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明装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1172发布日期:2020-05-26 17:5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明装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led明装筒灯。



背景技术:

led明装筒灯是应用新型led照明光源在传统筒灯基础上改良开发的产品,与嵌入式筒灯不同,led明装筒灯是属于定向式照明灯具,只有它的对立面才能受光,光束角属于聚光,光线较集中,明暗对比强烈,能够更加突出被照物体,流明度较高,更衬托出安静的环境气氛。相比于传统的筒灯,led明装筒灯具有节能、低碳、长寿、显色性好、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并且更具装饰性。近年来,led明装筒灯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热销的灯具产品,越来越多的室内照明都更青睐于选用不需要开孔的明装筒灯。但目前led明装筒灯的功率都比较集中在5-40w等小功率范围,针对大型建筑物如机场需要高亮度的场所很明显不够用。由于led光源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差,会影响筒灯的使用性能和缩短筒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led明装筒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明装筒灯,包括面盖、散热灯筒和镂空上盖,散热灯筒的下端连接面盖、上端连接镂空上盖;散热灯筒靠近面盖一侧螺纹连接一凹形杯,凹形杯的凹面朝向镂空上盖,平面朝向面盖,平面上有一开孔;面盖朝凹形杯平面方向依次设有防眩网、钢化玻璃、透镜和led光源模组,凹形杯通过螺纹旋转调节与led光源模组充分贴紧;镂空上盖与凹形杯之间设有驱动电源,驱动电源的电源线通过开孔连接led光源模组,镂空上盖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led明装筒灯的安装支架。

技术方案中,安装支架为“几”字型支架,“几”字型支架的顶端设有吊绳安装对孔和吊杆安装孔;“几”字型支架的侧边安装连接有r压线扣,r压线扣用于固定从镂空上盖延伸出来的电源线;“几”字型支架的两侧底边与镂空上盖安装连接。

技术方案中,led明装筒灯采用吊绳安装在龙骨上,吊绳一端连接吊绳安装对孔,另一端连接龙骨。

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全锁扣绳,安全锁扣绳一端安装在龙骨上,另一端连接在散热灯筒上。

技术方案中,led明装筒灯采用吊杆安装在天花板上,吊杆下端具有外螺纹,吊杆通过螺母安装固定在吊杆安装孔上,吊杆上端与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

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全锁扣绳,安全锁扣绳一端连接一环扣,环扣固定在天花板上,安全锁扣绳另一端连接在散热灯筒上。

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源与镂空上盖用一“l”型吊装电源支架进行连接,“l”型吊装电源支架采用安装螺丝分别与驱动电源、镂空上盖固定连接。

技术方案中,“l”型吊装电源支架的底面设有开孔,所述镂空上盖上设有开孔,驱动电源的电源线通过“l”型吊装电源支架底面和镂空上盖的开孔连接延伸至led明装筒灯外,电源线限位固定在r压线扣中。

技术方案中,凹形杯采用铝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凹型杯分别与led光源模组和散热灯筒大面积接触并进行热传导,有效提高led明装筒灯的散热效果;凹型杯与散热灯筒螺纹连接,在实际组装时能够保证与led光源模组充分接触,保障热量有效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灯筒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型吊装电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几”字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吊绳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吊杆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盖;2-防眩网;3-钢化玻璃;4-透镜;5-led光源模组;6-散热灯筒;61-内螺纹;62-凹形杯;63-外螺纹;7-驱动电源;71-电源线;8-“l”型吊装电源支架;81-电源安装孔;82-方形整列孔;9-镂空上盖;10-“几”字型支架;101-吊绳安装对孔;102-吊杆安装孔;103-r压线扣安装孔;104-“几”字型支架安装孔;11-r压线扣;12-安全锁扣绳;13-吊绳;14-龙骨;15-吊杆;16-天花板;17-环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led明装筒灯的外观是一个圆柱形的筒体形状,led明装筒灯的外部包括面盖1、散热灯筒6和镂空上盖9,面盖1安装在散热灯筒6的下端开口,镂空上盖9安装在散热灯筒6的上端开口,镂空上盖9的镂空设计有助于提高散热效率。

