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艺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157发布日期:2019-04-03 00:47阅读:1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艺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尤其是指一种铁艺灯。



背景技术:

铁艺灯是灯具的一种,其骨架由铁制而成,因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铁制灯具有很强的复古感,高贵典雅,风格独特,比较结实耐用,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然而,现有的铁艺灯的铁制骨架通常一体制作而成,不仅外型单调,而且不可拆卸,占用空间大,运输不便。此外,铁艺灯的光源设置单调,使得铁艺灯的功能单调,使用不够灵活,而且照明效果也不够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铁艺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艺灯,结构紧凑,便于拆卸,并且设有两种光源,便于使用。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艺灯,包括:顶铁框,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共同围成一个收容腔,所述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光源;挂板,可拆卸式地连接于所述顶铁框的顶部;铁框层,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顶铁框可拆卸式地连接,所述铁框层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多个层结构,多个层结构由上至下逐渐扩大,每一个所述层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壁,所述外壁共同围成一个内腔,所述层结构的内腔相互连通,每一个所述层结构的内腔的顶壁的外缘设有环形的第二光源;第一扩散板,对应所述第一光源的位置设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下方;第二扩散板,对应所述第二光源的位置设于所述第二光源的下方,所述第二扩散板为一体式结构并呈环形。

进一步,所述顶铁框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挂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挂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顶铁框固定。

进一步,所述顶铁框的顶部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铁框层的最顶部的层结构对应所述定位孔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使所述铁框层相对所述顶铁框定位。

进一步,所述顶铁框的顶部向上延伸有多个相互连接的围壁,所述围壁共同围成一个容纳腔,所述挂板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所述侧壁的底部设有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个L形光源安装部,所述第一光源有两个并呈L形,分别安装于所述L形光源安装部处,所述第一扩散板有两个并呈L形,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挂板可拆卸式地与顶铁框连接,铁框层收容于顶铁框的收容腔内并与顶铁框可拆卸式地连接,这样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装拆方便,便于维修或更换,也可以使得工人在组装时可以分工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2)顶铁框的侧壁底部设有第一光源,铁框层具有呈阶梯状分布的多个层结构,每个层结构的底部设有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相互配合使用,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效果更好,并且层结构呈阶梯状分布,使得第二光源在上下方向也呈阶梯状分布,可以提高第二光源的照明效果。

(3)第一光源的下方设有第一扩散板,第二光源的下方设有第二扩散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可以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均匀分布,可以防止眩光。

(4)铁框层的层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壁,外壁共同围成一个内腔,层结构的内腔相互连通,内腔的顶壁的外缘设有环形的第二光源,通过在内腔内设置第二光源,而且内腔相互连通,有利于第二光源的散热,提高第二光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铁框层置于收容腔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铁艺灯10;顶铁框1;侧壁11;收容腔12;第一安装孔13;定位孔14;围壁15;容纳腔16;挂板2;第二安装孔21;铁框层3;层结构31;外壁311;内腔312;定位柱32;第一扩散板4;第二扩散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铁艺灯10,包括顶铁框1、挂板2、铁框层3、第一扩散板4和第二扩散板5。

顶铁框1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11,侧壁11共同围成一个收容腔12,侧壁11的底部设有第一光源(未图示)。挂板2可拆卸式地连接于顶铁框1的顶部。铁框层3收容于收容腔12内并与顶铁框1可拆卸式地连接,铁框层3包括呈阶梯状设置的多个层结构31,多个层结构31由上至下逐渐扩大,每一个层结构31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壁311,外壁311共同围成一个内腔312,层结构31的内腔312相互连通,每一个层结构31的内腔312的顶壁的外缘设有环形的第二光源(未图示)。

通过在内腔312内设置第二光源,而且各层结构31之间的内腔312相互连通,有利于第二光源的散热,提高第二光源的使用寿命。而多个层结构31由上至下逐渐扩大,这样可以使得下一层的层结构31相对上一层的层结构31有侧向延伸的顶壁以安装第二光源。

由于挂板2可拆卸式地与顶铁框1连接,铁框层3收容于顶铁框1的收容腔12内并与顶铁框1可拆卸式地连接,这样不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装拆方便,便于维修或更换,也可以使得工人在组装时可以分工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是LED灯,可以通过贴装的方式分布安装到顶铁框1和铁框层3。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相互配合使用,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照明效果更好,并且层结构31呈阶梯状分布,使得第二光源在上下方向也呈阶梯状分布,可以提高第二光源的照明效果。

第一扩散板4对应第一光源的位置设于第一光源的下方,第二扩散板5对应第二光源的位置设于第二光源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扩散板4和第二扩散板5,可以使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均匀分布,可以防止眩光。

顶铁框1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3,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3有四个。挂板2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3对应的四个第二安装孔21,挂板2通过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21与顶铁框1固定。可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21之后,再通过螺母进行锁紧,从而使挂板2固定。

顶铁框1的顶部设有多个定位孔14,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4有六个。铁框层3的最顶部的层结构31对应定位孔14设有六个定位柱32,定位柱32伸入定位孔14内使铁框层3相对顶铁框1定位。通过设置定位孔14和定位柱32,可以使铁框层3快速定位于顶铁框1,加快装配效率。

顶铁框1的顶部向上延伸有多个相互连接的围壁15,围壁15共同围成一个容纳腔16,挂板2容纳于容纳腔16内。这样可以防止挂板2外露,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外观造型更加美观,而且具有层次感。

侧壁11的底部设有形状和大小相同的L形光源安装部,第一光源有两个并呈L形,分别安装于L形光源安装部17的底部,第一扩散板4有两个并呈L形,分别置于第一光源的下方。通过设置L形光源安装部17安装第一光源,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线条感更强,另一方面使得两个第一光源之间可以通用,便于装配。

铁框层3包括三个层结构31,第二光源有三个,第二扩散板5有三个,分别置于第二光源的下方。这样设置可以保证铁框层3的发光效果,又不会使得铁框层3的厚度过厚。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