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及使用该反光杯的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0398发布日期:2020-05-26 17:52阅读:1167来源:国知局
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及使用该反光杯的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及使用该反光杯的手电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反光杯的材质一般可以是金属、塑料或玻璃,反光杯一般包括圆锥形的杯体,杯体的内侧由反光面围合形成有反光腔,反光腔一般呈回旋体状,比如:抛物体状,反光腔具有相对的一入光口和一出光口,其中,入光口可对应装设led光源,出光口可对应装设出光镜片。现有的反光杯在使用时主要存在如图1所示的缺陷,即前部大量的光线未能照射到反光杯内壁上而造成大量的光散射,聚焦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通过在反光杯内适当的位置加装凸透镜,有效解决光散射的问题,提高光线的聚焦能力,并且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手电筒。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包括呈圆锥形设计的反光杯本体,所述反光杯本体内深度的1/3~2/3处通过固定环安装有一个凸透镜,所述凸透镜与反光杯本体的内壁之间保持1-5cm的透光间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反光杯本体内深度的1/3~2/3处通过固定环安装一个凸透镜,并且使得凸透镜与反光杯本体的内壁之间保持1-5cm的透光间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的光线可以通过反光杯的反射并透过透光间隙水平向前照射形成一个近距焦的近光圈,另外部分可以透过凸透镜水平向前照射形成远距焦的远光圈。并且在实际的实验中发现,凸透镜安装在反光杯本体内的深度不宜小,否则通过反光杯反射形成的近光圈直径过小,光照的范围过小;凸透镜安装在反光杯本体内的深度也不宜大,否则会造成漏光现象,部分光会散热;实验中发现,当凸透镜安装反光杯本体内深度的1/3~2/3处,且凸透镜与反光杯本体的内壁之间保持1-5cm的透光间隙,可以获得良好直径的近光圈和远光圈,同时不会造成漏光现象。

优选的,所述凸透镜安装在反光杯本体内深度的1/2处,此时近光圈和远光圈的直径比例最佳,而且不会造成漏光现象。

优选的,所述凸透镜与反光杯本体的内壁之间保持2cm的透光间隙,可以得到合适的环形近光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手电筒,包括上述的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安装在灯头外罩内,聚焦旋转罩安装在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后方,光源安装在聚焦旋转罩内并延伸至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内,聚焦旋转罩固定在筒体的前端,电池盒安装在筒体内并通过后盖封闭。

本具有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手电筒通过使用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使得光源的光线全量的通过反光杯和凸透镜,形成直径大小合适的近光圈和远光圈,并且通过聚焦旋转罩进行快速的调焦处理,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不同光型的调整。

优选的,所述聚焦旋转罩内安装有与光源接触的散热器,利于光源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在反光杯本体内深度的1/3~2/3处通过固定环安装一个凸透镜,并且使得凸透镜与反光杯本体的内壁之间保持1-5cm的透光间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得部分的光线可以通过反光杯的反射并透过透光间隙水平向前照射形成一个直径大小合适的近距焦的近光圈,另外部分可以透过凸透镜水平向前照射形成一个直径大小合适的远距焦的远光圈,并有效解决了光散射的问题,提高光线的聚焦能力。

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具有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手电筒,可以使得光源的光线全量的通过反光杯和凸透镜,形成直径大小合适的近光圈和远光圈,并且通过聚焦旋转罩进行快速的调焦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反光杯的光线照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光杯和凸透镜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线照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光杯本体;2、凸透镜;3、固定环;4、灯泡;10、反光杯;20、灯头外罩;30、聚焦旋转罩;40、散热器;50、筒体;60、电池盒;70、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包括呈圆锥形设计的反光杯本体1,所述反光杯本体1内深度的1/2处通过固定环3安装有一个凸透镜2,所述凸透镜2与反光杯本体1的内壁之间保持2cm的透光间隙。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反光杯本体内深度(图3中的h)的1/2处(图3中的l)通过固定环3安装一个凸透镜2,并且使得凸透镜2与反光杯本体1的内壁之间保持2cm的透光间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部分的光线可以通过反光杯本体1的反射并透过透光间隙水平向前照射形成一个近距焦的近光圈,另外部分可以透过凸透镜2水平向前照射形成远距焦的远光圈。并且在实际的实验中发现,凸透镜2安装在反光杯本体1内的深度不宜小,否则通过反光杯本体1反射形成的近光圈直径过小,光照的范围过小;凸透镜2安装在反光杯本体1内的深度也不宜大,否则会造成漏光现象,部分光会散热;实验中发现,当凸透镜安装反光杯本体内深度的1/2处,且凸透镜2与反光杯本体1的内壁之间保持2cm的透光间隙,可以获得最佳直径的近光圈和远光圈,同时不会造成漏光现象。

实施例2: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包括呈圆锥形设计的反光杯本体1,所述反光杯本体1内深度的1/3处通过固定环3安装有一个凸透镜2,所述凸透镜2与反光杯本体1的内壁之间保持5cm的透光间隙。

实施例3: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

参照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包括呈圆锥形设计的反光杯本体1,所述反光杯本体1内深度的2/3处通过固定环3安装有一个凸透镜2,所述凸透镜2与反光杯本体1的内壁之间保持1cm的透光间隙。

实施例4:一种具有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手电筒。

参照图4所示,一种具有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手电筒,包括上述的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10,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10安装在灯头外罩20内,聚焦旋转罩30安装在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10的后方,光源安装在聚焦旋转罩30内并延伸至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10内,聚焦旋转罩30内安装有与光源接触的散热器40,利于光源的散热,聚焦旋转罩20固定在筒体50的前端,电池盒60安装在筒体50内并通过后盖70封闭。

本具有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的手电筒通过使用新型聚焦透镜反光杯10,使得光源的光线全量的通过反光杯和凸透镜,形成直径大小合适的近光圈和远光圈,并且通过聚焦旋转罩30进行快速的调焦处理,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不同光型的调整。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