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9382发布日期:2019-03-30 07:4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现代灯具的主要形式就是电灯,自其发明以来,在短短的百多年间取得了长足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传统的灯具仅具单一的功能,结构形式亦已固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灯具已无法满足智能化控制的要求。而新兴的智控灯具价格昂贵,在用户最初的选购阶段多不予考虑,而以普通灯具为主。当应用场景发生改变而需要增加智能控制功能时,普通灯具无法拓展实现或需要大幅改造而增加应用成本。此外,智控灯具所集成的智控模块在出厂时已装配固化,一旦在使用中发生智控模块损耗,需要拆除整灯进行维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可实现于普通灯具上的智控功能拓展与卸除,提高功能丰富性与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包括受控灯具与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可插拔地机械安装及电性连接于所述受控灯具上,所述智能控制器用于与控制终端无线通信并根据所述控制终端的控制命令实现对所述受控灯具的电路控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受控灯具包括:

灯座,用于安装发光体;

驱动电源,安装于所述灯座上,用于驱动所述发光体发光;

对接座,安装于所述灯座的一侧表面并与所述驱动电源电性连接,用于即插即用地安装智能控制器并实现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的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座包括机械座体与贯设于所述机械座体上的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源,另一端随所述机械座体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的插接而实现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的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座体包括座体基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基体一侧表面的座槽,所述座体基体安装于所述灯座上,所述连接电极远离所述驱动电源的一端暴露于所述座槽的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座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嵌装容腔,所述对接座安装于所述嵌装容腔的底部,所述嵌装容腔用于嵌入安装所述智能控制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

外壳体;

电控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包括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电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控制电路与控制终端的无线通信,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对受控灯具的电路控制;

插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端部并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受控灯具的机械连接以及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受控灯具的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端子包括端子本体与贯设于所述端子本体上的复数个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另一端随所述端子本体与所述受控灯具的插接而实现与所述受控灯具的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本体包括本体基部及设置于所述本体基部上的复数个连接支脚,所述本体基部安装于所述外壳体上,所述连接支脚之间相距设置而形成插接槽,所述连接电极贯穿所述连接支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数个连接支脚环形分布;和/或,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连接支脚一一对应地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移动通信模块、Wireless Fidelity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微波感应器及红外感应器中的一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智能控制器可插拔地机械安装及电性连接于受控灯具上,从而实现与控制终端的无线通信并根据控制终端的控制命令实现对受控灯具的电路控制,实现于受控灯具上的智控功能的快速添加与卸除,提高普通灯具的功能拓展性与使用便利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受控灯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受控灯具的对接座的轴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受控灯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受控灯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智能控制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智能控制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智能控制器的局部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U-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1000-受控灯具,1100-灯座,1110-电源壳体,1120-散热壳体,1130-透镜,1140-嵌装容腔,1141-安装开口,1200-驱动电源,1300-对接座,1310-机械座体,1311-座体基体,1312-座槽,1312a-支脚插槽,1320-第一连接电极,2000-智能控制器,2100-外壳体,2110-第一壳体,2111-开口环部,2120-第二壳体,2200-电控单元,2210-无线通信模块,2220-控制电路,2300-插接端子,2310-端子本体,2311-本体基部,2312-连接支脚,2320-第二连接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U,该模块化智控发光装置U包括受控灯具1000与智能控制器2000,智能控制器2000可插拔地机械安装及电性连接于受控灯具1000上,智能控制器2000用于与控制终端无线通信并根据控制终端的控制命令实现对受控灯具1000的电路控制。其中,控制终端包括遥控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等类型。

请结合参阅图2~5,示范性地,受控灯具1000包括灯座1100、驱动电源1200与对接座1300,以便与外加的智能控制器2000实现快插时连接,增强普通灯具的智能控制拓展性,适应智能照明的发展潮流。

灯座1100属于受控灯具1000的基体结构,用于安装发光体及其他器件,并实现与墙面或天花板的安装固定,提供结构支撑与保护。发光体的形式众多,包括球泡、灯管、U管等不同类型。示范性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LED)。

示范性地,灯座1100的一侧表面凹陷形成嵌装容腔1140,对接座1300安装于嵌装容腔1140的底部,嵌装容腔1140用于嵌入安装智能控制器2000。换言之,智能控制器2000可完整地嵌入于灯座1100内,使安装智能控制器2000后的受控灯具1000保证原有形状构造,保证发光效果与装饰效果不受影响。

