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1363发布日期:2020-01-21 19:3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灯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ed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灯光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很多儿童故事机、小音响、陪睡灯、起夜灯等产品,既可以作夜间照明,又有一定的娱乐功能。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产品的灯光装置设计不合理,导致产品灯光过亮、发光不均匀以及产品存在暗点,从而导致小朋友在夜间使用时,对眼镜造成损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光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产品的灯光装置设计不合理,导致产品灯光过亮、发光不均匀以及产品存在暗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灯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盖体,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中框上,所述盖体为半透光材质;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框的顶部,所述电路板上具有灯珠区域;灯罩,所述灯罩为半球型半透光材质,所述灯罩覆盖在所述灯珠区域上;灯珠,所述灯珠设置在所述灯珠区域内。可选地,所述灯光装置包括若干所述灯珠区域以及若干灯珠,每个所述灯珠区域设有一个所述灯珠,若干所述灯珠区域围合成一圆形。可选地,所述中框的墙壁围合成一容置腔,所述灯珠区域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居中位置。可选地,所述灯罩的可见光透光率为6%至7%。可选地,所述灯珠的高度低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盖体的分型面。可选地,所述灯光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黑胶,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灯罩之间。可选地,所述底座高度低于所述中框与所述盖体的分型面。可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罩通过二次成型为一体。可选地,所述盖体的可见光透光率为0.5%~0.6%。可选地,所述灯珠为rgb灯珠。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灯珠上设置一所述灯罩,由于所述灯罩为半透光材质,其表面较为粗糙,所述灯珠发出的光束则会在所述灯罩内发生漫反射,从而实现光束能够均匀从所述灯罩中射出;并且所述灯罩为半球形,从而光束能够从所述灯罩的各个方向射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灯珠亮度的均匀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灯光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灯光装置的灯珠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灯光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灯珠20灯罩30盖体40中框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实提出了一种灯光装置,请参照图1-图3,包括中框40、盖体30、电路板、灯罩20及灯珠10,所述盖体30设置在所述中框40上,所述盖体30为半透光材质;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框40的顶部,所述电路板上具有灯珠区域;所述灯罩20为半球型半透光材质,所述灯罩20覆盖在所述灯珠区域上;所述灯珠10设置在所述灯珠区域内。所述盖体30为半透光材质,可通过对所述盖体30表面进行磨砂处理以使所述盖体30成为半透光材质。当所述灯珠10发光时,光束能够透过所述盖体30,从而呈现发光效果;当所述灯珠10熄灭时,用户不能直接透过所述盖体30看到内部零件,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光装作为起夜灯或者小朋友的陪睡灯,因此,需要对光亮度进行调整,避免由于光亮度太高对用户眼镜造成损害,或者对用户的睡眠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30可采用如透明pc或abs材质,并加入色粉进行调试,使得所述盖体30的可见光透光率在0.5%左右。一方面,由于透光率太高,则所述盖体30的外观暗沉,灯光效果差,并有浓重的塑胶感;另一方面,由于透光率过低,亮灯时光线太弱,同样导致灯光较差。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将所述盖体30的透光率保持在0.5%时最佳。所述灯罩20用于遮盖在所述灯珠10上,利用所述灯罩20为半透光材质,其表面较为粗糙的特性,当所述灯珠10发出的光束时,光束则会在所述灯罩20内发生漫反射,从而实现光束能够均匀从所述灯罩20中射出,也即将所述灯罩20作为发光源均匀向外发射光束;同时所述灯罩20为半球形,因此光束能够从所述灯罩20的各个方向射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灯珠10亮度的均匀性。具体的,所述灯珠10的高度应当低于所述中框40与所述盖体30的分型面,也即将所述灯珠10设置在所述中框40顶部与所述盖体30连接的位置处。一方面,为了避免由于所述灯珠10高度过高,从而导致所述灯珠10点亮后,所述灯珠10下方的所述盖体30部分会呈现暗区,影响灯光效果;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由于所述灯珠10高度过低,可以理解,所述灯珠10发出的光束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损耗,从而影响所述盖体30顶部的灯光效果,使得所述盖体30顶部亮度较低,此外,所述灯珠10高度过低还会占用所述中框40内的安装空间,从而增大所述灯光装置的体积。