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接驳器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3283发布日期:2019-07-10 10:2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灯管接驳器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管接驳器及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灯具的需求不再只限于满足照明条件即可,而是更加关注灯具的造型,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些生产厂家对传统单灯管式灯具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一组灯具上设置多个灯管,多个灯管在灯具上可以有不同的造型,以使灯具的造型多样化。

目前,进行多个灯管的组装时,不同造型的灯具会具有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灯管与连接支架,并通过选择特定形状的连接支架对所有灯管进行固定,完成灯具的整体造型。且每个灯管的负极接线端和正极接线端都需要焊接电线并和其他灯管内的相应接线端进行连接,以实现所有灯管的导通。

然而,目前的灯具结构,在装配时需要焊接连接每个灯管的相应接线端,且灯具内线路结构复杂,灯具一经组装不可拆卸,致使灯具在运输时占用空间大,运输效率低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管接驳器及灯具,以解决包含多个灯管的灯具的线路结构复杂,各灯管之间不便拆卸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管接驳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

壳体为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壳体包括有至少两个连接部,连接部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连通孔,连接部与连接组件的数量相同,且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通孔内;

每个连接组件中均包括正极电源线,正极电源线的第一端与灯管的正极导通,正极电源线的第二端伸入内腔中,且所有正极电源线的第二端接驳形成正极总线;连接组件具有可导电部件,灯管的负极和连接组件中的可导电部件导通。

可选的,不同连接部朝向不同方向。

可选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体和接驳端子;

连接体的第一端套设于连通孔内,连接体的第二端用于和灯管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且连接体设置有与连通孔朝向相同的通孔;

接驳端子穿设在通孔内,接驳端子和连接体绝缘,接驳端子的一端和正极电源线的第一端连接,正极电源线的第一端通过接驳端子与灯管的正极导通,正极电源线的第二端伸入内腔中,且所有接驳端子的正极电源线的第二端接驳形成正极总线;

连接体和壳体均可导电,且连接体形成连接组件中的可导电部件,连接体和壳体相互接触导通,连接体与灯管的负极导通。

可选的,连接体的第二端还设置有弹性部,弹性部用于和灯管的内壁抵接并固定灯管。

可选的,弹性部为多个可导电弹片,多个可导电弹片在连接体的第二端外侧壁上周向排布。

可选的,连接组件和灯管之间可绕连接部的轴线相对转动。

可选的,连接体的第二端具有环形槽,环形槽用于卡接灯管上的固定件,以使灯管和环形槽相对固定,其中,固定件的一端与灯管固定,固定件的另一端伸入环形槽内。

可选的,正极电源线的外侧环绕有绝缘层。

可选的,壳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接线口以及可盖设在接线口上的盖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至少两个灯管和如上所述的灯管接驳器,其中,灯管和灯管接驳器的连接组件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灯管的正极与灯管接驳器中的正极电源线导通,灯管的负极与灯管接驳器中的可导电部件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灯管接驳器及灯具,灯管接驳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壳体为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壳体包括有至少两个连接部,连接部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连通孔,连接部与连接组件的数量相同,且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通孔内;每个连接组件中均包括正极电源线,正极电源线的第一端与灯管的正极导通,正极电源线的第二端伸入内腔中,且所有正极电源线的第二端接驳形成正极总线;连接组件具有可导电部件,灯管的负极和连接组件中的可导电部件导通。通过壳体的多个连接部可以连接多个连接组件,多个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多个灯管,且灯管和灯管接驳器之间仅通过正极电源线连接,通过连接组件的可导通部件可实现灯管与灯管接驳器之间的负极导通,如此,通过灯管接驳器可组装形成具有多个灯管的不同造型的灯具,仅通过正极电源线连接的灯管和灯管接驳器之间容易进行组装和拆卸,可将灯具拆分成各部件进行运输,降低运输时占用的空间体积,进而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灯管接驳器的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灯管接驳器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1中的灯管接驳器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灯管接驳器与灯管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纵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局部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灯管接驳器与灯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灯管接驳器与灯管安装示意图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灯管接驳器与灯管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灯管接驳器;110—壳体;111-内腔;112—连接部;1121—连通孔;113—接线口;114—盖板;115—连接端子;120—连接组件;121—正极电源线;122—正极总线;123—连接体;1231—通孔;1232—环形槽;124—接驳端子;125—绝缘套筒;126—弹性部;200—灯管;210—外壳;211—内腔;212-透光孔;213—安置孔;2131—安装空间;214—透光板;215—定位件;216—固定件;220—灯板;221—发光体;222—正极接线端;223—负极接线端;224—第一定位孔;225—第一紧固件;226—第四定位孔;227—第二紧固件;228—导电膜;230—接电端子;231—正极端子;2311—芯轴;2312—绝缘套筒;232—负极端子;2321-套筒主体;2322-凸出部;2323—第二定位孔;2324—第五定位孔;2325—第三定位孔;240—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灯具时,不再仅限于关注灯具的照明情况,而是将更多的焦点放在灯具的造型上,事实证明,造型独特的灯具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且不同的消费者对灯具的造型有不同的需求。于是,生产厂家在生产灯具时,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灯具造型的设计上,通过将多个灯管以各种各样的造型组装在一起形成灯具,使灯具具备各式各样独特的造型,以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均是根据不同造型的灯具设计不同的连接支架,通过连接支架将多个灯管组装为一个整体;至于多个灯管之间线路的连通,需要在每个灯管内的灯板上的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上均焊接电线,并将电线和其他灯管的灯板上相应的接线端进行焊接连接,最后,再将连接好的电线与总电源线进行接通,以实现所有灯管的导通。

