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照明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8239发布日期:2020-06-05 19:4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照明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照明模组。



背景技术:

激光光源具有能量集中、照射距离远等优点,可以形成超高亮度的点光源,利用该点光源可以设计出光束发散角非常小的激光探照灯。激光探照灯的光束发散角通常在1°以内,因而可以形成几公里的照射距离。然而由于激光光源发热量高,对导热和散热要求很高,一旦导热或热不充分则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影响正常使用甚至烧坏激光光源以及其他部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快速散热的激光照明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照明模组,包括激光源和波长转换层,还包括设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上方的匀热层和设于波长转换层下方的反射层,所述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束透过所述匀热层后投射到波长转换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波长转换层为荧光粉片,所述荧光粉片的厚度小于0.1mm。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粉片的熔点低于所述匀热层的熔点。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粉片烧结到所述匀热层下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匀热层为蓝宝石片或玻璃片。

进一步的,所述匀热层的上表面粗化。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表面镀设金属层。

进一步的,所述波长转换层和匀热层的周围包设有白色漫反射层。

进一步的,所述白色漫反射层为硅胶和白色氧化物粒子混合而成的白墙胶。

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光碗,所述波长转换层位于所述反光碗的焦点处,所述反光碗上设有与激光束对应的通光孔,所述激光束透过所述通光孔后依次投射到所述匀热层和波长转换层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照明模组,包括激光源和波长转换层,还包括设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上方的匀热层和设于波长转换层下方的反射层,所述激光源发出的激光透过所述匀热层后投射到波长转换层上。通过在波长转换层上方设置匀热层可以将激光光斑产生的热量传到匀热层上快速扩散开然后同时向下方传导,即实现面与面的热量传导模式,达到匀热和快速散热的目的。在波长转换层下方设置反射层,将波长转换层激发出的向下表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去,使光线向上表面出射,提高出射光的亮度,减少光线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激光照明模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激光照明模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0、激光源;20、波长转换层;30、匀热层;40、反射层;50、白色漫反射层;60、反光碗;610、通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1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照明模组,包括激光源10和波长转换层20,还包括设于所述波长转换层20上方的匀热层30和设于波长转换层20下方的反射层40,所述激光源10发出的激光束透过所述匀热层30后投射到波长转换层20上。具体的,由于激光源10发出的激光投射到波长转换层20上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而波长转换层20内部点到面的能量传导模式扩散速度很慢,容易导致局部受热过多而使波长转换材料失效的问题,通过在波长转换层20上方设置匀热层30可以将激光光斑产生的热量传到匀热层30上快速扩散开然后同时向下方传导,即实现面与面的热量传导模式,达到匀热和快速散热的目的。在波长转换层20下方设置反射层40,将波长转换层20激发出的向下表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去,使光线向上表面出射,提高出射光的亮度,减少光线浪费。需要说明的是,匀热层30的横截面尺寸通常与波长转换层20的横截面的尺寸对应,当然也可以稍大于波长转换层20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波长转换层20为荧光粉片,所述荧光粉片的厚度小于1mm。具体的,该荧光粉片由荧光粉和玻璃基质或硅胶混合而成,为了提高散热效率,荧光粉片的厚度小于0.1mm,甚至可以小于0.05mm,当然为了保证激发效率和出射光为白光,荧光粉片中含有高浓度荧光粉。

优选的,所述荧光粉片的熔点低于所述匀热层30的熔点。在制作时,将所述荧光粉片烧结到所述匀热层30下表面上。具体的,荧光粉片采用低熔点玻璃粉,如铋硼酸盐玻璃粉和荧光粉混合而成,熔点通常小于600℃,而匀热层通常采用蓝宝石片或玻璃片,熔点通常高于800℃。

优选的,所述匀热层30的上表面粗化,激光束经过该粗化的表面进行发散,避免投射到波长转换层20上表面的光线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波长转换层20激发出的光线经过该粗化的表面可以实现匀光的作用,提高照明效果。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40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表面镀设金属层,所述金属优选银,银的反射率达到90%以上,且导热性能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高反射且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反射层40可以将从波长转换层20下表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去,且可以将荧光粉片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出去。

如图1所示,所述波长转换层20和匀热层30的周围包设有白色漫反射层50。该白色漫反射层50可以是采用硅胶和白色氧化物粒子混合而成的白墙胶,该白色氧化物可以是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钛、氧化锆等,不会吸收光,且性质稳定,导热性好,不会在高温下氧化,白色漫反射层50包围在波长转换层20和匀热层30四周,可以将波长转换层20和匀热层30侧面出射的光反射回去,进而提高波长转换层20和匀热层30的正面出光率,提高了出射光亮度。

如图2所示,所述激光照明模组还包括反光碗60,所述波长转换层20位于所述反光碗60的焦点处,所述反光碗60上设有与激光束对应的通光孔610,所述激光束透过所述通光孔610后依次投射到所述匀热层30和波长转换层20上。具体的,反光碗60可以是抛物面、抛物面或其他曲面结构,且至少包含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回转轴而使该抛物线回转所形成的曲面(抛物曲面)被上述回转轴的平面切断而得到的曲面的一部分,反光碗60内侧为反射面,波长转换层20激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光碗60反射后按指定方向出射,以形成在规定的立体角内行进的照明光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了一种激光照明模组,包括激光源10和波长转换层20,还包括设于所述波长转换层20上方的匀热层30和设于波长转换层20下方的反射层40,所述激光源10发出的激光透过所述匀热层30后投射到波长转换层20上。通过在波长转换层20上方设置匀热层30可以将激光光斑产生的热量传到匀热层30上快速扩散开然后同时向下方传导,即实现面与面的热量传导模式,达到匀热和快速散热的目的。在波长转换层20下方设置反射层40,将波长转换层20激发出的向下表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去,使光线向上表面出射,提高出射光的亮度,减少光线浪费。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激光照明模组,包括激光源和波长转换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上方的匀热层和设于波长转换层下方的反射层,所述激光源发出的激光束透过所述匀热层后投射到波长转换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为荧光粉片,所述荧光粉片的厚度小于0.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片的熔点低于所述匀热层的熔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片烧结到所述匀热层下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热层为蓝宝石片或玻璃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热层的上表面粗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表面镀设金属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和匀热层的周围包设有白色漫反射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漫反射层为硅胶和白色氧化物粒子混合而成的白墙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光碗,所述波长转换层位于所述反光碗的焦点处,所述反光碗上设有与激光束对应的通光孔,所述激光束透过所述通光孔后依次投射到所述匀热层和波长转换层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照明模组,包括激光源和波长转换层,还包括设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上方的匀热层和设于波长转换层下方的反射层,所述激光源发出的激光透过所述匀热层后投射到波长转换层上。通过在波长转换层上方设置匀热层可以将激光光斑产生的热量传到匀热层上快速扩散开然后同时向下方传导,即实现面与面的热量传导模式,达到匀热和快速散热的目的。在波长转换层下方设置反射层,将波长转换层激发出的向下表面出射的光线反射回去,使光线向上表面出射,提高出射光的亮度,减少光线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龙涛;黄帆;邹诚;孙振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