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灯及其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9840发布日期:2019-08-30 23:0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板灯及其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灯及其底盘。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面板灯具有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等良好照明效果,因此led面板灯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景。

led面板灯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led光源模组。目前,受led光源模组出光方式的限制,当led面板灯体积较大时,需要在底盘上并排设置多组led光源模组,以达到良好照明效果。以600*600mm面板灯为例,当达到良好照明效果时,需要设置6组led光源模组,led光源模组数量较多,成本高,安装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灯灯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安装较多led光源模组以达到良好照明效果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面板灯底盘,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安装部和自每一安装部两侧向面罩方向倾斜延伸形成的两对侧壁,各所述安装部安装所述面板灯的对应的光源模组,所述侧壁配置成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将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部分光反射至相邻两个所述光源模组之间的面罩区域,

所述两对侧壁分置于安装部外侧和安装部之间,位于外侧的侧壁与面罩相连,

位于内侧的侧壁相连,且与所述面罩留有间隙。

可选的,位于内侧的侧壁通过顶面相连,所述顶面为弧面或与所述安装部所在平面平行。

可选的,所述间隙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面板灯高度的一半。

可选的,各所述第一反射面均为漫反射面。

可选的,各所述第一反射面的倾斜角度大于155°。

可选的,位于同一所述安装部两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向倾斜。

可选的,位于同一所述安装部两侧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倾斜角度相同。

本申请的面板灯,包括底盘、固定在所述底盘中的两组光源模组和罩在所述底盘上的面罩,所述底盘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底盘。

可选的,各所述光源模组发出位于中部且沿所述光源模组延伸的暖光和位于所述暖光两侧的冷光,不同的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所述暖光射到所述面罩后交叠,各所述光源模组发出的所述冷光经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到所述面罩后与不同位置的所述暖光混合。

可选的,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盘上的条形基板、固定在条形基板上的led灯珠和罩设在所述led灯珠外侧的配光元件,所述配光元件为四象限对称或旋转对称的配光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申请底盘的面板灯,由第一反射面改变部分光的路径,使光源模组发出的部分光反射至所需区域,以照亮面罩的各部分区域,实现亮度均匀的良好照明效果,减少光源模组的数量;而且将底盘的底壁加工成第一反射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灯去除面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灯的光线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的配光示意图。

其中,附图1-7中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底盘-1;光源模组-2;面罩-3;第一反射面-4;侧壁-11;顶面-12;安装部-13;条形基板-21;led灯珠-22;配光元件-23;倾斜角-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图6所示(其中图6的虚线表示暖光,实线表示冷光),本申请的面板灯底盘1用于安装光源模组2和面罩3。底盘1包括两对侧壁11和两个安装部13,两个安装部13并排设置且安装面板灯对应的光源模组2,两对侧壁11自每一安装部13两侧向面罩3方向倾斜延伸形成,两对侧壁11分置于安装部13外侧和安装部13之间,位于外侧的侧壁11与面罩3相连,位于内侧的侧壁11相连,且与面罩3留有间隙,两对侧壁11配置成第一反射面4,第一反射面4将光源模组2发出的部分光反射至相邻两个光源模组2之间的面罩3区域。

使用本申请底盘1的面板灯,由第一反射面4改变部分光的路径,使光源模组2发出的部分光反射至所需区域,以照亮面罩3的各部分区域,实现亮度均匀的良好照明效果,减少光源模组2的数量;而且将底盘1的侧壁加工成第一反射面4,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以下以应用上述底盘1的面板灯为例,详细介绍面板灯各部件的构造。

如图4所示,光源模组2包括固定在底盘1上的条形基板21、固定在条形基板21上的led灯珠22和罩设在led灯珠22外侧的配光元件23。条形基板21上led灯珠22数量根据整灯功率的需求确定。光源模组2发出位于中部且沿光源模组2延伸的暖光和位于暖光两侧的冷光,冷光通常为白色光,暖光通常为黄色光。

配光元件23可以为透镜,形成四象限对称或旋转对称的配光形式。当配光元件23为透镜时,透镜为光学级透明pc材料,依靠透镜不同的厚度变化来控制光线走向。透镜中心薄边缘厚,以保证大角度出光,以达到更大的照射范围。

面罩3可以为扩散板。扩散板为乳白色具有扩散效果的板材,材料为透明pc、pmma、或者pp基材中添加一定量的扩散粒子,一次透过率为50-55%。

如图3所示,安装部13可以为长条形,安装部13可以设有卡槽,光源模组2以卡接方式固定在安装部13上。两对侧壁11的内侧镀设反射层,配置成第一反射面4。光源模组2发出的暖光从第一反射面4之间射向面罩3,通过第一反射面4改变冷光的方向,使冷光与同一光源模组2发出的暖光混合,并且相邻两个光源模组2发出的暖光部分重叠。

现有技术中,同一光源模组2射向面罩3的光为冷光、暖光、冷光交替排布。设置光源模组2时,需要使相邻两个光源模组2中,位于同一侧的冷光相交叠(此时暖光交叠较多),以达到颜色均匀、亮度均匀的良好照明效果。因此,需要将相邻两个光源模组2设置的距离较小,使光源模组2的数量较多。

而本申请中,由第一反射面4改变冷光的角度,使冷光射向暖光所在的区域,冷光和暖光混合,这样同一光源模组2射向面罩3各位置的光为冷光和暖光混合的颜色较为均匀的光。设置光源模组2时,使相邻两个光源模组2的暖光较少部分交叠,能够照亮两个光源模组2之间的中心位置,从而使面罩3的亮度均匀即可。因此,两个光源模组2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的较大一些,减少光源模组2的数量,降低面板灯的成本。

位于内侧的侧壁11通过顶面12相连,顶面12可以为弧面或与安装部13所在平面平行的平面。如此设置,将面板灯做的较薄一些时,以有效保证顶面12与面罩3之间的间隙高度,减少间隙高度不够而使面罩3上与顶面12正对的部位出现亮线的可能性。间隙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面板灯高度的一半,在面板灯能够做的较薄的基础上,尽量提高面板灯的亮度均匀性。当然,位于内侧的侧壁11也可以直接倾斜延伸至相交等。

同一第一反射面4的各位置倾斜角a(图3示出)相同,即第一反射面4为倾斜的平面,并且各第一反射面4为漫反射面,以能够使冷光反射到所需位置。进一步的,同一光源模组2两侧的反射面反向倾斜且倾斜角a相同。通过上述方式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底盘1。

各第一反射面4的倾斜角a可以大于155°。通常,光源模组2的冷光出光角度大多集中在150°左右,第一反射面4的倾斜角a大于155°时,能够使大部分冷光在反射后分布的较为均匀,提高颜色均匀性。

在本申请面板灯中,当现有技术面板灯需要6组光源模组2时,本申请面板灯甚至设置2组光源模组2即可。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为例,进行说明。

在600mm(长度)*600mm(宽度)*40mm(高度)面板灯中,设有2组光源模组2,2组光源模组2的间距为240mm。led灯珠22为单颗1w,封装尺寸可以是3.0mm*3.0mm,也可以是2.8mm*3.5mm。每条条形基板21上设18颗led灯珠22,整灯功率大约36w,条形基板21上的每相邻两个透镜之间的间距为30mm。透镜的入光面和出光面都为旋转对称结构,截面面型为自由曲面,最大外观面直径为φ15.5mm,最大高度为5.7mm,形成如图7所示的出光。每个第一反射面4的倾斜角a为160°,顶面12为平面,内侧侧壁11的高度为20mm。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