但以此种方式连接好的各个灯管,由于是将电线焊接在接线端上,灯管一经组装,便不可拆卸;而且,每个灯管的所有接线端都焊接有电线,灯具内部线路结构复杂,需要将灯具组装好之后才能运送至用户处,致使灯具运输时占用的空间较大,这会降低运输效率且提高运输成本。另外,灯具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其中一个或几个灯管发生故障,需要将相应的灯管从连接支架上拆卸下来,并且,需要断开相应灯管与其他灯管之间的电线连接,这导致检修过程繁琐,且由于灯具内线路结构复杂,在断开电线连接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其他灯管的线路也出现问题,导致更多的线路故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灯管接驳器,以解决包括多个灯管的灯具组装困难,不便拆卸,灯具内线路复杂的问题。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灯管接驳器的外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灯管接驳器100,包括壳体110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120。

壳体110套设在连接组件120外部,壳体110用于将多个连接组件120集合于一个壳体110内;连接组件120一端位于壳体110内,另一端和灯管的一端连接,灯管的另一端也可以和灯管接驳器100连接,本实施例的灯管接驳器100至少包括两个连接组件120,可实现一个灯管接驳器100连接多个灯管,多个灯管又可以通过灯管接驳器100和其他的灯管连接,如此,可通过灯管接驳器100将多个灯管组装于一体,并且可形成包括多个灯管的不同造型的灯具。其中,每个灯管接驳器100至少包括两个连接组件120,设置两个连接组件120的灯管接驳器100可以连接两个灯管;当然,每个灯管接驳器100也可以包括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连接组件120,用以连接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灯管。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灯管接驳器的爆炸结构图。如图2所示,具体的,壳体110为具有内腔111的中空结构,且壳体110包括有至少两个连接部112,连接部112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内腔111连通的连通孔1121,连接部112与连接组件120的数量相同,且连接组件120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通孔1121内。

如图2所示,壳体110为中空结构,其主体部分形成内腔111,壳体110的外围设置有连接部112,连接部11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也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进一步的,连接部112的数量和连接组件120的数量相对应,连接组件120通过连接部112和壳体110组成为一个整体。

在连接部112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孔1121,在连接组件120和连接部112连接时,连接组件120的一部分套接于连通孔1121内,而连接组件120的另一部分则用于和灯管进行连接,以此实现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的连接。

除了实现连接组件120和壳体110的机械连接,以及通过连接组件120实现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的机械连接之外,要使灯具中的每个灯管发挥照明作用,还需要通过灯管接驳器100实现所有灯管之间电路的导通。对此,本实施例的每个连接组件120中均包括正极电源线121,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一端与灯管的正极导通,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伸入内腔111中,且所有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连接组件120具有可导电部件,灯管的负极和连接组件120中的可导电部件导通。

在实现各灯管之间通过灯管接驳器100进行电路导通时,本实施例在灯管接驳器100的每个连接组件120中均设置有正极电源线121,所有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一端均和与其直接连接的灯管的正极导通,而灯管接驳器100中所有连接组件120的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之间接驳,即是说,所有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汇集于一处形成一根电源线,即正极总线122。如此,通过每个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一端均与相应灯管的正极导通,以及所有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便实现了连接于灯管接驳器100的所有灯管之间的正极导通。

同时,连接组件120包括可导电部件,并且,壳体110为可导电的壳体110,连接组件120中的可导电部件与灯管的负极导通,连接组件120中的可导电部件和可导电的壳体110接触,可使壳体110通过连接组件120与灯管之间进行负极导通,如此,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之间可进行负极导通。通过正极电源线121实现了灯管与灯管接驳器100之间的正极导通,通过将所有正极电源线121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实现了灯管接驳器100连接的所有灯管之间的正极导通,又通过连接组件120的可导电部件实现了灯管与灯管接驳器100之间的负极导通,再通过与各个连接组件120连接的可导电的壳体110实现了连接于灯管接驳器100外围的所有灯管之间的负极导通,最终使各灯管之间的电路导通,进而使连接于灯管接驳器100的所有灯管都能够发挥照明作用。

其中,由于连接组件120设置在壳体110的连接部112对应的连通孔1121内,每个连接组件120中的正极电源线121均伸入连通孔1121内,并且,所有连通孔1121均与壳体110的内腔111相连通,所有正极电源线121便通过连通孔1121伸入壳体110的内腔111中,在内腔111中所有正极电源线121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一方面,所有正极电源线121形成为正极总线122可使连接于灯管接驳器100的所有的灯管的正极导通,而内腔111则为正极总线122提供了容置空间,使灯管接驳器100内的线路更简单、整齐;另一方面,在其中一个或数个灯管不能正常进行照明,而需要对相应灯管进行检修更换正极电源线121时,只需在于相应灯管连接的灯管接驳器100的内腔111中,选取出相应灯管的相应正极电源线121,断开其与其他正极电源线121的连接,即可将相应灯管从灯管接驳器100上取下,对灯管的检修和更换更快捷和便利。更重要的是,所有灯管中仅设置正极电源线121通过灯管接驳器100和其他灯管的正极电源线121连接,在检修和更换时只需找准相应灯管的正极电源线121,这将大幅度的提高选取线路的准确性,提高灯管检修更换的效率,且不易出现失误从而尽可能的避免了对其他灯管内线路造成损伤。

