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和补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4920发布日期:2019-04-30 18:3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和补光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灯具,尤其涉及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和补光灯具,其中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经折迭后便于携带且在展开时适用于支撑灯源装置或补光板。



背景技术:

在摄影、摄像的使用中,灯光对于摄影或摄像效果来说,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就是说,灯光的使用对于摄影或摄像来说是具有加乘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摄影、摄像、娱乐、直播等各种行业的兴起,其中灯光效果对于摄影摄像模组的品质将具有重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对于摄影或摄像的使用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常常根据需求选择室内或室外的拍摄,而在这些地点拍摄的外在环境光通常没有达到拍摄时的最佳效果,所以一般拍摄者、摄影师或相关人员都会另外使用灯具或补光灯提供拍摄时所欠缺的光源,以提高拍摄效果。换言之,现今对于拍摄时灯光效果需求的提高,也相对的出现各种相关的灯具。特别是,将LED应用于影视灯具及摄影灯具,其中LED灯具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应此更佳广泛地被应用于演播室、室内室外视频拍摄或室内外摄影拍照等。

然而,现今大部份的补光灯具,不管是传统的灯具,还是LED摄影摄像灯具一般比较厚重,而且光型的种类也比较固定。为了达到拍摄的品质要求通常都需要准备各式各样的灯具以配合拍摄的效果,然而现今的补光灯具太过厚重,以致于造成携带上的不方便。换言之,在实际的场合中需要实现不同的灯光效果时,一个传统的摄影摄像的固定灯具比较难以实现所需的灯光效果,因此可能同时需要利用各种或多个的传统灯具来达成所需的效果,但是这样更是增加携带和拍摄上的困难。换言之,实际中摄影摄像拍摄的环境复杂多样,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环境以及不同主题、场景和思想表达等的主观需求对光源进行更换或角度、位置、色温等的调整,而传统摄影摄像灯具不只难以携带,同时难以满足各种摄影摄像的灯源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便携旗板框,以便于携带且适用于支撑灯源装置或补光板。特别地,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在折迭后将缩小收纳体积,以方便携带,当用于支撑灯源装置或补光板在将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展开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其在展开时,各框架可自动连接形一展开支撑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其中包括四连接装置,其分别具有弹性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使两所述第二框架可相对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折迭。特别地,在一折叠收纳形态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重叠。在展开支撑形态时,两所述第二框架经由所述连接装置相对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动旋转,并经由所述连接装置使两所述第二框架相对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自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光灯具,其中包括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其适用于随时随地的支撑灯源装置或补光板。

为了达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适用于支撑光源装置或补光板,包括:

一第一框架;

两第二框架,其分别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以及

一第三框架,其可折叠地连接于两所述第二框架,其中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两第二框架扭转,两所述第二框架相对所述第一框架扭转,以使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形成一展开支撑形态或一折叠收纳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还包括四连接装置,其分别具有弹性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第一连接头,一第二连接头以及一弹性连接线,其中所述弹性连接线弹性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第一连接头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和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的一第一接合部,每所述第二连接头具有一第二固定部和从所述第二固定部延伸的一第二接合部,其中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头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别稳固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稳固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二框架,其中在展开支撑形态时,每所述第一接合部连接于相对的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每所述第一接合部与相对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弹性连接线的弹力将使所述第一连接头的所述第一接合部自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所述第二接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经由一外力使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分开,并且所述第三框架相对所述第一框架扭转后,使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第一接合部具有一插入槽,每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一插入销,在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插入销自动地插入所述插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包括一支撑端部和一第一ㄇ形框部,所述支撑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ㄇ形框部,其中所述第三框架包括一第二ㄇ形框部,其中四所述第一连接头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所述第一ㄇ形框部的两脚部和所述第三框架的所述第二ㄇ形框部的两脚部。

为了达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补光灯具,其包括至少一灯源装置其包括至少一灯源装置和上述中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其中所述灯源装置可拆地装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源装置包括至少一LED灯板,其可拆地装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源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其无线或有线连接所述LED灯板,以用于控制所述LED灯板的调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灯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连接扣,以可拆地固定所述LED灯板在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

为了达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折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一第一框架与一第三框架反向移动;

