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8702发布日期:2020-09-11 22:43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尤其是一种防水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灯具一般包括灯体、设在灯体上的led灯板、与灯体配合的防水面盖和设在灯体两端的防水端盖,防水面盖、防水端盖和灯体围成密封空间,进而起到led灯板防水的功能。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319425a一种防水灯具,包含灯管、板材、灯条、二防水密封垫以及二外盖。灯管包含二端口,灯管的顶面板内侧上设置有二轨槽。板材设

置于灯管内,板材两侧设置有嵌合结构,分别嵌合于轨槽。在此实施例中,板材的顶面具有多个筋条结构。灯条位于灯管内,结合于板材的底面。二防水密封垫分别封盖端口。二外盖分别位于防水密封垫的外侧,在端口处与灯管结合。该种防水灯具的面罩通过为整体结构,而且内部的led灯板也为整体,该种防水灯具体积大,而且做的比较后;对于模块化的超薄灯具来说,该种防水结构不能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灯具,防水性能好,适用于超薄模块化灯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灯具,包括灯体、电源和若干安装在灯体上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呈一字列在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发光单元包括led基板、设在led基板上的led芯片和用于配光的面罩,所述led基板的背面贴在安装板的底面,且led基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面罩包括配光板和设在配光板周边的围板,所述配光板与围板围成容置led基板的容置空间,所述侧围的顶面设有沿侧围走向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侧围的内壁设有若干螺栓柱,所述配光板的出光面对应所述螺栓柱位置设有第一沉孔,所述安装板上对应每个发光单元安装处设有若干与所述螺栓柱对应的第一螺栓孔,所述面罩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安装板的底面并将对应的led基板罩住,面罩与安装板围成第一密封空间;所述安装板的背面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设有防水跳线机构,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对应所述防水跳线机构处设有跳线区域,跳线区域为平面,所述跳线区域内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发光单元的第一密封空间连通的穿线孔,所述发光单元的led基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穿线孔对应的u形槽,所述防水跳线机构包括第一压盖和连接导线,所述第一压盖与安装板结合的面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压盖与安装板顶面配合围成第二密封空间,所述第一压盖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面,所述连接导线设在第二密封空间内,连接导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穿线孔与相邻的发光单元的led基板电性连接实现相邻发光单元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单元为模块化设计,可以对其进行单独更换,且面罩可以对发光单元的led芯片进行配光;发光单元的led基板直接贴在灯体的底面进行安装固定,配光板直接压在灯体的底面,该种安装方案可以压缩发光单元的体积,减小灯具的厚度,由于发光单元并非独立结构,发光单元与灯体的结合处需要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一密封圈的配合使面罩与安装板的结合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解决发光单元的防水问题;由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相互独立,且面罩为完整的结构,相邻发光单元之间无法通过面罩进行跳线,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在灯体的背面设置防水跳线机构,连接导线从灯体的背面伸入发光单元内进行串联,由于连接导线的连接端本身处密封空间,所以无需考虑其密封性,而处于灯体顶面的连接导线在第一压盖与安装板的配合下被围闭密封,因此整个跳线既有足够的空间走线,而且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也不会破坏独立的发光单元的防水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电源通过支架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电源的输出线与其中一个发光单元的led基板线性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供输出线穿过的穿孔,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对应所述穿孔处设有防水接头,所述防水接头包括橡胶套和压在橡胶套上的第二压盖,所述橡胶套包括锥套和围绕锥套底部边缘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压盖上设有与所述橡胶套配合的容置槽,第二压盖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安装板的底部设有第四螺栓,所述第四螺栓穿过安装板和连接部上的第一通孔后与第二压盖的第二螺栓孔连接,所述锥套上设有供输出线穿过的穿线通道,所述第二压盖的顶部设有供输出线穿过的第二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两侧设有凸条,所述凸条与灯体一体拉伸成型,两凸条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发光单元设在安装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螺栓柱的顶部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第一密封圈连成一体。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板的背面设有若干沿灯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凸筋,所述安装板上对应第一螺栓处设有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深至凸筋内。