另外,本实施例所有灯管及灯管接驳器100内的线路只包括正极电源线121之间的连接,正极电源线121用以导通所有灯管的正极线路,而负极线路则是通过连接组件120的可导电部件及可导电的壳体110之间的导通来实现的,灯管内的线路并不包括负极电源线,这使得灯具内的线路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便于灯管之间的组装与拆卸。在对灯具进行运输时,可将灯具拆卸为各部件进行运输,从而节省运输空间,并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和节省运输成本;而在到达用户处之后,由于线路简单,通过本实施例的灯管接驳器100很容易实现各灯管之间的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实现各灯管之间的负极导通时,通过将总电源中的负极电源线与其中一个灯管的负极进行连通,此灯管的负极与相应的连接组件120进行负极导通,此连接组件120通过可导电的壳体110实现与其他连接组件120的导通,从而实现与连接组件120连接的所有灯管之间的负极导通。

为了实现与灯管接驳器100连接的多个灯管可具有不同的造型,使每个灯管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而使由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组装而成的灯具具有更多不同的造型,不同连接部112可以朝向不同方向。如此,对于设置于连接部112的连通孔1121内的各个连接组件120,也就具有了和相应连接部112的朝向相同的不同方向,这就进一步使与各个连接组件120连接的灯管具备不同的朝向,通过各灯管的不同朝向使灯具形成不同的造型,从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对灯具造型的不同需求。

如图2所示,连接组件120包括连接体123和接驳端子124。其中,连接体123用于实现连接组件120和壳体110的连接,连接体123还用于导通连接组件120和壳体110,使和连接体123连接的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之间形成负极导通,并且通过壳体110实现灯具上的所有灯管之间的负极导通;接驳端子124用于实现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之间的正极导通,并且,通过所有接驳端子124和相应灯管之间的正极导通,加之正极电源线121在壳体110的内腔111中形成正极总线122,从而实现所有灯管之间的正极导通。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图1中的灯管接驳器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灯管接驳器与灯管的组装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连接体123的第一端套设于连通孔1121内,连接体123的第二端用于和灯管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且连接体123设置有与连通孔1121朝向相同的通孔1231。连接体123的第一端用于实现和壳体110的连接,而连接体123的第二端用于实现和灯管的连接,如图3所示,连接体123的第一端套设于连接部112的连通孔1121内,以此实现和壳体110的连接,如此,与各个朝向不同的连接部112连接的连接体123也就具有了与连接部112相应的不同的朝向,与连接体123连接的各个灯管因此也具备不同的朝向。

其中,关于连接体123的第一端和连通孔1121的套设连接,可以是在连接体123的第一端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而在连通孔1121的内壁上设置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连接实现连接体123和连接部112的螺纹连接。自然地,螺纹连接的连接体123和连接部112为可拆卸连接,这便于灯管接驳器100的壳体110和连接组件120的组装和拆卸,进而便于灯具的运输和检修,不再赘述。当然,连接体123也可以通过其他合理的连接方式套设于连通孔1121内,例如,在连接体123外壁或连通孔1121内壁其中一者上设置可伸缩式卡突,而在另一者上设置可与卡突配合的卡槽,亦可实现连接体123与连通孔1121的连接,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如图4所示,通过连接体123的第二端可实现灯管接驳器100与灯管的可拆卸连接,以方便灯具的运输以及灯管接驳器100和灯管的维修与更换。

如图3和图4所示,接驳端子124穿设在通孔1231内,接驳端子124和连接体123绝缘,接驳端子124的一端和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一端连接,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一端通过接驳端子124与灯管的正极导通,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伸入内腔111中,且所有接驳端子124的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

连接体123上设置有和连通孔1121朝向相同的通孔1231,该通孔1231用于固定接驳端子124,而接驳端子124用于实现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之间的正极导通。其中,接驳端子124的一端和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一端连接,而接驳端子124的另一端和灯管的正极导通,进而正极电源线121和灯管的正极导通;灯管接驳器100的所有接驳端子124上连接的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均伸入壳体110的内腔111中,并且,所有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在内腔111中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从而导通了所有与正极电源线121连接的接驳端子124,进一步将与接驳端子124连通的所有灯管的正极导通。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连接体123和壳体110均可导电,且连接体123形成连接组件120中的可导电部件,连接体123和壳体110相互接触导通,连接体123与灯管的负极导通。本实施例中,实现灯管与灯管接驳器100的导通是通过与灯管正极导通的接驳端子124及与接驳端子124连接的正极电源线121,通过将所有正极电源线121接驳实现了所有灯管之间正极的导通;而实现灯管与灯管接驳器100及所有灯管之间负极的导通,则是通过均可导电的连接体123和壳体110之间的接触,实现连接体123和壳体110之间的导通,而连接体123作为连接组件120的可导电部件,其和灯管的负极导通,进而实现了灯管的负极、连接体123及壳体110之间的导通,从而能够通过每个连接组件120及壳体110实现所有灯管之间的负极导通。