(b)所述第三框架相对两第二框架扭转,两所述第二框架相对所述第一框架扭转;以及

(c)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形成一折叠收纳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法,四连接装置分别具有弹性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使各框部之间能够扭转和重叠。

为了达到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展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一第三框架远离一第一框架;

(B)所述第三框架自动相对两第二框架扭转,两所述第二框架自动相对所述第一框架扭转;以及

(C)所述第三框架自动连接两第二框架,两所述第二框架自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以形成一展开支撑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法,在步骤(A)前,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法,根据步骤(A),所述第三框架相对所述第一框架松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法,根据步骤(B),四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使各框部之间能够扭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法,根据步骤(C),通过四连接装置使两所述第二框架分别与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一框架弹性接合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连接装置的放大视图,其中说明两连接头接合的形态。

图4和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连接装置的放大视图,其中说明可实施为两种不同形态。

图6到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折叠收纳形态的作动示意图。

图8到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展开支撑形态的作动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补光灯具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补光灯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至图10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可折叠便携旗板框,以方便携带地用于支撑灯源装置或补光板,其特别适用于各种摄影摄像的环境,以为摄影摄像提供光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包括一第一框架11,两第二框架12以及一第三框架13。两所述第二框架12分别可折叠地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特别地,两所述第二框架12可折叠地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折迭,以使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一折叠收纳形态。另外,两所述第二框架12亦可折叠地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二框架13展开,以使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一展开支撑形态。可以理解的,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为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是易于收纳和携带,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则适于支撑灯源或补光板。值得一提的,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拉开,然后扭转所述第一框架11或所述第三框架13,其中带动两所述第二框架12同步扭转,以使所述第一框架11重叠所述第三框架13,这样将使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展开支撑形态变更为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另外,在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放开所述第三框架13,其中所述第三框架13将带动两所述第二框架12扭转,并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连接在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之间,从而使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包括四连接装置14,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两所述第二框架12,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和两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以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可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扭转折迭,并使所述第三框架13可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扭转折迭,最终使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重叠。值得一提的,四所述连接装置14具有弹性设置,以使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弹性伸缩,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弹性伸缩。换言之,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变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第三框架13通过两所述连接装置14自动的弹回连接到两所述第二框架12,两所述第二框架12亦通过另外两所述连接装置14自动的弹回连接到所述第一框架11。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松开时,通过四所述连接装置14将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和所述第三框架13自动扭转并弹性接合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每所述连接装置14包括一第一连接头141,一第二连接头142以及一弹性连接线143。所述弹性连接线1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可以理解的,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总共包括四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四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和四所述弹性连接线143。四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四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变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即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松开所述第三框架13,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使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自动扭转,并分别使位于所述第三框架13的所述第一连接头141与位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同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自动扭转,并分别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所述第一连接头141与位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值得一提的,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展开支撑形态变成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远离或是相对移动,然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可对扭转,这时所述第三框架13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扭转,两所述第二框架12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扭转,最后使所述第三框架13与所述第一框架11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框架11包括一支撑端部111和一第一ㄇ形框部112。所述支撑端部111连接于所述第一ㄇ形框部112。所述第三框架13包括一第二ㄇ形框部131。四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所述第一ㄇ形框部112的两脚部1121和所述第三框架13的所述第二ㄇ形框部131的两脚部1311。当所述第三框架13与所述第一框架11重叠时,所述第一ㄇ形框部112与所述第二ㄇ形框部131重叠。值得一提的,所述支撑端部11可拆地将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固定或支撑于特定的结构,像是脚架,这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每所述第二框架12分别具有二连接部121,其中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2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每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具有一第一固定部1411和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1411的一第一接合部1412,其中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4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1411分别稳固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具有一第二固定部1421和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21延伸的一第二接合部1422,其中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的所述第二固定部1421分别稳固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特别地,在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在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与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分开。进一步地说,在展开支撑形态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的四所述第一连接头141的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与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二框架12的四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的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是连接的。在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的四所述第一连接头141的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与分别设置在两所述第二框架12的四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的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是分开的。

