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射平切光线的车载使用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9180发布日期:2019-12-03 18:0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照射平切光线的车载使用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车载照明灯。



背景技术:

车载照明灯用途广泛,能够在夜间提供高亮度的照明,且携带方便,亦可手提使用。现常用的车载照明灯具体应用于自行车或者电动车或者汽车等,可直接加装照明灯,安装拆卸方便,用于辅助照明。

车载照明灯包括灯体、散热风扇和设置于灯体内的光源组件,光源组件由带led灯珠的灯板和用于驱动led灯珠的驱动板构成。通常灯板均设置于灯体的前端,驱动板有分内置驱动结构和外置驱动结构。为了使光束达到聚拢效果,通常会在led灯珠的前方设置凸透镜。现有技术中,凸透镜与灯体分开,通常设置于汽车大灯玻璃上,与灯体为独立结构。因此,现有结构的车载照明灯还存在以下缺陷:1)安装灯体后,led灯珠与汽车大灯玻璃的透镜的距离误差较大,使不同产品成像效果不同;2)透镜只具备一定的光束聚拢作用,但没有对眩光进行控制,但还是存在一定的眩光,容易干扰对向车辆,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照射平切光线的车载使用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照射平切光线的车载使用照明灯,包括灯体和设置于灯体内的光源组件,灯体由中空的灯座和安装于灯座前端的灯头构成,灯座的后端设有向后吸风的散热风扇,光源组件设置于灯头的内部,光源组件由灯板构成,灯板上焊接有向前照射的led灯珠,灯板和散热风扇均共同电性连接有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连接有往外延伸的电源线,所述灯头的前端边缘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一端留有定位开口,并设有配对贴合至定位凹槽上的凸透镜,凸透镜位于led灯珠的正前方,凸透镜的后端面为平整面,凸透镜的后端面边缘设有配对贴合至定位开口的限位块,并通过配对螺接在灯头前端的灯头盖进行锁紧,凸透镜的前端面为向前凸起的弧形面,并在弧形面上设有两条沿中心线进行上下对称的截光线,截光线用于沿上下方向截止光束。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led灯珠共设有两排,两排led灯珠分别沿上下方向进行整齐排列在灯板的中部。两排led灯珠可设计成颜色相同的结构,也可设计成颜色不同的结构,其中,较为常见的配色为白白、白黄和黄黄三种颜色,两排led灯珠可作为远近光使用,通过控制器切换远光灯或者近光灯;当位于下排的led灯珠点亮,同时位于上排的led灯珠也点亮时,为远光模式,远光模式下位于上排的led灯珠照射的是近光,具有良好的铺路效果;当位于上排的led灯珠点亮,同时位于下排的led灯珠熄灭时,为近光模式。当两排led灯珠颜色不同时,不仅可增加光照的炫丽效果,而且可通过光照颜色即可判断出不同的光照模式。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灯座的后端设有用于配对安装散热风扇的散热腔室,散热风扇通过风扇座进行安装,灯座的后端设有与散热腔室导通的通风口。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灯座的侧面设有若干条沿灯座的前端延伸至后端的导风槽,灯座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带出风口的后盖。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灯座的前端中心设有用于配对安装灯头的安装槽,灯头的后端设有配对穿入安装槽内的定位柱。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灯头的内部设有用于配对安装灯板的定位平台,灯板通过螺钉横向固定在定位平台上。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平台上设有穿透定位柱的穿线孔,灯座的侧面设有便于穿入电源线的引线透孔。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灯座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路板的定位腔,且驱动电路板位于散热风扇的前方。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源线上设有驱动盒,驱动电路板安装在驱动盒内。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凸透镜通过定位凹槽进行配对安装,同时通过定位开口与限位块进行限位,确保凸透镜按固定方向进行安装,且安装方便,安装后稳定牢固,确保凸透镜安装后与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精准,以显现最佳的成像效果,另外,凸透镜采用后平前凸的结构,光束聚拢效果更好,同时设置上下对称的截光线,截光线对眩光进行控制,几乎感觉不到眩光,可提高光束亮度,因此可获得较高的路面照明效果,使其形成截光型照明灯,成像后路面形成两条相互平行的水平光线,两条相互平行的水平光线之间的区域为成像区,由于光线进行平行照射,不会有任何余光给对向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凸透镜和灯头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凸透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为灯座,2为灯头,201为定位凹槽,202为定位开口,203为定位柱,3为凸透镜,301为限位块,302为截光线,4为灯头盖,5为后盖,6为散热风扇,7为风扇座,8为灯板,9为驱动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4,其具体实施的照射平切光线的车载使用照明灯包括灯体和设置于灯体内的光源组件,灯体由中空的灯座1和安装于灯座1前端的灯头2构成,灯座1的后端设有用于配对安装散热风扇6的散热腔室,散热风扇6通过风扇座7进行安装,灯座1的后端设有与散热腔室导通的通风口。灯座1的侧面设有若干条沿灯座1的前端延伸至后端的导风槽,灯座1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带出风口的后盖5。灯座1的前端中心设有用于配对安装灯头2的安装槽,灯头2的后端设有配对穿入安装槽内的定位柱203。