结合图3所示,散热灯筒6内部靠近面盖1的一侧设有内螺纹61,散热灯筒6内部设有凹形杯62,凹形杯62的外侧边上设有与内螺纹61对应的外螺纹63,凹形杯62与散热灯筒6之间通过螺纹旋转连接,凹形杯62进行螺纹旋转以调节与散热灯筒6的相对位置。凹形杯62的凹面朝向镂空上盖9,平面朝向面盖1。在面盖1与凹形杯62平面之间,从面盖1一侧开始,依次设有防眩网2、钢化玻璃3、透镜4和led光源模组5。其中,不同生产厂家的透镜4尺寸会存在差异,通过调节凹形杯62的位置,将面盖1与凹形杯62之间的部件压紧安装,使凹形杯62的平面与led光源模组5充分贴紧,能够解决因透镜4尺寸偏差造成的过紧、过松等安装异常。

凹形杯62的凹面一侧用于放置驱动电源7,驱动电源7与镂空上盖9之间用一个“l”型吊装电源支架8进行连接。结合图4所示,“l”型吊装电源支架8的侧面设有若干对电源安装孔81,不同的电源安装孔81对应不同型号的驱动电源7,满足不同型号驱动电源7的安装要求;“l”型吊装电源支架8的底面上设有方形整列孔82,方形整列孔82位于底面的四个角落,用于与镂空上盖9连接。安装时,将电源支架的底面正对镂空上盖9,并用安装螺丝连接固定,将驱动电源7移至“l”型吊装电源支架8的内侧,使驱动电源7对应电源安装孔81,用安装螺丝连接固定。其中,在凹形杯62的平面、“l”型吊装电源支架8的底面以及镂空上盖9上均设有开孔,驱动电源7的电源线71通过这些开孔连接led光源模组5和外部的充电装置。

led明装筒灯在组装后,led光源模组5与凹型杯的平面紧密贴合,凹形杯62优选采用铝合金材料,led光源模组5的热量能够迅速地传递到凹型杯的平面上,凹型杯的平面的热量传递到凹型杯的侧面上,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灯筒6,凹型杯的侧面与散热灯筒6的接触面大,热量的传递快,从而使整个led明装筒灯的散热效果提高。

结合图5所示,在镂空上盖9的上端设有一“几”字型支架10,“几”字型支架10的顶端设有吊绳安装对孔101和吊杆安装孔102,吊绳安装对孔101用于led明装筒灯采用吊绳安装时连接吊绳13的,吊杆安装孔102用于led明装筒灯采用吊杆安装时连接吊杆15的;“几”字型支架10的侧边上设有r压线扣11安装孔103,r压线扣11安装孔103结合安装螺丝将r压线扣11固定在“几”字型支架10的侧边,电源线71穿过r压线扣11,再用安装螺丝将r压线扣11拧紧固定,避免电源线71延伸出来后与安全锁扣绳12、吊绳13或吊杆15缠绕在一起;“几”字型支架10的两侧底边上设有“几”字型支架安装孔104,“几”字型支架安装孔104用于与镂空上盖9安装连接,安装时可采用安装螺丝固定。

如图6所示,是led明装筒灯的第一种安装方式。led明装筒灯采用吊绳安装在龙骨14上,吊绳13的一端串在“几”字型支架10的吊绳安装对孔101中,另一端串在龙骨14上,实现led明装筒灯的安装。为防止led明装筒灯在长时间时候用后,吊绳13老化断裂造成led明装筒灯掉落,led明装筒灯还设有安全锁扣绳12,安全锁扣绳12一端安装在龙骨14上,另一端连接在散热灯筒6上。在吊绳13正常使用时,安全锁扣绳12不作为龙骨14与led明装筒灯之间的连接受力部件,只有在吊绳13出现断裂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安全锁扣绳12的防掉落作用才会触发。

如图7所示,是led明装筒灯的第二种安装方式。led明装筒灯采用吊杆安装在天花板16上,吊杆15的下端具有外螺纹,吊杆安装孔102的上下端均设置与螺杆连接的螺母,吊杆15的下端通过螺母与“几”字型支架10固定连接,吊杆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天花板16上,实现led明装筒灯的安装。同样,led明装筒灯还设有安全锁扣绳12,安全锁扣绳12一端连接在散热灯筒6上,安全锁扣绳12的另一端连接一环扣17,环扣17固定安装在天花板16上。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