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9563发布日期:2020-08-21 15:5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



背景技术:

led光源由于发光亮度足、发光均匀,且耗电量少,堪称绿色能源,因此已经逐步取代了使用达百年之久的钨丝灯,随着照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led光源从点光源逐渐变成条状光源,甚至是多种形状的长条状柔性灯丝;led柔性灯丝可在同样面积的情况下,瓦数增加多倍甚至数倍,具备很强的实用性,这是传统的条状led灯条所无法企及的。

目前led柔性灯丝灯都采用玻璃泡壳密封在电源连接部件,其首先通过玻璃高温烧制,再将玻璃泡壳内抽真空,在玻璃泡壳内充氦气,密封,最后将玻璃泡壳与电源连接部密封。而在密封处采用胶泥与灯头粘接,胶泥180℃~220℃的情况下烘干粘结紧固。上述传统的方法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采用玻璃泡壳以及胶泥均需要进行高温环境,生产成本高,易造成环境污染,工序复杂,装配复杂;2、led柔性灯丝组件固定困难,传统灯具整体结构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所述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包括一个由塑料制成的泡壳,一个灯泡基座,一个连接所述泡壳和灯泡基座的连接罩壳,一个固定在所述连接罩壳内部的电源连接部,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源连接部连接且位于所述泡壳内的led柔性灯丝组件,所述泡壳包括一个泡壳本体,以及一个与所述泡壳本体连接的泡壳连接部,所述连接罩壳包括一个与所述泡壳连接部卡接的罩壳本体,以及一个与所述罩壳本体连接的基座连接段,所述灯泡基座与所述基座连接段插接,当所述泡壳与所述连接罩壳卡接后,所述泡壳内部的空气与所述泡壳外部的空气连通,所述电源连接部包括一个与所述led柔性灯丝组件电性连接的电路板,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源驱动器,所述led柔性灯丝组件包括一个芯柱,若干环绕设置在所述芯柱上的led柔性灯丝,以及一个连接所述芯柱并插设于所述电路板中的连接柱,所述罩壳本体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一个凹槽,当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电路板并胶合后,所述电路板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泡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罩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泡壳连接部包括一个凹陷部,以及一个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本体远离所述基座连接段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开口,所述基座连接段远离所述罩壳本体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罩壳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上设有多组卡接部,所述凸缘与所述卡接部卡接。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卡接部包括两个凸块,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凹陷部,所述凸缘卡接于所述凹陷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的中部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连接柱插入所述电路板的通孔后,所述芯柱与所述电路板胶合。

进一步地,所述led柔性灯丝包括基板,以及贴装于基板上的若干led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led芯片上涂覆有固晶胶层。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led柔性灯丝通过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连接形成灯丝串,所述灯丝串的总输出电压范围为120-170v或240-270v或350-370v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通过泡壳与连接罩壳卡接,灯泡基座与连接罩壳插接,并使得泡壳内部的空气与泡壳外部的空气连通,避免了传统的采用玻璃泡壳高温塑形以及胶泥高温密封的操作,装配简单,生产成本降低,更避免了环境污染。通过在罩壳本体的内壁开设凹槽,当连接柱插入电路板后将连接柱和电路板胶合,再将电路板卡接于凹槽内,完成led柔性灯丝组件的固定,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便于后续装配,提升生产效率,简化工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泡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连接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电源连接部以及led柔性灯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包括一个由塑料制成的泡壳10,一个灯泡基座11,一个连接所述泡壳10和灯泡基座11的连接罩壳12,一个固定在所述连接罩壳12内部的电源连接部13,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源连接部13连接且位于所述泡壳10内的led柔性灯丝组件14。

所述泡壳1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由塑料制成,所述泡壳10包括一个泡壳本体101,以及一个与所述泡壳本体101连接的泡壳连接部102,所述泡壳连接部102包括一个凹陷部103以及一个凸缘104。