其中,连接体123和壳体110可以是可导电的金属材料,具体的,连接体123和壳体110可以是由导电性良好、成本低廉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的铝材制作而成,也可以是由导电性能更好,但成本较高的铜材制作而成,还可以是由其他具备符合要求机械性能、导电性好的材料制作而成,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接驳端子124和连接体123绝缘,接驳端子124用于和灯管的正极导通及与正极电源线121连接,以实现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的正极导通;而连接体123用于和灯管的负极导通及与壳体110导通,以实现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的负极导通。因此,接驳端子124和连接体123之间绝缘,以避免出现正极线路和负极通路搭接的情况,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短路的情况,以保证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之间电路的正常运行。其中,如图3或图4所示,接驳端子124和连接体123之间的绝缘可以通过在接驳端子124和连接体123之间设置绝缘套筒125,通过绝缘套筒125将接驳端子124和连接体123分隔,使两者之间绝缘;绝缘套筒125可以由不导电的橡胶或塑料制成。

进一步的,正极电源线121的外侧环绕有绝缘层。所有接驳端子124都连接有正极电源线121,而所有正极电源线121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以此通过灯管接驳器100实现所有灯管的导通;而正极电源线121位于连接体123的通孔1231内,连接体123用于对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进行负极导通,因此,在正极电源线121的外侧设置了绝缘层,以使正极电源线121和连接体123绝缘,从而避免正极电源线121和连接体123接触可能造成的短路,以确保通过灯管接驳器100连接的各个灯管之间电路的正常导通。

为了实现连接体123与灯管之间的连接,如图4所示,连接体123的第二端还设置有弹性部126,弹性部126用于和灯管的内壁抵接并固定灯管。弹性部126套设在连接体123的外壁上,将连接体123和灯管连接之后,弹性部126抵接在灯管内壁和连接体123外壁之间,弹性部126处于压缩状态,以实现连接体123和灯管的穿插连接,将灯管固定在连接体123端部;将灯管从连接体123的端部拆除之后,弹性部126恢复自然状态,如此,便于实现灯管接驳器100和灯管之间的组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连接体123与灯管之间的负极导通,还可以将弹性部126设置为可导电体,通过灯管内壁与灯管的负极之间的导通,又通过设置于灯管内壁和连接体123外壁之间的可导电的弹性部126,从而实现灯管内壁与连接体123之间的负极导通。具体的,如图4所示,弹性部126可以为多个可导电弹片,多个可导电弹片在连接体123的第二端外侧壁上周向排布。多个周向排布的可导电弹片构成了弹性部126的整体,由多个可导电弹片构成的弹性部126套接在连接体123的外壁上,在连接体123和灯管连接时,弹性部126抵接在连接体123外壁和灯管内壁之间,以通过可导电的弹性部126实现连接体123和灯管之间负极的导通。多个可导电弹片可以是铜片、铝片等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其他可导电的、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

通过灯管接驳器100对多个灯管进行组装时,为了实现各个灯管的光源能够照射不同的方向,以达到不同灯管起到不同的照明作用,例如,其中一个或几个灯管的光源直接从天花板射向地面,起到空间照明的作用,而其他至少一个灯管的光源朝向侧墙,相当于壁灯的作用。对此,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120和灯管之间可绕连接部112的轴线相对运动。如图4所示,即是说,灯管接驳器100的连接组件120和灯管之间可相对转动,以使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各个灯管的光源的照射角度。

为了能够实现灯管接驳器100的连接组件120和灯管之间沿连接部112的轴向相对转动,具体的,连接体123的第二端具有环形槽1232,环形槽1232用于卡接灯管上的固定件,以使灯管和环形槽1232相对固定,其中,固定件的一端与灯管固定,固定件的另一端伸入环形槽1232内。如图4所示,连接体123的第二端设置了环形槽1232,环形槽1232位于灯管内壁和连接体123外壁之间,灯管内壁上相应于环形槽1232的位置可以开设通孔,通孔内设置固定件,固定件伸入连接体123的环形槽1232内,以使灯管和连接体123的位置相对固定,但同时又确保连接体123和灯管之间依然可以相对转动。其中,灯管上开设的通孔可以是螺纹孔,而固定件可以是螺帽和螺杆,需要注意将螺杆和环形槽1232不完全抵接固定死,而是螺杆端部和环形槽1232底面之间留有缝隙,以使连接组件120能够和灯管相对转动。当然,固定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本申请不作限制。另外,若固定件采用金属或其他可导电材料,其也能够实现灯管和连接体123之间的导通。

为了便于与各个接驳端子124连接的所有正极电源线121在壳体110内腔111中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并且,便于对正极电源线121的检修与更换,可选的,壳体110上设置有与内腔111连通的接线口113以及可盖设在接线口113上的盖板114。如图2所示,位于内腔111处的壳体110的外壁上开设有接线口113,开设此接线口113可便于对所有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进行接驳以形成正极总线122,并且此接线口113的设置也便于对此处的各个正极电源线121进行检修和拆卸,从而使各个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之间的拆装更为便利高效。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灰尘等异物通过接线口113进入灯管接驳器100的内腔111,从而可能会对灯管接驳器100及灯管内部的线路造成影响,在接线口113除还设置有盖板114,盖板114可以盖设在接线口113上,以使壳体110的接线口113封闭,使灯管接驳器100的壳体110结构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同时起到维护灯具内部电路正常导通的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通过连接端子115使所有正极电源线121的第二端在内腔111中接驳形成正极总线122,如此,通过连接端子115亦可较轻易的实现各正极电源线121的拆卸,使各灯管和灯管接驳器100之间的组装与拆卸更灵活、更便利。

