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阅读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4546发布日期:2019-05-31 21:3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阅读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一种阅读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阅读灯可以通过摆动灯体来调节灯体的照明角度,而亮灯则需要手动按压按键,在使用完毕后,则需要将灯体收叠起来以免占用空间,同时仍然需要通过手动按压按键来灭灯,这样步骤较多,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照明角度以及根据灯体位置自动控制灯体亮灭的阅读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阅读灯,包括:灯体和灯座,所述灯座上设置有铰接机构以及检测开关,所述灯体通过铰接机构与灯座活动连接,所述检测开关与灯体电性连接并且用于检测灯体的位置以控制灯体的亮/灭。

所述灯座上设置有凹槽,灯体能够转动收纳在凹槽中,所述检测开关用于检测灯体是否收纳于凹槽中以控制灯体的亮/灭。

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吸引灯体靠近/接触检测开关的检测端的吸附部件。

所述检测开关为接触式检测开关,接触式检测开关与灯体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防磨垫片。

所述防磨垫片为橡胶垫或者硅胶垫或者树脂垫。

所述铰接机构为万向球或者枢接轴。

所述灯体还包括LED灯板以及能够容置LED灯板的灯壳,灯壳表面设置有导热散射膜,所述LED灯板与导热散射膜相接触。

所述导热散射膜包括相叠放的导热膜和散射膜,所述LED灯板与导热膜相接触,所述散射膜设置在灯壳的表面上。

所述散射膜为二氧化钛/氧化铝复合涂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设计的灯体通过灯座上的铰接机构调节灯体的出光角度,灯座上的检测开关通过检测灯体的位置以控制灯体的亮灭,此结构在使用灯具时,将灯体展开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检测开关检测灯体处于展开位置并自动控制灯体亮灯,当使用完毕时,将灯体靠拢在灯座上从而节省占用空间,而此时检测开关检测到灯体处于靠拢位置,则自动控制灯体灭灯,本设计便于用户操作,在调节灯体位置的同时自动控制灯体亮灯/灭灯,并且在展开状态下,还能通过铰接机构来调节灯体的出光角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阅读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阅读灯检测开关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阅读灯的灯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阅读灯,包括:灯体1和灯座2,灯座2上设置有铰接机构以及检测开关21,灯体1通过铰接机构与灯座2活动连接,检测开关21与灯体1电性连接并且用于检测灯体1的位置以控制灯体1的亮/灭。本设计的灯体1通过灯座2上的铰接机构调节灯体1的出光角度,灯座2上的检测开关21通过检测灯体1的位置以控制灯体1的亮灭,此结构在使用灯具时,将灯体1展开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检测开关21检测灯体1处于展开位置并自动控制灯体1亮灯,当使用完毕时,将灯体1靠拢在灯座2上从而节省占用空间,而此时检测开关21检测到灯体1处于靠拢位置,则自动控制灯体1灭灯,本设计便于用户操作,在调节灯体1位置的同时自动控制灯体1亮灯/灭灯,并且在展开状态下,还能通过铰接机构来调节灯体1的出光角度。

本设计中灯座2上设置有凹槽22,灯体1能够转动收纳在凹槽22中,检测开关21用于检测灯体1是否收纳于凹槽22中以控制灯体1的亮/灭。而灯座2一般安装于墙上或者床头,这样,在使用灯具完毕后就能将灯体1收纳入凹槽22内,灯体1就能嵌入墙内或者床头,从而节省空间。

如图2所示,凹槽22内设置有用于吸引灯体1靠近/接触检测开关21的检测端的吸附部件23。这样吸附部件23能够令灯体1与检测开关21紧密贴合,能够防止灯体1移动以使检测开关21无法很好地控制灯体1的亮/灭。该吸附部件23优选的是磁铁,除此之外还可以是魔术贴或者其他吸附材料。

检测开关21有分接触式的和非接触式的,接触式的有行程开关、触点开关等,非接触式的有光电开关、声控开关等,本设计中检测开关21为接触式检测开关,接触式检测开关与灯体1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防磨垫片211。由于检测开关21是需要和灯体1表面接触的,但是接触式的开关表面很多都是不光滑的,这样灯体1与检测开关21接触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刮花或者磨损灯体1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检测开关21与灯体1接触的表面上设置防磨垫片211。这样将灯体1收叠入凹槽22内的时候,检测开关21就不会磨损灯体1。

防磨垫片211为橡胶垫或者硅胶垫或者树脂垫。本设计中防磨垫片211为橡胶垫,这样能够防止检测开关21磨损灯体1。

铰接机构为万向球或者枢接轴。本设计的铰接机构为万向球,这样用户就能根据自己所需调节灯体1的出光角度,方便阅读。

如图3所示,灯体1还包括LED灯板11以及能够容置LED灯板11的灯壳12,灯壳12表面设置有导热散射膜,LED灯板11与导热散射膜相接触。这样就能加强灯体1散热功能,防止收叠灯体1的时候出现烫手的情况。

导热散射膜包括相叠放的导热膜13和散射膜14,LED灯板11与导热膜13相接触,散射膜14设置在灯壳的表面上。导热膜13和散射膜14均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而且散射膜14覆盖在灯壳的整个内壁,因而可使热量在灯壳的整个面积上辐射到外界空气中,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导热、散热作用,能够有效降低LED灯珠的温度,减小其光衰,延长其使用寿命。该导热膜13本设计优选的是硅胶膜,除此之外,还可以是石墨膜或者其他导热材料。

散射膜14为二氧化钛/氧化铝复合涂膜。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而且对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具有强烈的散射作用。LED灯珠所发出的直射光线经散射膜14的多次反射、折射后,以各种不同的出光角度射出,使LED灯珠的发光角度增大到360度,并且各个方向出光均匀,避免了LED灯珠的强烈直射所带来的刺眼伤害和眩光,使LED灯珠的光线变得均匀、柔和,达到舒适的照明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