源无需移动落地灯脚座即可变换灯光方向,使得LED光源使用更加便捷,且通过固定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VC卡口,可沿着落地灯的主干上下移动,解决了落地灯光源高度固定无法移动的问题,增强了落地灯的适用性。

3、该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在陶瓷基座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LED支架,陶瓷基座的下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铝灯罩,LED支架上的LED灯珠发光,通过铝灯罩折射到外部,避免了LED灯珠的灯光直接照射人眼的情况,减轻落地灯灯光对使用者眼睛造成的不适,增强了LED光源的适用性。

4、该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在LED支架的外侧壁套接有扩散板,扩散板呈“圆筒”状,且扩散板的内侧壁与LED支架的夹缝处形成了空隙,并且扩散板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凸点,通过扩散板外表面的凸点折射LED灯珠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线均匀折射在铝灯罩内壁,避免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有明暗差别的情况,增强了LED光源的照明效果。

5、该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在铝灯罩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电镀层,铝灯罩呈“喇叭”状,且铝灯罩的下部开口面积大于上部开口面积,通过铝灯罩的内侧设置的电镀层,能更好的折射LED灯珠发出的光线,避免了灯光由灯罩折射后减弱的情况,增强LED光源的照明效果,且由于铝灯罩呈“喇叭”状,增强了了LED光源的照明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底面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详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101、灯头;102、胶皮导线;103、散热孔;104、活动卡扣;2、LED支架;201、LED灯珠;3、铝灯罩;301、电镀层;302、透镜;4、扩散板;5、集成电芯;501、针脚;502、陶瓷基座;6、活动杆;601、阻尼转轴;602、固定杆;603、PVC卡口;604、螺纹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落地灯的LED光源,包括底座1、铝灯罩3和活动杆6,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灯头101,灯头101的上端面贯穿连接有胶皮导线102,底座1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卡扣104,活动卡扣104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有活动杆6,通过底座1两侧的活动卡扣104,可绕活动杆6沿竖直方向转动,解决了落地灯光源照射方向单一的问题,且手动捏住底座1即可转动,使用更为便捷,活动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601,阻尼转轴601的右侧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杆602,固定杆6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VC卡口603,通过阻尼转轴601让LED光源沿水平方向转动,LED光源无需移动落地灯脚座即可变换灯光方向,使得LED光源使用更加便捷,且通过固定杆6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VC卡口603,可沿着落地灯的主干上下移动,解决了落地灯光源高度固定无法移动的问题,增强了落地灯的适用性,底座1的内部下端面活动连接有陶瓷基座502,陶瓷基座502的下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LED支架2,陶瓷基座502的下端面外侧固定连接有铝灯罩3,LED支架2上的LED灯珠201发光,通过铝灯罩3折射到外部,避免了LED灯珠201的灯光直接照射人眼的情况,减轻落地灯灯光对使用者眼睛造成的不适,增强了LED光源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LED支架2的外侧壁套接有扩散板4,扩散板4呈“圆筒”状,且扩散板4的内侧壁与LED支架2的夹缝处形成了空隙,并且扩散板4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凸点,通过扩散板4外表面的凸点折射LED灯珠201发出的光线,使得光线均匀折射在铝灯罩3内壁,避免了LED光源发出的光线有明暗差别的情况,增强了LED光源的照明效果。

进一步的,铝灯罩3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电镀层301,铝灯罩3呈“喇叭”状,且铝灯罩3的下部开口面积大于上部开口面积,通过铝灯罩3的内侧设置的电镀层301,能更好的折射LED灯珠201发出的光线,避免了灯光由灯罩折射后减弱的情况,增强LED光源的照明效果,且由于3铝灯罩呈“喇叭”状,增强了了LED光源的照明面积。

进一步的,陶瓷基座502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有集成电芯5,集成电芯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针脚501,且针脚501远离集成电芯5的一端与灯头101紧密贴合,灯头101通电后,电流由针脚501传给集成电芯5,再由集成电芯5传给LED灯珠201,避免了LED灯珠201直接接触外部电流,防止外部高压电流对LED灯珠201造成损伤,保证落地灯照明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LED支架2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有LED灯珠201,LED支架2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LED支架2的外侧壁紧密贴合,横截面呈“正六边形”,通过多个LED支架2发出光线,使得LED灯珠201能够更好的将光线照射到铝灯罩3上,增强了落地灯的照明效果。

进一步的,底座1的右侧外壁贯穿连接有散热孔103,且散热孔103共设置有两层,且上下两层的轴心处不共线,通过分层设置的散热孔103,能将灯内部的热量散出,且避免了外部的灰尘由散热孔103进入底座1内部的情况,增强了落地灯照明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阻尼转轴601的外部套接有螺纹胶圈604,且螺纹胶圈604的左侧与活动杆6紧密贴合,螺纹胶圈4的右侧开口与固定杆602活动连接,通过螺纹胶圈604套在阻尼转轴601外部,避免了使用者直接接触阻尼转轴601导致夹伤的情况,防止外部灰尘影响阻尼转轴601工作,增强了使用者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铝灯罩3的内壁下端卡接有透镜302,透镜302的外径等于铝灯罩3下部开口的内径,通过透镜302能保证灯内光线正常通过,且防止儿童误触灯内的电子元器件,并且阻挡外部的灰尘进入灯内,由于透镜302的外径等于铝灯罩3下部开口的内径,将透镜302卡在铝灯罩3内壁下部进行固定,防止使用者误触透镜302边缘与铝灯罩3的连接处导致透镜302掉落的情况。

工作原理:首先,将胶皮导线102连接至电源插头处,电流从胶皮导线102进入灯头101,灯头101通过针脚501将电流穿给集成电芯5,集成电芯5将外部电流转换成低压电流传给LED支架2,LED灯珠201通电发光,光线由LED支架2向外侧照射,照射在扩散板4上,通过扩散板外4表面的凸点折射LED灯珠发出的光线,将光线折射在铝灯罩3内壁,铝灯罩3内表面的电镀层301将光线由下部开折射出,穿过透镜302折射到照明区域,上下拨动底座1,底座1绕活动卡扣104旋转调节灯光的照射照度,水平拨动活动杆6,活动杆6由阻尼转轴601绕固定杆602旋转调节灯光的照明区域,螺纹胶圈604将使用者肢体与阻尼转轴601隔开,底座1内部电子元器件通电发热,热空气由散热孔103排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