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巷道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2031发布日期:2020-07-17 16:1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巷道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控制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巷道灯。



背景技术:

煤矿巷道一般都是深入地表下很深,非常黑暗,而且又长又窄,因此所使用的灯具数量也比较多,传统的照明灯具在工作时需要24小时工作来为巷道提供照明,然而巷道内大部分区域及大部分时间是没有工人的,灯具如果一直处于照明状态,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此外,由于煤矿巷道内的通风效果较差,照明灯具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不能及时把灯源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很容易影响灯源的正常运行,降低照明灯具的工作寿命,存在安全隐患,且传统的照明灯具功能单一。在巷道内工作时,工人们需要用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通讯和沟通以便更好地协同工作,同时更需要与地面上的相关指挥部门保持实时的联系,而煤矿巷道内一般信号都比较差,无法满足工人们使用智能设备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传统的照明灯具功能单一、散热性差、安全性低、无法满足工人们使用智能设备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巷道灯,实现能够为巷道内的智能设备提供无线网络,满足工人们在巷道内作业时使用智能设备进行沟通或联网的用网需求,且灯头和壳体之间设置有散热机构,能够将灯头和壳体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避免影响各电元件的正常运行,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且节能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巷道灯,包括固定座,灯体可拆卸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灯体包括壳体和灯头,且灯头设置在壳体的前部,所述灯头和壳体之间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壳体上设有红外线人体感应器、瓦斯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壳体内设有控制板和wifi模块,且控制板和wifi模块连接,所述散热机构、灯头、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人体感应器和瓦斯传感器均与控制板连接,wifi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系统与指挥室的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壳体的竖直截面为倒置的直角梯形,壳体上设有后盖,且后盖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后盖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设有卡扣,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连接块相匹配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上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且卡槽为倒l型结构。

所述连接块上设有导电片,控制板的供电电源通过导线与导电片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内设有与导电片相匹配的供电电路。

所述灯头包括半球型结构的透明灯罩,透明灯罩内设置有灯源,所述灯源与控制板连接。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罩和风扇,风扇设置在散热罩内且与控制板连接。

所述壳体和散热罩上均开设有散热孔,且壳体和散热罩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散热孔相对应的防尘网。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器和工作站,且工作站与显示器连接,所述wifi模块通过网络通讯系统与工作站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wifi模块,不仅实现能够为巷道内的智能设备提供无线网络,满足工人们在巷道内作业时使用智能设备进行沟通或联系的用网需求,同时还作为控制板和指挥室的控制系统之间的桥梁,实现控制板和指挥室的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同时利用控制器控制灯源打开或关闭,从而达到节能效果,通过灯头和壳体之间设置散热机构,能够将灯头和壳体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避免影响各电元件的正常运行,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1为固定座,2为壳体,3为灯头,4为灯源,5为控制板,6为wifi模块,7为显示器,8为工作站,9为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0为瓦斯传感器,11为后盖,12为连接块,13为卡扣,14为连接套筒,15为卡槽,16为散热罩,17为风扇,18为温度传感器,19为导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巷道灯,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可固定设置在巷道的内壁上,灯体可拆卸设置在固定座1上,所述灯体包括壳体2和灯头3,且灯头3设置在壳体2的前部,实现灯头3为巷道提供照明。具体地,如图2和3所示,所述壳体2的侧视投影为倒置的直角梯形,壳体2上设有后盖11,且后盖11与壳体2可拆卸连接,通过将后盖11拆卸下来从而对壳体2的内部线路进行查看或维修。所述灯头3固定设置在壳体2的斜角边上,从而更好地对巷道进行照明,优选地,所述灯头3包括半球型结构的透明灯罩,透明灯罩内设置有灯源4,通过将透明灯罩设计成半球型结构,可有效扩大灯源4的照明范围,从而更好地满足照明需求。所述后盖11为直角梯形的斜角边所对的直角边,后盖11与固定座1可拆卸连接,