所述灯泡基座11与所述连接罩壳12插接。使用插接的连接方式,能更方便安装装配,大大节省劳动力。所述灯泡基座11与常规灯泡基座相似,并且具有用于接合标准螺纹ac灯插座或灯具的螺纹外表面50,以将该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保持到ac灯插座或灯具并为该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供电,如本领域已知的那样。沿着这种相同的思路,所述灯泡基座11可选地由常规灯泡通常采用的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形成。所述灯泡基座11所提供的灯泡-插座连接可以是行业中常见的其他类型。所述灯泡基座11可具有用于连接到ac功率插座的各种构造,包括但不限于爱迪生螺旋基座,诸如e26中号螺旋基座。

所述连接罩壳12为一体成型结构,由金属铝制成,其包括一个与所述泡壳连接部102卡接的罩壳本体121,以及一个与所述罩壳本体121连接的基座连接段122。在结构上,在所述罩壳本体121与所述基座连接段122共同端面上,所述罩壳本体121的口径大于所述基座连接段122的口径。所述罩壳本体121远离所述基座连接段122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开口123,所述基座连接段122远离所述罩壳本体121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开口(图未示)。所述罩壳本体121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23的内壁上设有多组卡接部124,所述凸缘104与所述卡接部124卡接。每组卡接部124包括两个凸块126,两个所述凸块126之间形成凹陷部127,所述凸缘104卡接于所述凹陷部127内。所述基座连接段122与所述灯泡基座11相匹配,当所述灯泡基座11的一端与所述罩壳本体121和所述基座连接段122的共同端面抵接时,灯泡基座11完成紧固安装。当所述泡壳10与所述连接罩壳12卡接后,所述泡壳10内部的空气与所述泡壳10外部的空气连通,即所述泡壳10内外气压相同。如此使得在该产品生产过程中,装配更加方便,避免了传统的对泡壳10抽真空,并用胶泥密封带来的成本压力,环境污染以及工序复杂的情况。

所述电源连接部13包括一个与所述led柔性灯丝组件14电性连接的电路板13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31上与所述电路板131电性连接的电源驱动器132。所述电源驱动器132为一种现有技术,其用于控制所述led柔性灯丝组件14,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所述led柔性灯丝组件14包括一个芯柱141,若干环绕设置在所述芯柱141上的led柔性灯丝142,以及一个连接所述芯柱141并插设于所述电路板131中的连接柱143。所述电路板131的中心开设有一个通孔133,所述通孔133用于穿设所述连接柱143。在结构上,所述led柔性灯丝142可以与所述芯柱141贴合绕设,也可以与芯柱141不贴合绕设。所述连接柱143在插入电路板131的通孔133后,所述芯柱141与所述电路板131胶合,如此以固定所述芯柱141以及led柔性灯丝142,防止松动。所述罩壳本体121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一个凹槽128,当所述连接柱143插入所述电路板133的通孔133后,所述电路板133卡接于所述凹槽128内,如此完成led柔性灯丝组件14与所述连接罩壳12的固定,操作简便快捷,省时省力,结构合理。

所述led柔性灯丝142包括基板(图未示),以及贴装于基板上的若干led芯片(图未示)。所述led芯片上涂覆有固晶胶层(图未示)。

若干所述led柔性灯丝142通过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连接形成灯丝串,所述灯丝串的总输出电压范围为120-170v或240-270v或350-370v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泡壳10与所述连接罩壳12卡接,所述灯泡基座11与所述连接罩壳12插接紧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抽真空的方式,所述泡壳10的内外空气可以流通,即所述泡壳10内外气压相同。如此使得在该产品生产过程中,装配更加方便。由于没有使用玻璃泡壳,以及高温胶泥粘合的方式,工序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避免了环境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组装的led灯丝灯通过泡壳10与连接罩壳12卡接,灯泡基座11与连接罩壳12插接,并使得泡壳10内部的空气与泡壳10外部的空气连通,避免了传统的采用玻璃泡壳高温塑形以及胶泥高温密封的操作,装配简单,生产成本降低,更避免了环境污染。通过在罩壳本体121的内壁开设凹槽128,当连接柱143插入电路板131后将连接柱143和电路板131胶合,再将电路板131卡接于凹槽128内,完成led柔性灯丝组件14的固定,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便于后续装配,提升生产效率,简化工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