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及具备其的柔性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6331发布日期:2020-08-05 01:3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连接装置及具备其的柔性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柔性照明装置的连接技术。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电子装备的轻量化及小型化趋势的增加,正在开发将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芯片贴装于印刷电路板(pcb)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的技术。其中,将led芯片贴装于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照明装置为柔性照明装置,柔性照明装置按照每既定长度,在fpcb基板上形成配线图案的空闲部分,通过截断空闲部分,可以按使用者希望的长度使用柔性照明装置。为了彼此连接这种柔性照明装置,需要另外的连接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281547号(2013月06月27日)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连接柔性照明装置的连接装置及具备其的柔性照明系统。

技术方案

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装置作为连接到柔性照明装置的连接装置,包括:主体部;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侧凸出,与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电连接;照明装置引导部,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侧凸出配备,引导所述柔性照明装置插入到所述连接装置的内侧,一个以上的侧面开放配备;及夹子部,所述夹子部在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结合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外侧,配备得固定于借助所述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的一侧面。

所述夹子部可以包括在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相向的面配备的一个以上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可以配备得在所述夹子部结合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外侧的情况下,钉入借助所述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的一侧面并固定。

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在所述主体部的上端向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侧延长;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主体部的下端向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侧延长;及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连接所述第一引导部及所述第二引导部的端部而配备。

所述连接装置可以还包括:电源连接部,所述电源连接部在所述主体部配备于与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相反侧,一侧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另一侧与电源供应部电连接。

所述夹子部可以包括:第一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相向配备;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在所述第一板的上端向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侧凸出,在端部配备有第一卡接部;及第三板,所述第三板在所述第一板的下端向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侧凸出,在端部配备有第二卡接部。

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还可以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配备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上端,配备得供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配备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下端,配备得供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所述夹子部还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固定凸起,所述一个以上的固定凸起在所述第一板的内面凸出配备,钉于借助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的一侧面并固定。

所述连接装置可以以所述主体部为基准,左右对称地形成有所述连接端子、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及所述夹子部,配备得连接2个柔性照明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配备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及第一夹子部,配备得供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连接;及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配备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包括第二连接端子、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及第二夹子部,配备得供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连接。

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系统包括:柔性照明装置;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连接到所述柔性照明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主体部;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侧凸出,与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电连接;照明装置引导部,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侧凸出配备,引导所述柔性照明装置插入到所述连接装置的内侧,一个以上的侧面开放配备;及夹子部,所述夹子部在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结合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外侧,配备得固定于借助所述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的一侧面。

所述夹子部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固定凸起,所述一个以上的固定凸起配备于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相向的面;所述固定凸起可以配备在所述夹子部结合于所述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外侧的情况下,钉入借助所述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的一侧面并固定。

所述柔性照明装置可以包括:柔性基板;照明元件,所述照明元件配备于所述柔性基板;配线图案,所述配线图案在所述柔性基板中与所述照明元件电连接;及一个以上的截断标记,所述一个以上的截断标记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一面沿所述柔性基板的长度方向配备;所述截断标记可以配备得能在外部识别。

所述配线图案可以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下面沿所述柔性基板的长度方向配备,所述截断标记可以在所述柔性基板的下面,以外部能识别的方式标识。

所述柔性照明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护部,所述保护部包围所述柔性基板的至少一面配备;及遮光部,所述遮光部配备于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一个以上的外面,配备得使所述照明元件的方向与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的光照方向一致。

所述柔性照明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护部,所述保护部包围所述柔性基板的至少一面配备;及遮光部,所述遮光部配备于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一个以上的外面,配备得使所述照明元件的方向与所述柔性照明装置的光照方向不一致。

所述连接端子可以按与所述配线图案对应的高度配备,所述连接端子的端部可以向所述柔性照明装置侧厚度越来越薄地配备,以便与所述配线图案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连接装置的夹子部在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结合于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外侧,从而使得连接装置与柔性照明装置稳定地结合。另外,在与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相向的面配备尖锐形态的一个以上的固定凸起,从而夹子部的固定凸起钉于借助照明装置引导部的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柔性照明装置的一侧面并固定,因此使得连接装置与柔性照明装置间的结合更坚固。

