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9856发布日期:2020-06-30 20:0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舞台灯光支架可调节的角度普遍偏小,且聚光效果不如意,往往需要多台灯光共同工作以弥补以上缺陷,因此需要一种在空间上有着较广的调节角度,且聚光方便,效果明显的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舞台灯光支架可调角度小、聚光不方便且效果不如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柱、升高机构、水平旋转机构和旋转聚光机构,所述支撑柱的底面焊接固定于底座顶面的中心处,所述升高机构镶嵌于支撑柱的内腔,所述水平旋转机构的底端插接于升高机构顶端的内腔,所述旋转聚光机构顶端的左侧面焊接固定于水平旋转机构顶端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升高机构包括一号交流电动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轴、从动齿轮、双面齿带和移动杆,所述一号交流电动机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顶部,所述一号齿轮的内壁套接于一号交流电动机输出轴前端的表面,所述二号齿轮的齿纹端啮合于一号齿轮,所述主动轴左端的表面套接于二号齿轮的内壁,所述主动齿轮的内壁套接于主动轴的表面,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柱左侧长方体内腔前后表面的底部,所述从动齿轮的内壁通过轴承套接于从动轴的表面,所述双面齿带的内壁带齿套接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外表面轮齿,所述移动杆左侧面啮合于双面齿带右侧面带齿,通过控制一号交流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可以有选择的控制移动杆上升或者下降,达到调节灯光高度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水平旋转机构包括二号交流电动机、支撑板和转杆,所述二号交流电动机的底面固定连接于移动杆内腔的底面,所述支撑板的内壁通过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移动杆内腔的表面,所述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插接于移动杆的内腔,转杆的底面固定连接于二号交流电动机的顶部,且转杆的底面搭接于支撑板的顶部,控制二号交流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就能控制转杆转动,实现灯光在水平面上三百六十度旋转照射。

优选的,所述旋转聚光机构包括连杆、支架、限位杆、灯板、灯泡、移动柱、螺纹杆、三号交流电动机、竖杆、横杆和液压伸缩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转杆的底端,所述支架底面的左侧铰接于连杆的顶端,所述限位杆的侧面卡接于支架上所设孔的内腔,两个所述灯板靠近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于限位杆的侧面,所述灯泡设置于灯板的另一面,所述移动柱的底端铰接于灯板靠近支架中心的一端,所述螺纹杆的右端螺纹连接于移动柱顶端螺纹孔的内腔,所述三号交流电动机输出轴的右端焊接固定于螺纹杆的左端,且三号交流电动机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支架的顶部,两个所述竖杆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支架的顶部,所述横杆的两端贯穿两竖杆的顶端且固定,所述液压伸缩杆底端的内腔通过轴承套接于横杆的表面,且液压伸缩杆的顶端铰接于转杆的顶端,通过旋转聚光机构,控制三号交流电动机即可实现良好的聚光效果,同时液压伸缩杆还能控制灯光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贯穿支撑柱长方体内腔前后表面的顶部,所述双面齿带的前后表面分别搭接于支撑柱长方体内腔的前后表面,所述移动杆底端的表面插接于支撑柱圆柱体内腔表面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升高机构,控制一号交流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经齿轮和齿带传动,最终能够控制移动杆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实现了控制灯光的升降,方便迅速。

2、通过设置旋转聚光机构,控制三号交流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就能带动两灯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达到了聚光效果。

3、通过设置水平旋转机构和旋转聚光机构,使得灯光在水平方向上可三百六十度旋转,在竖直方向上也能调节合适的角度,实现了灯光在空间上极为广的调节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升高机构;301、一号交流电动机;302、一号齿轮;303、二号齿轮;304、主动轴;305、主动齿轮;306、从动轴;307、从动齿轮;308、双面齿带;309、移动杆;4、水平旋转机构;401、二号交流电动机;402、支撑板;403、转杆;5、旋转聚光机构;501、连杆;502、支架;503、限位杆;504、灯板;505、灯泡;506、移动柱;507、螺纹杆;508、三号交流电动机;509、竖杆;510、横杆;511、液压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可调式舞台灯光支架,包括底座1、支撑柱2、升高机构3、水平旋转机构4和旋转聚光机构5,支撑柱2的底面焊接固定于底座1顶面的中心处,升高机构3镶嵌于支撑柱2的内腔,水平旋转机构4的底端插接于升高机构3顶端的内腔,旋转聚光机构5顶端的左侧面焊接固定于水平旋转机构4顶端的右侧面。

