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后顶灯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2670发布日期:2019-03-30 09:4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后顶灯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后顶灯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且每年仍在快速增加,汽车工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当前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汽车照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照明质量的好坏,对行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灯具的设计不但要符合法规上安全性的要求,还要满足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如外型要以整个汽车的外型融为一体,美观实用,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等。

顶灯是车辆内部的照明灯具,是用于在夜间方便司机和乘客上下车、提取和存放行李及看地图、文件等,而乘客乘坐在后排座椅上,对于前排几乎没有操作,如果乘客发现前排座椅太靠后,使得后排几乎没有乘坐空间,就必须下车前往前排调整座椅。许多车型座椅为电动座椅,如果遇到前排副驾驶座位没有乘客,而座椅特别靠后,后排乘客需要调节前排座椅的时候,驾驶员不方便在副驾驶区域操作,后排乘客只能下车前往前排座椅调节,这就对乘客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带来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后顶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辆后顶灯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一侧开口的腔室;

光源,所述光源设在所述腔室中;

座椅开关,所述座椅开关设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控制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后顶灯还包括:

灯罩,所述灯罩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位置以封闭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后顶灯还包括:

光源开关,所述光源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光源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开关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光源开关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光源开启;

所述光源开关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光源关闭;

所述光源开关位于第三位置时,车辆解锁所述光源开启,车辆锁车,所述光源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开关设在所述壳体或所述灯罩上。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开关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相连;

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底座上,用于控制所述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开关左右移动能够调节所述座椅前后移动;

所述调节开关上下移动能够调节所述座椅的靠背前后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顶灯,能够满足车内照明需要,在后顶灯上设有用于控制座椅的座椅开关,通过座椅开关能够调节座椅,便于后排乘客调节座椅的位置,该后顶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灯的座椅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辆后顶灯100;

壳体10;

座椅开关20;底座21;调节开关22。

灯罩30;

光源开关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灯100。

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灯100包括壳体10、光源、座椅开关20。

具体而言,壳体10内限定有一侧开口的腔室,光源设在腔室中,座椅开关20设在壳体10上,座椅开关20用于控制座椅。

也就是说,车辆后顶灯100主要由壳体10、光源、座椅开关20构成,其中,壳体10可以形成为方形,在壳体10内可以限定有一侧开口的腔室,光源可以设在腔室中,座椅开关20可以设在壳体10上,座椅开关20可以用于控制座椅,车辆后顶灯100安装在车辆后排座椅的上方车顶位置,后排座椅上的乘客可以通过后顶灯上端额座椅开关20来控制前排座椅,比如,可以控制前排座椅的前后位置,可以调节前排座椅的靠背的前后位置,从而改变后排座椅位置的空间,便于后排乘客调节前排座椅。座椅开关20可以用于控制副驾驶座椅,使得当前排副驾驶座椅没有乘客时,后排乘客可以对前排副驾驶座椅进行调节,比如前进、后退,座椅靠背前倾、后仰等。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顶灯100,能够满足车内照明需要,在后顶灯上设有用于控制座椅的座椅开关20,通过座椅开关20能够调节座椅,便于后排乘客调节座椅的位置,该后顶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车辆后顶灯100还可以包括灯罩30,灯罩30可以设在壳体10的开口位置,通过灯罩30可以封闭腔室的开口,避免腔室中的光源受到碰撞损坏。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车辆后顶灯100还可以包括光源开关40,光源开关40可以用于控制光源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光源开关40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光源开关40位于第一位置时光源开启;光源开关40位于第二位置时光源关闭;光源开关40位于第三位置时,车辆解锁光源开启,车辆锁车,光源关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光源开关40位于第三位置时,车辆车门开启时光源开关40控制光源开启,便于驾乘人员观察车内情况,车辆车门关闭时光源开关40控制光源关闭,驾乘人员下车时使得光源自动关闭,避免因忘记关闭光源而浪费电。

优选地,光源开关40可以设在壳体10或灯罩30上,光源开关40可以集成在壳体10上。座椅开关20可以设在壳体10上,可以位于壳体10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开关20可以包括底座21和调节开关22,其中,底座21可以与壳体10相连,底座21可以为长方体,调节开关22可移动地设在底座21上,调节开关22可以用于控制座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开关22左右移动能够调节座椅前后移动,调节开关22上下移动能够调节座椅的靠背前后移动,通过调节开关22的移动能够实现座椅或座椅靠背的前后移动,便于座椅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顶灯100,能够满足车内照明需要,在后顶灯上设有用于控制座椅的座椅开关20,通过座椅开关20能够调节前排座椅,便于后排乘客调节前排座椅的位置,该后顶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用性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灯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车辆后顶灯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能够满足车内照明需要,在后顶灯上设有用于控制座椅的座椅开关20,通过座椅开关20能够调节前排座椅,便于后排乘客调节前排座椅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