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铝制浮标的耐燃灯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0342发布日期:2020-07-10 15:59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具有铝制浮标的耐燃灯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铝制浮标的耐燃灯芯。



背景技术:

中国油灯和中国的技术文明以及造型艺术息息相关,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审美的时尚,为了消烟除尘,汉代的青铜灯加装了导烟管,为了节省燃料,宋代发明了夹瓷盏,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设计了内藏式灯,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利用力学原理制造了台壁两用灯,在审美的领域,战国时期出现的人物形灯以及汉代出现的动物形灯,把一定的造型引入到灯具的设计中,使之增加了实用性之外的文化内涵,目前宗教的礼仪灯通常采用油灯,将带有浮标的灯芯置于灯内,用于提供燃烧的捻子。

现有放置在油灯内的灯芯大都是带有一个浮漂,浮标的作用是将灯芯浮起来,置于油液表面之上,保持灯芯的燃烧,但是浮漂的直径不够大,在使用时,浮标可能会漂浮的靠近灯壁,火焰长时间烤玻璃灯壁,会将灯壁烤至破裂,致使灯具损坏,而且灯芯需要定期修剪,现有的浮漂在烤热之后,不方便拿出来修剪。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铝制浮标的耐燃灯芯,具有方便拿取修剪灯芯,且不会靠近瓶体过近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铝制浮标的耐燃灯芯,包括浮标和安装在所述浮标上的灯芯,所述浮标的内部设有环形的空心浮体,所述浮标的内部靠近所述空心浮体内侧设有灯芯收纳腔,所述浮标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上通孔,所述浮标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下通孔,所述灯芯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灯芯的中间部位收容至所述灯芯收纳腔内,所述浮标的顶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限位支杆,所述限位支杆与所述浮标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杆的顶部具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限位支杆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上通孔的内部插接固定有拉伸管,所述拉伸管与所述浮标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拉伸管与所述灯芯的重力,所述灯芯贯穿所述拉伸管的内侧壁,且位于所述拉伸管顶部。

优选的,所述拉伸管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所述上通孔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杆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限位支杆均匀分布在所述浮标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空心浮体的内部具有密封空腔,所述浮标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灯芯燃烧槽。

优选的,所述灯芯包括由内至外分布的供油层、支撑层和耐燃层,所述支撑层、耐燃层依次缠绕在所述供油层的外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浮标的顶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限位支杆,当把浮标放置在油灯内时,浮标顶部的限位支杆可以与瓶内壁碰撞,避免浮标与灯壁靠的过近,从而火焰不会烘烤到灯壁,防止将灯壁烤破裂,并且限位支杆的顶部具有把手,当需要对灯芯进行修剪时,则可以拿限位支杆的把手部分,不会烫手,且更加方便拿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灯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标;101、灯芯燃烧槽;102、密封空腔;103、灯芯收纳腔;104、上通孔;105、下通孔;11、空心浮体;2、拉伸管;21、限位板;3、限位支杆;31、把手;4、灯芯;41、供油层;42、支撑层;43、耐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具有铝制浮标的耐燃灯芯,包括浮标1和安装在浮标1上的灯芯4,浮标1的内部设有环形的空心浮体11,浮标1的内部靠近空心浮体11内侧设有灯芯收纳腔103,浮标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上通孔104,浮标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下通孔105,灯芯4的两端分别贯穿上通孔104和下通孔105,灯芯4的中间部位收容至灯芯收纳腔103内,浮标1的顶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限位支杆3,限位支杆3与浮标1固定连接,限位支杆3的顶部具有把手31,把手31与限位支杆3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包括浮标1和安装在浮标1上的灯芯4,浮标1的内部设有环形的空心浮体11,内部的空心浮体11可以保证浮标1具有一定的浮力,可以将浮标1以及安装在浮标1上的物品漂浮在油液上,浮标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开设上通孔104和下通孔105,灯芯4的下端从下通孔105伸出到油液以下,可以持续向上供油用于燃烧,灯芯4的上端从上通孔104穿过,将火焰点燃在浮标1上方,中间部位的灯芯4收容在灯芯收纳腔103内,浮标1的顶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限位支杆3,当把浮标1放置在油灯内时,浮标1顶部的限位支杆3可以与瓶内壁碰撞,避免浮标1与灯壁靠的过近,从而火焰不会烘烤到灯壁,防止将灯壁烤破裂,并且限位支杆3的顶部具有把手31,当需要对灯芯4进行修剪时,则可以拿限位支杆3的把手31部分,不会烫手,且更加方便拿取。

具体的,上通孔104的内部插接固定有拉伸管2,拉伸管2与浮标1的摩擦力大于拉伸管2与灯芯4的重力,灯芯4贯穿拉伸管2的内侧壁,且位于拉伸管2顶部,通过在上通孔104的内部插接固定有拉伸管2,拉伸管2高于浮标1,在使用时,可以上下拉动拉伸管2,来调节灯芯4顶端的位置,从而控制火焰的位置,使得灯具更加美观。

具体的,拉伸管2的底部固定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的直径大于上通孔104的内径,通过在底部设置限位板21,可以对拉伸管2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直接将拉伸管2拉出。

具体的,限位支杆3数量为四个,且四个限位支杆3均匀分布在浮标1的顶部,通过在浮标1的顶部周侧设置四个均匀分布的限位支杆3,可以在四个角度防止浮标1与灯具内壁接触,根据灯壁的直径,还可以设置更多的限位支杆3,以达到浮标1不会与灯具内壁接触的目的。

具体的,空心浮体11的内部具有密封空腔102,浮标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灯芯燃烧槽101,通过设置向下凹陷的灯芯燃烧槽101,可以使浮标1的外壁远离火焰,避免长时间烘烤造成的浮标1整体变热,密封空腔102可以保证浮标1具有一定的浮力,使浮标1始终漂浮在油液表面。

具体的,灯芯4包括由内至外分布的供油层41、支撑层42和耐燃层43,支撑层42、耐燃层43依次缠绕在供油层41的外壁,其中供油层41为空心的泡沫陶瓷,其原理是灯芯4附体的孔隙率大于灯芯4主体的孔隙率,使得灯芯4附体对液体燃料的虹吸作用大于灯芯4主体对液体燃料的虹吸作用,液体燃料经过灯芯4主体的外表面向内和向燃烧端输送,灯芯4附体从灯芯4主体的内表面吸收液体燃料,并向燃烧端输送,即在灯芯4主体和灯芯4附体两者共同的虹吸作用下,将液体燃料输送到灯芯主体的燃烧端以供燃烧,外部的支撑层42为硬质纸张卷成,耐燃层43为耐燃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浮标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开设上通孔104和下通孔105,灯芯4的下端从下通孔105伸出到油液以下,可以持续向上供油用于燃烧,灯芯4的上端从上通孔104穿过,将火焰点燃在浮标1上方,中间部位的灯芯4收容在灯芯收纳腔103内,浮标1的顶部设有向外侧倾斜的限位支杆3,当把浮标1放置在油灯内时,浮标1顶部的限位支杆3可以与瓶内壁碰撞,避免浮标1与灯壁靠的过近,从而火焰不会烘烤到灯壁,防止将灯壁烤破裂,并且限位支杆3的顶部具有把手31,当需要对灯芯4进行修剪时,则可以拿限位支杆3的把手31部分,不会烫手,且更加方便拿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