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9238发布日期:2020-02-18 13:0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申请人常州科林华欣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于2017年提出一项发明专利zlcn201711166454.6,其公开了一种太阳光照明系统,主要内容为:包括透光罩、安装螺钉、保温圆筒、屋顶层、光导管、底盘、吊顶、固定罩、漫射器、卡环和密封圆筒,所述光导管为圆筒结构,光导管安装在保温圆筒内,密封圆筒底端为法兰盘结构,密封圆筒安装在保温圆筒上靠近顶端,密封圆筒底部通过安装螺钉固定安装在屋顶层上,透光罩安装在光导管的顶端且通过安装螺钉固定在密封圆筒上,保温圆筒上端安装在屋顶层内孔里,屋顶层内孔下端通过卡环固定,保温圆筒下端外安装有底盘,底盘为橡胶材料,底盘固定安装在吊顶内孔里,固定罩通过安装螺钉与底盘连接,漫射器卡在固定罩内。

该方案采用球形的透光罩来进行透光。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球形透光罩。但是经过分析认为,球形透光罩并非没有缺点,在额定高度内,球面的面积最大,其次是多面锥形体,面越多,表面积越大。在光导管的直径一定的情况下,光线透过率都是一样。但是面积越大,其自清理能力就越差,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足够的阳光透过的情况下,提高透光罩的自清理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该系统在保证光照的情况下,能够在雨水冲刷下具有更为优异的自清理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包括用于给变电站的建筑内部供电的led照明子系统、用于给变电站进行室外照明的太阳能照明子系统,所述建筑的顶部设有用于给建筑内的走廊照明的光导照明子系统;

所述光导照明子系统包括多个沿建筑内的走廊布置的光导照明模块,所述光导照明模块包括设置在建筑顶部的防水台、圆形管道、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为由上罩体和下罩体组成的一体式注塑件;所述上罩体为三面锥形体,所述下罩体为圆柱形体;

所述防水台和建筑的顶部、圆形管道密封连接;所述透光罩和圆形管道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圆形管道贯穿所述建筑的顶部。

在上述的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中,所述上罩体的下部的边为弧形;所述上罩体的三个侧面上均分别上设有第一加强凸棱和第二加强凸棱,所述第一加强凸棱设置在靠近下罩体的位置;所述第一加强凸棱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凸棱为倒v形。

在上述的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中,所述上罩体上的三个侧面上的三根第一加强凸棱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在上述的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中,所述圆形管道的内壁为光滑的反光面。

在上述的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中,所述下罩体通过螺纹拧紧在圆形管道的顶部。

在上述的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中,所述防水台包括混凝土台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铺设在混凝土台的表面以及混凝土台和圆形管道顶部之间。

在上述的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中,所述圆形管道和建筑顶部连接的位置也设有防水层。

在上述的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中,所述太阳能照明子系统包括多个设置在建筑外侧的太阳能路灯。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采用了led照明子系统、太阳能照明子系统、光导照明子系统集合,其每年为变电站节省15330kwh的电量。

本申请的光导照明子系统将透光罩由球面改成了三面锥形体,其能够在正常导光的前提下,提高了透光罩自清理能力。解决了传统的球面透光罩雨后存在一条一条的灰尘纹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导照明模块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光导照明模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参考图1-3,一种变电站综合照明系统,包括用于给变电站的建筑a内部供电的led照明子系统b、用于给变电站进行室外照明的太阳能照明子系统c,所述建筑a的顶部设有用于给建筑a内的走廊照明的光导照明子系统d;所述太阳能照明子系统包括多个设置在建筑a外侧的太阳能路灯1;

所述光导照明子系统包括多个沿建筑a内的走廊布e置的光导照明模块,所述光导照明模块包括设置在建筑a顶部的防水台2、圆形管道3、透光罩;所述透光罩为由上罩体4和下罩体5组成的一体式注塑件;所述上罩体4为三面锥形体,所述下罩体5为圆柱形体;

所述防水台2和建筑a的顶部、圆形管道3密封连接;所述透光罩和圆形管道3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圆形管道3贯穿所述建筑a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变电站内部所有的照明灯全部改为led灯,其能够有效降低电量消耗。其变电站围墙内院内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1,变电站二楼的走廊e采用光导照明子系统作为白天照明的主要光来源。出于防水防潮的考虑,变电站内的建筑a很少会采用大面积的窗户,因此其内部照明大多采用照明灯补充照明,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光导照明子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日光。

在实际应用中,上罩体4和下罩体5为一体式结构,其上罩体4的采用三面锥形体结构,其和球面透明罩具有相同的日光透过能力,但是其自清理能力更优,其在同样高度内,其具有更小的表面积,在雨水冲刷下,其自净能力更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罩体4的下部的边为弧形;所述上罩体4的三个侧面上均分别上设有第一加强凸棱6和第二加强凸棱7,所述第一加强凸棱6设置在靠近下罩体5的位置;所述第一加强凸棱6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凸棱7为倒v形。

相比于半球面结构,三面锥形体的上罩体4稳定性会略差,为了提高上罩体4的强度,在上罩体4上设置第一加强凸棱6和第二加强凸棱7,其能够起到提高三面锥形体的强度的作用。第一加强凸棱6和第二加强凸棱7是在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和透光罩一体成型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罩体4上的三个侧面上的三根第一加强凸棱6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圆形管道3的内壁为光滑的反光面,所述下罩体5通过螺纹拧紧在圆形管道3的顶部。具体来说,下罩体5设有内螺纹,圆形管道3设有外螺纹,在安装过程中,将透光罩拧紧在圆形管道3上即可。

优选地,所述防水台2包括混凝土台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铺设在混凝土台的表面以及混凝土台和圆形管道3顶部之间,所述圆形管道3和建筑a顶部连接的位置也设有防水层。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