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以及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06548发布日期:2020-05-01 22:0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以及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光装置、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以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推进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安全,提出了在自动驾驶中使灯点亮,从而向周围通知车辆处于自动驾驶中的方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409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在车辆中已经安装有各种灯。因此,若进一步追加用于向周围通知处于自动驾驶中的灯(以下,称为“自动驾驶显示用灯”),则会产生关于其设置场所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完成的,其某一方式的示例性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消除自动驾驶显示用灯的设置场所这一问题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某一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第一发光部,其射出在450nm~485nm具有主波长的光;第二发光部,其射出在490nm~498nm具有主波长的光;第三发光部,其射出在610nm~640nm具有主波长的光;以及控制部,其对从各发光部射出的光的亮度单独进行控制从而对来自各发光部的光的合成光的色度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该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是包括第一发光装置和第二发光装置的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第一发光装置以及第二发光装置具备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层的有机el面板,以及对从有机el面板射出的光的色度进行调整的控制部。第一发光装置以及第二发光装置共用有机el面板。

本发明的又一方式是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包括上述发光装置以及筐体,该筐体用于将所述发光装置安装于车身。

此外,将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构成要素、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进行相互置换的方案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消除自动驾驶显示用灯的设置场所这一问题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车辆用灯具和其周边的概要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有机el面板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具备图1的车辆用灯具的灯具系统的框图。

图4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和其周边的概要剖视图。

图5中的(a)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发光装置的有机el面板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图5中的(b)是图5中的(a)的a-a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发光装置

12有机el面板

18第一层叠体

22第二层叠体

26第三层叠体

100车辆用灯具

124点亮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同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对各附图所示的相同的或者等同的构成要素、构件、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发明而是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记述的所有特征、其组合不一定是发明的本质内容。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车辆用灯具100和其周边的概要剖视图。车辆用灯具10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自动驾驶显示用灯而发挥功能,在手动驾驶时,车辆用灯具100在白天作为日间行车灯而发挥功能,在夜间作为位置灯而发挥功能,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叙述。

车辆用灯具100具备筐体102和发光装置10。发光装置10包括有机el面板12。

筐体102是用于将发光装置10安装于车身2的安装结构,筐体102包括基座104和透光罩106。

基座104具有与车辆抵接的安装面104a。安装面104a具有与该安装面104a所抵接的车身2的部分2a对应的三维曲面形状。在此,对应的三维曲面形状是指在使安装面104a与车身的部分抵接时使得在安装面104a和车身2的部分之间实质上不产生间隙的形状。此外,基座104也可以通过双面胶带等的粘接构件安装于车身。

基座104具有向灯具前方侧开口的凹部104b。透光罩106以覆盖该凹部104b的方式安装于基座104。透光罩106具有与基座104的凹部104b连通的凹部106a。在基座104和透光罩106之间形成由基座104的凹部104b和透光罩106的凹部106a构成的灯室110。此外,也可以是基座104以及透光罩106中只有一方具有形成灯室110的凹部。

透光罩106构成为抑制紫外线向灯室110内的侵入。例如透光罩106也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性材料。由此,能够抑制有机el面板12因紫外线引起的劣化。

有机el面板12容纳在灯室110内。有机el面板12优选如图所示,以在其出射面12a和透光罩106的内表面106b之间不产生间隙的方式固定于该内表面106b。由此,能够抑制水分进入有机el面板12的出射面12a和透光罩106的内表面106b之间,能够抑制在透光罩106的内表面106b中与有机el面板12的出射面12a对置的内表面部分起雾。此外,有机el面板12通过透明的粘接构件,例如通过高透明双面胶带、透明硅板材粘接固定于透光罩106即可。

有机el面板12也可以是具有挠性的板状的有机el面板,例如所谓的2.5维曲面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2.5维曲面oled面板具有发光面内的发光均匀性良好、能够像纸一样随意地弯曲这样的优异的特征。在该情况下,透光罩106的内表面106b也可以是2.5维形状。

图2是表示有机el面板12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有机el面板12通过在透明的柔性基板16上依次层叠第一层叠体18、绝缘层20、第二层叠体22、绝缘层24、第三层叠体26,进而利用密封构件28密封它们而构成。柔性基板16例如是柔性玻璃基板或者具有挠性的树脂基板。