示范性地,嵌装容腔1140的底部具有安装开口1141,对接座1300嵌入设置于安装开口1141内。其中,对接座1300用于与智能控制器2000对接的对接端突出于安装开口1141的外部,位于嵌装容腔1140的腔体内,以便实现快速对接。

灯座1100的结构形式众多,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而决定。示范性地,灯座1100包括电源壳体1110、散热壳体1120与透镜1130。其中,电源壳体1110与散热壳体1120包围容纳驱动电源1200,散热壳体1120与透镜1130包围容纳发光体,对接座1300安装于散热壳体1120的表面上。透镜1130用于增强发光体的发光效率,示范性地,透镜1130为复数个并环绕包围于对接座1300的周侧。

驱动电源1200安装于灯座1100上,用于驱动发光体发光。驱动电源1200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发光体发光的电源转换器。一般而言,驱动电源1200通过改变发光体的电压或电流,实现对发光体的发光功率(发光亮度)等的调节。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驱动电源1200可通过相应的典型电路结构实现。

如前所述,对接座1300安装于灯座1100的一侧表面并与驱动电源1200电性连接,用于即插即用地安装智能控制器2000的同时,一并实现驱动电源1200与智能控制器2000之间的电性连接。

对接座1300的结构形式众多,示范性地,对接座1300包括机械座体1310与贯设于机械座体1310上的第一连接电极1320。机械座体1310安装于灯座1100上,第一连接电极1320一端电性连接于驱动电源1200,另一端随机械座体1310与智能控制器2000的插接而实现与智能控制器2000的电性连接。

机械座体1310的结构形式众多,示范性地,机械座体1310包括座体基体1311及设置于座体基体1311一侧表面的座槽1312。其中,座体基体1311安装于灯座1100上,可采板体、块体等类型;第一连接电极1320远离驱动电源1200的一端暴露于座槽1312的表面,以实现电性连接。

示范性地,座槽1312包括复数个彼此隔离的支脚插槽1312a,以容纳智能控制器2000的连接端;第一连接电极1320远离驱动电源1200的一端暴露于支脚插槽1312a的表面,保证可靠对接。

复数个支脚插槽1312a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布局,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分布规律。示范性地,复数个支脚插槽1312a环形分布于座体基体1311的表面。进一步地,复数个支脚插槽1312a环形均布。例如,3个支脚插槽1312a环形分布,形成三岔式隔断分布。

可以理解,第一连接电极1320根据实际需要,而实现于支脚插槽1312a上的不同规律分布。示范性地,支脚插槽1312a与第一连接电极1320一一对应地设置,使每一支脚插槽1312a具有一第一连接电极1320,保证可靠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6~8,示范性地,智能控制器2000包括外壳体2100、电控单元2200与插接端子2300,可即插即用地适用于现有的普通灯具,从而拓展增加普通灯具的智控性,提高普通灯具的可拓展能力。

外壳体2100属于智能控制器2000的机械结构,用于提供其他器件的安装空间及结构保护。外壳体2100可采用多种材料制成,包括金属、塑料等不同类型。

电控单元2200与插接端子2300可根据需要安装于外壳体2100的对应位置。示范性地,外壳体2100具有安装腔体,电控单元2200设置于安装腔体内,得到外壳体2100的良好保护,避免外界侵扰。

示范性地,安装腔体一端开口而形成开口腔式结构。插接端子2300安装于安装腔体的开口端,以便与受控灯具1000实现嵌入式插接。同时,插接端子2300与控制电路2220电性连接,保证电路连通。

外壳体2100可采用多种结构,例如一体成型结构、分体式拼接结构等类型。示范性地,外壳体2100包括第一壳体2110与第二壳体2120,第一壳体2110与第二壳体2120包围而成安装腔体。分体式拼接结构可降低制造与装配难度,提高维护便利性。

如前所述,电控单元2200设置于外壳体2100上,用于实现中继控制。电控单元2200包括电性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2210与控制电路2220,无线通信模块2210用于实现控制电路2220与控制终端的无线通信,控制电路2220用于根据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实现对受控灯具1000的驱动电源1200的电路控制。