本实施例的灯管接驳器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壳体为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壳体包括有至少两个连接部,连接部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连通孔,连接部与连接组件的数量相同,且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对应的连通孔内;每个连接组件中均包括正极电源线,正极电源线的第一端与灯管的正极导通,正极电源线的第二端伸入内腔中,且所有正极电源线的第二端接驳形成正极总线;连接组件具有可导电部件,灯管的负极和连接组件中的可导电部件导通。通过壳体的多个连接部可以连接多个连接组件,多个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多个灯管,且灯管和灯管接驳器之间仅通过正极电源线连接,通过连接组件的可导通部件可实现灯管与灯管接驳器之间的负极导通,如此,通过灯管接驳器可组装形成具有多个灯管的不同造型的灯具,仅有正极电源线连接的灯管和灯管接驳器之间容易进行组装和拆卸,可将灯具拆分成各部件进行运输,降低运输时占用的空间体积,进而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实施例二

为了便于灯管与灯管之间的组装,简化通过实施例一提供的灯管接驳器连接的各灯管之间的线路连接,使由多个灯管通过实施例一所述的灯管接驳器组装而成灯具便于拆装和运输,能够将灯具拆卸成各部件进行运输,以减小灯具在运输时所占的空间,进而提高灯具的运输效率和节省运输成本。并且,在灯具内部线路结构简单,各灯管之间容易拆卸的基础上,也更易对灯具进行维修,对灯具中灯管的更换也会更为简便。

为此,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灯管,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灯管200包括可导电的外壳210、灯板220和至少一个接电端子230。外壳210为灯管200的主体受力结构,本实施例的外壳210为可导电的外壳210,在灯管200和实施例一的灯管接驳器进行连接时,可导电的外壳210用于和灯管接驳器进行负极导通。灯管200的发光源为灯板220,灯板220主要起照明作用,在灯管200的电路导通时,灯板220便会发光。接电端子230用于灯管200和其他灯管200的连接,并且通过接电端子230导通灯管200与灯管200之间的电路。

其中,灯管200至少包括一个接电端子230,具有一个接电端子230时,该灯管200可以实现和其他一个灯管200的连接;也可以具有两个接电端子230,该灯管200可以实现和其他两个灯管200的连接;当然,还可以具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接电端子230,以实现该灯管200和其他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灯管200的连接。具体的,灯管200的接电端子230和前述灯管接驳器的连接组件相对应,通过灯管200的接电端子230与灯管接驳器的连接组件进行连接,灯管接驳器的其他连接组件又和其他灯管200的接电端子230连接,以此通过灯管200的接电端子230及灯管接驳器实现多个灯管200的连接。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的,外壳210为具有内腔211的中空结构,且外壳210的壁上开设有透光孔212和至少一个和内腔211连通的安置孔213。灯板220设置于内腔211中,灯板220上设置有可在通电时发光的发光体221,发光体221面向透光孔212,且发光体221连接在灯板220的正极接线端222和负极接线端223之间。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灯管200的外壳210是中空结构,灯板220设置在外壳210的内腔211中,外壳210的壁上开设了透光孔212,透光孔212用于使灯板220所发出的光能够透过透光孔212传播至空间中,而灯板220上则设置有发光体221,发光体221即用于在通电时能够发光而起到照明作用,因此,如图5所示,灯板220上的发光体221是面向透光孔212的,以使发光体221发出的光能够通过透光孔212到达空间中。进一步的,发光体221设置于灯板220的正极接线端222和负极接线端223之间,如此,在灯板220的正极接线端222和负极接线端223与电源接通被导通时,灯板220上的发光体221便能够通电发光进行照明。