另外,在柔性基板的下面,截断标记配备得能在外部识别,从而即使柔性照明装置弯曲,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截断标记,准确地找到柔性照明装置要截断的部分并截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系统的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合柔性照明装置与连接装置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合柔性照明装置与连接装置状态的剖面图,

图5a和5b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仰视图及剖面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9及图10是显示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而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11是显示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而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12a和12b是显示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加装于支架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剖面图,

图13a至13c是显示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利用加长杆与柔性照明装置连接的过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柔性照明系统;102、柔性照明装置;104、204、连接装置;111、柔性基板;113、保护部;113-1、第一保护部;113-2、第二保护部;115、遮光部;117、截断标记;119、加装槽;121、照明元件;123、配线图案;131、231、主体部;131-1、231-1、第一主体部;131-2、231-2、第二主体部;133、电源连接部;135、照明装置引导部;135-1、第一引导部;135-1a、第一卡槽;135-2、第二引导部;135-2a、第二卡槽;135-3、支撑框架;139、夹子部;139-1、第一板;139-1a、固定凸起;139-2、第二板;139-2a、第一卡接部;139-3、第三板;139-3a、第二卡接部;150、支架;152、加装部;160、固定元件;170、加长杆;202-1、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2、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4-1、第一连接装置;204-2、第二连接装置;235a、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7a、第一连接端子;237b、第二连接端子;239a、第一夹子部;239b、第二夹子部;239c、第三夹子部;241、收口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形态。以下的详细说明提供用于帮助对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方法、装置和/或系统的总体理解。但这只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方面,当判断认为对与本发明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要旨时,省略其详细说明。而且,后述的术语作为考虑到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其会因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异。因此,其定义应以本说明书通篇内容为基础而作出。详细说明中使用的术语只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而绝非是限制性的。只要未明确不同地使用,单数形态的表达包括复数形态的意义。在本说明中,诸如“包括”或“具备”的表达用于指代某些特性、数字、步骤、动作、要素、他们的一部分或组合,不得解释为除描述的内容之外,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他特性、数字、步骤、动作、要素、他们的一部分或组合的存在或可能性。

另一方面,诸如上侧、下侧、一侧、另一侧等的方向性术语,涉及公开附图的配向而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可以沿多样配向而设置位置,因而方向性术语是用作举例目的,而非对其进行限制。

另外,第1、第2等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样的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得由所述术语限定。所述术语可以用于把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另一构成要素的目的。例如,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1构成要素可以命名为第2构成要素,类似地,第2构成要素也可以命名为第1构成要素。

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系统的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合柔性照明装置与连接装置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合柔性照明装置与连接装置状态的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1至图4,柔性照明系统100可以包括柔性照明装置102及连接装置104。

柔性照明装置102是柔性(flexible)地配备的照明器具。柔性照明装置102可以包括柔性基板111、保护部113及遮光部115。

柔性基板111可以使用fpcb(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在柔性基板111的一面,可以贴装有一个以上的照明元件121。作为照明元件121,可以使用led(lightemittingdiode)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照明元件121可以沿着柔性基板111的长度方向彼此隔开排列。在柔性基板111中,可以配备有与照明元件121电连接的配线图案12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配线图案123可以在柔性基板111的另一面沿柔性基板111的长度方向配备。但是,并非配线图案123的位置限定于此,也可以配备于柔性基板111的一面等另外的位置。

保护部113可以保护柔性基板111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护部113可以包括:第一保护部113-1,所述第一保护部113-1在柔性基板111的一面包围柔性基板111配备;及第二保护部113-2,所述第二保护部113-2在柔性基板111的另一面包围柔性基板111配备。保护部113可以以绝缘材质配备。另外,保护部113可以以能透光的材质配备。其中,第一保护部113-1可以发挥使照明元件121产生的光可以透过并照射到外部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此虽然说明了保护部113包括第一保护部113-1的情形,但并非限定于此,保护部113也可以无需第一保护部113-1而由第二保护部113-2构成。

