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照明用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8468发布日期:2019-07-17 05:2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照明用壁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室内照明用壁灯。



背景技术:

壁灯是安装在室内墙壁上的辅助照明装饰灯具,一般多配用乳白色的玻璃灯罩;灯泡功率多在15-40瓦左右,光线淡雅和谐,可把环境点缀得优雅、富丽,尤以新婚居室特别适合;壁灯的种类和样式较多,一般常见的有吸顶灯、变色壁灯、床头壁灯、镜前壁灯等。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527405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室内照明用壁灯,其包括安装盘、侧板、定位板、连板、连接件和照明组件,侧板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与右侧板的形状相同,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连接于安装盘的两侧,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形成空隙;连板的一端与定位板相连接,定位板与连板相互垂直,形成T型,连板的另一端与照明组件相连接;定位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左定位孔和右定位孔;照明组件包括灯壳、透光罩和LED光源组件,LED光源组件位于灯壳和透光罩的内部。

但是,当LED光源组件出现故障时,由于LED光源组件位于灯壳和透光罩的内部,需要将灯壳和透光罩全部拆下,更换光源的过程比较繁琐,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照明用壁灯,其具有便于更换光源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照明用壁灯,包括灯架、灯罩和发光体,灯罩位于灯架的上方,发光体位于灯罩的内部,所述灯罩包括第一透光罩和第二透光罩,第一透光罩的外侧壁开设有操作孔,所述第二透光罩与第一透光罩相互套设,所诉第二透光罩位于第一透光罩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光体出现故障,直接将第二透光罩从第一透光罩的外侧拔除即可,通过操作孔进行更换发光体,操作简单快捷,且其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罩的底部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侧壁插设有转动杆,所述灯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可供转动杆插入的转动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透光罩可沿转动杆轴线转动,使第二透光罩向下移动,发光体朝向下方,这样,进一步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固定孔一,所述固定孔一内插设有固定杆,所述灯架的外侧壁开设有可供固定杆插入的固定孔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插入固定孔一和固定孔二,对转动杆进行锁止,避免其转动,导致整个壁灯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位于转动杆外侧壁与插孔的内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增加转动杆外侧壁与插孔内侧壁之间的摩擦,避免转动杆在转动时打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光罩的外侧壁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抵接于第二透光罩的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透光罩套设到第一透光罩的外侧的过程中,以快速定位第二透光罩在轴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朝向上方一侧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滑动设置有与第二透光罩外侧壁相抵的抵紧块;所述滑移槽内侧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于抵紧块,所述弹簧另一端抵接于滑移槽的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紧块抵接于第二透光罩的外侧壁,进一步对第二透光罩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抵紧块朝向下方一侧设置有磁性件,所述滑移槽底壁设有与磁性件磁性相吸的吸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杆沿其轴向方向转动时,铁片与磁铁块通过磁性相互连接,避免抵紧块从滑移槽内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抵紧块靠近第二透光罩的一端设置有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透光罩套设到第一透光罩的外侧的过程中,第二透光罩的底部抵接于斜面,抵紧块向远离第二透光罩的一侧移动,直至第二透光罩的底部与定位块相抵,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灯罩包括第一透光罩和第二透光罩,第一透光罩的外侧壁开设有操作孔,所述第二透光罩与第一透光罩相互套设,所诉第二透光罩位于第一透光罩的外侧,当发光体出现故障,直接将第二透光罩从第一透光罩的外侧拔除即可,通过操作孔进行更换发光体,操作简单快捷,且其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2、抵紧块靠近第二透光罩的一端设置有斜面,在第二透光罩套设到第一透光罩的外侧的过程中,第二透光罩的底部抵接于斜面,抵紧块向远离第二透光罩的一侧移动,直至第二透光罩的底部与定位块相抵,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室内照明用壁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透光罩和第二透光罩关系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灯架;11、转动孔;12、固定孔二;2、灯罩;21、第一透光罩;211、插孔;212、转动杆;2121、固定孔一;2122、固定杆;2123、橡胶层;213、操作孔;22、第二透光罩;3、发光体;4、定位块;41、滑移槽;411、吸附件;42、抵紧块;421、弹簧;422、磁性件;423、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室内照明用壁灯,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灯架1、灯罩2和发光体3,发光体3位于灯罩2内部,灯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墙面上,灯罩2包括第一透光罩21和第二透光罩22,第一透光罩21的底端贯穿设有插孔211,插孔211的内侧壁插设有转动杆212,所述转动杆212与第一透光罩21之间固定连接,灯架1的内侧壁贯穿开设有可供转动杆212插入的转动孔11,转动杆212可沿转动孔11内侧壁转动;第一透光罩21的外侧壁开设有操作孔213;第二透光罩22套设于第一透光罩21的外侧。

参照图2,转动杆212的外侧壁套设有橡胶层2123,橡胶层2123位于插孔211的内侧壁与转动杆212的外侧壁之间,增加转动杆212外侧壁与插孔211内侧壁之间的摩擦;转动杆212插入转动孔11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一2121,固定孔一2121的内侧壁插设有固定杆2122,灯架1朝向上方的一侧开设有可供固定杆2122伸出的固定孔二12,当固定杆2122插入固定孔一2121和固定孔二12,对转动杆212进行锁止。

参照图2,第一透光罩21的外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定位块4,定位块4与第二透光罩22的底端相抵,在第二透光罩22套设到第一透光罩21外侧的过程中,以快速定位第二透光罩22位于轴向上的位置。

参照图3,定位块4朝向上方的一侧开设有滑移槽41,滑移槽41内滑动设置有与第二透光罩22相抵的抵紧块42,抵紧块42远离第二透光罩22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弹簧421,弹簧421远离抵紧块42的一端抵接于滑移槽41的内侧壁,在弹簧421的弹力作用下,抵紧块42受到弹簧421的推力,从而对第二透光罩22施加推力;抵紧块42靠近第二透光罩22的一端开设有斜面423,在第二透光罩22套设到第一透光罩21外侧的过程中,第二透光罩22抵接于斜面423,将抵紧块42向远离第二透光罩22的一侧推动,直至第二透光罩22抵接于定位块4。

参照图2和图3,抵紧块42朝向下方的一侧设置有磁铁块,磁铁块作为磁性件422,滑移槽41的底壁设置有与磁铁块磁性相吸的铁片,铁片作为吸附件411,在转动杆212沿其轴向转动时,铁片与磁铁块通过磁性相互连接,避免抵紧块42从滑移槽41内脱落。

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光体3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拔出固定杆2122,转动转动杆212,转动杆212带动灯罩2向下移动,此时,对第二透光罩22施力,使其脱离第一透光罩21,此时通过操作孔213,将损坏的发光体3拆下,换上新的发光体3;将第二透光罩22套设到第一透光罩21的外侧,当第二透光罩22的底部抵接到斜面423,继续推动第二透光罩22,直至第二透光罩22抵接于定位块4,此时抵紧块42在弹簧421弹力作用下抵紧于第二透光罩22的外侧壁,然后转动转动杆212,将灯罩2推回原处,将固定杆2122插入固定孔一2121和固定孔二12,对转动杆212进行固定,这样,整个更换发光体3的过程完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