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调节的头灯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4409发布日期:2020-09-04 17:01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调节的头灯织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头灯织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调节的头灯织带。



背景技术:

头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户外运动、野外探险、露营等都会使用到头灯,在使用头灯时,需要通过头灯带将头灯固定在头上,一个好的头灯带不仅要配带舒服,外观漂亮,还需要有利于整个头灯产品的设计、装配的方便。目前市面上的头灯带大部分都是在支架上加工一个开放的缺口进行装配,或是装配好后再进行缝合。以上两种结构均存在弊端,前者会降低支架的强度,后者不利于生产线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0607070.2(授权公告号为cn2068613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头灯带》,包括弹性布带及头灯支架,弹性布带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环和调位扣,连接环中部设置有能让调位扣穿过的条形通孔,调位扣中部设置有能活动别入弹性布带的别扣,头灯支架二端分别设置有布带孔,布带孔的宽度可供连接环穿过。在装配时,首先将连接环从头灯支架的前方横向穿过头灯支架其中的一个布带孔,再将连接环从头灯支架的后方穿过另一个布带孔,调整头灯支架使其在弹性布带的中间位置,再将调位扣从连接环的条形通孔穿过,将弹性布带别入调位扣中,并能根据需要调节长度。

上述专利中的头灯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有一定的不足,首先,由于受弹性布带的缠绕方式限定,弹性布带配置在调节扣的别扣的状态下,弹性布带在调节扣的别扣位置是向内凸出而形成一个条形凸起结构,由于该条形凸起的存在,用户在佩戴后总感觉在该条形凸起位置具有强烈的压迫感,十分不舒服,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其次,在装配过程中,上述专利中的弹性布带是从外侧别入到调位扣的别扣内侧,这种装配过程较为费力,且容易导致别扣折断,另一方面,若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采用弹性布带穿设方式装配在调位扣中,又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灯带分为正反两面,其中,灯带正面印刷有图案或logo,为了使头灯织带在佩戴后更加美观,用户所期望的是,弹性布带在缠绕装配完成后,其正面始终是朝向外侧,而将弹性布带穿设方式装配在调位扣中,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弹性布带的其中一段正面会朝向内侧而使正面的图案或logo被遮盖问题。

鉴于此,现有的头灯织带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全新、装配方便且佩戴舒适的快速调节的头灯织带,该头灯织带还能保证织带的正面(印刷有图案或logo的面)始终朝外设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调节的头灯织带,包括织带本体,还包括:

第一卡扣座,其中部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卡扣座的第一开口内具有抵挡条,该抵挡条将第一卡扣座的第一开口分隔为第一穿设口和第二穿设口,所述第一卡扣座的侧部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的第一端;

第二卡扣座,该第二卡扣座的中部具有能供所述织带本体折叠成双层后穿过的第二开口;

止挡条,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的第二端,所述止挡条连接在第二卡扣座的外侧壁上并横跨所述第二开口;

在所述织带本体折叠成双层后从第二卡扣座的内侧穿出第二开口的状态下,所述织带本体的第二端从第一卡扣座的内侧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口以及第二穿设口后,再从所述第二卡扣座的第二开口的内侧向外穿出,并由对应连接在所述织带本体的第二端的止挡条连接到第二卡扣座的外侧壁上。

为了使止挡条牢靠地约束在第二卡扣座上,避免发生脱落,所述第二卡扣座的外壁上对应于第二开口的上下两侧设有供所述止挡条的两端部卡入其中的卡口。

为了进一步提高止挡条与第二卡扣座之间连接的牢靠性,所述第二卡扣座的卡口的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止挡条的两个端部的内侧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柱,所述止挡条通过上述连接柱嵌入所述第二卡扣座的连接孔中而约束在第二卡扣座上。

再改进,所述止挡条的两端部卡入所述卡口后再焊接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卡扣座的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卡扣座的第二开口均为方形开口。

再改进,所述第二卡扣座的第二开口的高度与所述织带本体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止挡条的长度稍大于所述织带本体的宽度。