第一层叠体18包括第一阳极30、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和第一阴极34。

第二层叠体22包括第二阳极40、第二有机el发光层42和第二阴极44。

第三层叠体26包括第三阳极50、第三有机el发光层52和第三阴极54。

此外,在各层叠体中,阳极和阴极的配置也可以相反。

第一阳极30、第一阴极34、第二阳极40、第二阴极44以及第三阳极50是由ito等构成的透明电极,第三阴极54是金属电极,第三阴极54例如是通过向第三有机el发光层52蒸镀铝而得到的铝电极。此外,在第三阳极50和第三阴极54的配置相反的情况下,第三阴极54是透明电极,第三阳极50是金属电极。

第一层叠体18的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构成为能够发出蓝色的光,具体而言能够发出在450nm~485nm具有主波长的光。若使用第一阳极30以及第一阴极34对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施加电压,则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发出蓝色的光。

第二层叠体22的第二有机el发光层42构成为能够发出蓝绿色(turquoise)的,具体而言能够发出在490nm~498nm具有主波长的光。若使用第二阳极40以及第二阴极44对第二有机el发光层42施加电压,则第二有机el发光层42发出蓝绿色的光。

第三层叠体26的第三有机el发光层52构成为能够发出红色的光,具体而言能够发出在610nm~640nm具有主波长的光。若使用第三阳极50以及第三阴极54对第三有机el发光层52施加电压,则第三有机el发光层52发出红色的光。

此外,虽然对第一有机el发光层32、第二有机el发光层42、第三有机el发光层52构成为分别能够发出蓝色、蓝绿色、红色的光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构成为三个有机el发光层中的任一个能够发出蓝色的光,任一个能够发出蓝绿色的光,任一个能够发出红色的光即可。

从柔性基板16的出射面16a(即有机el面板12的出射面12a)射出合成了各有机el发光层发出的光,且被识别为单一颜色的光。从柔性基板16射出的光呈现出与各有机el发光层发出的光的亮度对应的颜色,换言之,呈现出与施加给各有机el发光层的电压对应的颜色。

图3是表示具备图1的车辆用灯具100的灯具系统200的框图。灯具系统200具备电池202、照度传感器204、车辆ecu206和上述车辆用灯具100。

照度传感器204检测车辆周围的照度。

车辆ecu206综合控制车辆用灯具100。从车辆ecu206向车辆用灯具100发送表示灯的接通、断开的点亮熄灭指令s1、表示车辆是处于自动驾驶中还是处于手动驾驶中的驾驶模式信息s2、表示车辆周围的照度的照度信息s3等。

车辆用灯具100进一步具备开关120和控制部122。另外,发光装置10进一步具备点亮电路124。开关120、控制部122以及点亮电路124可以分别设置在灯室110内,也可以设置在灯室110之外。

开关120设置在从电池202到点亮电路124的电源供给路径上,开关120与来自控制部122的控制信号s4对应地被控制接通、断开。开关120在发光装置10的点亮状态下接通。

控制部122基于来自车辆ecu206的点亮熄灭指令s1生成向开关120发送的控制信号s4。

另外,控制部122基于来自车辆ecu206的驾驶模式信息s2以及照度信息s3,对从各层叠体的各有机el发光层射出的光的亮度单独进行控制,从而对来自各有机el发光层的光的合成光的色度进行调整。具体而言,控制部122基于驾驶模式信息s2以及照度信息s3生成调光信号s5。点亮电路124向各层叠体供给与该调光信号s5对应的驱动电压。

控制部122在驾驶模式信息s2表示车辆处于自动驾驶中的情况下,不以照度信息s3所表示的照度为根据,即不以车辆周围是亮(例如白天)还是暗(例如夜间)为根据,而生成令用于向周围通知处于自动驾驶中的蓝绿色的光射出至发光装置10的调光信号s5。具体而言,控制部122生成仅向第二层叠体22供给驱动电压的调光信号s5。

另外,控制部122在驾驶模式信息s2表示车辆处于手动驾驶中,并且照度信息s3所表示的照度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即例如在白天车辆周围较亮的情况下,生成使作为日间行车灯的白色的合成光射出至发光装置10的调光信号s5。

另外,控制部122在驾驶模式信息s2表示车辆处于手动驾驶中,并且照度信息s3表示的照度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即例如在夜间、隧道内车辆周围较暗的情况下,生成使作为位置灯的白色的合成光射出至发光装置10的调光信号s5。

