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路灯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3627发布日期:2020-03-06 05:57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路灯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路灯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以及城市化的发展,道路通行越来越方便,路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路灯在黑暗的夜里给出行的行人和车辆提供了光源,特别是为夜晚出行的车辆提供了广阔的视野,避免驾驶员在夜晚因视野差造成的交通事故,所以路灯的正常运行很重要,路灯普遍安装在道路两侧,受行驶车辆撞击的事故常有发生,不仅容易造成路灯损坏,如路灯灯杆断裂,灯杆倾倒也会造成人员受伤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路灯防撞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将滚球筒活动套接在连接杆上,通过与转盘和滚轮配合,消除撞击体的撞击力度,同时可将撞击体滑出灯杆外端,在受撞击力较大时,滚球筒可抵消一些撞击力,同时配合外环套与内环套之间的支撑杆与橡胶会抵抗撞击力,减小灯杆的被撞击力度。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交通路灯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的灯杆以及与基座活动连接并包裹灯杆外侧的转盘,所述灯杆的外侧面包裹有内环套,所述内环套的外侧设有外环套,所述外环套内壁面通过支撑杆与内环套外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套的外侧位于转盘上活动连接有若干个竖杆,所述竖杆相邻之间的上下端活动套接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竖杆上位于上下相邻的连接杆之间套接有支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滚球筒,所述支杆位于外环套一侧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外环套的外侧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套内侧面与内环套外侧面连接的支撑杆呈交叉连接,支撑杆与内环套和外环套交叉连接,增大支撑力,可有效抵抗撞击力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套与内环套之间填充有橡胶,在受撞击时可通过橡胶进行缓冲,减小撞击力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与竖杆相对应的第一过孔,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一过孔套接在竖杆外侧,所述支杆相对滚轮的一侧设有第二过孔,所述支杆通过第二过孔套接在竖杆外侧,通过将连接杆两侧套接在竖杆上,并上端连接杆之间通过支杆来间隔,有利于给连接杆外滚球筒的套接产生足够空间,便于滚球筒自身的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上设有与竖杆相对应的竖杆孔,所述竖杆与竖杆孔螺纹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通过竖杆与转盘上的竖杆孔螺纹连接,可方便对竖杆进行更换,同时在连接杆与支杆套接在竖杆外侧时,可通过螺母对连接杆和支杆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滚球筒上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设有塞体,可向滚球筒内注入水,增滚球筒重量,提供其受撞击能力,同时注水防水方便快捷。

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灯杆受到撞击时,会先撞击连接杆外的滚球筒,滚球筒上下旋转并通过转盘以及滚轮左右旋转,将撞击力消除,同时由于滚球筒上下旋转以及转盘和滚轮左右的旋转可将撞击体滑出至灯杆外,避免撞击力的持续,若撞击力度较大,滚球筒以及转盘和滚轮来不及旋转被撞损坏,滚球筒可抵消一些撞击力,同时外环套与内环套之间的支撑杆与橡胶会抵抗撞击力,并进行缓冲,减小灯杆的撞击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与外环套和内环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杆与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滚球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竖杆与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杆;2内环套;3外环套;4支撑杆;5橡胶;6滚轮;7支杆;8螺母;9滚球筒;10连接杆;11第一过孔;12第二过孔;13转盘;14基座;15竖杆孔;16注水口;17塞体;18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7所示,一种交通路灯防撞装置,包括安装在基座14上的灯杆1以及与基座14活动连接并包裹灯杆1外侧的转盘13,所述灯杆1的外侧面包裹有内环套2,所述内环套2的外侧设有外环套3,所述外环套3内壁面通过支撑杆4与内环套2外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外环套3的外侧位于转盘13上活动连接有若干个竖杆18,所述竖杆18相邻之间的上下端活动套接有若干个连接杆10,所述竖杆18上位于上下相邻的连接杆10之间套接有支杆7,所述连接杆10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滚球筒9,所述支杆7位于外环套3一侧设有滚轮6,所述滚轮6与外环套3的外侧面贴合。

其中,所述外环套3内侧面与内环套2外侧面连接的支撑杆4呈交叉连接。

其中,所述外环套3与内环套2之间填充有橡胶5。

其中,所述连接杆10的两端设有与竖杆18相对应的第一过孔11,所述连接杆10通过第一过孔11套接在竖杆18外侧,所述支杆7相对滚轮6的一侧设有第二过孔12,所述支杆7通过第二过孔12套接在竖杆18外侧。

其中,所述转盘13上设有与竖杆18相对应的竖杆孔15,所述竖杆18与竖杆孔15螺纹连接,所述竖杆18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8。

其中,所述滚球筒9上设有注水口16,所述注水口16内设有塞体17。

实施例:在灯杆1受到撞击时,会先撞击连接杆10外的滚球筒9,滚球筒9上下旋转并通过转盘13以及滚轮6左右旋转,将撞击力消除,同时由于滚球筒9上下旋转以及转盘13和滚轮6左右的旋转可将撞击体滑出至灯杆1外,避免撞击力的持续,若撞击力度较大,滚球筒9以及转盘13和滚轮6来不及旋转被撞损坏,滚球筒9可抵消一些撞击力,同时外环套3与内环套2之间的支撑杆4与橡胶5会抵抗撞击力,并进行缓冲,减小灯杆1的撞击力度。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