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防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9258发布日期:2020-04-21 17:5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三防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防灯,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三防灯。



背景技术:

三防灯是指防水、防尘、防腐此三防,采用专用防氧化防腐材料和硅胶密封圈来实现灯具的防护要求,一般用于腐蚀性比较强、尘土比较多、有雨淋的工业照明需求场所;传统的三防灯防护和接线存在一些缺点:

(1)设计不够合理,接线时不方便;

(2)功能单一:只有普通照明功能;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新型三防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三防灯。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三防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三防灯包括:灯管机构;分别设置在灯管机构两端的堵头和设置在所述灯管机构内的驱动电源;

所述灯管机构包括:灯壳;固定设置在灯壳内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方两侧上设有相对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固定设有灯板;所述散热板的下方设有凸台,用于固定所述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板的下方;

所述堵头包括:两端开口的内堵头;嵌设在所述内堵头一端的外堵头;所述内堵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电路控制板和微波感应器或功率色温控制器;下层固定设有接线端子。

所述微波感应器或所述功率色温控制器和所述灯板以及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与所述驱动电源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管机构还包括吸顶支架;所述灯壳底部两侧外表面分别设有滑槽,所述吸顶支架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灯壳的内部两侧上分别设有卡槽,用于将所述散热板固定在所述灯壳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板上固定设有反光杯或透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堵头一端设有内槽,所述内堵头的另一端设有外槽,所述内槽上嵌设有与所述内槽匹配的内硅胶垫,所述外槽上嵌设与所述外槽匹配的外硅胶垫,用于起到密封防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为三芯接线端子或者五芯接线端子,便于与外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堵头上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灯管机构;分别设置在灯管机构两端的堵头和设置在所述灯管机构内的驱动电源;所述灯管机构包括:灯壳;固定设置在灯壳内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方两侧上设有相对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固定设有灯板;所述散热板的下方设有凸台,用于固定所述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板的下方;所述堵头包括:两端开口的内堵头;嵌设在所述内堵头一端的外堵头;所述内堵头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设有电路控制板和微波感应器或功率色温控制器;下层固定设有接线端子。所述微波感应器和所述灯板以及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与所述驱动电源电连接。采用以上设计,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设有接线端子,便于外部接线;根据需求装设微波感应开关或者装设功率色温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爆炸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灯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灯管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内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内堵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0、灯管机构;11、散热板;111、折弯部;112、凸台;12、灯板;13、反光杯;14、驱动电源;15、吸顶支架;16、灯壳;161、滑槽;162、卡槽;

20、内堵头;21、上层;22、下层;23、接线端子;24、内硅胶垫;25、微波感应器;26、外硅胶垫;27、电路控制板;28、功率色温控制器;

30、外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三防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三防灯包括:灯管机构10;分别设置在灯管机构10两端的堵头和设置在所述灯管机构10内的驱动电源14;

所述灯管机构10包括:灯壳16;固定设置在灯壳16内的散热板11,所述散热板11上方两侧上设有相对的折弯部111,所述折弯部111上固定设有灯板12;所述散热板11的下方设有凸台112,用于固定所述驱动电源14,所述驱动电源14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板11的下方;

所述堵头包括:两端开口的内堵头20;嵌设在所述内堵头20一端的外堵头30;所述内堵头20分为上下两层;上层21设有电路控制板27和微波感应器25或功率色温控制器28;下层22固定设有接线端子23。

