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通气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6400发布日期:2020-08-28 16:5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通气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灯通气结构及采用该种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虽然通气结构目前在汽车灯具内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但现有车灯的通气结构中,无论是防雾涂层还是通气膜、通气盖和通气管的方案,都有其一定的利弊关系,这几种设计方式,都无法将水汽完全的从灯具内部排除。

传统的实现方式是通气结构分别布置在灯体的后方,参照图1所示的传统方形通气结构,灯体后方有多种通气类结构。参照图2和图3所示,图中1为通气孔灯体结构,2为方形通气布;方形通气孔结构有自己特有的标准固定结构,此时通气的方式是应用灯具内部光源点亮后受热导致的空气流通,从而使得水汽混合在空气中进行流通,在通气布区域通过的部分水汽,从通气孔区域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在热交换中,将水汽一起带离灯具内部,这种方式往往需要配合灯具的工作温度与空气循环,对于结构布置的要求非常高,而空气的流动因素较多,所以实际的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完全做到排出水汽的功能,且当灯具内部温度降低后,水汽会重新通过通气布结构吸回到灯具内部,使得灯具内部的水汽一直无法有效排出灯具。

图4则示意了没贴通气布的情况,方框处可以清楚的看到灯体(四个三角形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气及防雾性能更好的车灯通气结构。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车灯通气结构,包括配光镜和灯体,所述配光镜和灯体合围成车灯的内腔结构,其特点为,至少在所述内腔结构的最低处的内腔壁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包覆有可将液体自内腔内部流向内腔外部的单向渗透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渗透膜为亲水性导水纤维织物。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腔结构的最低处和次低处的内腔壁上设置有包覆所述单向渗透膜的所述通气口。

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气口开设于配光镜和/或灯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灯体上布置有将液体引向所述通气口的导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通气口外侧端设置有不小于通气口开口面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车灯通气结构的汽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车灯通气结构及汽车,与旧的实现方式相比,新的实现方式通过将单向膜设置在灯具的蓄水池底部,充分利用单向膜灵活多变的物理特性,可以有效的解决灯具内部水汽排出的困境,并为通气结构设计了保护盖,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是一种灯具防雾的高效应用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方形通气结构的背视图;

图2为传统方形通气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b剖面图;

图4为相对于图2不带通气布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灯通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通气结构,提供一种可以完全将灯具内部水气排除灯具内部的方案,可以将水汽集中到一起,通过引流的方式汇聚在一个特别设计的蓄水区,并完全排出的设计方案就成为主机厂所重视的方向。

具体来说,参照图5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用单向导水纤维的单向渗水膜的方案,此单向渗水膜使用亲水性的导水纤维,当水在亲水性导水纤维中渗透时,入口处为势阱,出口处为势垒,将水利用重力的势能通过灯具中最低点的布置将水排出灯体以外。

如图5,11为配光镜,12为灯体,配光镜11和灯体12形成一个灯体的内腔。13为设置在配光镜上的单向膜,14为设置在灯体上的单向膜结构,两个单向膜均为包覆在相应处出气口的位置;15为保护单向膜的壳体。单向膜(单向渗透膜)的布置可以在配光镜上,如标号为13的单向膜,也可以在灯体上,如标号为14的单向膜,但必须布置在整个灯具内腔的最低处或较低处,并需要在灯体上增加导流槽结构(参见图6中的导流槽16),汇聚到此单向膜结构的区域,让单向膜形成一个蓄水池的功能,此蓄水池功能收集所有通过冷热交替后凝结成为水珠的水汽,由于水汽凝结蓄水池的下方布置有单向膜,当水汽凝结到一定的重力时,通过重力与亲水性导水纤维的作用,将水汽吸附到单向膜的另一侧,再由重力作用滴落,此时水汽就完全的被排出到灯具的外部(即排出了灯体的内腔外部),从而减少了灯具内部水汽影响功能使用的问题。在单向膜的外部相应位置还可以配有保护单向膜的壳体,此壳体上可以开设有很多细小的气孔或出水孔,可以保证将单向膜导出的水排出,但又不会出现水直接冲击到单向膜,导致单向膜脱落失效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灯通气结构,包括配光镜和灯体,所述配光镜和灯体合围成车灯的内腔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内腔结构的最低处的内腔壁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包覆有可将液体自内腔内部流向内腔外部的单向渗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渗透膜为亲水性导水纤维织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结构的最低处和次低处的内腔壁上设置有包覆所述单向渗透膜的所述通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开设于配光镜和/或灯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上布置有将液体引向所述通气口的导流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外侧端设置有不小于通气口开口面的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排水孔。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车灯通气结构的车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灯通气结构及汽车,该车灯通气结构包括配光镜和灯体,所述配光镜和灯体合围成车灯的内腔结构,其中,至少在所述内腔结构的最低处的内腔壁上设置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包覆有可将液体自内腔内部流向内腔外部的单向渗透膜。

技术研发人员:卢梦奇;尹群杰;刘春霞;习辰斌;赵黄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