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图案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4366发布日期:2020-07-24 16:4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态图案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图案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动态图案灯,一般只采用一个动的效果盘制造动态的灯光效果,制造出来的动态图案不够丰富,动态效果不够好。其次,目前市面上灯光的散热器一般采用多块散热片叠加而成,散热片组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将多块散热片叠起来固定在一起,散热效果不是很好。

授权号为cn209325608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动态图案灯,包括驱动机构、led光源和沿led光源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聚光单元、图案盘和成像单元,所述聚光单元罩在led光源前方,以使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聚光单元后向前发射;所述图案盘中部为图案胶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图案盘在垂直于光路方向的平面内自转;所述成像单元包括组合透镜,所述组合透镜包括5~7层单体透镜。

授权号为cn20580726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纹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光源组件、设置在光源组件下方的驱动装置、水纹图案盘以及灯罩;其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一铝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铝基板上的光源,所述铝基板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水纹图案盘连接,所述水纹图案盘上涂覆有图案涂层或雕刻有图案形状;所述水纹图案盘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由于在光源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装置,并在光源的上部设置了水纹图案盘,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水纹图案盘转动,在光源发光的情况下,由于水纹图案盘上的图案作用,使得发出的光线具有动态的光影效果。

授权号为cn106020401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导热件、翅片和至少一个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呈封闭环状设置,所述导热管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导热件内,且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与所述导热件连接,所述导热管穿设于所述翅片,且所述导热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翅片连接,所述导热管内填充设置有导热工质。

上述专利文件中的方案仍然存在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态图案灯,采用至少两个效果盘制造动态图案,制造的动态图案丰富,动态效果好;散热效果更好,组装更加自由、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动态图案灯,包括控制系统、发光组件、成像组件、散热风扇、至少一个型材散热结构和至少一根散热管,所述发光组件和成像组件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效果盘,各效果盘部分重叠,各效果盘的重叠部分位于发光组件和成像组件之间的光路上,各效果盘分别传动连有用于带动效果盘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发光组件连在各型材散热结构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连在各型材散热结构的另一侧,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端与各型材散热结构相对;

各散热管的一部分延伸至型材散热结构内部,各散热管的另一部分延伸至型材散热结构的一侧,且各散热管的另一部分与发光组件分别接触相连,所述散热管内填充有导热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发光组件、成像组件、散热风扇、型材散热结构和散热管均设置在外壳内,且各部件之间一些常规的连接部件属于现有技术,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或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控制系统包括电源、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和驱动模块、控制模块分别电性相连。驱动模块用于控制发光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元件。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盘为两个。成像组件包括成像镜头、成像支架板和镜头螺母,成像镜头上设有外螺纹,成像支架板上设有第二通光孔,成像镜头的螺纹端穿过第二通光孔与镜头螺纹相连,从而将成像镜头安装在成像支架板上。进一步优选的,在镜头螺母内嵌设有橡胶圈,橡胶圈卡在成像镜头和成像支架板之间,使成像镜头在镜头螺母内旋转时产生阻尼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发光时,型材散热结构通过散热管对发光组件进行散热,通过散热风扇可以增加型材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散热管内的导热介质具有导热的作用,能够提高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型材散热结构包括导热块,所述导热块的两侧设有多块散热片,所述导热块和各散热片为一体成型的型材,所述导热块内设有多个固定孔,各散热管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固定孔内,所述散热管的中部延伸至导热块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连接在导热块的另一侧。导热块可以由两个块部件焊接组装而成,两块部件上分别设有半圆形凹槽,两块部件焊接后,两块部件的半圆形凹槽组合成固定孔,各散热管在两块部件焊接时放入,各散热管也和固定孔焊接固定。两块部件分别设有多块散热片,且块部件和散热片为一体成型的型材,通过散热片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散热片的两面分别设有凸条,凸条能够增加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位于凸条的顶端,经计算及实验表明,凸条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时,凸条的表面积较大,且加工较为方便。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型材散热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开口孔,所述发光组件通过型材散热结构一侧的连接孔与型材散热结构相连,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型材散热结构另一侧的连接孔与型材散热结构相连。型材散热结构上采用半开口的连接孔,可以便于型材散热结构开模。具体地,连接孔设在导热块上,且连接孔从导热块的一侧贯穿至导热块的另一侧,从而使发光组件连接在导热块的一侧,散热风扇连接在导热块的另一侧。具体地,连接孔为螺纹孔,在散热风扇上穿设螺栓,通过螺栓将散热风扇固定在型材散热结构上;或者连接孔为插销孔,通过插销将散热风扇固定在型材散热结构上。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型材散热结构为多个,各型材散热结构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连接板和各型材散热结构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通过连接板将各型材散热结构固定成一个整体,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更加紧凑。

