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智能高杆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4806发布日期:2020-05-12 18:3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智能高杆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led智能高杆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灯具内采用安装有传统的光源,如高压钠灯、汞灯、卤化灯、节能灯光源,灯具整体的功耗比较大,并且传统光源的配光效果差,往往造成局部高亮、均匀度差、眩光等问题。如今,传统的光源逐渐被led光源取代,led光源的功耗比传统光源低,并且led光源采用配光、反光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灯光的照明效果。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灯具根据需照明位置的不同、时间变化导致的照明需求不同,对灯具的照明角度、照明输出功率都有相应的个性化的需求,从而要求照明灯具需要有照明角度调节的功能及照明功率的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ed智能高杆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包括灯具主体和支架,灯具主体包括1个以上的led光组件、电源、节点控制器和灯具外壳,支架连接灯具外壳,灯具外壳包括前盖、两侧梁和后盖,led光组件安装在两侧梁之间,前盖和后盖共同将led光组件固定,led光组件与侧梁连接处设有仰角调节组件;后盖内置电源和节点控制器,电源分别连接节点控制器和每个led光组件,节点控制器负责接收控制信息并对led光组件进行调控。

技术方案中,仰角调节组件包括光组件底座、光组件合盖和旋钮,led光组件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可旋转地限位在光组件底座和光组件合盖构成的限位槽中,光组件底座和光组件合盖通过螺钉连接,光组件合盖设有内螺纹孔,旋钮设有外螺纹,旋钮通过内螺纹孔将led光组件固定。

技术方案中,仰角调节组件的仰角调节范围在±20°。

技术方案中,led光组件的数量为3个。

技术方案中,支架与灯具外壳的两侧梁可旋转连接。

技术方案中,后盖包括底板、上盖板和挡板,电源和节点控制器置于底板上,上盖板盖在底板上,挡板将底板和上盖板连接后的侧端开口封口。

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防雷器,防雷器置于后盖的底板中,防雷器与电源和节点控制器连接。

技术方案中,后盖还包括后模组,后模组连接挡板,后模组内置led灯体,led灯体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智能高杆灯的各个led光组件能够根据照明需求单独调节仰角角度,以适应不同环境的光照要求,满足照明角度的个性化需求;智能高杆灯内置节点控制器,与灯光控制总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根据照明环境、人/车流量控制照明参数,并及时反馈照明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角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灯具主体;21-led光组件;211-连接件;212-仰角调节组件;2121-光组件底座;2122-光组件合盖;2123-旋钮;22-灯具外壳;221-前盖;222-侧梁;223-后盖;2231-底板;2232-上盖板;2233-挡板;2234-后模组;23-电源;24-节点控制器;25-防雷器;26-线排分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led智能高杆灯的一种实施例,主要包括灯具主体2和支架1,灯具主体2连接支架1,支架1与外部的安装杆或安装墙面等连接,从而使灯具主体2安装在相应的安装位置上。灯具主体2包括有led光组件21、灯具外壳22、电源23和节点控制器24,灯具外壳22包括有前盖221、两侧梁222和后盖223,前盖221、两侧梁222和后盖223共同围成一个可以放置led光组件21的方形壳体形状,3个led光组件21设置到灯具外壳22中并且led光组件21安装在两侧梁222之间,前后盖223则共同将led光组件21固定,在led光组件21与侧梁222的连接处设有仰角调节组件212。

后盖223相当于一个控制组件的保护壳,后盖223包括底板2231、上盖板2232和挡板2233,底板2231上设置有电源23和节点控制器24,上盖板2232盖在底板2231上,挡板2233将底板2231和上盖板2232连接后的侧端开口封口。电源23负责提供电能,电源23通过线排分线器26与每个led光组件21连接,电源23与节点控制器24连接;节点控制器24通过无线通信与led智能高杆灯所关联的灯光控制总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灯光控制总系统根据led智能高杆灯所在位置的现场环境条件、人流量、车流量等信息,确定现场灯光照明的参数,经由节点控制器24接收控制信息并对led光组件21进行调控,当led智能高杆灯出现照明异常的情况,节点控制器24也可以将异常信息反馈到总系统。节点控制器24可采用fc-lctr型的单灯控制器。

其中,仰角调节组件212包括光组件底座2121、光组件合盖2122和旋钮2123,led光组件21上设有连接件211,光组件底座2121通过螺钉安装在侧梁222上,光组件底座2121和光组件合盖2122通过螺钉连接,光组件底座2121和光组件合盖2122上均设有半圆弧的凹槽,两个半圆弧的凹槽共同形成与连接件211相适配的限位槽,连接件211插入到限位槽中,并可在所在平面上进行±20°范围内进行仰角角度调节。旋钮2123上设有外螺纹,光组件合盖2122上设有与旋钮2123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孔,旋钮2123通过旋转进入内螺纹孔中将led光组件21固定。

其中,led光组件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一方面,保障各个led光组件21快速有效的散热,另一方面为led光组件21仰角调节腾出旋转的空间。

其中,支架1与灯具外壳22的两侧梁222连接,且连接位置为可旋转的结构,便于调节灯具主体2的照明方向。

其中,后盖223还包括一后模组2234,后模组2234可与挡板2233安装连接,也可替代挡板2233进行底板2231和上盖板2232连接后的侧端开口封口。后模组2234内设有led灯体,led灯体与电源23连接进行照明,提高照明并起到美观的作用。

其中,led智能高杆灯还设有防雷器25,防雷器25置于后盖223的底板2231中,防雷器25与电源23和节点控制器24连接,有效预防灯具所在环境中出现雷雨天气对led智能高杆灯造成影响。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主体和支架,灯具主体包括1个以上的led光组件、电源、节点控制器和灯具外壳,支架连接灯具外壳,灯具外壳包括前盖、两侧梁和后盖,led光组件安装在两侧梁之间,前盖和后盖共同将led光组件固定,led光组件与侧梁连接处设有仰角调节组件;后盖内置电源和节点控制器,电源分别连接节点控制器和每个led光组件,节点控制器负责接收控制信息并对led光组件进行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仰角调节组件包括光组件底座、光组件合盖和旋钮,led光组件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可旋转地限位在光组件底座和光组件合盖构成的限位槽中,光组件底座和光组件合盖通过螺钉连接,光组件合盖设有内螺纹孔,旋钮设有外螺纹,旋钮通过内螺纹孔将led光组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仰角调节组件的仰角调节范围在±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组件的数量为3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灯具外壳的两侧梁可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底板、上盖板和挡板,电源和节点控制器置于底板上,上盖板盖在底板上,挡板将底板和上盖板连接后的侧端开口封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雷器,防雷器置于后盖的底板中,防雷器与电源和节点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后模组,后模组连接挡板,后模组内置led灯体,led灯体与电源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智能高杆灯,包括灯具主体和支架,灯具主体包括1个以上的LED光组件、电源、节点控制器和灯具外壳,支架连接灯具外壳,灯具外壳包括前盖、两侧梁和后盖,LED光组件安装在两侧梁之间,LED光组件与侧梁连接处设有仰角调节组件;后盖内置电源和节点控制器,电源分别连接节点控制器和每个LED光组件,节点控制器负责接收控制信息并对LED光组件进行调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智能高杆灯的各个LED光组件能够根据照明需求单独调节仰角角度,以适应不同环境的光照要求,满足照明角度的个性化需求;智能高杆灯内置节点控制器,与灯光控制总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根据照明环境、人/车流量控制照明参数,并及时反馈照明异常。

技术研发人员:阳颂兵;曾兵华;梁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百分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