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243发布日期:2020-05-22 21:3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眩灯,尤其涉及一种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防眩灯一般由支架、光源板和透镜等几大主要部件组成,通过支架将光源板和透镜进行固定,使得光源板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向外出射。但是现有的防眩灯,其光源板一般是直接固定在支架上的,这就造成了一种支架只能匹配一种型号的光源板,不具有兼容性,导致设计、制造成本增加,同时,这种安装方式一般仅限于在单颗光源或者指定数量的光源产品中应用,缺乏拼接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兼容至少两种光源、可减少设计与制造成本、可灵活拼接的的防眩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包括有至少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透镜,所述支架的底部形成有可安装cob光源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开设有与所述透镜对齐的避空口,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灯板的连接部,组装时,将所述cob光源装入所述卡槽内或者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有开设于所述支架拐角处的通孔,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螺丝将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顶部形成有筒形部,所述透镜嵌设于所述筒形部内。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有面框,所述面框上形成有套筒,所述套筒贯穿于所述面框的上下两侧,所述套筒套接于所述筒形部上。

优选地,所述面框的底部形成有两个卡勾,所述支架上开设有两个卡口,所述卡勾与所述卡口一一对齐,所述卡勾插设于所述卡口内且二者卡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有反光杯。

优选地,所述反光杯的底部形成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有波纹外壁,所述套筒包括有波纹内壁,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套筒内,且所述波纹外壁与所述波纹内壁相互卡合。

优选地,所述筒形部的外侧形成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数量是1个。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支架并排设置或者呈阵列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中,由于在所述支架的底部同时设置了卡槽和连接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即可将所述cob光源装入所述卡槽,也可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在匹配不同光源时,只需将光源安装于相应的位置即可实现组装,无需重新设计和制造,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同时,当需要多个光源组合使用时,可将多个支架并排拼接,或者将多个支架固定在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的灯板上,进而满足多种场合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眩灯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眩灯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眩灯的分解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防眩灯的分解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眩灯的立体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眩灯的立体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防眩灯的局部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眩灯的拼接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防眩灯的拼接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其包括有至少一个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部设有透镜2,所述支架1的底部形成有可安装cob光源12的卡槽11,所述卡槽11内开设有与所述透镜2对齐的避空口10,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灯板14的连接部13,组装时,将所述cob光源12装入所述卡槽11内或者通过所述连接部13将所述灯板14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

上述防眩灯中,由于在所述支架1的底部同时设置了卡槽11和连接部13,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即可将所述cob光源12装入所述卡槽11,也可通过所述连接部13将所述灯板14固定于所述支架1上,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在匹配不同光源时,只需将光源安装于相应的位置即可实现组装,无需重新设计和制造,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同时,当需要多个光源组合使用时,可将多个支架1并排拼接,或者将多个支架1固定在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的灯板14上,进而满足多种场合的应用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卡槽11的深度与所述cob光源12的厚度相同。当所述cob光源12安装于所述卡槽11内时,所述cob光源12的背面与所述支架1的底面平齐,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当多个支架1需要拼接时,可先将所述cob光源12安装于所述卡槽11内,再将多个支架1呈阵列式固定于预设的支撑板上。当然,也可以将多个支架1直接固定于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的所述灯板14。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连接部13包括有开设于所述支架1拐角处的通孔,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螺丝将所述灯板14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但是这仅是一种优选的应用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所述连接部13设计为插销、卡扣等多种替换形式。

为了便于安装透镜2,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的顶部形成有筒形部15,所述透镜2嵌设于所述筒形部15内。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面框3,所述面框3上形成有套筒30,所述套筒30贯穿于所述面框3的上下两侧,所述套筒30套接于所述筒形部15上。

为了实现面框3与支架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框3的底部形成有两个卡勾31,所述支架1上开设有两个卡口16,所述卡勾31与所述卡口16一一对齐,所述卡勾31插设于所述卡口16内且二者卡合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30的顶部固定有反光杯4。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4的底部形成有插接部40,所述插接部40包括有波纹外壁41,所述套筒30包括有波纹内壁32,所述插接部40插设于所述套筒30内,且所述波纹外壁41与所述波纹内壁32相互卡合。上述结构能使得所述反光杯4可靠地安装于所述套筒30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筒形部15的外侧形成有加强筋17。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的数量可以是1个。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至图7,所述支架1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支架1并排设置或者呈阵列式设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眩灯,其不仅能兼容多种光源,还可拼接成如图8和图9所示的结构,进而满足组合拼接的使用需求,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在防眩灯产品领域取得了突出的进步,适合在该领域内推广应用,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个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部设有透镜(2),所述支架(1)的底部形成有可安装cob光源(12)的卡槽(11),所述卡槽(11)内开设有与所述透镜(2)对齐的避空口(10),所述支架(1)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灯板(14)的连接部(13),组装时,将所述cob光源(12)装入所述卡槽(11)内或者通过所述连接部(13)将所述灯板(14)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包括有开设于所述支架(1)拐角处的通孔,借由穿过所述通孔的螺丝将所述灯板(14)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形成有筒形部(15),所述透镜(2)嵌设于所述筒形部(15)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面框(3),所述面框(3)上形成有套筒(30),所述套筒(30)贯穿于所述面框(3)的上下两侧,所述套筒(30)套接于所述筒形部(15)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3)的底部形成有两个卡勾(31),所述支架(1)上开设有两个卡口(16),所述卡勾(31)与所述卡口(16)一一对齐,所述卡勾(31)插设于所述卡口(16)内且二者卡合固定。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0)的顶部固定有反光杯(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4)的底部形成有插接部(40),所述插接部(40)包括有波纹外壁(41),所述套筒(30)包括有波纹内壁(32),所述插接部(40)插设于所述套筒(30)内,且所述波纹外壁(41)与所述波纹内壁(32)相互卡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cob光源(12)安装于所述卡槽(11)内时,所述cob光源(12)的背面与所述支架(1)的底面平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数量是1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数量是多个,多个支架(1)并排设置或者呈阵列式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匹配至少两种光源的防眩灯,其包括有至少一个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透镜,所述支架的底部形成有可安装COB光源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开设有与所述透镜对齐的避空口,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灯板的连接部,组装时,将所述COB光源装入所述卡槽内或者通过所述连接部将所述灯板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在匹配不同光源时,只需将光源安装于相应的位置即可实现组装,无需重新设计和制造,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同时,当需要多个光源组合使用时,可将多个支架并排拼接,或者将多个支架固定在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的灯板上,进而满足多种场合的应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程瑜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韦尔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