值得一提的,所述弹性连接线14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之间,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使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自动接合,即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自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特别地,在有外力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分开,其中所述弹性连接线143还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之间,在外力取消的时,所述弹性连接线143的弹力将使所述第一连接头141的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自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的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值得一提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头141的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具有一插入槽14121,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的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具有一插入销14221,在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插入销14221自动地插入所述插入槽14121。另外,如图4或图5所示,所述插入销14221可为平行直径或渐缩直径的结构设计,同理,配合所述插入销14221的结构,其中所述插入槽14121的槽面可为平行直径或渐缩直径的结构设计,这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折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一第一框架11与一第三框架13反向移动;

(b)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第二框架12扭转,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扭转;以及

(c)所述第三框架13与所述第一框架11重叠,形成一折叠收纳形态。

根据上述方法,其中四连接装置14分别具有弹性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两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和两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以使各框部之间能够扭转和重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的展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一第三框架13远离一第一框架11;

(B)所述第三框架13自动相对两第二框架12扭转,两所述第二框架12自动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扭转;以及

(C)所述第三框架13自动连接两第二框架12,两所述第二框架12自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1,以形成一展开支撑形态。

根据上述方法,其中在步骤(A)前,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重叠。

根据上述方法,其中根据步骤(A),所述第三框架相对所述第一框架松开。

根据上述方法,其中根据步骤(B),四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三框架和两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以使各框部之间能够扭转。

根据上述方法,其中根据步骤(C),通过四连接装置使两所述第二框架分别与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一框架弹性接合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

如图1至图1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补光灯具,以方便携带地用于提供光源或补光板,其特别适用于各种摄影摄像的环境,以为摄影摄像提供补充光源。

所述补光灯具1包括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和一灯源装置20。所述灯源装置20可拆地装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这样将可方便携带所述补光灯具1,并且随时随地的提供所需的光源。

值得一提的,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如第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也就是说,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包括一第一框架11,两第二框架12和一第三框架13。两所述第二框架12分别可扭转折迭地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可经由折迭形成一折叠收纳形态和一展开支撑形态。进一步地说,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折迭,以使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同时,两所述第二框架12亦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二框架13展开,以使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还包括四连接装置14,其分别所述第一框架11和两所述第二框架12,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和两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以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折迭,并使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折迭,并且使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重叠。值得一提的,四所述连接装置14具有弹性设置,以使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弹性伸缩,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弹性伸缩。

换言之,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变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第三框架13通过两所述连接装置14自动弹回并连接到两所述第二框架12,两所述第二框架12亦通过另外两所述连接装置14自动弹回并连接到所述第一框架11。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松开时,通过四所述连接装置14将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和所述第三框架13自动扭转并弹性接合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每所述连接装置14包括一第一连接头141,一第二连接头142以及一弹性连接线143。所述弹性连接线1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值得一提的,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可使所述第一连接头141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特别地,当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分离时,所述弹性连接线143还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包括四所述连接装置1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进一步地是包括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和四个所述弹性连接线143。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分别设置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变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即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松开所述第三框架13,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使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自动扭转,并分别使位于所述第三框架13的所述第一连接头141与位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同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自动扭转,并分别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所述第一连接头141与位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值得一提的,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展开支撑形态变成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远离或是相对移动,然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可对扭转,这时所述第三框架13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扭转,两所述第二框架12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扭转,最后使所述第三框架13与所述第一框架11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每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具有一第一固定部1411和一第一接合部1412,其中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4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1411分别稳固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具有一第二固定部1421和一第二接合部1422,其中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的所述第二固定部1421分别稳固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值得一提的,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具有一插入槽14121,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具有一插入销14221,在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插入销14221插入所述插入槽14121。另外,所述插入销14221可为平行直径或渐缩直径的结构设计,同理,配合所述插入销14221的结构,其中所述插入槽14121的槽面可为平行直径或渐缩直径的结构设计,这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灯源装置20包括至少一LED灯板21,其可拆地装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可以理解的,在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LED灯板21将可直接设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值得一提的,所述灯源装置20还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连接扣22,其在所述LED灯板21设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时,通过所述连接扣22可拆地固定所述LED灯板21在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另外,所述灯源装置20还包括一控制单元23,以用于控制LED灯板21的使用,像是开关和调色温等。