升高机构3包括一号交流电动机301、一号齿轮302、二号齿轮303、主动轴304、主动齿轮305、从动轴306、从动齿轮307、双面齿带308和移动杆309,一号交流电动机301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支撑柱2的顶部,一号齿轮302的内壁套接于一号交流电动机301输出轴前端的表面,二号齿轮303的齿纹端啮合于一号齿轮302,主动轴304左端的表面套接于二号齿轮303的内壁,主动轴304的两端通过轴承贯穿支撑柱2长方体内腔前后表面的顶部,主动齿轮305的内壁套接于主动轴304的表面,从动轴306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柱2左侧长方体内腔前后表面的底部,从动齿轮307的内壁通过轴承套接于从动轴306的表面,双面齿带308的内壁带齿套接于主动齿轮305和从动齿轮307的外表面轮齿,双面齿带308的前后表面分别搭接于支撑柱2长方体内腔的前后表面,移动杆309左侧面啮合于双面齿带308右侧面带齿,移动杆309底端的表面插接于支撑柱2圆柱体内腔表面的顶端。

水平旋转机构4包括二号交流电动机401、支撑板402和转杆403,二号交流电动机401的底面固定连接于移动杆309内腔的底面,支撑板402的内壁通过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移动杆309内腔的表面,转杆403的底端通过轴承插接于移动杆309的内腔,转杆403的底面固定连接于二号交流电动机401的顶部,且转杆403的底面搭接于支撑板402的顶部。

旋转聚光机构5包括连杆501、支架502、限位杆503、灯板504、灯泡505、移动柱506、螺纹杆507、三号交流电动机508、竖杆509、横杆510和液压伸缩杆511,连杆501的底端固定连接于转杆403的底端,支架502底面的左侧铰接于连杆501的顶端,限位杆503的侧面卡接于支架502上所设孔的内腔,两个灯板504靠近支撑柱2的侧面固定连接于限位杆503的侧面,灯泡505设置于灯板504的另一面,移动柱506的底端铰接于灯板504靠近支架502中心的一端,螺纹杆507的右端螺纹连接于移动柱506顶端螺纹孔的内腔,三号交流电动机508输出轴的右端焊接固定于螺纹杆507的左端,且三号交流电动机508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支架502的顶部,两个竖杆509的底面固定连接于支架502的顶部,横杆510的两端贯穿两竖杆509的顶端且固定,液压伸缩杆511底端的内腔通过轴承套接于横杆510的表面,且液压伸缩杆511的顶端铰接于转杆403的顶端。

使用时,打开灯泡,启动一号交流电动机301,通过齿轮和齿带传动,控制移动杆309上升或者下降,选择合适的灯光高度,启动二号交流电动机401,其输出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于转杆403的底部,又由于转杆403的底部搭接于支撑板402的顶部,转杆403底端插接于支撑柱2内腔的顶端,故转杆403随二号交流电动机401在支撑柱2内腔内转动,从而实现灯光在水平面上三百六十度旋转,启动液压伸缩杆,调节支架502与转杆403的角度,从而调节灯光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当需要聚光时,启动三号交流电动机508,带动螺纹杆507转动,由于移动柱506顶端的内腔与螺纹杆507螺纹连接,移动柱506向装置中心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灯板504相互靠近的一端一同移动,灯板504的另一端由于限位杆503限制,沿着支架502上的弧形孔移动,两者位移速度在直线上存在差距,因而两灯板504相互靠拢,极为方便地实现了良好的聚光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