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9996发布日期:2019-12-27 16:2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顶灯。



背景技术:

led是一种固态冷光源,具有环保无污染、耗电少、光效高、寿命长等优点,因此,led吸顶灯将成为照明节能改造的最佳选择。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电力供应存在严重的短缺问题,而照明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开发新型高效、节能、寿命长、显指高、环保的led吸顶灯对居家照明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led吸顶灯以定向发光、功率消耗低、驱动特性好、响应速度快、调光调色、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势逐渐走入人们视野、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替代传统光源优势的新一代节能光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顶灯,该吸顶灯具有轻薄、节能、易于辨识的特点。

一种吸顶灯,所述吸顶灯包括灯座、边框以及灯罩,所述灯座与所述灯罩正对设置,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灯座与所述灯罩之间并与所述灯座及所述灯罩连接,所述灯座上设置有一光源,所述光源朝向所述灯罩设置,所述边框、所述灯座及所述灯罩包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边框至少包括一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容置腔方向延伸出多个卡合部,所述第二板体由所述第一板体向所述容置腔方向延伸,所述灯罩的边缘位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卡合部之间,所述吸顶灯还包括多个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合部卡合,所述卡扣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卡合部之间并与所述灯罩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部远离所述第一板体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柱,所述卡扣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柱,所述第一卡柱与所述第二卡柱的方向相反以实现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板体夹持所述灯罩的边缘以固定所述灯罩。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卡柱,所述卡扣与至少两个卡合部卡合,所述卡扣包括一卡合腔,所述卡合部设置于所述卡合腔内,所述卡扣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卡合部远离所述第二板体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边框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三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容置腔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不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透明或半透明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吸顶灯还包括至少两个密封条,至少一个所述密封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至少一个所述密封条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灯条,所述发光灯条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灯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还包括多个透镜条,所述透镜条与所述发光灯条的数量相同,所述透镜条设置于所述发光灯条远离所述灯座一层。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灯条包括多个灯珠,所述透镜条包括多个透镜,所述透镜覆盖所述灯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灯通过使用卡扣卡合灯罩实现对灯罩的固定且,该方法结构简单牢固,使用原件较少,使得吸顶灯较为轻薄;且,通过设置透明或半透明结构的第二连接部,可以有效提升吸顶的的辨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的灯座及光源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沿iv-iv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的卡扣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以参照附图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者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覆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1的立体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图1沿iii-iii的剖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顶灯1包括灯座11、边框12以及灯罩14。所述灯座11与所述灯罩14相对设置,所述边框12设置于灯座11与灯罩14之间并与灯座11及灯罩14连接,边框12、灯座11及灯罩14包围形成一容置腔15。灯座11上设置有一光源110,光源110朝向灯罩14设置。

如图3及图4所示,吸顶灯1可通过灯座11实现放置、连接或者固定,灯座11包括固定单元115与电源116。于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电源116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置腔15内并至少与光源110电性连接,电源116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灯座11可以为金属结构、弹性结构等。请参阅图4,固定单元115设置于灯座11远离灯罩14一侧,固定单元可以为由灯座11一侧面上向外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远离所述容置腔15一侧可为挂钩、卡合件、粘附件等用于与外界固定的装置。

光源110设置于容置腔15内且设置于灯座11上。于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光源110包括多个发光灯条111,发光灯条111设置于容置腔15内并与灯座11连接,发光灯条111可通过卡合、粘结、铆钉螺接等方式与灯座11固定,发光灯条111包括多个灯珠112,多个灯珠112设置于发光灯条111上,多个灯珠112呈直条状排列,灯珠112可以为发光发光二极管。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10还包括多个透镜条113,透镜条113与发光灯条111的数量相同,透镜条113设置于发光灯条111远离灯座11一侧,透镜条113包括多个透镜114,透镜114覆盖灯珠112,透镜114可使灯珠112发出的光线扩散,以提升光源110的光均匀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光源110的发光源不仅限定为发光灯条,还可以为发光矩阵或单个发光源,光源110的散射模块不仅限定为透镜条,还可为其他具备光线散射能力的光学模块。

请参阅图4及图5,所述边框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2及第三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21靠近灯罩14设置,第三连接部123靠近灯座11设置,第二连接部122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三连接部123之间,第二连接部122与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三连接部123的一侧接触,第三连接部123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二连接部122靠近容置腔15一侧。边框12还包括至少两个密封条124,至少一个密封条124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22之间,至少一个密封条124设置于第二连接部122与第三连接部123之间,第二连接部122与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三连接部123通过螺栓125连接,密封条124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22及第二连接部122与第三连接部123靠近灯座11外围的交界处,密封条124可使得第二连接部122与第一连接部121及第三连接部123之间密封紧密,于一实施例中,边框12具备ip50级别防尘防水能力。于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三连接部123不接触,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三连接部123之间存在间隙,第三连接部123对应所述间隙设置,第二连接部122为透明或半透明结构,使得吸顶灯1的光线可以从第二连接部122射出,以提升吸顶灯1的辨识度。

请参阅图4及图6,第一连接部121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1211及第二板体1212,第一板体1211朝向容置腔15方向延伸出多个卡合部1213,第二板体1212由第一板体1211向容置腔15方向延伸。灯罩14的边缘位于第二板体1212与卡合部1213之间。吸顶灯1还包括多个卡扣13,卡扣13与卡合部1213卡合,卡扣1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板体1212与卡合部1213之间并与灯罩14接触。卡合部1213远离第一板体1211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柱1214,卡扣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卡柱131,卡扣13还包括一卡合腔132,卡合部1213设置于卡合腔132内,第一卡柱1214与第二卡柱131的方向相反以实现卡合,卡扣13卡合于第一板体1211上并挤压灯罩14使得灯罩14被压合在第二板体1212上,即,卡扣13与第二板体1212夹持灯罩14的边缘以固定灯罩14。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吸顶灯1的卡扣13的立体示意图,于一实施例中,卡扣13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卡柱131,卡扣13与至少两个卡合部1213卡合,卡扣1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卡合部1213远离第二板体1212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顶灯1,包括灯座11、边框12、灯罩14以及容置腔15,所述灯座11与所述灯罩14相对设置,所述边框12设置于灯座11与灯罩14之间并与灯座11及灯罩14连接,灯座11上设置有一光源110,光源110朝向灯罩14设置,边框12、灯座11及灯罩14包围形成一容置腔15,边框12至少包括一第一连接部121,第一连接部121包括相连的第一板体1211及第二板体1212,第一板体1211朝向容置腔15方向延伸出多个卡合部1213,第二板体1212由第一板体1211向容置腔15方向延伸,灯罩14的边缘位于第二板体1212与卡合部1213之间,吸顶灯1还包括多个卡扣13,卡扣13与卡合部1213卡合,卡扣1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板体1212与卡合部1213之间并与灯罩14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是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