为了使头灯织带具有一定的束紧力,避免用户佩戴后出现滑脱问题,所述织带本体为弹性带。

为了方便加工,所述第一卡扣座、第二卡扣座以及止挡条均为塑料件,所述织带本体与第一卡扣座以及止挡条之间均采用注塑方式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首先,本发明的头灯织带的织带本体的第二端是从第一卡扣座的内侧向外穿出第一穿设口后再通过第二穿设口返回内侧的,因而织带本体是对应覆盖在第一卡扣座的抵挡条的外侧,所以在第一卡扣座的抵挡条位置不存在向内凸出的条形凸起,用户佩戴后较为舒适;其次,本发明的织带本体在缠绕翻折后,其正面始终是朝向外侧,因而也不存在织带本体正面的图案或logo被遮盖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卡扣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卡扣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止挡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7,一种快速调节的头灯织带包括织带本体10、第一卡扣座21、第二卡扣座31以及止挡条40。织带本体10为一根弹性带,该弹性带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卡扣座21,第二端连接止挡条40。第二卡扣座31为独立的分体件,可与上述止挡条40配合从而实现头灯织带的装配。

参见图4,第一卡扣座21的中部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卡扣座21整体呈方形,第一开口也呈方形。第一卡扣座21的第一开口内具有抵挡条22,该抵挡条22将第一卡扣座21的第一开口分隔为第一穿设口23和第二穿设口24,第一开口的高度(即竖向长度)与织带本体10的宽度相适配。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扣座21与抵挡条22为一体件,具体可采用注塑成型为一体件。

第一卡扣座21的侧部边沿连接在织带本体10的第一端位置,具体地,第一卡扣座21为塑料件,织带本体10的第一端与第一卡扣座21采用注塑方式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5,第二卡扣座31整体呈方形,其中部具有第二开口32,该第二开口32也为方形口,第二开口32的高度(即竖向长度)与织带本体10的宽度相适配。具体地,织带本体10在中间区域折叠成双层后可从内侧穿过第二卡扣座31的第二开口32而伸出第二卡扣座31的之外。

参见图3及图6,止挡条40连接在织带本体10的第二端。具体地,织带本体10的第二端与止挡条40的侧边沿之间也采用注塑方式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的止挡条40的长度稍大于织带本体10的宽度,在装配过程中,止挡条40可倾斜状态由内向外穿过第二卡扣座31的第二开口32,从而约束在第二卡扣座31的外壁上。

结合图5及图6,第二卡扣座31的外壁上在与第二开口32的上下两侧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口33,止挡条40的两端部能对应卡入上述卡口33中,止挡条连接在第二卡扣座31的状态下横跨第二开口32。进一步地,第二卡扣座31的卡口33的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34,止挡条40的两个端部的内侧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柱41,止挡条40通过上述连接柱41嵌入第二卡扣座31的连接孔34中而约束在第二卡扣座31上;再进一步地,止挡条40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二卡扣座31连接为一体。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止挡条40能牢靠地约束在第二卡扣座31上,从而避免发生脱落问题。

在止挡条40连接到第二卡扣座31的卡口中后,止挡条40的外壁面与第二卡扣座31的外壁面齐平,从而避免止挡条容易触碰外物而从第二卡扣座31的卡口中脱出。

本实施例的快速调节的头灯织带的装配过程如下:

参见图7,首先将织带本体10在中间区域的一位置折叠成双层,然后将折叠后的双层织带本体10的端部从第二卡扣座31的内侧向外穿出第二开口32,与此同时,将对应设于织带本体10的第二端的止挡条40从第一卡扣座21的内侧依次穿过第一穿设口23以及第二穿设口24后,再将止挡条40稍倾斜状态从第二卡扣座31的第二开口32的内侧向外穿出,最后将止挡条40扣压在第二卡扣座31的外侧壁的卡口33中,将织带本体10束紧状态下,在第一卡扣座21的抵挡条22位置以及在第二卡扣座31的止挡条40位置,织带本体10均是覆盖在抵挡条22及止挡条40的外侧(即条形凸起均是朝向外侧,详见图1)。

本实施例的快速调节的头灯织带的优点:首先,本发明的头灯织带的织带本体10的第二端是从第一卡扣座21的内侧向外穿出第一穿设口23后再通过第二穿设口24返回内侧的,因而织带本体10是对应覆盖在第一卡扣座21的抵挡条22的外侧,所以在第一卡扣座21的抵挡条22位置不存在向内凸出的条形凸起,用户佩戴后较为舒适。其次,本发明的织带本体10在缠绕翻折后,其正面始终是朝向外侧,因而也不存在织带本体10正面的图案或logo被遮盖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