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珠用防虫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8829发布日期:2020-06-30 20:01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珠用防虫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珠用防虫机构。



背景技术:

led原名为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在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早期只能发出低光度的红光,之后发展出其他单色光的版本,时至今日能发出的光已遍及可见光、红外线及紫外线,光度也提高到相当的光度。而用途也由初时作为指示灯、显示板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显示器和照明。户外的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夜晚,其较高的光亮度极易吸引趋光性的飞虫,位于室外的安装环境使得其相较于安装在室内时零部件消耗速度较快,其中用于对led灯体实现密封的密封圈在老化后,极易导致飞虫进入灯体内部,从而影响到led的正常照明功能,最终导致损坏,明显提高了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led灯珠用防虫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led灯珠用防虫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灯盖,灯盖内设置有灯珠,且灯珠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中部,底座的顶部粘接有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的内壁与灯盖外表面的底部贴合,灯盖的外表面上套接有第二密封圈,且第二密封圈的底部与第一密封圈的顶部贴合,底座内呈对称状设置有两组密封机构。

优选地,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卡接片、卡接槽、转片、销轴、连接片、连接筒、连接杆、挤压球和软膜,卡接片固定连接在灯盖的底部并卡接在卡接槽内,且卡接槽开设在底座的顶部并位于卡接片的下方,转片位于卡接片的下方并且转片的一侧与卡接片的底部接触,销轴穿插在转片的中部内,且销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接槽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连接片固定连接在转片顶部远离卡接片的一侧,卡接槽的内顶部内嵌装有连接筒,且连接筒的顶端插接在第一密封圈的底部内,连接片上铰接有连接杆的底端,且连接杆延伸至连接筒内,挤压球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顶端,软膜固定连接在连接筒的顶端并封闭其顶端,挤压球的顶部与软膜的底部贴合。

优选地,所述卡接片底部的形状呈倒钩状,卡接槽内顶部的形状与卡接片的底部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连接筒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锥形,且连接筒顶端的内直径大于挤压球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包括圈体、存储槽、第一输送槽和第二输送槽,存储槽呈对称状开设在圈体内部的左右两侧,且圈体的顶部与第二密封圈的底部贴合,第一输送槽开设在存储槽的内顶部并贯穿圈体的顶部,第二输送槽开设在存储槽的内侧壁并贯穿圈体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存储槽内充填有胶水,且软膜贯穿存储槽的内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卡接机构,从而能够快速完成带有灯珠的底座与灯盖连接,同时卡接片与卡接槽的卡接方式使得卡接片难以从卡接槽内移出,进而使得灯盖与底座为不可拆式安装,避免了传统可拆卸式灯珠在拆卸后零部件之间连接疏松,使得飞虫能够进入灯珠内的情况出现。

(2)、通过第一密封圈内结构的特殊设计,同时配合卡接机构的工作,使得灯盖在与底座连接后,基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相互接触达到对灯盖与底座连接处的密封效果,同时部分胶水在挤压作用下被排至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连接处,进而实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连接紧密性,从而更有效的避免飞虫进入灯珠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灯盖、3灯珠、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密封机构、61卡接片、62卡接槽、63转片、64销轴、65连接片、66连接筒、67连接杆、68挤压球、69软膜、41圈体、42存储槽、43第一输送槽、44第二输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led灯珠用防虫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灯盖2,灯盖2内设置有灯珠3,且灯珠3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中部,底座1的顶部粘接有第一密封圈4,且第一密封圈4的内壁与灯盖2外表面的底部贴合,灯盖2的外表面上套接有第二密封圈5,且第二密封圈5的底部与第一密封圈4的顶部贴合,底座1内呈对称状设置有两组密封机构6。

密封机构6包括卡接片61、卡接槽62、转片63、销轴64、连接片65、连接筒66、连接杆67、挤压球68和软膜69,卡接片61固定连接在灯盖2的底部并卡接在卡接槽62内,且卡接槽62开设在底座1的顶部并位于卡接片61的下方,转片63位于卡接片61的下方并且转片63的一侧与卡接片61的底部接触,销轴64穿插在转片63的中部内,且销轴64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卡接槽62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连接片65固定连接在转片63顶部远离卡接片61的一侧,卡接槽62的内顶部内嵌装有连接筒66,且连接筒66的顶端插接在第一密封圈4的底部内,连接片65上铰接有连接杆67的底端,且连接杆67延伸至连接筒66内,挤压球68固定连接在连接杆67的顶端,软膜69固定连接在连接筒66的顶端并封闭其顶端,挤压球68的顶部与软膜69的底部贴合,卡接片61底部的形状呈倒钩状,卡接槽62内顶部的形状与卡接片61的底部相适配,连接筒66的形状为上窄下宽的锥形,且连接筒66顶端的内直径大于挤压球68的直径,通过设置卡接机构,从而能够快速完成带有灯珠的底座与灯盖连接,同时卡接片与卡接槽的卡接方式使得卡接片难以从卡接槽内移出,进而使得灯盖与底座为不可拆式安装,避免了传统可拆卸式灯珠在拆卸后零部件之间连接疏松,使得飞虫能够进入灯珠内的情况出现。

第一密封圈4包括圈体41、存储槽42、第一输送槽43和第二输送槽44,存储槽42呈对称状开设在圈体41内部的左右两侧,且圈体41的顶部与第二密封圈5的底部贴合,第一输送槽43开设在存储槽42的内顶部并贯穿圈体41的顶部,第二输送槽44开设在存储槽42的内侧壁并贯穿圈体41的内壁,存储槽42内充填有胶水,且软膜69贯穿存储槽42的内底部,通过第一密封圈内结构的特殊设计,同时配合卡接机构的工作,使得灯盖在与底座连接后,基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相互接触达到对灯盖与底座连接处的密封效果,同时部分胶水在挤压作用下被排至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连接处,进而实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连接紧密性,从而更有效的避免飞虫进入灯珠内。

工作原理,将灯盖2放置在底座1的顶部,将卡接片61插入卡接槽62内,完成灯盖2与底座1的初步连接,卡接片61在插入卡接槽62内的过程中与转片63的一侧接触,并推动其以销轴64为轴心转动,从而通过连接片65带动连接杆67在连接筒66内上移,进而使得挤压球68对软膜69进行挤压并延伸至存储槽42内对胶水进行挤压,胶水在压力作用下经由第一输送槽43和第二输送槽44排出,进而实现第一密封圈4与灯盖2的紧密连接以及第一密封圈4与第二密封圈5的紧密连接。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卡接机构,从而能够快速完成带有灯珠的底座与灯盖连接,同时卡接片与卡接槽的卡接方式使得卡接片难以从卡接槽内移出,进而使得灯盖与底座为不可拆式安装,避免了传统可拆卸式灯珠在拆卸后零部件之间连接疏松,使得飞虫能够进入灯珠内的情况出现。

同时,通过第一密封圈内结构的特殊设计,同时配合卡接机构的工作,使得灯盖在与底座连接后,基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相互接触达到对灯盖与底座连接处的密封效果,同时部分胶水在挤压作用下被排至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连接处,进而实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连接紧密性,从而更有效的避免飞虫进入灯珠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