至于发光体221,如图5所示,对于图中所示的细长条形灯管200来说,发光体221可以说是设置在灯板220上的若干个小灯珠,小灯珠可以是LED灯珠,灯板220的长度较长,设置若干LED灯珠以使灯管200具有足够的照明亮度,并且,灯板220上设置的正极接线端222和负极接线端223可以导通所有LED灯珠,在接通电源时,使所有LED灯珠同时发光。而对于其他形状的灯管200或是单光源的灯管200等情况,发光体221也可以是单个LED灯珠、白炽灯珠等其余可能的情况。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5或图7所示,在外壳210的透光孔212处还可以设置有透光板214,透光板214用于覆盖在透光孔212上,使外壳210除安置孔213外其余部分为封闭状态,而安置孔213亦用于灯管200和灯管接驳器的连接,因此,在透光孔212处设置透光板214可使灯管200成为封闭空间,避免外界的灰尘等异物进入,进一步确保灯管200的正常使用。透光板214应能够使发光体221的发出的光线透过其进入空间中,其必须有良好的透光性能以保证灯管200能够起到应有的照明作用,至于透光板214的材料,可以是透光性好的塑料或是玻璃,或是透光性能好且具备所需机械性能的其他材料,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另外,灯管200的外壳210可以是可导电的金属材料,具体的,外壳210可以是由导电性良好、成本低廉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的铝材制作而成,也可以是由导电性能更好,但成本较高的铜材制作而成,还可以是由其他具备符合要求的机械性能、导电性好的材料制作而成,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如图7所示,灯管200内还设置有散热板240,散热板240用于对灯板220上的发光体221进行散热,以使发光体22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及时被传导出去,避免发光体221因不能正常散热而不能正常发挥照明作用,设置散热板240可以延长发光体221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灯管200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对于如图7所示的长条圆柱形灯管200,散热体可以设置于灯板220和外壳210内壁之间,散热板240放置灯板220一侧的表面与灯板220的形状相匹配,以更好的对灯板220进行散热且能起到对灯板220的固定作用,靠近外壳210一侧的散热板240的表面与外壳210内壁的形状相匹配,以通过外壳210能够将热量快速传递至空间中,进而保证其对灯板220的良好的散热效果。而对于其他形状构造的灯管200,散热板240与灯板220之间可以是其他位置关系,散热板240也可以是别的形状结构,只要散热板240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作用,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接电端子230一一对应设置在安置孔213内,且接电端子230与安置孔213的端面之间形成可供灯管接驳器插接的安装空间2131,接电端子230包括与灯板220的正极接线端222导通的正极端子231和与灯板220的负极接线端223导通的负极端子232,正极端子231用以和灯管接驳器导通连接,负极端子232和外壳210导通连接;其中,灯管接驳器用于连接至少两个灯管200。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纵向剖视图。如图8所示,灯管200的外壳210的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和内腔211连通的安置孔213,安置孔213用于安置接电端子230,其中,接电端子230由正极端子231和负极端子232构成,正极端子231的一端和灯板220的正极接线端222导通,负极端子232和灯板220的负极接线端223导通;进一步的,安置孔213内还预留有灯管接驳器的安装空间2131,其中,正极端子231的另一端和灯管接驳器导通,以此实现灯管200和灯管接驳器之间的正极导通,负极端子232和灯板220的负极接线端223导通之后进一步和外壳210导通连接,灯管200的外壳210可和灯管接驳器之间导通,以此实现灯管200和灯管接驳器之间的负极导通,最终,通过正极端子231和负极端子232可实现灯管200和灯管接驳器之间正负极的导通。

如此,只需要正极端子231与灯管200的正极接线端222电连接,在将正极端子231与灯管接驳器的正极电源线进行连接,以此进行灯管200与灯管接驳器的正极导通;而负极导通则是通过与灯管200的负极接线端223电连接的负极端子232导通灯管200的外壳210,进一步通过外壳210导通灯管接驳器而实现灯管200与灯管接驳器的负极导通,也就是说,由多个灯管200和灯管接驳器组装而成的灯具内的线路只包含正极电源线,通过外壳210导通负极而不必设置负极电源线,这就进一步简化了灯具内的线路结构,使灯管200和灯管接驳器之间更易拆装,且极大地提高了灯具的检修效率和准确率,也更便于灯管200的维修与更换。需要说明的是,灯具中的多个灯管200其中的一个灯管200需要和总电源线中的负极导通,其余灯管200则是通过外壳210及灯管接驳器实现与此灯管200的负极导通,进而实现所有灯管200的负极导通。

进一步的,可通过灯管接驳器连接至少两个灯管200,灯管接驳器均和两个灯管200的其中一端连接,而两个灯管200的另一端又可以和另外的灯管接驳器连接,如此即可实现通过灯管接驳器将多个灯管200组装至一个灯具中。一个灯管接驳器也可以和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灯管200其中的一端连接,各个灯管200的另一端又可以连接另外的灯管接驳器,这样组装而成的灯具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灯管200,亦可以有不同的造型以满足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

与内腔211连通的安置孔213不仅用以安置接电端子230,而且还用于形成灯管接驳器与灯管200进行插接的安装空间2131,为了使灯管200能够跟周围的其他灯管200进行组装,灯管200可以和多个灯管接驳器插接连接,通过灯管接驳器再与其他灯管200连接,最终形成具有多个灯管200的不同造型的灯具。可选的,安置孔21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不同安置孔213面向灯管200的不同方向。安置孔213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则一个灯管200可以和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灯管接驳器连接,而灯管接驳器又可以和其他灯管200连接,即实现了灯管200和其他灯管200的连接;并且,并且不同的安置孔213朝向灯管200的不同方向上,则通过安置孔213连接的灯管接驳器就位于不同的方向上,之后再通过灯管接驳器连接的其他灯管200也就具有了不同的朝向,因此,在多个灯管200通过灯管接驳器进行连接时,多个灯管200之间就可以具有不同的连接形式,组装而成的灯具就具有了不同的造型。