作为改进,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两侧设有沿灯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板,所述导板与安装板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支架通过第五螺栓固定在灯体的顶部,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板和设在固定板两侧的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作为改进,安装板的底面对应第四螺栓处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四螺栓设在第二沉孔内。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压盖的顶部设有固线夹,输出线经过固线夹后通入橡胶套的穿线通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发光单元的led基板直接贴在灯体的底面进行安装固定,配光板直接压在灯体的底面,该种安装方案可以压缩发光单元的体积,减小灯具的厚度,由于发光单元并非独立结构,发光单元与灯体的结合处需要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一密封圈的配合使面罩与安装板的结合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解决发光单元的防水问题;

2、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在灯体的背面设置防水跳线机构,连接导线从灯体的背面伸入发光单元内进行串联,由于连接导线的连接端本身处密封空间,所以无需考虑其密封性,而处于灯体顶面的连接导线在第一压盖与安装板的配合下被围闭密封,因此整个跳线既有足够的空间走线,而且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也不会破坏独立的发光单元的防水结构;

3、本实用新型采用置顶的防水接头,在发光单元内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引线的操作,通过第二压盖对锥套的挤压,使锥套收紧并将输出线抱紧,起到固线和良好的防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分解视图。

图3为灯体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5为灯体的端面示意图。

图6为面罩示意图。

图7为第一压盖示意图。

图8为防水接头立体图。

图9为防水接头剖视图。

图10为防水接头分解视图。

图11为第二压盖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水灯具,包括灯体1、电源4和若干安装在灯体1上的发光单元6。

如图1至5所示,所述灯体1呈长条形,灯条有铝合金一体拉伸成型,所述灯体1包括安装板14和设在安装板14两侧的弧形挡光板15。所述发光单元6呈一字列在在安装板14的底部,所述安装板14的底面两侧设有凸条18,所述凸条18与灯体1一体拉伸成型,两凸条18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发光单元6设在安装槽内,安装槽可以约束发光单元6的安装位置,使其排列更整齐。所述安装板14的底面平整,安装板14的顶面设有若干沿灯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凸筋13,该凸筋13既具有散热的作用,也具有安装的作用。所述电源4通过支架5固定在安装板14的顶部,所述安装板14的顶面两侧设有沿灯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板16,所述导板16与安装板14之间形成滑槽17,所述支架5通过第五螺栓固定在灯体1的顶部的凸筋13上;所述支架5包括固定板和设在固定板两侧的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支架5可以成灯体1的一端滑入,然后通过第五螺栓锁定即可。

如图2所示,所述发光单元6包括led基板61、设在led基板61上的led芯片和用于配光的面罩62。所述led基板61的背面贴在安装板14的底面,且led基板61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安装板14上,所述安装板14上对应第一螺栓处设有第三螺栓孔,所述第三螺栓孔深至凸筋13内,第一螺栓具有足够的深度锁紧。如图6所示,所述面罩62包括配光板621和设在配光板621周边的围板622,所述配光板621与围板622围成容置led基板61的容置空间;所述配光板621的内壁面设有光学凸起,可以对led芯片进行配光;所述侧围的顶面设有沿侧围走向的第一密封槽624,所述第一密封槽624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侧围的内壁设有若干螺栓柱623,所述螺栓柱623与面罩62一体成型,在所述配光板621的出光面对应所述螺栓柱623位置设有第一沉孔,所述安装板14上对应每个发光单元6安装处设有若干与所述螺栓柱623对应的第一螺栓孔,所述面罩62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安装板14的底面并将对应的led基板61罩住,第二螺栓将面罩62压紧在安装板14的底面,第一密封圈被压紧后,面罩62与安装板14围成第一密封空间。所述螺栓柱623的顶部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第一密封圈连成一体。

