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5069发布日期:2020-09-29 09:4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调节照明装置的色温,以使室内照明的色温可以达到或接近户外自然光的照明效果,以使得用户可以在室内体验到如自然光照在身上的效果。

但目前,用户不仅对人工照明装置的温感舒适性要求高,而且对封闭环境中的人工照明系统的视觉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封闭环境中人工照明装置给用户提供的视觉舒适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照明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点状光源;罩在所述点状光源上的片式结构的扩散透镜,包括内曲面和外曲面,所述内曲面为半球面,所述外曲面为自由曲面,所述扩散透镜的内曲面位于靠近所述点状光源的一侧,所述外曲面位于远离所述点状光源的一侧,所述扩散透镜对所述点状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扩散,使得所述光束从所述外曲面出射后,在预设的第一目标面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光斑;片式结构的菲涅尔透镜,其第一面为平面,朝向所述扩散透镜的外曲面,且与所述第一目标面共面,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面的母线为锯齿状,且各个锯齿角度不完全相同,所述菲涅尔透镜对从所述扩散透镜的外曲面出射的光束进行均匀化,使得所述光束从所述第二面出射后,到达预设的第二目标面的入射角在预定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预定形状包括:方形。

可选地,所述点状光源与所述扩散透镜的内曲面的球心重叠。

可选地,所述菲涅尔透镜在所述第一目标面上的投影与所述预定形状的光斑居中对齐。

可选地,所述菲涅尔透镜的第二面的母线上的各个锯齿为贝塞尔曲线。

可选地,所述菲涅尔透镜的第二面的中间部分为球面,形成球面准直透镜,所述球面两侧各个齿状曲面的等高。

可选地,所述点状光源与所述菲涅尔透镜的第二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球面准直透镜的焦距。

可选地,所述预定范围为±5度。

可选地,所述菲涅尔透镜在所述第一目标面上的垂直投影为圆形。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照明装置,多个所述照明装置以阵列方式排布。

可选地,各个所述照明装置的菲涅尔透镜在所述第一目标面上的垂直投影为方形。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照明装置采用了两个片式结构的透镜:扩散透镜和菲涅尔透镜,扩散透镜的内曲面为半球面,外曲面为自由曲面,扩散透镜对点状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扩散,使得光束从外曲面出射后,在第一目标面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光斑,而菲涅尔透镜的第一面设置在第一目标面上,菲涅尔透镜的第二面的母线为锯齿状,且各个锯齿角度不完全相同,菲涅尔透镜对从扩散透镜的外曲面出射的光束进行均匀化,使得光束从第二面出射后,到达预设的第二目标面的入射角在预定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照明装置通过扩散透镜对点状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扩散,在菲涅尔透镜的第一面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光斑,得到类似太阳照射进预定形状的窗户时形成的光斑,再通过菲涅尔透镜对扩散透镜的出光进行均匀,从而可以得到超小角度配光,实现均匀的照度,从而可以在照射面(例如,墙壁)上形成类似窗户的投影,提高了用户的视觉舒适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的光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扩散透镜对点状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扩散的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扩散透镜的外曲面与第一目标面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扩散透镜的外曲面与第一目标面的坐标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菲涅尔透镜的后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照明装置的照明仿真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照明装置或照明系统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的光学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主要包括:点状光源10、罩在点状光源10上的片式结构的扩散透镜20和片式结构的菲涅尔透镜30。

在本实施例中,点状光源10可以为任意的点状发光物体,例如,led光源,并且,为了提高照明效果,可以采用大功率的led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扩散透镜20面对点状光源10设置,并设置有收容点状光源10的收容腔。如图1所示,扩散透镜20包括内曲面201和外曲面202,其中,内曲面201为半球面,外曲面202为自由曲面,扩散透镜20的内曲面201位于靠近点状光源10的一侧,外曲面202位于远离点状光源10的一侧,扩散透镜20对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进行扩散,使得光束从外曲面202出射后,在预设的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光斑。

图2为本实施例中扩散透镜20对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进行扩散的效果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在扩散透镜20的出光在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了预定形状的均匀光斑,即将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扩散到一个截止清晰的预定区域内。

