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插接式芦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4023发布日期:2020-05-20 02: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插接式芦苇灯,包括集成底座(3)和防滑垫(4),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4)安装在集成底座(3)的底部,所述防滑垫(4)和集成底座(3)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所述集成底座(3)的右端连接有连接电线(2),所述连接电线(2)的右端连接有接电插头(1),所述集成底座(3)的外壁上设置有阻燃涂层(8),所述集成底座(3)的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导电固定插孔(5),所述导电固定插孔(5)左侧的集成底座(3)上端外壁上还设置有灯杆集成加固装置(9),所述灯杆集成加固装置(9)上设置有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所述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的两端均连接有对接片(15),四个所述对接片(15)的横向内部均设置有两两相对的活动孔(19),所述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两端对接片(15)上的活动孔(19)内部均连接有连接杆(16),两个所述连接杆(1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两端的对接片(15)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杆(16)的两端均连接有限位挡片(21),所述右加固圈(18)两端的对接片(15)右侧外部均设置有压力弹簧(20),两个所述压力弹簧(20)分别套接在两个连接杆(16)的右侧圆周外部,所述左加固圈(17)两端的对接片(15)下端均连接有向下竖向伸出的支撑固定片(14),两个所述支撑固定片(14)的最下端均与集成底座(3)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芦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固定插孔(5)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导电插接头(10),所述导电插接头(10)的上端连接有竖向的芦苇灯杆(6),所述芦苇灯杆(6)最下端圆周外壁上连接有限位挡圈(7),所述限位挡圈(7)设置在集成底座(3)的上端外壁外部,所述芦苇灯杆(6)的最上端连接有发光灯珠(13),所述芦苇灯杆(6)最上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固定圈(11),所述固定圈(11)的上端连接有透光灯罩(12),所述透光灯罩(12)套接在发光灯珠(13)的外部,所述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分别套接在芦苇灯杆(6)靠下侧左半段和右半段圆周外壁外部,所述发光灯珠(13)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芦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固定插孔(5)共设置有三十二个,三十二个所述导电固定插孔(5)分成三排均等距设置在集成底座(3)的上端外壁内部且开口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芦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接头(10)刚好能够完整的插入到导电固定插孔(5)的圆周内部,所述芦苇灯杆(6)最下端圆周外壁上的限位挡圈(7)的直径大于导电固定插孔(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芦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集成加固装置(9)共设置有三十二个,三十二个所述灯杆集成加固装置(9)分别连接在三十二个导电固定插孔(5)左侧的集成底座(3)上端外壁上,三十二个所述灯杆集成加固装置(9)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组成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插接式芦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的截面形状均呈半圆形,所述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对接后的圆形面积略小于芦苇灯杆(6)的截面面积,所述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均能够分别完整的贴合在芦苇灯杆(6)的圆周外壁上,所述左加固圈(17)和右加固圈(18)闭合后的圆心与芦苇灯杆(6)的圆心保持在同一个竖向的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插接式芦苇灯,包括集成底座和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安装在集成底座的底部,通过在每个导电固定插孔左侧的集成底座上端外壁上均增加有一个灯杆集成加固装置,而通过该新型的灯杆集成加固装置能够对每一个通过导电插接头插入到导电固定插孔内部进行固定的芦苇灯杆进行加固作用,而把芦苇灯杆底部的导电插接头插入到导电固定插孔内部进行固定后,该新型的灯杆集成加固装置上的左加固圈和右加固圈会牢固的固定在炉温灯杆靠下侧外壁上,从而对整个芦苇灯进行加固,使得多个芦苇灯在通过导电插接头进行集成固定后能够受到灯杆集成加固装置进行加固,防止在使用时芦苇灯产生松动而不能够正常通电点亮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冯启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丽英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