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2438发布日期:2019-07-19 23:0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明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国际上汽车驾驶的交通规则主要分为左驾和右驾两种,由于近光的截止线不是对称的,因此左驾和右驾配光法规要求不同。以左驾为例,对面车辆在左侧会车,所以左侧截止线位置要低一些防止对方车辆驾驶员眩目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车辆的照明系统只适合其中一种交通规则,即只能在左驾地域行驶或者只能在右驾地域行驶,而不能满足左驾和右驾的光型转换。以中国为例,从香港(右驾)经珠港澳大桥到珠海(左驾),车辆如果不能满足左驾和右驾灯光的切换,将无法行驶。如果是投射式照明系统,可采用切换遮光部件的形状,或改变遮光部件位置转换左驾和右驾光型,而反射式照明系统则无法实现左右驾光型的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系统及车辆,以实现左驾和右驾光型能够切换的反射式照明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光源、至少两个反射镜和调光装置;

所述光源与所述反射镜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射出,且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截止线包括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位于所述第二水平段左侧;所述截止线为所述光型上边缘的轮廓线;

所述至少两个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至少两个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

所述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一截止线,所述第一截止线中第二水平段高于第一水平段;

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二截止线,所述第二截止线中第一水平段高于第二水平段;

所述调光装置与所述反射镜连接,所述调光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反射镜的俯仰角。

可选的,所述调光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独立调光单元;

所述独立调光单元与所述反射镜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独立调光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反射镜的俯仰角。

可选的,所述调光装置包括整体调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独立调光单元;

所述整体调光单元用于同时调节所有所述反射镜的俯仰角;

所述独立调光单元用于调节单个所述反射镜的俯仰角。

可选的,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左驾照明模式和右驾照明模式;

所述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所述调光装置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截止线的第一水平段与所述第二截止线的第一水平段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所述调光装置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截止线的第二水平段与所述第二截止线的第二水平段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光源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光源,所述至少两个反射镜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反射镜;

所述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三截止线,所述第三截止线包括第三水平段。

可选的,所述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所述第三水平段与所述第一截止线的第一水平段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所述第三水平段与所述第二截止线的第二水平段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可选的,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

至少两个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反射镜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照明系统还包括:

至少两个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光源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电路板用于承载所述光源。

可选的,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照明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使得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一截止线,第一截止线中第二水平段高于第一水平段,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二截止线,第二截止线中第一水平段高于第二水平段,通过调光装置用于调整反射镜的俯仰角,使得照明系统出射光的光型能够切换符合左驾要求和右驾要求的光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射式照明系统则无法实现左右驾光型的切换的问题,实现了左驾和右驾光型能够切换的反射式照明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光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轮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轮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的出射光的光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的出射光的光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独立调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的出射光的光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的出射光的光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光源11、至少两个反射镜12和调光装置。光源11与反射镜12一一对应设置。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镜12反射后射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光束示意图,如图4所示,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反射镜12反射后射出,经反射镜1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包括第一水平段s11和第二水平段s12,第一水平段s11位于第二水平段s12左侧,截止线s1为光型s上边缘的轮廓线。继续参考图1、2和3所示,至少两个光源11包括第一光源111和第二光源112,至少两个反射镜12包括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正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轮廓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轮廓示意图,如图5-9所示,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为第一截止线21,第一截止线21中第二水平段212高于第一水平段211。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为第二截止线22,第二截止线中第一水平段221高于第二水平段222。调光装置与反射镜12连接,调光装置用于调整反射镜12的俯仰角。其中,光型图中的曲线为等照度线,同一条等照度线上的光照强度相等。

具体的,国际上汽车驾驶的交通规则主要分为左驾和右驾两种,左驾和右驾配光法规要求不同。以左驾为例,对面车辆在左侧会车,所以左侧截止线位置要低一些防止对方车辆驾驶员眩目造成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包括第一光源111、第二光源112、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为第一截止线21,第一截止线21中第二水平段212高于第一水平段211,即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符合左驾要求;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为第二截止线22,第二截止线中第一水平段221高于第二水平段222,即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符合右驾要求。将调光装置与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连接,调光装置用于调整反射镜12的俯仰角,即通过调光装置调整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和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高度,使得照明系统出射光的光型s能够切换符合左驾要求和右驾要求的光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光源111、第二光源112、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使得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为第一截止线21,第一截止线21中第二水平段212高于第一水平段211,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为第二截止线22,第二截止线中第一水平段221高于第二水平段222,通过调光装置用于调整反射镜12的俯仰角,使得照明系统出射光的光型s能够切换符合左驾要求和右驾要求的光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射式照明系统则无法实现左右驾光型的切换的问题,实现了左驾和右驾光型能够切换的反射式照明系统。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包括左驾照明模式和右驾照明模式。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调光装置用于调整第一截止线21的第一水平段211与第二截止线22的第一水平段22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调光装置用于调整第一截止线21的第二水平段212与第二截止线22的第二水平段22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具体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的出射光的光型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的出射光的光型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调光装置调整第一截止线21的第一水平段211与第二截止线22的第一水平段22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与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三截止线23,第三截止线23中第二水平段232高于第一水平段231,即照明系统出射光的光型符合左驾要求。当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调光装置调整第一截止线21的第二水平段212与第二截止线22的第二水平段22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与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四截止线24,第四截止线24中第一水平段241高于第二水平段242,即照明系统出射光的光型符合右驾要求。

可选的,调光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独立调光单元。独立调光单元与反射镜12一一对应设置,独立调光单元用于调节反射镜12的俯仰角。