遮光部115可以配备于保护部113的外侧。遮光部115可以以不透光的材质配备。或者,遮光部115可以以不透光但能反射光的材质配备。遮光部115可以发挥使得照明元件121产生的光照射到保护部113的一面(未形成遮光部115的面)的作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遮光部115可以配备于第一保护部113-1的一侧面及上面和第二保护部113-2的下面。此时,第一保护部113-1的另一侧面未形成遮光部115,在照明元件121产生的光照射到未形成遮光部115的第一保护部113-1的另一侧面。遮光部115虽然不排除使得光完全无法透过的情形,但可以发挥使得照明元件121产生的光主要照射到未形成遮光部115的第一保护部113-1另一侧面的作用。

其中,照明元件121的方向与光的照射方向不一致,照明元件121的方向与光的照射方向构成直角。可以将这种柔性照明装置称为“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

连接装置104可以发挥向柔性照明装置102传递电源的作用。连接装置104可以包括主体部131、电源连接部133、照明装置引导部135、连接端子137及夹子部139。主体部131可以以绝缘材质构成。主体部131可以包括第一主体部131-1及第二主体部131-2。第一主体部131-1可以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一端部相向地配备。第一主体部131-1可以以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端面对应的形状配备。第二主体部131-2可以从第一主体部131-1的各边缘朝向柔性照明装置102凸出配备。

电源连接部133可以配备于主体部131的一侧。电源连接部133的一端可以与连接端子137电连接。电源连接部133的另一端可以电连接于电源供应部(图上未示出)。电源供应部(图上未示出)例如可以为smps(switchingmodepowersupply:开关电源)。

照明装置引导部135可以从主体部131向柔性照明装置102侧凸出配备。主体部131及照明装置引导部135可以以透明材质或半透明材质构成,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以不透明材质等构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照明装置引导部135可以从第二主体部131-2的端部向柔性照明装置102侧延长配备。照明装置引导部135可以引导柔性照明装置102插入到连接装置104的内侧。照明装置引导部135可以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一个以上的面接触,引导使得柔性照明装置102沿着所述接触的面插入到连接装置104的内侧。

另外,照明装置引导部135可以由一个以上的侧面开放配备。此时,如果柔性照明装置102插入到连接装置104的内侧,则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一个以上的侧面借助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侧面而露出到外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照明装置引导部135可以包括第一引导部135-1及第二引导部135-2。第一引导部135-1可以从第二主体部131-2的上端向柔性照明装置102侧延长。第二引导部135-2可以从第二主体部131-2的下端向柔性照明装置102侧延长。此时,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两侧面开放。

其中,第一引导部135-1及第二引导部135-2可以分别与第二主体部131-2的上端及下端有错层地配备。即,第一引导部135-1的表面与第二主体部131-2的上端表面可以有错层地配备,第二引导部135-2的表面与第二主体部131-2的下端表面可以有错层配备。

另一方面,在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端部,可以配备有支撑框架135-3。支撑框架135-3可以在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端部,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端面形状对应地配备。支撑框架135-3可以沿着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端部边缘配备。此时,柔性照明装置102可以插入到支撑框架135-3的内侧。支撑框架135-3可以连接第一引导部135-1及第二引导部135-2的端部配备。

连接端子137的一端通过主体部131而与电源连接部133电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37可以从第一主体部131-1向柔性照明装置102侧凸出配备。连接端子137的一端可以在第一主体部131-1内与电源连接部133电连接。连接端子137的另一端与柔性照明装置102电连接。

具体而言,在使用者将柔性照明装置102插入到连接装置104的内侧的情况下,连接端子137的另一端可以与配备于柔性基板111的配线图案123接触。例如,在配线图案123配备于柔性基板111的下面的情况下,连接端子137的另一端可以在插入到柔性基板111的下部的同时与配线图案123接触。

连接端子137的另一端可以向柔性照明装置102侧厚度越来越薄地配备。此时,当柔性照明装置102插入到连接装置104的内侧时,连接端子137的另一端在挤入柔性基板111与第二保护部113-2之间的同时与配线图案123接触。

夹子部139可以结合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外侧。夹子部139可以在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结合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夹子部139可以在封闭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的同时结合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此时,夹子部139可以贴紧借助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侧面固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夹子部139可以包括第一板139-1、第二板139-2及第三板139-3。第一板139-1可以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相向地配备。第二板139-2可以从第一板139-1的上端向照明装置引导部135侧凸出配备。第三板139-3可以从第一板139-1的下端向照明装置引导部135侧凸出配备。

