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5979发布日期:2020-03-31 17:2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结构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吸顶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顶灯大多是固定好外形的,这样生产者要相对来说承担更多的库存成本,另外现在的消费者在装修房子或者买新的灯具的时候,往往追求外观更独特的灯具,以适应不同的装修风格,更有甚者一些消费者喜欢diy一些属于自己的灯具,因此目前很多可以自组合灯灯具放了出来,但是目前大多可以自由组合的灯具来说,其组合的方式大多是通过灯具与连接结构组合的方式,连接结构大多是固定的,因此需要一种组合程度更高、自由程度更高的组合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程度更高、自由程度更好的连接结构及吸顶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上座、连接下座和用于将所述连接上座和所述连接下座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所述连接下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上方的连接下座通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内侧底部中间的连接下座螺纹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顶部外侧的连接下座固定卡槽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侧面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所述连接上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顶部的连接上座螺纹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螺纹孔旁边的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底部的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底部外侧边缘上的连接上座固定卡块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侧面上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所述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和所述连接上座螺纹孔贯通,且所述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螺纹孔下方;所述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和所述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联通。

优选地,所述连接下座固定凹槽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固定凹槽中间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通线孔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固定凹槽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上座固定凹槽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固定凹槽中间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通线孔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固定凹槽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螺纹孔。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和所述连接上座之间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顶部外侧的连接座固定卡槽、设置在连接座底部外侧边缘的连接座固定卡块、设置在连接座中间的连接座通线孔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侧面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的连接座固定凹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固定凹槽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固定凹槽中间的连接座固定凹槽通线孔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固定凹槽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的连接座固定凹槽螺纹孔。

一种吸顶灯,包括吸顶座、多个连接结构和多个发光灯体;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上座、连接下座、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和所述连接下座之间的连接座和用于将所述连接上座、所述连接下座和所述连接座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吸顶座连接,所述发光灯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和所述连接下座、连接上座以及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下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上方的连接下座通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内侧底部中间的连接下座螺纹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顶部外侧的连接下座固定卡槽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下座侧面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所述连接上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顶部的连接上座螺纹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螺纹孔旁边的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底部的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底部的连接上座底部外侧边缘上的连接上座固定卡块和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侧面上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所述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和所述连接上座螺纹孔贯通,且所述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上座螺纹孔下方;所述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和所述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联通;所述连接座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顶部外侧的连接座固定卡槽、设置在连接座底部外侧边缘的连接座固定卡块、设置在连接座中间的连接座通线孔和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侧面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的连接座固定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及吸顶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上座、连接下座、设置在连接上座和连接下座之间的连接座和用于将连接上座和连接下座之间的连接座和用于将连接上座、连接下座和连接座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通过使用该连接结构,可以自由的对连接结构的组成部分进行组合,包括各个连接凹槽的朝向等,从而实现不同的设计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包括吸顶座、多个连接结构和多个发光灯体;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上座、连接下座、设置在连接上座和连接下座之间的连接座和用于将连接上座、连接下座和连接座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通过在连接结构的连接下座和连接上座之间设置多个连接座,可以使得连接结构变的相当多样化,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来对连接结构进行组合,从而组合成多个不一样的连接结构,实现不一样的客户需求,连接下座、连接上座和连接座之间的固定凹槽的朝向可以自由选择,从而实现不一样的发光灯体组合,另外通过连接结构—发光灯体—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可以往外拓展,实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及吸顶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及吸顶灯的吸顶灯与连接结构组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及吸顶灯的连接下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及吸顶灯的连接上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及吸顶灯的连接上座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吸顶座,2、连接结构,3、发光灯体,4、连接下座,5、连接上座,6、连接杆,41、连接下座固定卡槽,42、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3、连接下座固定凹槽螺纹孔,44、连接下座固定凹槽通线孔,45、连接下座螺纹孔,46、连接下座通线孔,51、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2、连接上座固定凹槽螺纹孔,53、连接上座固定凹槽通线孔,54、连接上座螺纹孔,55、连接上座固定卡块,56、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57、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3至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

一种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下座4、连接上座5和用于将连接下座4、连接上座5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6。

连接下座4包括设置在连接下座4上方的连接下座通线孔46、设置在连接下座4内侧底部中间的连接下座螺纹孔45、设置在连接下座4顶部边缘的连接下座固定卡槽41和设置在连接下座4侧面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3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2。

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2包括设置在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2中间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通线孔44和设置在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2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3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螺纹孔43。

连接上座5包括设置在连接上座5顶部的连接上座螺纹孔54、设置在连接上座螺纹孔54旁边的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57、设置在连接上座5底部的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56、设置在连接上座5底部外侧边缘上的连接上座固定卡块55和设置在连接上座5侧面上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1。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57和连接上座螺纹孔54贯通,且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56设置在连接上座螺纹孔54下方;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56和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57联通。

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1包括设置在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1中间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通线孔53和设置在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1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3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螺纹孔52。

通过使用该连接结构,可以自由的对连接结构的组成部分进行组合,包括各个连接凹槽的朝向等,从而实现不同的设计效果。

参照图1至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的一实施例:

一种吸顶灯,包括吸顶座1、多个连接结构2和多个发光灯体3;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下座4、连接上座5和用于将连接下座4、连接上座5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6。

连接下座4包括设置在连接下座4上方的连接下座通线孔46、设置在连接下座4内侧底部中间的连接下座螺纹孔45、设置在连接下座4顶部边缘的连接下座固定卡槽41和设置在连接下座4侧面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3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2。

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2包括设置在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2中间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通线孔44和设置在连接下座固定凹槽42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3的连接下座固定凹槽螺纹孔43。

连接上座5包括设置在连接上座5顶部的连接上座螺纹孔54、设置在连接上座螺纹孔54旁边的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57、设置在连接上座5底部的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56、设置在连接上座5底部外侧边缘上的连接上座固定卡块55和设置在连接上座5侧面上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1。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57和连接上座螺纹孔54贯通,且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56设置在连接上座螺纹孔54下方;连接上座第一通线孔56和连接上座第二通线孔57联通。

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1包括设置在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1中间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通线孔53和设置在连接上座固定凹槽51上用于固定发光灯体3的连接上座固定凹槽螺纹孔52。

连接杆6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吸顶1座连接,发光灯体3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和连接下座4与连接上座5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连接结构2—发光灯体2—连接结构3的方式对发光灯体进行连接。

通过在连接结构2的连接下座4和连接上座5之间设置多个连接座,可以使得连接结构2变的相当多样化,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来对连接结2构进行组合,从而组合成多个不一样的连接结构2,实现不一样的客户需求,连接下座4、连接上座5和连接座之间的固定凹槽的朝向可以自由选择,从而实现不一样的发光灯体3组合,另外通过连接结构2—发光灯体3—连接结构2的连接方式,可以往外拓展,实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