进一步改进的,一种散热的光源装置还包括导热的两基板,所述基板的板面贴合且相连,各散热管的另一部分夹设在两基板之间,所述发光组件连接在基板上。通过两基板将散热管的中部夹设在两基板之间,两基板对散热管和发光组件具有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连在各型材散热结构的一侧,用于固定发光源,具体的,支架固定在基板上;

发光源,所述发光源设在支架上,用于发出光源;

收光镜头,所述收光镜头设在发光源的发光端,用于将发光源发出的光聚拢。

进一步改进的,一种动态成像装置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通光孔和多个固定杆,各固定杆上分别设有第一滑轮,各效果盘分别传动卡设在各第一滑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设在安装板上;所述发光组件和成像组件之间的光路穿过第一通光孔,各效果盘的重叠部分挡设在第一通光孔上。发光组件和成像组件之间的光路穿过第一通光孔,两效果盘卡设在各第一滑轮之间,驱动装置带动效果盘转动时,两效果盘在对应的各第一滑轮之间转动。固定杆用于固定第一滑轮,安装板用于固定固定杆等部件。具体地,每个效果盘对应配置有三个第一滑轮,效果盘可以在三个第一滑轮之间转动。

进一步改进的,沿第一滑轮的周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效果盘通过各第一滑轮的环形凹槽传动卡设在各第一滑轮之间。通过第一滑轮上的环形凹槽,能够卡住效果盘,能够对效果盘进行固定,防止效果盘发生位移。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固定图案盘,固定图案盘内嵌设有固定图案片,所述固定图案盘挡设在第一通光孔上。通过设置固定图案盘,固定图案盘产生的图案能够和两个效果盘产生的图案叠加,经过两效果盘和一个固定图案盘的效果叠加,能够使成像组件形成的图案更加丰富,组合方式更加多样化。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图案安装盘,所述图案安装盘套设在第一通光孔外,所述固定图案盘卡设在图案安装盘内。固定图案盘可以卡在图案安装盘内,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固定图案,便于实现组合更多的图案效果。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图案安装盘靠近效果盘的一面还设有磁铁,磁铁为多块,各磁铁沿图案安装盘边缘周向均匀分布。各效果盘上设有磁性部件,各效果盘通过磁铁与图案安装盘贴合固定。可以再效果盘上加入铁等元素作为磁性部件,从而能够使图案安装盘通过磁铁将效果盘吸住并贴合固定。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元件、安装座和弹性元件,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转动设在安装板上,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元件上,所述驱动元件设在安装座上,所述驱动元件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滑轮,各第二滑轮通过弹性元件传动压设在对应的效果盘上。弹性元件为弹簧,驱动元件为步进电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滑轮和第一滑轮的结构相同,其区别仅在于第一滑轮为从动滑轮,而第二滑轮为主动滑轮,驱动元件的驱动力通过第二滑轮传递给效果盘。驱动元件上的第二滑轮可以代替一个第一滑轮,因而,进一步改进的,每个效果盘对应两个第一滑轮和一个第二滑轮。由于安装座是可以转动的,通过弹性元件能够使效果盘和第二滑轮紧密接触,驱动元件带动第二滑轮转动时,第二滑轮能够带动效果盘转动。当需要更换效果盘时,可以掰开第二滑轮,使第二滑轮不压在效果盘上,从而能够将效果盘取出并更换。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驱动元件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各效果盘、各安装座和各第二滑轮均位于安装板靠近成像组件的一侧,各驱动元件和各弹性元件均位于安装板靠近发光组件的一侧,各驱动元件的输出端穿过第二通孔后与对应的第二滑轮相连。将驱动元件和安装座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两侧,能够合理的利用空间,使效果盘与第一通光孔、固定图案盘之间的间距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效果盘包括圆环状的第一盘体,所述第一盘体内嵌设有动态图案片,各效果盘的动态图案片的边缘部分形成偏心重叠。两效果盘部分重叠,两效果盘通过旋转可以实现不同的组合方式。