第一板139-1可以封闭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第二板139-2可以安放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上端(即,第一引导部135-1)。在第二板139-2的端部,可以配备有第一卡接部139-2a。第一卡接部139-2a可以向下侧折弯后向上部倾斜地配备。第三板139-3可以安放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下端(即,第二引导部135-2)。在第三板139-3的端部,可以配备有第二卡接部139-3a。第二卡接部139-3a可以向上侧折弯后向下部倾斜地配备。

在第一引导部135-1,可以配备有与第一引导部135-1的表面有错层地配备的第一卡槽135-1a。在第二引导部135-2,可以配备有与第二引导部135-2的表面有错层地配备的第二卡槽135-2a。在夹子部139在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加装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情况下,第一卡接部139-2a卡接于第一卡槽135-1a,第二卡接部139-3a卡接于第二卡槽135-2a,从而实现结合。

另一方面,在第一板139-1的内面(即,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相向的面),可以凸出有一个以上的固定凸起139-1a。在夹子部139在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结合于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情况下,固定凸起139-1a可以钉于借助照明装置引导部135的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侧面(形成有遮光部115的面)并固定。

即,固定凸起139-1a可以以端部尖锐的形态配备,可以钉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侧面。因此,连接装置104与柔性照明装置102间的结合变得坚固,可以防止连接装置104脱离。

在公开的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04的两侧面开放配备,从而通过连接装置104的开放的一侧面,使得夹子部139固定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侧面,柔性照明装置102的光照方向通过连接装置104的开放的另一侧面露出到外部,可以使光线干扰实现最小化。

图5a和5a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仰视图及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图5a和5a在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下面,可以标识有标识截断柔性照明装置102的部分的截断标记117。其中,截断标记117可以标识于柔性基板111的下面。截断标记117可以在柔性基板111的下面,沿柔性基板111的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配备多个。而且,截断标记117可以以能在外部识别的方式配备。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截断标记117可以标识于柔性基板111的下面。例如,截断标记117可以在柔性基板111的下面,沿柔性基板111的中心隔开配备多个。第一保护部113-1可以包围柔性基板111的上面配备,第二保护部113-2可以包围柔性基板111的下面配备。

而且,遮光部115可以配备于第一保护部113-1的一侧面(图5中为左侧面)及上面和第二保护部113-2的下面。此时,第一保护部113-1的另一侧面(图5中为右侧面)不形成遮光部115,使得照明元件121产生的光向未形成遮光部115的第一保护部113-1的另一侧面照射。

即,在柔性照明装置102中,照明元件121向上部方向形成,但光照方向为右侧方向。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可以以柔性基板111放置的面为基准,向上部及下部方向弯曲使用。换言之,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弯曲方向可以成为与光照方向垂直的方向。

其中,在第二保护部113-2的下面,在标识有截断标记117的柔性基板111的中心区域可以不形成遮光部115。此时,第二保护部113-2可以由能透光的材质构成,在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下部,以使用者肉眼可识别的方式显示出截断标记117。

另外,遮光部115可以在第一保护部113-1的一侧面及上面形成,在柔性基板111的下面,也可以只形成第二保护部113-2。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下部,也以使用者肉眼可识别的方式显示出截断标记117。

另外,在柔性照明装置102中,也可以在形成有截断标记117的部分形成开口,配备得能够在外部识别截断标记117。例如,可以在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下面,沿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中心形成有开口。但是,并非限定于此,截断标记117可以配置于柔性基板111的下面,以能在外部识别的多样形态配备。

如上所述,截断标记117配备于柔性基板111的下面,配备得能够在外部识别,从而即使柔性照明装置102弯曲,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截断标记117,准确地找到柔性照明装置102要截断的部分并截断。

即,即使柔性照明装置102配备得能够在多个部分截断,如果截断标记117已标识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外面,则当柔性照明装置102弯曲时,截断标记117也会移动而与实际需截断的部位不一致。可是,如果截断标记117配备于柔性基板111的下面,使得能在外部识别,则即使柔性照明装置102弯曲,也使得截断标记117与实际需截断的部位一致,因而使用者可以正确找到柔性照明装置102需截断的部分并截断。