如图1至图10和12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补光灯具,以方便携带地提供光源或补光板,其特别适用于各种摄影摄像的环境,以为摄影摄像提供补充光源。

所述补光灯具1包括一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和一补光板30。所述补光板30可拆地装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这样将可方便携带所述补光灯具1,以随时随地的提供所需的补充光源。

值得一提的,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的结构和使用方式如第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也就是说,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包括一第一框架11,两第二框架12和一第三框架13。两所述第二框架12分别可折迭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之间。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可经由折迭形成一折叠收纳形态和一展开支撑形态。进一步地说,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折迭,以使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同时,两所述第二框架12亦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二框架13展开,以使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还包括四连接装置14,其分别所述第一框架11和两所述第二框架12,以及所述第三框架13和两所述第二框架12之间,以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折迭,并使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折迭,并且使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重叠。值得一提的,四所述连接装置14具有弹性设置,以使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弹性伸缩,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弹性伸缩。

换言之,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变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第三框架13通过两所述连接装置14自动弹回并连接到两所述第二框架12,两所述第二框架12亦通过另外两所述连接装置14自动弹回并连接到所述第一框架11。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松开时,通过四所述连接装置14将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和所述第三框架13自动扭转并弹性接合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每所述连接装置14包括一第一连接头141,一第二连接头142以及一弹性连接线143。所述弹性连接线1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值得一提的,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可使所述第一连接头141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特别地,当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分离时,所述弹性连接线143还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和所述第二连接头142。

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包括四所述连接装置1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进一步地是包括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和四个所述弹性连接线143。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分别设置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折叠收纳形态变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即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松开所述第三框架13,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使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自动扭转,并分别使位于所述第三框架13的所述第一连接头141与位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同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使两所述第二框架12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自动扭转,并分别使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1的所述第一连接头141与位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的所述第二连接头142连接。值得一提的,当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从所述展开支撑形态变成所述折叠收纳形态时,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相对远离或是相对移动,然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可对扭转,这时所述第三框架13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相对两所述第二框架12扭转,两所述第二框架12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线143相对所述第一框架11扭转,最后使所述第三框架13与所述第一框架11重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每所述第一连接头141具有一第一固定部1411和一第一接合部1412,其中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头141的所述第一固定部1411分别稳固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11和所述第三框架13。所述第二连接头142具有一第二固定部1421和一第二接合部1422,其中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头142的所述第二固定部1421分别稳固地设置于两所述第二框架12。值得一提的,所述第一接合部1412具有一插入槽14121,所述第二接合部1422具有一插入销14221,在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所述插入销14221插入所述插入槽14121。另外,所述插入销14221可为平行直径或渐缩直径的结构设计,同理,配合所述插入销14221的结构,其中所述插入槽14121的槽面可为平行直径或渐缩直径的结构设计,这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补光板30可拆地装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可以理解的,在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形成所述展开支撑形态时,补光板30将可直接设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值得一提的,所述补光板30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快拆扣31,其在补光板30设置于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时,通过所述快拆扣31固定所述补光板30在所述可折叠便携旗板框10。另外,所述补光板30可实施为白色光板、银色光板、金色光板、黑色光板以及柔光幕板,这不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补充说明:白色光板的效果显得柔和而自然,使用率最高的反光面之一,可进行阴影部位的细节进行补光,光质柔和自然适合晴天使用。银色光板的反光效果强烈,方向性明显,很容易在被摄者眼睛里映现出来,产生一种大而明亮的眼神光,适合在阴天或长距离打光。金色光板则在日光条件下使用金色反光板补光与银色反光板一样,它像光滑的镜子似的反射光线,但是与冷调的银色反光板相反,它产生的光线色调较暖。黑色光板一般不反光板使用而是当做减光板或是吸光板使用,使用黑色反光板则是运用减光法来减少光量。柔光幕板在太阳光或灯光与被摄物或人之间起到阻隔减弱光线的做用,可以使光线柔和、降低反差,在光线强烈而又不想调换摄影角度损失背景的情况下,或柔和光线以减少被摄物投影时可以使用,使用在物品上拍起来显得很有质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