进一步改进的,沿动态图案片的边缘周向设有多个效果图案。两个固定图案盘的动态图案片上的效果盘可以实现不同的组合方式,最终在成像组件上形成不同的图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图案灯的工作原理:发光组件中的发光源发出光源,该光源在收光镜头处聚拢,发光源通过型材散热结构和散热风扇进行散热。通过收光镜头聚拢的光束穿过第一通光孔后,在两个效果盘和固定图案盘处形成动态图案,动态图案的内容根据动态图案片和固定图案片的内容而定,动态图案的效果通过驱动元件控制效果盘的转动速度及正反转进行控制。在效果盘和固定图案盘形成动态图案后的光束再穿过第二通光孔,并通过成像镜头发出动态图案的光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动态图案灯的动态成像装置,在发光组件和成像组件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效果盘,各效果盘可以通过对应的驱动装置带动转动,驱动装置可以控制效果盘转动的速度,可以带动效果盘正转或反转。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穿过各效果盘,驱动装置可以控制效果盘转动的速度、正转或反转形成动态图案,各动态图案能够叠加并形成更加丰富的动态图案。当驱动装置没有带动效果盘转动时,则效果盘上能够形成静态的图案,从而能够从成像组件形成不同的成像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图案灯的型材散热结构可以由型材制成,多个型材散热结构可以自由组装成几乎任意形状,单个型材散热结构可以自由设计成与发光组件更匹配的散热结构,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状的型材散热结构和不同数量的散热管而满足不同散热功率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更好,组装更加自由、方便。而采用散热片或鳍片散热时,组装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功率的发热源使用,而型材散热结构可以做到这一点,无需开模就可通过裁切与组合方式满足不同的散热功率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动态图案灯的爆炸图;

图2为动态图案灯的主剖视图;

图3为成像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效果盘、安装板、驱动装置和固定图案盘等的连接关系图;

图5为发光组件、型材散热结构和散热风扇的连接关系图;

图6为控制系统的爆炸图;

图7为效果盘、驱动装置和第一滑轮的连接关系图;

图8为效果盘、驱动装置和第一滑轮另一视角的连接关系图;

图9为动态图案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型材散热结构、基板和散热管的爆炸图;

图11为块部件和散热片的连接关系图;

图12为型材散热结构、基板和散热管的组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至图12,一种动态图案灯,包括控制系统9、发光组件1、成像组件2、散热风扇6、至少一个型材散热结构7和至少一根散热管8,所述发光组件1和成像组件2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效果盘3,各效果盘3部分重叠,各效果盘3的重叠部分位于发光组件1和成像组件2之间的光路上,各效果盘3分别传动连有用于带动效果盘3转动的驱动装置4;

所述发光组件1连在各型材散热结构7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6连在各型材散热结构7的另一侧,且所述散热风扇6的出风端与各型材散热结构7相对;

各散热管8的一部分延伸至型材散热结构7内部,各散热管8的另一部分延伸至型材散热结构7的一侧,且各散热管8的另一部分与发光组件1分别接触相连,所述散热管8内填充有导热介质。