图6是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剖面图。其中,重点说明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有差异的部分。

如果参照图6,遮光部115可以配备于第一保护部113-1的两侧面及第二保护部113-2的下面。此时,第一保护部113-1的上面不形成遮光部115,照明元件121产生的光照射到未形成遮光部115的第一保护部113-1的上面。

即,在柔性照明装置102中,照明元件121向上部方向形成,光照方向也为上部方向。如上所述,可以将照明元件121的方向与光的照射方向一致的柔性照明装置称为“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

这种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可以向与作为光照方向的上部方向相反的下部方向弯曲使用。换言之,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弯曲方向可以成为与作为光照方向的上部方向和与其相反的下部方向。

在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使得弯曲方向成为与光照方向垂直的方向,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使得弯曲方向成为光照方向及其相反方向,从而可以增大柔性照明装置102的安装容易性。另外,当通过连接装置而连接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与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时,随着照明方向互不相同地出现,使得可以多样地展现照明。

图7是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其中显示了用于连接2个柔性照明装置的连接装置的构成。

即,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了连接装置104的一侧连接于电源供应部(图上未示出)、连接装置104的另一侧连接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情形。另一方面,图7所示的实施例显示了随着连接装置204的一侧连接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连接装置204的另一侧连接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2个柔性照明装置通过连接装置204而电连接的情形。

如果参照图7,连接装置204可以包括以主体部231为中心而在主体部231的一侧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连接的第一连接装置204-1及在主体部231的另一侧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连接的第二连接装置204-2。第一连接装置204-1和第二连接装置204-2可以以主体部231为中心左右对称配备。

主体部231可以包括第一主体部231-1及第二主体部231-2。第一主体部231-1可以在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之间,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及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各端部相向地配备。第二主体部231-2可以在第一主体部231-1的各边缘,朝向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及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分别凸出配备。

第一连接装置204-1可以包括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第一连接端子237a及第一夹子部239a。其中,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第一连接端子237a及第一夹子部239a与图3所示的对应的构成分别相同或类似,因而对此简单说明。

其中,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可以从第二主体部231-2的一侧向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侧配备。第一连接端子237a可以从第一主体部231-1的一面向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侧凸出配备。第一连接端子237a可以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配线图案电连接。第一夹子部239a可以结合于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的外侧。第一夹子部239a可以在封闭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的开放的一侧面的同时结合于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此时,第一夹子部239a可以贴紧借助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的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侧面固定。

第二连接装置204-2可以包括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第二连接端子237b及第二夹子部239b。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可以在第二主体部231-2的另一侧向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侧配备。第二连接端子237b可以在第一主体部231-1的另一面向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侧凸出配备。第二连接端子237b可以在第一主体部231-1与第一连接端子237a电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237b可以与第一连接端子237a一体配备。第二连接端子237b可以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配线图案电连接。

第二夹子部239b可以结合于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的外侧。第二夹子部239b可以在封闭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的开放的一侧面的同时结合于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此时,第二夹子部239b可以贴紧借助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的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侧面固定。

另一方面,在此图示了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及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为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情形,但并非限定于此,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及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中某一者可以为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另一者可以为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另外,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及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也可以均为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

图8是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在此图示了用于连接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与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的连接装置的构成。下面以与图7所示实施例有差异的部分为重点进行说明。

如果参照图8,在主体部231一侧配备的第一连接装置204-1可以与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202-1连接,在主体部231的另一侧配备的第二连接装置204-2可以与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202-2连接。

第一连接装置204-1的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的两侧面可以开放配备。第一夹子部239a可以在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的一侧,在封闭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的开放的一侧面的同时结合于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

第一夹子部239a可以贴紧借助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的开放的一侧面而露出到外部的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侧面固定。其中,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未形成遮光部的面(即,光照射的面),与第一照明装置引导部235a的开放的另一侧面相向配置。

相反,第二连接装置204-2的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的上面及下面可以开放配备。第二夹子部239b可以在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的下部,在封闭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的开放的下面的同时结合于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

第二夹子部239b可以贴紧借助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的开放的下面而露出到外部的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下面固定。其中,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未形成遮光部的面(即,光照射的面),与第二照明装置引导部235b的开放的上面相向配置。

