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灯近光LED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2179发布日期:2020-07-10 16:0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灯近光LED及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车灯近光led及车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主要由支架、银胶、晶片、金线、环氧树脂五种物料所组成。led(light-emitting-diode中文意思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它改变了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据分析,led的特点非常明显,寿命长、光效高、低辐射与低功耗,白光led的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段。随着近来led散热技术的改进,室外照明的大功率led路灯、投光灯等led大功率照明灯具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开始被大量应用。对色温和显色性要求很高的室内照明的舞台灯、影棚灯等也已实现量产并投入应用。适用范围最大、用量也最大的通用照明的t8、t5、t4、灯管和代替白炽灯和节能灯的螺口球泡灯以形成系列化,使用寿命已高达5万小时,led照明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机动车照明领域,led照明技术也应用普遍,目前的led颗粒发光表面都为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等;为满足行车安全的需要,车灯的近光光型往往有截至线,成一定角度的截至线,如15°,45°等,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规范gb/t30036-2013进行约束,为了满足规范的要求,往往需要进行专门光学设计。

现有的车灯近光光学设计主要采用遮挡结构来实现近光光型具有截至线的目的,但是,增加了车灯近光光学设计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首先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灯近光led,该汽车车灯近光led不仅使车灯近光光学设计简化和更容易,还能够简化车灯结构设计,使车灯设计更精巧。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该车灯将上述汽车车灯近光led应用在车灯近光光学设计中,简化了车灯结构,使车灯更精简,不需要对近光光型遮挡就能形成截止线光型,效率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车灯近光led,包括支架、led芯片和封装体,所述led芯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led芯片的外部封装有封装体,所述封装体的出光面为适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的截止线面。

优选地,所述截止线面为z型面。

优选地,所述z型面包括扁平部、截止拐点和肘肩型部。

优选地,所述截止线面为直角梯形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灯,包括透镜和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灯近光led,所述汽车车灯近光led的发射光通过透镜投射形成近光截止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封装体的出光面为适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的截止线面,使近光出射光型形成的近光截止线能够符合规范的要求,满足行车安全的需求,简化车灯近光光学设计,进而使车灯近光的照明模组系统精简。

(2)截止线面为z型面或直角梯形面等类似形状,既能够减少部分近光的出射光型,避免对相向行使的驾驶员造成眩目,又可以有足够的近光出射,照亮行使路面,例如,截止线面为z型面时,扁平部遮挡部分减少近光的出射,肘肩型部不影响近光的出射。

(3)将该汽车车灯近光led应用在车灯近光光学设计中,可以取消遮挡结构的设计,也不需对透镜做相应的设计,简化车灯近光光学设计,简化了车灯结构,使车灯更精简小巧,节约成本。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封装体的出光面的形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封装体的出光面的形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经由图2中封装体的出光面的形状出射的光型形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led芯片

3出光面

31扁平部32截止拐点

33肘肩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截止线面是指具有能够形成近光截止线的光出射面形状的出光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车灯近光led,包括支架1、led芯片2和封装体,所述支架1包括两个分支架,所述led芯片2通过银胶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一个分支架上,两个分支架之间通过金线连接,所述支架1与led芯片2的外部封装有封装体,所述封装体的出光面3为适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的截止线面,封装体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等透明材料。

在具体应用中,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灯近光led安装在车灯内,接通电源,使led芯片2发光,光线穿过封装体的出光面3出射,由于出光面3是能够形成近光截止线的截止线面,所以,直接在机动车前方的路面上形成带有近光截止线的近光光型,简化机动车照明模组及车灯的光学设计,可以省略遮挡结构,不需要对光型进行遮挡就可以形成具有明暗截至线的光型,避免对相向行使的驾驶员造成眩目,增强夜间相向行车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止线面为z型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z型面包括扁平部31、截止拐点32和肘肩型部33。扁平部31能够减少部分近光的出射,不会对相向行使的驾驶员造成眩目,肘肩型部33能够使近光正常出射,使夜间行车过程中机动车前方的路面上形成有足够亮度的近光光型,保证行车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止线面为直角梯形面。直角梯形的遮光效果与上述的z型面的遮光效果类似,利用直角梯形的形状特点,将射向相向行使的驾驶员眼部的光线去除,同时,又不影响夜间行车过程中机动车前方的路面上形成足够亮度的近光光型,保证行车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灯近光led能够应用于左驾与右驾行驶等道路通行方向,两种道路通行方向对应的汽车车灯近光led的截止线面的形状是镜像对称的。

具体地,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灯近光led,包括支架1、led芯片2和封装体,所述支架1包括两个分支架,所述led芯片2通过银胶安装在所述支架1的一个分支架上,两个分支架之间通过金线连接,所述支架1与led芯片2的外部封装有封装体,所述封装体的出光面3为适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的截止线面,截止线面为z型面或直角梯形面,封装体可以采用环氧树脂等透明材料,其中,z型面由扁平部31、截止拐点32和肘肩型部33组合而成。出光面3为z型面时可以出射具有近光截止线的近光光型,与出光面3为矩形或圆形的led相比较,扁平部31能够减少部分近光的出射光型,避免对相向行使的驾驶员造成眩目,肘肩型部32又可以正常出射近光光型,照亮机动车行使的前方路面,保证行车安全,而且,出光面3设计成截止线面,可以在车灯近光光学设计中取消遮挡结构的设计,使车灯结构简化,利于车灯小型化,节约成本,节约设计空间;同理,出光面3为直角梯形面时,也可以实现与z型面类似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灯,具有透镜和上述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灯近光led;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照图1-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灯近光led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灯近光led安装在机动车的车灯内,通过支架1接通电源,使led芯片2发光,光线穿过封装体的出光面3出射,由于出光面3是能够形成近光截止线的z型面或直角梯形面,所以,从出光面3出射的光型也形成为z型或直角梯形,再经过透镜折射将出射光线投射到机动车行使的前方路面上,形成带有近光截止线的近光光型,简化机动车照明模组及车灯的光学设计,可以省略遮挡结构,不需要对光型进行遮挡就可以形成具有明暗截至线的光型,避免对相向行使的驾驶员造成眩目,增强夜间相向行车的安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