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0556发布日期:2019-05-28 20:5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节省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国际知名的大都市由于轨道交通事业十分发达方便,人们出行很少乘私人车辆,主要依靠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故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方便、省时。现有轨道交通工具内部照明模式是通过两条灯带来提供照明,具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存在两条线形的强光源,产生强光刺激,二是通过对灯具的明暗程度进行控制,来改变氛围和营造氛围,可调整范围极为有限,氛围相对单调,三是仅能实现亮度及颜色的变化,未能实现图案的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制备方法,通过对多层板材预设图案与平面光源结合,实现不同层次图案变换,达到空间氛围切换,实现顶部吊顶装饰与照明一体化。

本发明的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裁切过的板材的长边两次折弯90°,获得具有凹字型结构的面板;

b.在pmma透明板材上进行网点蚀刻,制成平面发光板;

c.采用具有50%-90%反射率的pet光学反射膜材进行裁切后,在其背面进行uv图案涂布,制成透光膜;

d.采用具有93%及以上反射率的pet反射片行裁切,制成反射板;

e.取用内外两层平面发光板,在两层平面发光板之间夹一层透光膜,在内层平面发光板的背面铺设反射板,然后在两层平面发光板的边缘分别安装光源,最后采用面板自外层平面发光板的正面包封至反射板背面边部,完成产品的总装;

其中面板的两个短边部包封至反射板背面边部,光源安装于面板的两个长边上,采用stm32主控芯片对光源进行切换控制,仅点亮外层平面发光板边部的光源,即可实现纯色的照明。由于采用了具有透光性的光学膜材加上具备透光性的外层平面发光板,因此在仅点亮内层平面发光板边部的光源时,即可实现预设在透光膜背面的图案光效,总厚度为10mm,大大节约车厢厢体内的空间,取代现有的点光源与灯带线光源,使空间拥有平面且明亮的面光源,柔和的平面光源彻底解决点光源与线光源带来的强光刺激。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采用pc材料板材制作面板,材质防火,呈乳白色且具有透光性。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采用激光打点的方法进行网点蚀刻,由于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激光打点技术,使发光点更加细致与透明,获得95%均匀度的平面光源与更加透明的特点,为多光效氛围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所述步骤e中的光源为采用3000k与7000k色温的led灯珠混合光源,其平面光源的色温可以从3000k色温调节至7000k色温范围的任意色温。

进一步,所述面板的边部安装有铝合金结构件,其中安装于面板两个短边部的铝合金结构件为可拼装结构,使多个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能够纵向拼装在一起,适于轨道交通的亮化施工,面板两个长边部的铝合金结构件包覆在透光膜、反射板和两层平面发光板的边部,并在其内侧形成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一,能实现顶部吊顶装饰与照明一体化;二,利于节约车厢内的空间;三,取代现有的点光源与灯带线光源,使空间拥有平面且明亮的面光源,柔和的平面光源彻底解决点光源与线光源带来的强光刺激;四,通过发光板的导光特性,将光均匀的导入平面光源,利于空间内的温度调控及节能;五,均匀的顶部平面光源,给空间内带来无影光效,无论是行走、书写、阅读,都能达到无影效果;六,采用透明边框工艺,通过光线的导入实现去边框亮化,达到无边框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的正视图;

图2为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裁切过的板材的长边两次折弯90°,获得具有凹字型结构的面板1;

b.在pmma透明板材上进行网点蚀刻,制成平面发光板;

c.采用具有50%-90%反射率的pet光学反射膜材进行裁切后,在其背面进行uv图案涂布,制成透光膜3;

d.采用具有93%及以上反射率的pet反射片行裁切,制成反射板5;

e.取用内外两层平面发光板,在两层平面发光板之间夹一层透光膜3,在内层平面发光板4的背面铺设反射板5,然后在两层平面发光板的边缘分别安装光源,最后采用面板1自外层平面发光板2的正面包封至反射板5背面边部,完成产品的总装;

其中面板1的两个短边部包封至反射板5背面边部,光源安装于面板1的两个长边上,采用stm32主控芯片对光源进行切换控制,仅点亮外层平面发光板2边部的光源,即可实现纯色的照明。由于采用了具有透光性的光学膜材加上具备透光性的外层平面发光板2,因此在仅点亮内层平面发光板4边部的光源时,即可实现预设在透光膜3背面的图案光效,总厚度为10mm,大大节约车厢厢体内的空间,取代现有的点光源与灯带线光源,使空间拥有平面且明亮的面光源,柔和的平面光源彻底解决点光源与线光源带来的强光刺激。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中,采用pc材料板材制作面板1,材质防火,呈乳白色且具有透光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中,采用激光打点的方法进行网点蚀刻,由于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激光打点技术,使发光点更加细致与透明,获得95%均匀度的平面光源与更加透明的特点,为多光效氛围奠定了基础。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e中的光源为采用3000k与7000k色温的led灯珠混合光源7,其平面光源的色温可以从3000k色温调节至7000k色温范围的任意色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的边部安装有铝合金结构件6,其中安装于面板1两个短边部的铝合金结构件6为可拼装结构,使多个多氛围发光装饰照明板材能够纵向拼装在一起,适于轨道交通的亮化施工,面板1两个长边部的铝合金结构件6包覆在透光膜3、反射板5和两层平面发光板的边部,并在其内侧形成用于安装光源的安装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