经由开关120向点亮电路124供给来自电池202的电池电压。点亮电路124与控制部122所生成的调光信号s5对应地对电池电压进行升压或者降压,向发光装置10的各层叠体供给单独的驱动电压。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通过任意地合成来自各层叠体的光,能够生成蓝绿色、其他各种颜色的光。由此,能够将一个发光装置10用作自动驾驶显示用灯,也能用作日间行车灯、位置灯。换句话说,能够将一个发光装置10作为自动驾驶显示用灯以及以往的标识灯而共用。因此,能够避免关于自动驾驶显示用灯的设置场所而产生问题。另外,与在各灯中设置专用的发光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经由筐体102来安装发光装置10的有机el面板12,能够在具有三维曲面形状的车身2上安装不是这种形状(例如2.5维形状的)的有机el面板12。另外,通过利用透光罩106覆盖有机el面板12,能够抑制由紫外线引起的有机el面板12的劣化。

接着,对第一实施方式相关联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图4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300和其周边的概要剖视图。图4和图1对应。车辆用灯具300具备筐体302和发光装置10。

筐体302具有由外周壁部304和底部306一体形成的有底杯状,将其底部306作为灯具前方而相对于车身2进行安装。至少底部306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筐体302也可以说是由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的基座和透光罩一体形成的构件。

外周壁部304在与底部306相反的一侧具有安装面304a。安装面304a具有与和该安装面304a所抵接的车身2的部分2a对应的三维曲面形状。另外,底部306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透光罩106同样地,构成为抑制紫外线向灯室310内的侵入。

发光装置10的有机el面板12被容纳在形成于筐体302和车身2之间的灯室310中。有机el面板12优选如图所示,以在其出射面12a和底部306的内表面306b之间不产生间隙的方式固定于该内表面306b。由此,能够抑制水分进入有机el面板12的出射面12a和底部306的内表面306b之间,能够抑制底部306的内表面306b中的与有机el面板12的出射面12a对置的内表面部分起雾。此外,有机el面板12通过透明的粘接构件,例如通过高透明双面胶带、透明硅板,粘接固定于底部306即可。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变形例,由于筐体102由单一的构件构成,因此能够减少构件的件数。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层叠体18、第二层叠体22以及第三层叠体26层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发光装置10也可以具备多个第一层叠体18、多个第二层叠体22以及多个第三层叠体26,它们不层叠地配置。

图5中的(a)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发光装置10的有机el面板12的概要结构的俯视图,图5中的(b)是图5中的(a)的a-a线剖视图。在本变形例中,多个第一层叠体18、多个第二层叠体22以及多个第三层叠体26配置为矩阵状。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从柔性基板16的出射面16a(即有机el面板12的出射面12a)射出合成了各有机el发光层发出的光,且被识别为单一颜色的光。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在发光装置10具备有机el面板的情况下,即,对发光装置10的各发光部为有机el发光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发光装置10也可以具备分别射出蓝色、蓝绿色、红色的光的任意的发光部、例如led(发光二极管)、ld(激光二极管)。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中,对发光装置10兼用作自动驾驶显示用灯、日间行车灯以及位置灯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发光装置10兼用作自动驾驶显示用灯、自动驾驶显示用灯以外的至少一个任意的灯即可。任意的灯例如可以是日间行车灯、位置灯、转向灯、尾灯等的标识灯、以及头灯、刹车灯。

(第二实施方式)

车辆用灯具的发光装置系列(产品群)具备第一~第n(n为2以上的整数)发光装置。各发光装置可以设置在同一车辆用灯具内,也可以不设置在同一车辆用灯具内。

第i(1≤i≤n)发光装置具备第i有机el面板和第i点亮电路。

第一有机el面板~第n有机el面板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面板12同样地构成。另外,第一有机el面板~第n有机el面板作为共通的(即,形状、尺寸、构成构件的构成等在设计上相同)构件而形成。

第一发光装置的第一点亮电路构成为:为了使该第一发光装置作为自动驾驶显示用灯而发挥功能,控制第一有机el面板以便射出在490nm~498nm具有主波长的光。

第二发光装置~第n发光装置的点亮电路构成为:分别为了使第二发光装置~第n发光装置作为与自动驾驶显示用灯不同的灯(例如日间行车灯、位置灯、转向灯、尾灯等),作为相互不同的灯而发挥功能,控制第二有机el面板~第n有机el面板以便射出在与第一发光装置不同的波段具有主波长的光。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有机el面板在系列的多个发光装置之间共用,能够抑制在整个系列中应当管理的构件数量,能够减轻整个系列的制造成本以及管理成本。

接着,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关联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第一有机el面板~第n有机el面板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机el面板12同样地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层叠体、第二层叠体、第三层叠体也可以分别构成为能够射出蓝色、绿色、红色的光。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任意组合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是有用的。通过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兼具所组合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各自的效果。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各构成要件应该发挥的功能是通过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示出的各构成要素的单体或者它们的联合来实现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