进一步的,安置孔21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安置孔213分别位于灯管200的相对两侧。如图8所示,与灯管200的内腔211连通的安置孔213为两个,两个安置孔213分别位于灯管200的两侧,通过灯管200两侧的安置孔213可实现灯管200两侧均与灯管接驳器进行连接,而两侧的灯管接驳器又可以和其他灯管200进行连接,这样,此灯管200两侧均可以连接其他灯管200。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灯管的局部爆炸图。如图9及图10所示,负极端子232可以包括中空的套筒主体2321,套筒主体2321的外壁与外壳210的内壁抵接;其中,套筒主体2321的一侧设置有伸出的凸出部2322,凸出部2322位于灯板220和外壳210的内壁之间。负极端子232和灯板220的负极接线端223电连接,并且,负极端子232用以实现灯板220和外壳210之间的负极导通,因此,本实施例的负极端子232设置为中空的套筒主体2321,套筒主体2321的外壁与外壳210的内壁抵接,以此实现负极端子232与外壳210的导通。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负极端子232与灯板220的负极接线端223之间的导通,在套筒主体2321的一侧还设置有伸出的凸出部2322,凸出部2322位于灯板220和外壳210之间,与灯板220一侧接触的凸出部2322的表面可与灯板220的负极接线端223导通,通过凸出部2322的与外壳210接触的另一表面实现负极端子232与外壳210之间的导通,从而通过负极端子232实现灯板220与外壳210的负极导通。

具体的,灯板2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24和可导电的第一紧固件225,凸出部2322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224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323,第一定位孔224的边缘与发光体221的负极导通,第一紧固件225穿设在第一定位孔224和第二定位孔2323中,以导通发光体221的负极和凸出部2322。在进行灯板220和负极端子232的连接和导通时,在灯板220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24,而在凸出部2322的相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323,在第一定位孔224和第二定位孔2323之间穿设有可导电的第一紧固件225,通过第一紧固件225、第一定位孔224和第二定位孔2323将灯板220和负极端子232进行固定连接,并且第一紧固件225可导电,可实现灯板220上发光体221的负极与凸出部2322的导通,也就实现了灯板220与负极端子232的导通,即可进一步实现灯板220与外壳210的负极导通。

这其中,第一紧固件225可以为螺帽和螺杆,而第一定位孔224和第二定位孔2323可以为螺纹孔;第一紧固件225和第一定位孔224、第二定位孔2323之间也可以为卡销连接或是其他连接方式,只要满足第一紧固件225可导电,并且通过三者的连接可实现灯板220与负极端子232的固定连接即可。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灯板220的第一定位孔224旁边还设置有第四定位孔226,而凸出部2322的与第四定位孔226相应的地方还设置有第五定位孔2324,在第四定位孔226和第五定位孔2324之间穿设有第二紧固件227。设置第二紧固件227、第四定位孔226和第五定位孔2324可在第一紧固件225、第一定位孔224和第二定位孔2323的基础上,进一步固定灯板220和负极端子232之间的连接,使两者的连接更为牢固;并且,第二紧固件227也可以为可导电体,如此,在通过第一紧固件225、第一定位孔224和第二定位孔2323无法实现灯板220和负极端子232的负极导通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二紧固件227、第四定位孔226、第五定位孔2324实现灯管200和负极端子232的负极导通。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灯板220的负极接线端223与凸出部2322的负极导通,不仅设置了可导电的第一紧固件225,如图10所示,作为可选的,第一定位孔224的边缘涂覆有导电膜228。通过第一定位孔224边缘的导电膜228实现与灯板220的负极接线端223的电连接,从而实现灯板220与负极端子232的负极导通,进一步实现灯板220与外壳210的负极导通,通过可导电的外壳210与灯管接驳器的连接实现灯管200与灯管接驳器的导通,灯管接驳器又与其他灯管200连接,以此最终实现各灯管200之间的负极导通。

本实施例的接电端子230包括负极端子232和正极端子231,通过作为负极端子232的套筒主体2321实现了灯板220与外壳210之间的负极导通,那么,如图9和图10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正极端子231包括设置于套筒主体2321内部的芯轴2311,芯轴2311和套筒主体2321之间相互绝缘,芯轴2311一端与灯板220的正极接线端222连接,芯轴2311另一端用于和灯管接驳器连接。

正极端子231是位于作为负极端子232的套筒主体2321内部的芯轴2311,芯轴2311的一端通过电线和灯板220的正极电源线连接,芯轴2311的另一端和灯管接驳器连接,以此实现了灯管200和灯管接驳器之间的正极导通,再通过灯管接驳器实现所有灯管200之间的正极导通。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正极端子231的芯轴2311和作为负极端子232的套筒主体2321之间是绝缘的,以避免正极端子231和负极端子232之间短路,确保灯管200能够正常照明;具体的,可以是通过在芯轴2311和套筒主体2321之间设置绝缘套筒2312,利用绝缘套筒2312对芯轴2311和套筒主体2321进行绝缘,也可以是通过在芯轴2311外壁或是套筒主体2321内壁涂覆绝缘涂层等其他方式来对芯轴2311和套筒主体2321之间进行绝缘处理,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定位件215,套筒主体232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2325,外壳210上与第三定位孔2325相应位置处设置有通孔,定位件215依次穿过通孔和第三定位孔2325,以连接套筒主体2321和外壳210。如图9所示,外壳210上设置有通孔,套筒主体2321的外侧壁上与通孔相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定位孔2325,通孔和第三定位孔2325之间穿设有定位件215,通过定位件215、通孔和第三定位孔2325可实现接电端子230与外壳210的固定连接,并且定位件215通过第三定位孔2325抵接在绝缘套筒2312的外侧壁上,定位件215通过绝缘套筒2312对位于绝缘套筒2312内部的芯轴2311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这也使得芯轴2311能够在绝缘套筒2312内保持固定。另外,在外壳210上还设置有固定件216,固定件216位于外壳210对应安装空间2131的部分,此固定件216用于实现灯管200和灯管接驳器的固定连接。