具体为所述后盖11上设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两侧均设有卡扣13,所述固定座1上设有与连接块12相匹配的连接套筒14,连接套筒14上设有与卡扣13相匹配的卡槽15,且卡槽15为倒l型结构。即使用时,首先将卡扣13对准卡槽15的开口,然后将连接块12嵌入连接套筒14内,通过旋转壳体2,从而使卡扣13固定在卡槽15内,实现壳体2固定在固定座1上,本实施例中是将卡槽15设计为倒l型结构,因此在使用时需逆时针旋转壳体2,从而使卡扣13与卡槽15相配合。此结构设计实现当需要对壳体2内部的线路或灯头3进行检查维修时,通过顺时针旋转壳体2,使卡扣13脱离卡槽15即可,实现便于安装与拆卸,且使用方便。

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2内设有控制板5和wifi模块6,且控制板5和wifi模块6连接,wifi模块6与指挥室的控制系统连接。所述wifi模块6能够为巷道内的智能设备提供无线网络,即工人使用手机等智能设备时,可就近连接到附近wifi模块6的无线网络,满足工人们在巷道内作业时使用智能设备进行沟通或联网的用网需求;同时wifi模块6还可作为控制板5和指挥室的控制系统之间的桥梁,实现控制板5和指挥室的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功能。具体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显示器7和工作站8,且工作站8与显示器7连接,所述wifi模块6通过网络通讯系统与工作站8连接,所述的网络通讯系统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无线网络依次连接所组成的网络传输结构,即wifi模块6连接路由器,wifi模块6所传输的数据依次通过路由器、交换机和无线网络传输至工作站8,进而传输给显示器7,从而实现指挥室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器7远程对控制板5下达控制指令,同时也可接收控制板5所接收到的关于巷道内的相关信息并输出到显示屏上,便于指挥室的工作人员查看。

具体地,所述灯头3和壳体2之间设置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有利于将灯头3和壳体2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避免影响各电元件的正常运行,且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所述壳体2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8,具体可将温度传感器18设置在靠近灯头3的一侧,温度传感器18具体型号为ds18b20,用于监测壳体2和灯头3的温度,所述散热机构和温度传感器18均与控制板5连接,控制板5接收温度传感器18所监测的温度信息并控制散热机构工作。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罩16和风扇17,风扇17通过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散热罩16内且与控制板5连接,即风扇17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固定在散热罩16的内壁上,所述控制板5控制风扇17工作。使用时,由于壳体2内的各电元件和灯头3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都会升高,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利用温度传感器18实时监测壳体2和灯头3的温度并传递给控制板5,当监测到的温度高于控制板5内所预设的温度上限值时,控制板5将驱动风扇17工作,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所述壳体2和散热罩16上均开设有散热孔,且壳体2和散热罩16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与散热孔相对应的防尘网,此结构设计实现热量可通过散热孔散发出去,防尘网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壳体2的内部影响各电元件工作。

所述壳体2上设有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其具体型号为d203b,所述灯源4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均与控制板5连接,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用于感应附近是否有工人,当感应到有工人时将信息传递给控制板5,控制板5控制灯源4打开,工人离开后,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感应不到信息,此时控制板5将控制灯源4关闭,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灯源4打开或关闭,达到节能的效果。所述壳体2上还设有瓦斯传感器10,其具体型号为kgj16b,瓦斯传感器10与控制板5连接,瓦斯传感器10用于监测巷道内的瓦斯浓度并将监测信息传递给控制板5,由控制板5通过wifi模块6最终传输至显示器7上,从而实现指挥室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测巷道内的瓦斯浓度,确保作业现场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所述连接块12上设有导电片19,所述控制板5的供电电源通过导线与导电片19连接,供电电源为控制板供电,控制板得电后控制散热机构、灯头3、温度传感器18、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瓦斯传感器10和wifi模块6通电进行工作;所述连接套筒14内设有与导电片19相匹配的供电电路,供电电路铺设在巷道的两侧上方,通过与导电片19连通,从而实现为散热机构、灯头3、温度传感器18、红外线人体感应器9、瓦斯传感器10、控制板5和wifi模块6进行供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