另一方面,就柔性照明系统而言,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202-1(第一类型照明)与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202-2(第二类型照明)可以多样地排列。例如,第一类型照明与第二类型照明既可以反复排列,也可以以排列多个第一类型照明后排列多个第二类型照明等多样形态排列,由此可以展现多样的照明。

另外,第一连接装置204-1的两侧面开放配备,从而通过第一连接装置204-1的开放的一侧面,第一夹子部239a固定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侧面,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光照方向通过第一连接装置204-1的开放的另一侧面露出到外部,可以使光线干扰实现最小化。而且,第二连接装置204-2的上面及下面开放配备,从而通过第二连接装置204-2的开放的下面,第二夹子部239b固定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下面,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光照方向通过第二连接装置204-2的开放的上面露出到外部,可以使光线干扰实现最小化。

图9及图10是显示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而连接的状态的图。

如果参照图9及图10,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及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可以为第二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连接装置204可以在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之间,连接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

在连接装置204中,在主体部231的一侧配备的第一连接装置204-1可以连接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一端部,在主体部231的另一侧配备的第二连接装置204-2可以连接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一端部。其中,第一夹子部239a可以结合于第一连接装置204-1,第二夹子部239b可以结合于第二连接装置204-2。

在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另一端部,可以连接又一连接装置104。在连接装置104的一侧可以配备有电源连接部133。电源连接部133可以与电源供应部(图上未示出)电连接。在又一连接装置104,可以结合第三夹子部239c。

在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另一端部,可以结合有收口构件241。收口构件241可以保护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另一端部免受外部环境影响。收口构件241可以防止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配线图案等露出到外部。

其中,如果从连接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另一端部的连接装置104供应电源,则通过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及连接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一端部的连接装置204,向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传递、供应电源。

图11是显示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而连接的状态的图。

如果参照图11,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及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可以为第一类型的柔性照明装置。

在连接装置204中,配备于主体部231的一侧的第一连接装置204-1可以连接于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一端部,配备于主体部231的另一侧的第二连接装置204-2可以连接于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一端部。其中,第一夹子部239a可以结合于第一连接装置204-1,第二夹子部239b可以结合于第二连接装置204-2。

在第一柔性照明装置202-1的另一端部,可以连接有又一连接装置104。在连接装置104的一侧,可以配备有电源连接部133。电源连接部133可以与电源供应部(图上未示出)电连接。在又一连接装置104,可以结合第三夹子部239c。

在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另一端部,可以结合有收口构件241。收口构件241可以保护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另一端部免受外部环境影响。收口构件241可以防止第二柔性照明装置202-2的配线图案等露出到外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102可以通过支架加装于安装面。图12a和12b是显示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照明装置加装于支架的状态的立体图及剖面图。

如果参照图12a和12b,支架150可以通过固定元件160固定于安装面s(例如,壁面或顶棚等)。支架150可以在安装面s相互隔开配备多个。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照明装置102可以插入到支架150的内部并结合。

在柔性照明装置102的两侧,可以配备有加装槽119。加装槽119可以沿柔性照明装置102的长度方向配备。当柔性照明装置102插入到支架150的内部时,加装槽119可以卡接于在支架150的上端配备的加装部152而固定加装。

另外,在公开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连接装置104的连接端子137容易地与柔性照明装置102的配线图案123接触,可以利用另外的加长杆。图13a至13c是显示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利用加长杆与柔性照明装置连接的过程的图。

首先,准备加长杆170(图13a)。加长杆170可以以棒(bar)形态配备,可以配备得向端部越来越扁平(即,宽度和厚度变窄)。

然后,将加长杆170的端部挤入柔性照明装置102的柔性基板111与第二保护部113-2之间(图13b)。即,通过加长杆170,预先撑开并放入柔性基板111与第二保护部113-2之间。

然后,将柔性照明装置102插入到连接装置104的内侧(图13c)。其中,通过加长杆170,撑开放入柔性基板111与第二保护部113-2之间,因而连接装置104的连接端子137可以容易地进入柔性基板111与第二保护部113-2之间并与配线图案123接触。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但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针对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范畴的限度内,可以进行多样变形。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得局限于说明的实施例确定,应根据后述的权利要求书以及与该权利要求书均等的范围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