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4216发布日期:2019-04-20 04:38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行新型涉及一种灯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节约与美观,现有的灯管多为汞灯,汞灯使用必须装有镇流器,内部电子线路复杂,出光效率低,汞灯内部有水银,如果灯管损坏了,内部的水银泄露会对环境污染,现有灯管结构多为两普通个灯头加一条汞灯组成,在进行拼接时候需要改变电器线路,线路裸露在外,有安全隐患,增加了成本,并且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拼接方便、结构简单,节能安全,电子线路简单的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包括灯管本体,所述灯座支架内部中空,所述灯座支架内设有LED驱动电源,所述灯座支架后端设有螺孔与卡槽,所述灯座支架左右两侧设有灯头,所述灯座支架上方设有灯罩,所述灯罩为圆柱体,内部中空,所述灯罩内设有LED灯条,所述LED灯条与驱动电源连接。

上述的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所述灯头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两根金属针,所述金属针与LED驱动电源连接,选用这一种结构,不需要改变电器线路,拼接方便。

上述的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所述灯头凹槽的后端设有两个卡槽,分别位于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卡槽与灯罩连接,所述下端卡槽与灯座支架连接,结构简单。

上述的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所述灯罩内设有LED灯条,LED为电致发光光源,光效高,功耗低,节能安全。

上述的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所述的LED驱动电源设有六根导线,所述的LED驱动电源设有输入和输出两个端口,所述输入端口设有L、N两个端子,所述L端子设有两根导线,两根导线分别与左右两端左金属针连接,所述N端子设有两根导线,两根导线分别与左右两端右金属针连接,输出端口设有正、负两个端子,正端设有一根导线,导线与LED灯条的正极连接,负端设有一根导线,导线与LED灯条的负极连接,电子线路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灯头凹槽内的金属针与LED驱动电源(8)连接,在进行拼接,只需要把灯头(1)与另一灯管灯头连接,不需要改变电器线路,拼接方便,灯座支架两端安装灯头,上方安装灯罩,结构简单,灯管采用LED 芯片作为发光光源,LED芯片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并且功耗低,节能安全,灯管内部设有LED驱动电源,不需要装有镇流器,电子线路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拼接部位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示意图。

图5为LED驱动电源电子线路图。

图中:1灯头、2凹槽、3金属针、4灯座支架、5卡槽、6灯罩、7LED灯条、8LED驱动电源、11接头、12变压器、13二极管、14电容、15稳压二极管、16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可拼接的外形的灯管,包括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支架4内部中空,所述灯座支架4内设有LED驱动电源8,所述灯座支架4后端设有螺孔与卡槽,所述灯座支架4左右两侧设有灯头1,所述灯头1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有两根金属针3,所述金属针3与LED驱动电源8连接,所述灯座支架4上方设有灯罩6,所述灯罩6为圆柱体,内部中空,所述灯罩6内设有LED灯条7,所述LED灯条7与LED驱动电源8连接。

参阅图3,上述的灯头1,灯头1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内设有两根金属针3,所述金属针3一端与LED驱动电源8连接,在拼接时,需要一个接头11,接头11设有两个空心圆柱状,金属针3的另一端就与接头11两个空心圆柱状连接,另外的一灯管也由一端金属针3连接到两个空心圆柱状,实行两灯管同一水平拼接。

参阅图4,上述的灯座底架后端设有卡槽,卡槽与配件卡簧16配套使用,主要用于安装固定灯管位置,先把左右两个卡簧16通过螺丝固定在墙上,灯座底架卡槽对准两个卡簧16然后一压,底座支架便固定在设置的位置。

参阅图5,上述的LED驱动电源8,由一个变压器12、四个二极管13、一个电容14、一个稳压二极管15组成,变压器12与输入端连接,四个二极管13 串联成一个整流桥,整流桥与变压器12输出端连接,整流桥并联一个电容14,电容14并联一个稳压二极管15,组成一个LED驱动电路,工作原理为:市电 220v流过变压器12,变压器12将交流220v转化为交流12V,交流12v流过整流桥变为直流12v,直流12v流过电容14,过滤电流,然后流过稳压二极管15 对电流进行稳定,最终输出稳定的直流12v电压给LED灯条7。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