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3014发布日期:2019-04-05 20:3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



背景技术:

从广义上来说,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

现有的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位于户外的太阳能板表面大多会放置一个采光罩,起到防雨作用的同时又不影响太阳能板采光的工作,而部分采光罩的表面过于光滑,太阳光照射时采光罩容易将太阳光的光源反射掉,加上位于户外的采光罩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损坏的情况,其次,部分照明结构使用太阳能板作为主要的发电装置,而将电流传输到照明灯中,并且导光管内部的光反射结构不够,在太阳光照射时,导光管不能够提供充足的光源给漫射器,只能依赖太阳能板的电流发光,太阳光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故而,我们提出防止采光罩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而导致损坏,采光罩与挡雨罩的顶端为平整面,不为光滑面,光源可更好的照射进采光罩与挡雨罩,呈Z字形的走向持续进行光折射,让部分光源通过开口到达漫射器,充分利用太阳光,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具备防止采光罩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而导致损坏,采光罩与挡雨罩的顶端为平整面,不为光滑面,光源可更好的照射进采光罩与挡雨罩,呈Z字形的走向持续进行光折射,让部分光源通过开口到达漫射器,充分利用太阳光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太阳光照射时采光罩容易将太阳光的光源反射掉,加上位于户外的采光罩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损坏的情况,依赖太阳能板的电流发光,太阳光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包括导光管和珠光膜,所述导光管内壁左右两侧均贴合珠光膜,所述珠光膜内侧均紧密贴合有反光膜,且导光管底端套接有弯管,所述弯管内部上方右侧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预留口,且弯管内壁及预留口末端均嵌入设置有反光片;所述导光管顶端设置有底盘,且底盘顶端嵌接有采光罩,所述底盘顶端且位于采光罩外侧开有凹槽,且凹槽左右两侧均开有卡柱孔,所述底盘顶端设置有与凹槽卡接的底座,且底座左右两侧均嵌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柱孔卡接的卡柱,且底盘顶端嵌接有与采光罩呈垂直排布的挡雨罩,所述底盘底端边缘嵌入设置有防水环,且底盘底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内壁卡接有光伏板带。

进一步优点,所述弯管左侧卡接有灯带,且灯带左侧套接有漫射器。

进一步优点,所述预留口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且底座顶端中部、底盘顶端中部、光伏板带内壁、导光管上下两端、弯管上端及左侧和灯带左右两侧均开有开口,所述底座、底盘、光伏板带、导光管、弯管和灯带之间均通过开口相互贯通,且光伏板带、蓄电池和灯带之间通过电缆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挡雨罩和采光罩顶端均呈不规则“菱形”,且挡雨罩与采光罩套接,所述挡雨罩由高硼硅玻璃组成,且弹簧通过卡柱进行伸缩。

进一步优点,所述防水环位于光伏板带外边缘,且防水环由高弹力聚合物组成,所述光伏板带顶端朝向于采光罩和挡雨罩。

进一步优点,所述珠光膜表面分布有若干个透明光珠,且珠光膜由混合聚丙烯树脂、碳酸钙和珠光颜料,所述反光膜由合成树脂及逆反射材料组成。

进一步优点,所述反光片由亚克力材料组成,且反光片之间相互对立。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使用者在使用导光结构时可先将结构整体安装在屋顶上,而导光管顶端设置有底盘,且底盘顶端设置有与凹槽卡接的底座,使用者可将底座放入凹槽,同时弹簧通过卡柱进行伸缩,卡柱会被凹槽的边壁所挤压,弹簧受到卡柱压迫力的影响带动卡柱进行收缩,卡柱之间的距离缩短通过凹槽,并卡柱进入凹槽到达一定位置会接触到卡柱孔,同时卡柱失去凹槽的压迫力通过弹簧带动回弹,卡柱卡入卡柱孔中,从而挡雨罩覆盖于采光罩,通过挡雨罩可起到挡雨的作用,并挡雨罩由高硼硅玻璃组成,有一定的耐高温性,在天晴时使用者不需要拿下挡雨罩,挡雨罩不会妨碍到光源的照射,可防止采光罩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而导致损坏,并挡雨罩和采光罩顶端均呈不规则“菱形”,采光罩与挡雨罩的顶端为平整面,不为光滑面,光源可更好的照射进采光罩与挡雨罩,避免采光罩与挡雨罩将光源反射掉,加上防水环位于光伏板带外边缘,由高弹力聚合物组成的防水环可防止外界雨水渗入光伏板带。