示例性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调光装置15包括第一独立调光单元151和第二独立调光单元152,第一独立调光单元151与第一反射镜121连接,第一独立调光单元151用于独立调节第一反射镜121的俯仰角,从而使得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上下移动;第二独立调光单元152与第二反射镜122连接,第二独立调光单元152用于独立调节第二反射镜122的俯仰角,从而使得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上下移动,以实现照明系统切换符合左驾要求和右驾要求的出射光光型。

可选的,每一个反射镜12均配置一个独立调光单元,独立调光单元单独调节与其连接的反射镜12,使得独立调光单元能够独立控制与其连接的反射镜12的反射光的光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照明系统的左驾光型和右驾光型的切换。

示例性的,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独立调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以第一反射镜121为例,独立调光单元16包括第一支点结构161、第二支点结构162和第一顶杆,其中,第一支点结构161设置于第一反射镜121背面的右下角,第二支点结构162设置于第一反射镜121背面的右上角,第一顶杆与第二支点结构162接触,将第一支点结构161固定,通过调节第一顶杆施加在第二支点结构162的力度调节第一反射镜121的俯仰角,从而实现第一反射镜121的反射光光型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其中,第一反射镜121的背面为第一反射镜121远离第一光源111的一面。可选的,独立调光单元16还包括第三支点结构163和第二顶杆,第三支点结构163设置于第一反射镜121背面的左下角,将第一支点结构161固定,通过调节第二顶杆施加在第三支点结构163的力度调节第一反射镜121的水平方向的角度,从而实现第一反射镜121的反射光光型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独立调光单元16也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控制与其连接的反射镜12的反射光的光型上下移动,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此进行各种变化、调整和替代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调光装置包括整体调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独立调光单元。整体调光单元用于同时调节所有反射镜12的俯仰角,独立调光单元用于调节单个反射镜12的俯仰角。

示例性的,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调光装置15包括第三独立调光单元153和整体调光单元154,第三独立调光单元153与第一反射镜121连接,或者,第三独立调光单元153与第二反射镜122连接(图14中为第三独立调光单元153与第一反射镜121连接),第三独立调光单元153用于独立调节第一反射镜121或者第二反射镜122的俯仰角,从而使得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上下移动,或者使得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上下移动;整体调光单元154分别与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连接,整体调光单元154用于同时调节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的俯仰角,以实现照明系统切换符合左驾要求和右驾要求的出射光光型。

可选的,至少两个光源1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光源,至少两个反射镜1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反射镜。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三截止线23,第三截止线23包括第三水平段231。

具体的,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图,如图15所示,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截止线为第三截止线23,第三截止线23包括第三水平段231,示例性的,第三截止线23为左右对称的水平截止线。

可选的,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第三水平段231与第一截止线21的第一水平段21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第三水平段231与第二截止线22的第二水平段22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示例性的,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的出射光的光型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的出射光的光型图,如图16和图17所示,当照明系统处于左驾照明模式时,调光装置调整第一截止线21的第一水平段211与第二截止线22的第一水平段22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调光装置调整第三水平段231与第一截止线21的第一水平段21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以及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光型如图16所示,在叠加了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情况时,照明系统的出射光的光型在横向方向上,即水平线方向上得到了扩展,使得照明系统在左右方向上的照明范围更广。当照明系统处于右驾照明模式时,调光装置调整第一截止线21的第二水平段212与第二截止线22的第二水平段22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调光装置调整第三水平段231与第二截止线22的第二水平段22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以及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光型如图17所示,在叠加了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的情况时,照明系统的出射光的光型在横向方向上,即水平线方向上得到了扩展,使得照明系统在左右方向上的照明范围更广。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以车辆的左车灯为例,即上述光源11、反射镜12和调光装置位于车辆的左车灯内,因此,在叠加了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后,照明系统的出射光的光型向左延伸的范围大于向右延伸的范围。同理,若上述照明系统位于右车灯的位置,则在叠加了第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第三反射镜反射后射出的光型后,照明系统的出射光的光型向右延伸的范围大于向左延伸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此进行明显的变化、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继续参考图2所示,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器13,散热器13与反射镜12一一对应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器13包括第一散热器131和第二散热器132,第一散热器131与第一光源111和第一反射镜121对应设置,第二散热器132与第二光源112和第一反射镜122对应设置,散热器13用于散热,以防止照明系统温度过高。

可选的,照明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电路板14,电路板14与光源11一一对应设置,电路板14用于承载光源11。

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电路板14包括第一电路板141和第二电路板142,第一电路板141与与第一光源111和第一反射镜121对应设置,第二电路板142与第二光源112和第一反射镜122对应设置,电路板14用于承载光源11,电路板14上包含导电线路,从而为光源11供电。

可选的,光源11为发光二极管。

其中,发光二极管(led)具有亮度高、颜色种类丰富、低功耗、寿命长等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光源111、第二光源112、第一反射镜121和第二反射镜122,使得第一光源11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反射镜121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为第一截止线21,第一截止线21中第二水平段212高于第一水平段211,第二光源112发出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22反射后射出的光型s的截止线s1为第二截止线22,第二截止线中第一水平段221高于第二水平段222,通过调光装置用于调整反射镜12的俯仰角,使得照明系统出射光的光型s能够切换符合左驾要求和右驾要求的光型,通过设置第三光源和第三反射镜,使得照明系统的出射光的光型在水平线方向上得到了扩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射式照明系统则无法实现左右驾光型的切换的问题,实现了左驾和右驾光型能够自行切换的反射式照明系统,适用地域更广。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任一照明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结构以及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