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伍德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3038发布日期:2019-04-09 22:13阅读:3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伍德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伍德灯。



背景技术:

伍德灯作为皮肤科常见的诊断工具,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如:白癜风、黄褐斑、老年斑、咖啡斑等)、感染性皮肤病(如:头癣、花斑癣、白癣等)、卟啉代谢异常性疾病、痤疮、皮肤肿瘤等。其原理是通过发射320nm-400nm波段的紫外线,照射皮损部位,根据皮损部位对紫外线的荧光反应来进行临床诊断。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79238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聚光LED伍德灯。该伍德灯采用的光源为紫光LED,其中心波长为365±10nm,光源强度是固定的,LED数量较少,在观察区紫外光分布强弱不均,出现强光斑区域和暗光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LED光源虽然属于窄谱光源,但中心波长为365±10nm的紫光LED发射光谱仍有少量处于可见光波段,特别是蓝光部分含量相对较高,而且紫光LED发射强度越高,可见光部分强度也越高。由于伍德灯是通过观察皮损部位对紫外线的荧光反应来进行皮肤疾病的临床诊断的,则紫光LED本身发射的可见光对观察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荧光观察结果不明显甚至无法观察到荧光,影响诊断结果。观察荧光时需要避免外界环境光的影响,紫光LED光源强度较低时必须在暗室环境下进行观察和诊断,而紫光LED光源强度较高时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观察和诊断,实际上医院环境不一,只有极少数医院可实现暗室环境,大部分医院只能实现较暗的环境,固定光源强度就显得灵活性不够,对环境光的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伍德灯,使得到达皮损观察区的紫外光中几乎不含有可见光部分光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伍德灯,包括辐射器上壳、透镜组件、光源组件,所述辐射器上壳上部为带有观察窗口的框架,下部手柄部分与辐射器下壳组成用于放置驱动板的容纳空间,所述透镜组件的一侧紧贴框架的内壁,另一侧与光源组件相连,所述光源组件通过电源线与驱动板相连,所述光源组件的外侧设置有滤光组件,所述滤光组件用于滤除可见光光谱。

所述滤光组件包括滤光元件和压盖,所述滤光元件覆盖在光源组件上的发光部件,并通过所述压盖压紧。

所述滤光元件为滤光片或有色玻璃。

所述滤光元件为环形滤光元件,以整体覆盖的形式覆盖在光源组件上的发光部件上。

所述滤光元件为圆形滤光元件,以分布覆盖的形式覆盖在光源组件上的发光部件上。

所述透镜组件包括透镜面板和透镜,所述透镜面板为中空板状结构,所述中空板状结构在边缘设置有多个用于与框架相连的连接件,中间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透镜的卡槽。

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反光碗和发光部件,所述发光部件分布在反光碗的周边,所述反光碗通过螺钉固定在透镜组件上。

所述反光碗的边缘设有卡箍,所述卡箍上安装有柔性遮光罩。

所述发光部件为12个LED芯片,均匀分布在反光碗的周边。

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强度。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光组件将可见光部分光谱滤除,使得皮损部位的荧光反应更加清晰可见,有助于用户得到更明确的诊断结果。通过在电源中增加驱动板调节按键使得LED光源强度可调的功能,方便用户在不同强度下观察皮损部位的荧光反应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对使用环境的限制。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柔性遮光罩取代原有的软性的遮光罩,能自行保持伸展的外形,不会因自身重力弯折及塌陷。本实用新型的光源采用12颗LED芯片环形均布的光源组件上使得观察区紫外光均匀性不大于1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便携式伍德灯,包括辐射器上壳、透镜组件、光源组件,所述辐射器上壳上部为带有观察窗口的框架,下部手柄部分与辐射器下壳组成用于放置驱动板的容纳空间,所述透镜组件的一侧紧贴框架的内壁,另一侧与光源组件相连,所述光源组件通过电源线与驱动板相连,所述光源组件的外侧设置有滤光组件,所述滤光组件用于滤除可见光光谱。由此可见,通过增加滤光组件,可以过滤紫光LED光源中的可见光部分光谱,使得皮损部位的荧光反应更加清晰可见,有助于用户得到更明确的诊断结果。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该便携式伍德灯,包括自右到左依次为开关按钮1、辐照器上壳2、透镜面板3、透镜4、锂电池5、LED驱动板6、辐照器下壳7、发光部件8、反光碗9、滤光元件10、滤光元件压盖11、柔性遮光罩12。

其中,发光部件8为12个LED芯片,均匀分布在反光碗的周边,采用12颗LED芯片可以确保观察区紫外光均匀性不大于15%。滤光元件10可以是滤光片,也可以是有色玻璃,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即可采用光学玻璃镀膜的滤光片,也可以采用截止型有色玻璃实现滤除可见光光谱。另外,滤光元件10可以是环形滤光元件,如此可以以整体覆盖的形式覆盖在光源组件上的发光部件8上;滤光元件10还可以是圆形滤光元件,如此每个圆形滤光元件只能遮盖相应的LED芯片上,实现分布覆盖的形式覆盖在光源组件上的发光部件8上。所述LED驱动板6上设置有开关按钮1,所述开关按钮1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组件的发光强度,通过按钮按下控制按键,可在2mw/cm2、4mw/cm2和6mw/cm2三档强度之间切换。

整个装置的安装方式如下:

首先,将发光部件8和反光碗9通过螺钉固定,使得发光部件8环绕在发光碗9的周围形成光源组件。接着,将圆环形的透镜面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辐照器上壳2的圆形框架内,然后将透镜4放置于透镜面板3中心的槽内,再将发光部件8和反光碗9形成的光源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透镜面板3上,将透镜4压在中间。然后,将开关按钮1放置于辐照器上壳2的圆形开孔内,再将锂电池5放置于辐照器上壳2的长方形槽内,将LED驱动板6的电源输出线与发光部件8的电源输入线连接,然后将LED驱动板6通过螺钉安装在辐照器上壳2的手柄部分,并压住开关按钮1和锂电池5,将辐照器下壳7通过螺钉安装在辐照器上壳2的手柄部分。最后,将滤光片10放置在反光碗9的中心槽内,将滤光片压盖11通过螺钉安装在反光碗9上,将滤光片10压紧,并将柔性遮光罩12通过卡槽安装在反光碗9的环形卡箍上。

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光组件将可见光部分光谱滤除,使得皮损部位的荧光反应更加清晰可见,有助于用户得到更明确的诊断结果。通过在电源中增加驱动板调节按键使得LED光源强度可调的功能,方便用户在不同强度下观察皮损部位的荧光反应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对使用环境的限制。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柔性遮光罩取代原有的软性的遮光罩,能自行保持伸展的外形,不会因自身重力弯折及塌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