如图5及图9所示,可选的,接电端子230与安置孔213的端面之间形成筒状空间,筒状空间的远离接电端子230的一端位于安置孔213的孔口。接电端子230与安置孔213的端面之间形成的空间是灯管200与灯管接驳器的插接空间,即是说灯管接驳器与灯管200插接的部分位于此空间内。将此空间设置为筒状空间是为了对应与灯管200插接的灯管接驳器的部分为圆柱形的情形,如图4所示,即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灯管接驳器的连接体的外形整体上为圆柱体的情况。

对于灯管接驳器的与灯管200插接的部分为其他形状的情况,本实施例的接电端子230与安置孔213的端面之间形成的空间也可以为其他形状。还有,图5-图10所示的灯管200为细长圆柱形灯管200的形式仅为本实施例其中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本实施例的灯管200的内腔211部分还可以是圆形、四方体型、椭圆形、六面体型等其他多种形式,只要灯管200的安置孔213能够和接电端子230以及灯管接驳器相应的插接部分匹配,可实现与灯管接驳器的插接连接和固定即可,本实施例对灯管200的外形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的灯管包括可导电的外壳、灯板和至少一个接电端子;外壳为具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外壳的壁上开设有透光孔和至少一个和内腔连通的安置孔;灯板设置于内腔中,灯板上设置有可在通电时发光的发光体,发光体面向透光孔,且发光体连接在灯板的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之间;接电端子一一对应设置在安置孔内,且接电端子与安置孔的端面之间形成可供灯管接驳器插接的安装空间,接电端子包括与灯板的正极接线端导通的正极端子和与灯板的负极接线端导通的负极端子,正极端子用以和灯管接驳器导通连接,负极端子和外壳导通连接;其中,灯管接驳器用于连接至少两个灯管。通过接电端子可将灯管与灯管接驳器进行连接,并且接电端子的正极端子可进行灯管和灯管接驳器之间的正极导通,而通过接电端子的负极端子导通灯管和灯管接驳器的外壳以形成负极导通,如此,通过灯管接驳器连接的各灯管之间线路简单,各灯管之间便于拆卸,使得由多个灯管组装而成的灯具的运输更为便捷,运输效率高、成本低,且便于灯具中的线路的维修及灯管的拆卸。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至少两个如实施例二所述的灯管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灯管接驳器,其中,灯管和灯管接驳器的连接组件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灯管的正极与灯管接驳器中的正极电源线导通,灯管的负极与灯管接驳器中的可导电部件导通。

具体的,灯管接驳器包括中空且可导电的壳体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壳体包括至少两个连接部,连接部用于和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用于和灯管连接。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灯管接驳器与灯管的安装示意图。如图11所示,灯管接驳器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体和接驳端子,连接体的一端和灯管接驳器的壳体连接,连接体的另一端用于和灯管插接连接。

灯管包括接电端子,接电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灯管接驳器的接驳端子一端连接有正极电源线。在灯管和灯管接驳器进行插接连接时,具体的,灯管的正极端子和灯管内的灯板的正极接线端电连接,而灯管接驳器的接驳端子和灯管的正极端子电连接,以实现灯管和灯管接驳器的正极导通,而每个灯管接驳器的每个接驳端子都连接有一根正极电源线,所有接驳端子的正极电源线接驳形成正极总线,如此,实现了与所有接驳端子连接的灯管之间的正极导通,对此,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都已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灯管的负极端子和灯板的负极接线端之间导通,灯管的外壳可导电,负极端子又与外壳的内壁想接触,如此实现了负极端子与外壳之间的负极导通;进一步的,灯管的外壳和灯管接驳器的壳体接触,从而实现了灯管与灯管接驳器之间的负极导通,也就进一步实现了与灯管接驳器连接的所有灯管之间的负极导通,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灯管接驳器与灯管安装示意图的爆炸图。如图12所示,每个灯管接驳器至少具有两个连接部和连接组件,至少可以连接两个灯管,当然,灯管接驳器也可以具有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连接部与连接件,即可以实现每个灯管接驳器上连接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灯管。如图12所示,灯管接驳器具有四个连接部和连接组件,可以连接四个灯管。

灯管接驳器和灯管之间都是可拆卸的,灯管接驳器的连接部及连接组件与灯管一一对应设置,灯管均可拆卸的安装在对应的连接部和连接组件上。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灯管接驳器与灯管组装后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图中示出了灯管接驳器具有四个连接部及连接组件,而四个灯管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组件连接在灯管接驳器上。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进一步的,每个灯管其中的一端和一个灯管接驳器连接,而灯管的另一端还可以连接另外的灯管接驳器,如此,便形成了一个灯具上具有多个灯管,而这多个灯管可以通过多个灯管接驳器进行连接,以形成具有不同数量灯管的灯具,并且通过灯管和灯管接驳器之间连接形式的不同,还可以形成不同造型的灯具,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造型的灯具的需求。图14所示仅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实施的灯具,而通过不同数量的灯管和灯管接驳器的组合,还可以形成其他多种不同造型的灯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