光源组件设置于灯头2的内部,光源组件由灯板8构成,灯板8上焊接有一排向前照射的led灯珠,灯头2的内部设有用于配对安装灯板8的定位平台,灯板8通过螺钉横向固定在定位平台上,灯板8和散热风扇6均共同电性连接有驱动电路板9,驱动电路板9连接有往外延伸的电源线(未图示),本实施例采用外置驱动结构,电源线上设有驱动盒(未图示),驱动电路板9安装在驱动盒内。

灯头2的前端边缘设有定位凹槽201,定位凹槽201的一端留有定位开口202,并设有配对贴合至定位凹槽201上的凸透镜3,凸透镜3位于led灯珠的正前方,凸透镜3的后端面为平整面,凸透镜3的后端面边缘设有配对贴合至定位开口202的限位块301,并通过配对螺接在灯头2前端的灯头盖4进行锁紧。凸透镜3的前端面为向前凸起的弧形面,并在弧形面上设有两条沿中心线进行上下对称的截光线302,截光线302用于沿上下方向截止光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参照图5和图6,其具体实施的照射平切光线的车载使用照明灯包括灯体和设置于灯体内的光源组件,灯体由中空的灯座1和安装于灯座1前端的灯头2构成,灯座1的后端设有用于配对安装散热风扇6的散热腔室,散热风扇6通过风扇座7进行安装,灯座1的后端设有与散热腔室导通的通风口。灯座1的侧面设有若干条沿灯座1的前端延伸至后端的导风槽,灯座1的后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带出风口的后盖5。灯座1的前端中心设有用于配对安装灯头2的安装槽,灯头2的后端设有配对穿入安装槽内的定位柱203。

光源组件设置于灯头2的内部,光源组件由灯板8构成,本实施例的灯板8上焊接有两排向前照射的led灯珠,两排led灯珠分别沿上下方向进行整齐排列在灯板8的中部,本实施例中,两排led灯珠所照射的光线颜色不同。两排led灯珠可用于切换远光灯或者近光灯,可通过控制器控制位于下排的led灯珠点亮,同时位于上排的led灯珠也点亮,此时为远光模式,此时照明效果最佳;通过控制器控制位于上排的led灯珠点亮,同时位于下排的led灯珠熄灭,此时为近光模式。操作简单,切换方便,与传统汽车大灯切换远近灯的结构不同,直接通过不同的灯珠对应不同位置的光束,不需要另外再设置挡光片,结构简单,可节省产品制造成本。另外,由于两排led灯珠颜色不同,不仅可增加光照的炫丽效果,而且可通过光照颜色即可判断出不同的光照模式。

灯头2的内部设有用于配对安装灯板8的定位平台,灯板8通过螺钉横向固定在定位平台上,灯板8和散热风扇6均共同电性连接有驱动电路板9,驱动电路板9连接有往外延伸的电源线(未图示),本实施例采用内置驱动结构,灯座1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路板9的定位腔,且驱动电路板9位于散热风扇6的前方,定位平台上设有穿透定位柱203的穿线孔,灯座1的侧面设有便于穿入电源线的引线透孔,驱动电路板9上设有穿过穿线孔并与灯板8进行焊接的接电部。

灯头2的前端边缘设有定位凹槽201,定位凹槽201的一端留有定位开口202,并设有配对贴合至定位凹槽201上的凸透镜3,凸透镜3位于led灯珠的正前方,凸透镜3的后端面为平整面,凸透镜3的后端面边缘设有配对贴合至定位开口202的限位块301,并通过配对螺接在灯头2前端的灯头盖4进行锁紧。凸透镜3的前端面为向前凸起的弧形面,并在弧形面上设有两条沿中心线进行上下对称的截光线302,截光线302用于沿上下方向截止光束。

凸透镜3通过定位凹槽201进行配对安装,同时通过定位开口202与限位块301进行限位,确保凸透镜3按固定方向进行安装,且安装方便,安装后稳定牢固,确保凸透镜3安装后与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精准,以显现最佳的成像效果,另外,凸透镜3采用后平前凸的结构,光束聚拢效果更好,同时设置上下对称的截光线302,截光线302对眩光进行控制,几乎感觉不到眩光,可提高光束亮度,因此可获得较高的路面照明效果,使其形成截光型照明灯,成像后路面形成两条相互平行的水平光线,两条相互平行的水平光线之间的区域为成像区,由于光线进行平行照射,不会有任何余光给对向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