2、该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在导光的过程中,底座、底盘、光伏板带、导光管、弯管和灯带之间均通过开口相互贯通,光源从挡雨罩和采光罩照射到光伏板带,而光伏板带中部开有开口,所以光伏板带所没有照射到的光源会照射进导光管中,而导光管内壁左右两侧均贴合珠光膜,珠光膜由混合聚丙烯树脂、碳酸钙和珠光颜料组成,且珠光膜表面分布有若干个透明光珠,光珠之间可进行多次的反射,起到反光的作用,并加上珠光膜内侧均紧密贴合有反光膜,再次通过由合成树脂及逆反射材料组成的反光膜可配合珠光膜一起反射光源,从而反光膜与珠光膜让导光管起到良好的导光作用,并导光管底端套接有弯管,弯管内壁及预留口末端均嵌入设置有反光片,导光管内部的光源会照射到弯管中,而通过多块由亚克力材料组成的反光片可让光源相互照射,呈Z字形的走向持续进行光折射,让部分光源通过开口到达漫射器,充分利用太阳光,起到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口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留口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光罩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中:1导光管、2弯管、3蓄电池、4灯带、5漫射器、6珠光膜、7反光膜、8预留口、9反光片、10挡雨罩、11底座、12卡柱、13弹簧、14采光罩、15底盘、16凹槽、17卡柱孔、18固定盘、19防水环、20光伏板带、2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建筑房屋用环保式导光照明结构,包括导光管1和珠光膜6,导光管1内壁左右两侧均贴合珠光膜6,导光管1顶端设置有底盘15,且底盘15顶端嵌接有采光罩14,底盘15顶端且位于采光罩14外侧开有凹槽16,且凹槽16左右两侧均开有卡柱孔17,底盘15顶端设置有与凹槽16卡接的底座11,且底座11左右两侧均嵌接有弹簧13,弹簧13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柱孔17卡接的卡柱12,且底盘15顶端嵌接有与采光罩14呈垂直排布的挡雨罩10,底盘15底端边缘嵌入设置有防水环19,且底盘15底端设置有固定盘18,固定盘18内壁卡接有光伏板带20,使用者在使用导光结构时,以采光罩14朝上的方式将结构整体安装在屋顶上,并将底座11放入凹槽16,挡雨罩10和采光罩14顶端均呈不规则“菱形”,且挡雨罩10与采光罩14套接,挡雨罩10由高硼硅玻璃组成,且弹簧13通过卡柱12进行伸缩,同时卡柱12会被凹槽16的边壁所挤压,弹簧13受到卡柱12压迫力的影响带动卡柱12进行收缩,卡柱12之间的距离缩短通过凹槽16,并卡柱12进入凹槽16到达一定位置会接触到卡柱孔17,同时卡柱12失去凹槽13的压迫力通过弹簧13带动回弹,卡柱12卡入卡柱孔17中,从而挡雨罩10覆盖于采光罩14,通过挡雨罩10可起到挡雨的作用,并挡雨罩10有一定的耐高温性,在天晴时使用者不需要拿下挡雨罩10,挡雨罩10不会妨碍到光源的照射,可防止采光罩14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而导致损坏,并采光罩14与挡雨罩10的顶端不为光滑面,光源可更好的照射进采光罩14与挡雨罩10,避免采光罩14与挡雨罩10将光源反射掉,防水环19位于光伏板带20外边缘,且防水环19由高弹力聚合物组成,光伏板带20顶端朝向于采光罩14和挡雨罩10,防水环19可遮挡住光伏板带20的边缘,防止外界雨水渗入光伏板带20,且使用者需要取下挡雨罩10时,可按动两侧的卡柱12,同时弹簧13受到外界的压迫力再次进行收缩,使用者可将挡雨罩10从采光罩14上拔出,从而取下挡雨罩10,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珠光膜6内侧均紧密贴合有反光膜7,且导光管1底端套接有弯管2,弯管2内部上方右侧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预留口8,且弯管2内壁及预留口8末端均嵌入设置有反光片9,弯管2左侧卡接有灯带4,且灯带4左侧套接有漫射器5,预留口8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3,且底座11顶端中部、底盘15顶端中部、光伏板带20内壁、导光管1上下两端、弯管2上端及左侧和灯带4左右两侧均开有开口21,底座11、底盘15、光伏板带20、导光管1、弯管2和灯带4之间均通过开口21相互贯通,且光伏板带20、蓄电池3和灯带4之间通过电缆电性连接,光伏板带20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并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通过蓄电池3传输到灯带4中,再由带灯4发光,通过漫射器5可将光源较全面的扩散在室内,而在导光的过程中,光源透过挡雨罩10和采光罩14照射到光伏板带20,并光伏板带20所没有照射到的光源会照射进导光管1中,珠光膜6表面分布有若干个透明光珠,且珠光膜6由混合聚丙烯树脂、碳酸钙和珠光颜料,反光膜7由合成树脂及逆反射材料组成,光珠之间可进行多次的反射,起到反光的作用,并加上反光膜7可配合珠光膜6一起反射光源,从而反光膜7与珠光膜6让导光管1起到良好的导光作用,反光片9由亚克力材料组成,且反光片9之间相互对立,接着导光管1内部的光源会照射到弯管2中,而反光片9可让光源相互照射,呈Z字形的走向持续进行光折射,让部分光源通过开口21到达漫射器5,充分利用太阳光,起到环保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运用的1导光管、2弯管、3蓄电池、4灯带、5漫射器、6珠光膜、7反光膜、8预留口、9反光片、10挡雨罩、11底座、12卡柱、13弹簧、14采光罩、15底盘、16凹槽、17卡柱孔、18固定盘、19防水环、20光伏板带、21开口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定制获得。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仪器:

蓄电池为12v7.2ah型号;

灯带为5050W型号;

光伏板带为3.5W 9V型号;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