在具体应用中,预定形状的光斑可以用来模拟太阳光照射进窗户时,在窗户上形成的均匀光斑,因此,光束在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的光斑形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确定,例如,如果需要模拟出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窗户,则光束在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的光斑形状为方形,如图2所示。如果需要模拟出圆形的窗户,则光束在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的光斑形状为圆形。当然,除了是方形和圆形以外,光束在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的光斑还可以是其它形状,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控制扩散透镜20的出射光束的角度,可以将点状光源10设置在扩散透镜20的内曲面201的球心处,这样,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在内曲面201的入光基本在内曲面201的法线上,因此,光线在进入到扩散透镜20角度基本不会改变,从而可以准确的确定光线到达外曲面202的入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建模的方式确定扩散透镜20的外曲面202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基于能量划分和切面迭代的自由曲面的设计方式确定外曲面202的形状。其中,采用基于能量划分和切面迭代的自由曲面的设计方式可以较快的得到出光效果符合需求的自由曲面,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采用基于能量划分和切面迭代的自由曲面设计方法确定扩散透镜20的外曲面202,通过扩散透镜20圆型的内曲面201发散点状光源10的出射光线,再通过外曲面202控制光线输出,实现较好的出光效果。在该可选实施方式中,扩散透镜20的外曲面202的形状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步骤1、按照能量经纬划分的方式,对投射到所述外曲面202和第一目标面100的预定区域101的光束进行离散化,将所述外曲面202和所述第一目标面100的预定区域101划分为多个网格,其中,所述预定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与所述预定形状的光斑的位置和大小相同;

步骤2、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建立所述外曲面上的各个网格与所述第一目标面上的各个网格的对应关系;

由于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是直射入扩散透镜20的,因此,该对应关系也相当于是外曲面202的若干根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对应关系。

步骤3、根据所述点状光源的位置、以及所述外曲面上的各个网格与所述第一目标面上的各个网格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光的折射原理,通过切面迭代确定所述外曲面上的各个型值点,得到所述扩散透镜的外曲面的形状。

在步骤3中,可以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再结合斯涅尔定律(snell’slaw),即光的折射原理,可确定自由曲面上若干个方向上的型值点处的曲面法矢量,然后通过切面迭代的方法求出整个曲面上所有型值点的三维坐标值。

在具体应用中,根据点状光源10和第一目标面100上的预定区域101的特点,对于自由曲面可以选取空间球坐标系。对于第一目标面100上的预定区域101,可以选取直角坐标系。在预定区域101为正方形或矩形等轴对称区域(即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通过扩散透镜20后在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等轴对称图形)的情况下,只需求解与其对应的四分之一自由曲面即可。因此,为求解第一目标面上各网格节点的坐标值,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坐标系,第一目标面为垂直于x轴的平面,点状光源位于原点且主光轴取x轴,构造自由曲面的初始形状为以原点为球心的四分之一球面。对该球面进行经纬方向的均匀划分,即对θ和均分后,则球面上任一点坐标并采用图3中的阴影部分所示的对应关系:自由曲面上一个纬向微带的光线投射到第一目标面上一个平行于x轴的微带上,一个经向微带的光线投射到一个平行于y轴的微带上。然后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即点状光源辐射的总能量应等于第一目标面内的总能量,可以求得外曲面上的各个节点对应的第一目标面上的节点的坐标。

在确定第一目标面100和外曲面202上网格节点具体划分方式及对应关系后,通过切面迭代的方法求解自由曲面上的各节点坐标值。具体地,如图4所示,假设内表面201为普通球面且球心与点状光源10重合,初始选取自由曲面202上的一个网格节点s0,根据其坐标确定入射光矢量iin_0,由该网格节点在第一目标面100对应的网格节点t0可确定出射光矢量iout_0,将以上两矢量单位化,由snell'slaw可求得该网格节点处切面元法矢量n0,同时确定该切面元方程。当网格划分足够细时,与该网格节点相邻的经线与纬线方向上的节点处的入射光线可近似看作与该点切面元相交于待求的自由曲面上。对经线方向而言,相邻节点坐标由该交点s1确定,其入射光矢量iin_1也即确定,出射光矢量iout_1由该节点s1与第一目标面相应节点t1的坐标确定,则同理可得该网格节点处的法矢量n1,进而确定该点切面元方程。按以上方法沿该经线方向一直迭代下去,即可求得该经线方向每个网络节点的坐标,且该经线方向上各节点是连续的。对纬线方向上每条网格线,选择求得的第一条纬线上相应的每一个网格节点为初始点,依照上述方法,沿该方向迭代可得到每条纬线上各节点的坐标。至此自由曲面上所有型值点的坐标都已求出,从而可以确定出外曲面202。

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扩散透镜20,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通过扩散透镜20可以在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如图2所示的截止清晰的均匀预定形状的光斑。