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所述灯珠10设置在所述盖体30与所述中框40的连接位置处,以提高灯光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将所述灯珠10设置在低于所述盖体30与所述中框40分型面3毫米位置处最佳。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案,所述灯珠10的高度还可以根据所述盖体30以及所述中框40的体积大小进行设置。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灯珠10上设置一所述灯罩20,由于所述灯罩20为半透光材质,其表面较为粗糙,所述灯珠10发出的光束则会在所述灯罩20内发生漫反射,从而实现光束能够均匀从所述灯罩20中射出;并且所述灯罩20为半球形,从而光束能够从所述灯罩20的各个方向射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灯珠10亮度的均匀性。进一步地,所述灯光装置包括若干所述灯珠区域以及若干灯珠10,每个所述灯珠区域设有一个所述灯珠10,若干所述灯珠区域围合成为一圆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灯珠10围合成一个圆形,并在所述灯珠10围合成的圆形上设置一所述灯罩20,所述灯珠10则将光束沿所述灯罩的边缘发出,也即将所述灯罩20近似地作为点光源,从而实现均匀发光,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光装置的灯光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本实施例优选地,由于所述中框的墙壁围合成一容置腔,所述灯珠区域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居中位置,从而使得光源位置到所述盖体30四周的距离相同,从而进一步提高灯光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案,所述灯珠还可以为rgb灯珠,通过所述rgb灯珠颜色可调的特性,从而实现对所述灯光装置的颜色进行调整;或者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灯珠围合成一个圆形,从而实现所述灯光装置颜色的改变,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此外,还可以在所述灯珠区域上设置多个所述灯珠10,或通过所述灯珠区域围合成多个圆形,在每个圆形位置设置一所述灯罩20。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用户在晚上使用时,由于光亮度过强,从而对眼镜造成损害,或由于光亮过强影响用户睡眠质量,需要对所述灯罩的可见光透光率进行调整。本实施例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将所述灯罩的可见光透光率设置为6%至7%较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灯珠10照明时,其本体的亮度最高最明显。当所述灯罩20的可见光透光率过高时,用户则会透过所述灯罩20以及所述盖体30看到所述灯罩20内的所述灯珠10,因此需要通过调整所述灯罩20的可见光透光率以使透光但不能看到所述灯珠10光源。进一步地,所述灯光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黑胶,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灯罩20之间。所述灯罩20、所述盖体30和所述中框40在进行装配时,由于制作工艺偏差,所述灯罩20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以及所述盖体30与所述中框40之间可能存在微小缝隙,而再小的缝隙都会漏光,所述灯罩20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缝隙与所述灯珠10的光源最近,所述灯珠10发出的强光直接从所述灯罩20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以及所述盖体30与所述中框40之间的缝隙射出,降低灯光效果。因此,通过在所述灯罩20的底部设置一底座,所述底座可采用不透光的黑胶进行制作,从而保证光束无法从所述灯罩20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缝隙透过,从而避免所述灯珠10的强光直接从所述灯罩20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以及所述盖体30与所述中框40之间的缝隙射出,提高灯光效果。具体的,所述底座高度低于所述中框40与所述盖体30的分型面。一方面,为了避免由于所述底座高度过高,从而导致所述灯珠10点亮后,所述底座对所述灯珠10造成遮挡,导致所述盖体30部分会呈现暗区,影响灯光效果;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由于所述底座高度过低,从而使得所述底座的遮挡效果不明显,所述灯珠10的强光仍然会从缝隙中漏出,也即所述底座的高度需满足所述盖体30与所述中框40的配合面位置处的缝隙到所述灯珠10的最大斜角处不能看到所述灯珠10。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所述底座的厚度设置为3毫米最佳。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案,所述底座的厚度还可以根据所述盖体30以及所述中框40的体积大小进行设置。具体的,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罩20通过二次成型为一体,将覆盖材料(即所述灯罩20)注入基材(即所述底座)的上方,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部件。或者还可以通过再次加工将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灯罩20上,例如可通过贴合的方式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等。从而避免所述灯罩20与所述底座之间仍存在缝隙,从而导致所述灯珠10二次漏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底座与所述灯罩20二次成型,以提高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光装置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