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发光式中空平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3365发布日期:2020-08-07 18:2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侧发光式中空平板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发光式平板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以其省电、亮度高、使用寿命长、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推广,近几年来led灯在日常照明以及显示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较重要的一类led灯是led平面灯,该类led平面灯呈平面状而且里面的部件也都为平面状,主要是在一个底座内依次安装平面状的反射层、导光板和扩散层,并在背板内并且在导光板的侧边处安装led灯条,光线在反射层和导光板的共同作用下经过多次反射达到提高均匀度的目的,并通过扩散层有效防止眩光。

由上述结构和原理可知,这类led平面灯的核心是通过导光板的作用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现有技术的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mma)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油墨,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印刷上导光点。利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吸取从灯发出来的光在光学级亚克力板材表面的停留,当光线射到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导光板正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而且导光板背面配合使用的反射片的用途在于将导光板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用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导光板的结构及原理可知,现有结构的led平面灯必须具有导光板,若无导光板就不能实现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而且导光板-光学级亚克力板材价格较贵,因此导致现有技术的led平面灯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应用、推广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发光式中空平板灯,在不设置导光板的情况下,该平板灯能够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实现平面发光,且发光均匀而柔和,又且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发光式中空平板灯,包括led发光源、灯座、反射层和扩散层,所述反射层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且分别为反射面和背面,所述扩散层位于所述反射层具有反射面的一侧,且所述扩散层与所述反射面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反射层、空隙以及扩散层形成光线柔化结构,所述光线柔化结构于其侧边缘处固定于所述边灯座内;

所述灯座的内侧面具有安装面,所述led发光源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所述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倾斜朝下照射并透过所述扩散层射出。

进一步地说,所述led发光源处安装有能够将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的凹透镜。

进一步地说,所述led发光源处安装有能够改变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的方向的凸透镜。

进一步地说,所述安装面为从上向下且从内侧向外侧倾斜的斜面,所述led发光源安装于所述斜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灯座为罩形,所述灯座包住所述光线柔化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led发光源为led灯条,所述灯座开设有能够插入和取出光源的插槽。

进一步地说,所述平板灯还设有背板,所述背板叠合于所述反射层的背面,且所述背板于其侧边处固定于所述灯座内。

进一步地说,所述灯座为矩形,所述led发光源安装于所述灯座的四个内侧面或相对的两个内侧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灯座为圆形,所述led发光源安装于所述灯座的一圈内侧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led发光源为led灯条,所述灯座的同一安装面间隔设有至少一所述led灯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led发光源、灯座、反射层和扩散层,反射层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且分别为反射面和背面,扩散层位于反射层具有反射面的一侧,且扩散层与反射面之间存在空隙,灯座的内侧面具有安装面,led发光源安装于安装面,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倾斜朝下照射并透过扩散层射出,少量向上射出的光线会经反射板反射后再向下经扩散层后射出,本结构使得在不设置导光板的情况下,该平板灯充分利用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实现平面发光,且发光均匀而柔和,又因为不设置发导光板,故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也便于推广;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led发光源处可以安装有能够将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的凹透镜,通过该凹透镜能够将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一步打散,使其更加分散、均匀的透过扩散层射出,使得发光更佳均匀和柔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中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led发光源1、灯座2、安装面21、插槽22、反射层3、扩散层4、反射面31、背面32、空隙5、凹透镜6、背板7、凸透镜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侧发光式中空平板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led发光源1、灯座2、反射层3和扩散层4,所述反射层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且分别为反射面31和背面32,所述扩散层位于所述反射层具有反射面的一侧,且所述扩散层与所述反射面之间存在空隙5,所述反射层、空隙以及扩散层形成光线柔化结构,所述光线柔化结构于其侧边缘处固定于所述边灯座内;

所述灯座的内侧面具有安装面21,所述led发光源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所述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倾斜朝下照射并透过所述扩散层射出。

第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led发光源处安装有能够将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扩散的凹透镜6。所述凹透镜可以为安装于每一led发光源表面的单个凹透镜,也可以为同时安装于多个led发光源表面的单个凹透镜条。

所述安装面为从上向下且从内侧向外侧倾斜的斜面,所述led发光源安装于所述斜面。比如led发光源直接贴装于所述斜面。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比如安装面为竖直面,通过支架后其它结构使得led发光源斜向下倾斜,并发出斜向下的光线。

所述灯座为罩形,所述灯座包住所述光线柔化结构。

所述led发光源为led灯条,所述灯座的同一安装面间隔设有至少一所述led灯条。所述led发光源为贴于安装面的贴片式的led灯珠,也可以为其它形式。比如,本实施例中,所述led灯条设有三条,提高整个led平板灯的发光亮度。

所述反射层的反射面上印刷有若干导光点。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点由油墨构成。通过设置导光点,在led发光源色射出的部分向上的光线经过各个导光点时反射光会往各个角度扩散,进一步提高光源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座为矩形,所述led发光源安装于所述灯座的四个内侧面或相对的两个内侧面。

当然,所述灯座为圆形,所述led发光源安装于所述灯座的一圈内侧面。根据客户的需要,灯座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第二种实施方式为: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led发光源处安装有能够改变led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的方向的凸透镜8。

第三种实施方式为:如图5所示,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二种实施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平板灯还设有背板7,所述背板叠合于所述反射层的背面,且所述背板于其侧边处固定于所述灯座内。当然情况下,灯座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的不带上侧板的边框,也可以为第一种实施方式采用的罩形的。

第四种实施方式为:如图6所示,所述led发光源为led灯条,所述灯座开设有能够插入和取出光源的插槽22。实现了在不拆开灯体的情况下安装或者更换光源,方便了平面灯的维修以及功率的更换。当然插槽的设置方式和led灯条的插拔方向可以具有多种方式,不限于图6所示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led发光源安装于灯座的倾斜的安装面,且在led发光源处安装有能够分散光线的凹透镜(或能够改变光线方向的凸透镜),led发光源发出的大部分光线倾斜朝下照射并经凹透镜扩散均匀(或经凸透镜改变光线方向,使得大部分光线斜向下射出),少量的向上射出的光线经反射层的反射面反射后改变方向,向下射出,最后所有的光线均通过扩散板射出,能够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实现平面发光,且发光均匀而柔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