如图2、7所示,所述安装板14的背面于相邻发光单元6之间设有防水跳线机构2。所述安装板14的顶面对应所述防水跳线机构2处设有跳线区域11,跳线区域11为平面,所述跳线区域11内设有两个分别与相邻发光单元6的第一密封空间连通的穿线孔12;所述发光单元6的led基板61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穿线孔12对应的u形槽。所述防水跳线机构2包括第一压盖21和连接导线;所述第一压盖21与安装板14结合的面设有第二密封槽23,所述第二密封槽23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在第二密封槽23内,第一压盖21与安装板14的顶面配合围成第二密封空间;所述第一压盖21的两侧延伸设有安装耳22,安装耳22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安装板14的顶面的凸筋13上;所述连接导线设在第二密封空间内,连接导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穿线孔12与相邻的发光单元6的led基板61电性连接实现相邻发光单元6串联。

如图2所示,由于相邻发光单元6之间通过防水跳线机构2实现串联,因此电源4只需与其中一个发光单元6连接即可实现所有的发光单元6供电。所述电源4的输出线6与其中一个发光单元6的led基板61线性连接,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供输出线6穿过的穿孔19,所述安装板14的顶部对应所述穿孔19处设有防水接头3,该防水结构用于防止外部水汽从穿孔19进入发光单元6内部。如图8至11所示,所述防水接头3包括橡胶套34和压在橡胶套34上的第二压盖31;所述橡胶套34包括锥套341和围绕锥套341底部边缘设置的连接部342,所述连接部342围绕穿孔19周围而设,连接部342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锥套341上设有供输出线6穿过的穿线通道343,该穿线通道343与穿孔19对应;所述第二压盖31上设有与所述橡胶套34配合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包括与连接部342对应的第一限位槽312和与锥套341对应的第二限位槽311,第二限位槽311为锥形,通过第二限位槽311对锥套341的挤压限位,使锥套341缩小;第二压盖31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313,安装板14的底部设有第四螺栓35,所述第四螺栓35穿过安装板14和连接部342上的第一通孔后与第二压盖31的第二螺栓孔313连接,安装板14的底面对应第四螺栓处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四螺栓设在第二沉孔内,使其不会妨碍led基板61的安装;所述第二压盖31的顶部设有供输出线6穿过的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处设有固线夹,所述固线夹包括与第二压盖31一体的固定夹座32和与固定夹座32配合的夹片33,夹片33通过螺栓与固定夹座32连接,固线夹能够将输出线6夹紧,防止其窜动,输出线6经过固线夹后通入橡胶套34的穿线通道343,最后通过穿孔19进入发光单元6内。

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单元为模块化设计,可以对其进行单独更换,且面罩62可以对发光单元6的led芯片进行配光;发光单元6的led基板61直接贴在灯体1的底面进行安装固定,配光板621直接压在灯体1的底面,该种安装方案可以压缩发光单元6的体积,减小灯具的厚度,由于发光单元6并非独立结构,发光单元6与灯体1的结合处需要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一密封圈的配合使面罩62与安装板14的结合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解决发光单元6的防水问题;由于相邻发光单元6之间相互独立,且面罩62为完整的结构,相邻发光单元6之间无法通过面罩62进行跳线,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在灯体1的背面设置防水跳线机构2,连接导线从灯体1的背面伸入发光单元6内进行串联,由于连接导线的连接端本身处密封空间,所以无需考虑其密封性,而处于灯体1顶面的连接导线在第一压盖21与安装板的配合下被围闭密封,因此整个跳线既有足够的空间走线,而且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也不会破坏独立的发光单元6的防水结构;电源4的输出线6引入灯体1内的位置需要增加防水接头3,传统的防水接头3一部分结构需要设置在灯体1内,对于本实用新型超薄的发光单元6来说,其内部空间有限,传统防水接头3接入后,难以操作输出线6的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置顶的防水接头3,在发光单元6内留有足够的空间供引线的操作,通过第二压盖31对锥套341的挤压,使锥套341收紧并将输出线6抱紧,起到固线和良好的防水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