由此,用户可通过控制终端向智能控制器2000发送控制指令,由智能控制器2000的控制电路2220而实现对受控灯具1000的智能控制,通过智能控制器2000的中继控制功能增强受控灯具1000的智能化程度。

可以理解,控制电路2220为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典型电路,可根据需要执行加减乘除、微积分等典型运算,继而生成对应的指令信号。在控制电路2220的电路控制下,受控灯具1000可实现诸如亮灭切换、频闪切换、亮度切换、色温切换等不同控制目的。

示范性地,电控单元2200包括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为PCB),无线通信模块2210与控制电路2220固焊封装于印制电路板上。装配与维护时,可对印制电路板进行整体拆装,即可实现快速安装与更换。根据实际控制需要,无线通信模块2210与控制电路2220可于各自的典型结构中进行替换设计。

补充说明,无线通信模块2210的实现方式众多。示范性地,无线通信模块2210为移动通信模块、Wireless Fidelity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微波感应器及红外感应器中的一者。

移动通信模块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硬件模块,通过网络通信而实现数据传输。典型地,移动通信模块包括2G(包括GSM与CDMA)、3G、4G、5G等类型,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更新迭代。

Wireless Fidelity(简称为WiFi)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或5G SHF ISM射频频段。连接到无线局域网通常是有密码保护的;也可以是开放的,这样就允许任何在WLAN范围内的设备可以连接上。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

ZigBee协议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主要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如前所述,插接端子2300设置于外壳体2100的一端端部(例如安装腔体的开口端),并与控制电路2220电性连接而实现电路信号传输。插接端子2300的作用至少在于,一方面实现外壳体2100与受控灯具1000的机械连接,另一方面实现控制电路2220与受控灯具1000之间的电性连接。

换言之,当智能控制器2000与受控灯具1000插接时,插接端子2300与受控灯具1000的对接座1300实现机械插接固定。当插接端子2300与对接座1300插接到位时,插接端子2300与受控灯具1000(例如其中的第一连接电极1320)之间电路连通。由于插接端子2300一端与控制电路2220电性连接,系统得以形成控制电路2220-插接端子2300-受控灯具1000的完整回路。

示范性地,插接端子2300包括端子本体2310与贯设于端子本体2310上的复数个第二连接电极2320。端子本体2310安装于外壳体2100或电控单元2200(例如其中的印制电路板)上,用于实现与受控灯具1000的机械连接。第二连接电极2320一端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2220,另一端随端子本体2310与受控灯具1000的插接而实现与受控灯具1000的第一连接电极1320的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第二连接电极2320的数量根据实际电路连接的需要而决定,并与第一连接电极1320一一对应连接。示范性地,第二连接电极2320的数量为3。

端子本体2310的种类众多,通常包括公头、母头等连接器插接类型。示范性地,端子本体2310包括本体基部2311及设置于本体基部2311上的复数个连接支脚2312。本体基部2311安装于外壳体2100或电控单元0200(例如其中的印制电路板)上,可采基板、基块等形式;连接支脚2312之间相距设置而形成插接槽2313,以与受控灯具1000的对接座1300(例如其中的机械座体1310)进行插接。其中,第二连接电极2320贯穿连接支脚2312而暴露于连接支脚2312的表面,保证机械连接与电性连接的同步实现。示范性地,连接支脚2312一一对应地插入于支脚插槽1312a内。

复数个连接支脚2312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示范性地,复数个连接支脚2312环形分布。进一步地,复数个连接支脚2312环形均匀分布。例如,3个连接支脚2312环形分布,使插接槽2313具有人字形轮廓。

可以理解,第二连接电极2320根据实际需要,而实现于连接支脚2312上的不同规律分布。示范性地,第二连接电极2320与连接支脚2312一一对应地设置,使每一连接支脚2312具有一第二连接电极2320,保证可靠连接。

示范性地,外壳体2100一端端部具有开口环部2111(例如位于第一壳体2110上),端子本体2310设置于开口环部2111内并形成间隙配合关系。相应地,开口环部2111与端子本体2310之间形成环形槽2314。环形槽2314环绕于端子本体2310的外周侧,以便插接端子2300与受控灯具1000的对接座1300之间的包围式可靠连接。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