在本实施例中,扩散透镜20的高度可以根据预定形状的光斑的尺寸确定,在能得到预定形状的光斑的情况下,扩散透镜20尽可能的小。而预定形状的光斑的尺寸可以根据照明装置应用的室内环境确定,例如,如果照明装置应用到小汽车上,则可以根据与小汽车匹配的天窗的尺寸,来确定预定形状的光斑的尺寸。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菲涅尔透镜30的后视图。如图1和5所示,片式结构的菲涅尔透镜30的第一面301为平面,朝向扩散透镜20的外曲面202,且与第一目标面100共面,第二面302与第一面301相对设置,且第二面301的母线为锯齿状,且各个锯齿角度不完全相同,菲涅尔透镜30对从扩散透镜20的外曲面出射的光束进行均匀化,使得光束从第二面302出射后,到达预设的第二目标面200的入射角在预定范围内。如图5所示,菲涅尔透镜30可以将从第一面301射入的入射光平行化,即将不同入射方向的入射光调整成平行光。在本实施例中,菲涅尔透镜的第一面与第一目标面共面,从而使得点状光源10发出的光束在经过扩散透镜20之后,在菲涅尔透镜的第一面上形成预定形状的光斑,从用户的视角来看,与太阳光照射进窗户时,在窗户上形成的光斑相近似。而菲涅尔透镜30将从第一面301射入的光束进行均匀化,使得光束从第二而302出射后,到达第二目标面的入射角在预定范围内,从而使得光束在第二目标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光束照射到第一面301形成的光斑形状类似,从用户的视角来看,该光斑与太阳光从窗户照射进室内,打在墙壁或其它照射物上形成的光斑相近似,提高了用户的视觉舒适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建模的方式得到菲涅尔透镜30的第二个面的形状,在建模优化时,优化的目标是出射光线到达第二目标面200的入射角为0,从而可以确定第二面301上的各个锯齿的面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为了得到比较好的出光效果,节约菲涅尔透镜30的面积,在确定菲涅尔透镜30的位置时,可以使菲涅尔透镜30在第一目标面100上的投影与上述的预定形状的光斑居中对齐。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菲涅尔透镜30的第二面302的母线上的各个锯齿为贝塞尔(bezier)曲线。即菲涅尔透镜30的第二面302上包括多个锯齿状的曲面,每个锯齿面都为一个贝塞尔(bezier)曲面,每个锯齿面可以视为一个独立的贝塞尔曲面透镜。每个锯齿面可以通过bezier曲面建模确定,通过两点确定线性线条,4点确定曲面初始形状后,设置优化变量采用优化函数优化形状。例如,可以采用公式(1)所示的优化函数优化bezier曲面的形状。

b(t)=p0(1-t)3+3p1t(1-t)2+3p2t2(1-t)+p3t3,t∈[0,1](1)

其中,b(t)为贝塞尔函数;p0为三次贝塞尔曲线的起始点坐标;p1和p2分别为控制点坐标;p3为终止点坐标;t为曲线的速率。

由于在具体应用中,室内的窗户一般为轴对称的形状,即光束在第一目标面100上形成的预定形状的光斑为轴对称的形状。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菲涅尔透镜30的第二面302的中间部分可以为球面,形成球面准直透镜3021,而球面准直透镜3021两侧各个齿状曲面3022等高。采用该可选实施方式,第二面302的中间部分3021为球面,由于扩散透镜20在中间部分的出射光在第二面302的入射光的矢量基本与入射点与点状光源10的连线重合,因此,将第二面303的中间部分3021设置为球面,可以将入射光调整为平行光,而两侧的光线的入射角较大,因此,需要使用贝塞尔曲面透镜对入射光进行调整。

在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中,点状光源10与菲涅尔透镜30的距离可以根据球面准直透镜3021的焦距,即点状光源10与菲涅尔透镜30的第二面302的距离等于球面准直透镜3021的焦距。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光束到达第二目标面的入射角的预定范围为±5度,如图6所示,从而可以实现超小角度发光的均匀平面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目标面100和第二目标面200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确定。例如,第一目标面100可以设置在距离点状光源10大约30mm的位置,而第二目标面200可以设置在距离点状光源10大约100mm的位置,第二目标面200的接受面大小可以设置为100mm*100mm,点状光源100在第二目标面200上的形成的均匀光斑的大小可以为70mm*70mm,具体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菲涅尔透镜30在第一目标面100上的垂直投影为圆形,即在该可选实施方式中,菲涅尔透镜30的第一面301为圆形。通过该可选实施方式,得到一个可以实现超小角度发光的圆形的均匀平面光源。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照明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照明系统包括多个实施例1中各个实施方式所述的照明装置,多个照明装置以阵列方式排布。例如,按2行2列排布。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拼接各个照明装置的菲涅尔透镜在第一目标面上的垂直投影可以为方形。即菲涅尔透镜的第一面为方形。

在具体应用中,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或照明系统900可以设置在房间的天花板上,模拟均匀发光的“天窗”,照明装置或照明系统可以提供超小角度配光901,照明装置或照明系统发出的光束打在墙壁902上,从而形成方形均匀光斑,形成类似太阳光从窗户中射入打在墙壁上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照明装置或照明系统也可以应用在汽车顶上,从而得到类似的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