所述微波感应器25或所述功率色温控制器28和所述灯板12以及所述接线端子23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27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27与所述驱动电源14电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灯管机构10包括:灯壳16,固定设置在灯壳16上的散热板11,该散热板11为“工”字形,该散热板11的上方上设有相对的折弯部111,灯板12通过该折弯部111固定在散热板11上,以使不会晃动;散热板11的下方两侧上分别设有凸台11,该凸台112用于固定驱动电源14使其固定在散热板12的底部不会晃动,便于安装固定,提高产品可靠性;灯管机构10的两端固定嵌设有堵头;该堵头分为内堵头20和外堵头30,其中外堵头20分为上下两层,上层21设有电路控制板27,电路控制板27上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装设微博感应器25或者功率色温控制器28,其中微波感应器25又称微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原理制作的仪器。任何波都有反射的特性,当一定频率的波碰到阻挡物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的波被反射回来,如果阻挡物是静止的,反射波的波长就是恒定的,如果阻挡物是向波源运动,反射波的波长就比波源的波长来得短,如果阻挡物是向远离波源的方向运动,反射波的波长就比波源的波长来的长,波长的变化,就意味着频率的变化。微波感应正是通过反射波的变化知道有运动物体逼近或远离的,从而控制三防灯开启或关闭。内堵头20的下层设有五芯或三芯的接线端子23,与外界电线连接时,即插即拔即可连接方便;其中微波感应器25或功率色温控制器28和灯板12以及接线端子23分别与电路控制板27电性连接,电路控制板27与驱动电源14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管机构10还包括吸顶支架15;所述灯壳16底部两侧外表面分别设有滑槽161,所述吸顶支架15与所述滑槽161滑动连接;所述灯壳16的内部两侧上分别设有卡槽162,用于将所述散热板12固定在所述灯壳16内。

具体的,灯管机构10还饱括一吸顶支架15,该支架15的一面固定在墙体上,灯壳16的底部两边侧上分别设有滑槽161,该滑槽161与吸顶支架15的另一面滑动连接,灯管机构10通过吸顶支架15固定在墙体上;灯壳16的内侧两端上分别设有卡槽162,该卡槽162用于固定灯板11在其上不会掉落,同时,灯板11可以在卡槽162上水平滑动,方便灯板11的安装和拆卸,该设计还可以提高产品抗变形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板11上固定设有反光杯13或透镜。

具体的,在灯板11的光源上设有若干对应的反光杯13或透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装设不同发光角度的反光杯13或透镜;反光杯为反光装置的一种。反光装置是指为了利用有限的光能,通过光反射器来控制主光斑的光照距离和光照面积;反光杯是用点光源灯泡为光源,需远距离聚光照明的反射器,通常杯型,俗称反光杯,简单点说就是通过反光杯可以将灯板上散射的光源聚拢,使光源可照射更远,照射面具更集中;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plastic)和玻璃透镜(glass)两种,透镜和反光杯有异曲同工的用处,都是将散光聚拢,透镜的聚光能力更强,照射更远,照射物能更清晰的供人看到,但是透镜的成本要高过反光杯,故而更具实际的使用需求来选择反光杯13或透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堵头20一端设有内槽201,所述内堵头20的另一端设有外槽202,所述内槽201上嵌设有与所述内槽201匹配的内硅胶垫24,所述外槽202上嵌设与所述外槽202匹配的外硅胶垫26,用于起到密封防水。

具体的,内堵头20开口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不同的凹槽分为内槽201和外槽202,皆用于放置防水硅胶垫,该防水硅胶垫根据放置在不同的一端分为,内硅胶垫24和外硅胶垫26,内硅胶垫24与内槽201相匹配,外槽202与外硅胶垫26相匹配;外槽202放入外硅胶垫26后在嵌入外堵头30,内槽201放入内硅胶垫24后在嵌入灯壳16的一端,达到防水密封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23为三芯接线端子或者五芯接线端子,便于与外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堵头30上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

具体的,接线端子23为三芯或五芯接线端子,便于对下个灯具进行连接,形成互联,同时简化外部接灯线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外堵头30上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装设一个或两个出线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灯管机构10;分别设置在灯管机构10两端的堵头和设置在所述灯管机构10内的驱动电源14;所述灯管机构10包括:灯壳16;固定设置在灯壳16内的散热板11,所述散热板11上方两侧上设有相对的折弯部111,所述折弯部111上固定设有灯板12;所述散热板11的下方设有凸台112,用于固定所述驱动电源14,所述驱动电源14固定设置在所述散热板11的下方;所述堵头包括:两端开口的内堵头20;嵌设在所述内堵头20一端的外堵头30;所述内堵头20分为上下两层;上层21设有电路控制板27和微波感应器25或功率色温控制器28;下层22固定设有接线端子23。所述微波感应器25或所述功率色温控制器28和所述灯板12以及所述接线端子23分别与所述电路控制板27电连接,所述电路控制板27与所述驱动电源14电连接。采用以上设计,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设有接线端子,便于外部接线;根据需求装设微波感应开关或者装设功率色温控制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