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9、发光组件1、成像组件2、散热风扇6、型材散热结构7和散热管8均设置在外壳内,且各部件之间一些常规的连接部件属于现有技术,应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或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控制系统9包括电源91、驱动模块92和控制模块93,电源91和驱动模块92、控制模块93分别电性相连。驱动模块92用于控制发光源12,控制模块93用于控制驱动元件41。

1〉:电源91

1:发光源12功率为12v*7.5a=90w,整机最低效率按85%效率计算,输入功率最大为105.9w,电源91采用额定输出功率120w/24v开关电源。开关电源余量满足设计要求。

2〉:驱动模块

1:驱动模块采用3763双色温驱动模块方案(只使用单路设计),单路实测可达300w,常温29摄氏度时,驱动模块最大温升为功率电感温升35摄氏度。老化房40摄氏度环境温度,驱动模块最大温升为电感温升28摄氏度。器件均工作在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且留有相应余量。

3〉:控制模块

1:控制模块沿用现有stm32f103rc单片机,外围ntc接口检测发光源12实施温度,外围风扇接口与ntc检测数据联动进行风扇调速,其中8路pwm控制2路驱动元件41进行效果盘3旋转控制,四个按钮开关与3个编码旋转开关用于外部数据控制检测,4位数码管进行数据显示。

本实施例中的动态图案灯的动态成像装置,在发光组件1和成像组件2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效果盘3,各效果盘3可以通过对应的驱动装置4带动转动,驱动装置4可以控制效果盘3转动的速度,可以带动效果盘3正转或反转。发光组件1发出的光穿过各效果盘3,驱动装置4可以控制效果盘3转动的速度、正转或反转形成动态图案,各动态图案能够叠加并形成更加丰富的动态图案。当驱动装置4没有带动效果盘3转动时,则效果盘3上能够形成静态的图案,从而能够从成像组件2形成不同的成像效果。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效果盘3为两个。成像组件2包括成像镜头21、成像支架板22和镜头螺母23,成像镜头21上设有外螺纹,成像支架板22上设有第二通光孔221,成像镜头21的螺纹端穿过第二通光孔221与镜头螺纹23相连,从而将成像镜头21安装在成像支架板22上。进一步优选的,在镜头螺母23内嵌设有橡胶圈231,橡胶圈231卡在成像镜头21和成像支架板22之间,使成像镜头21在镜头螺母23内旋转时产生阻尼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发光组件1发光时,型材散热结构7通过散热管8对发光组件1进行散热,通过散热风扇6可以增加型材散热结构7的散热效果,散热管8内的导热介质具有导热的作用,能够提高散热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动态图案灯的型材散热结构7可以由型材制成,多个型材散热结构7可以自由组装成几乎任意形状,单个型材散热结构7可以自由设计成与发光组件1更匹配的散热结构,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形状的型材散热结构7和不同数量的散热管8而满足不同散热功率的需求,本实施例的散热效果更好,组装更加自由、方便。而采用散热片72或鳍片散热时,组装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功率的发热源使用,而型材散热结构7可以做到这一点,无需开模就可通过裁切与组合方式满足不同的散热功率需求。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材散热结构7包括导热块71,所述导热块71的两侧设有多块散热片72,所述导热块71和各散热片72为一体成型的型材,所述导热块71内设有多个固定孔73,各散热管8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固定孔73内,所述散热管8的中部延伸至导热块71的一侧,所述散热风扇6连接在导热块71的另一侧。导热块71可以由两个块部件711焊接组装而成,两块部件711上分别设有半圆形凹槽731,两块部件711焊接后,两块部件711的半圆形凹槽731组合成固定孔73,各散热管8在两块部件711焊接时放入,各散热管8也和固定孔73焊接固定。两块部件711分别设有多块散热片72,且块部件711和散热片72为一体成型的型材,通过散热片72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72的两面分别设有凸条721,凸条721能够增加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条72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位于凸条721的顶端,经计算及实验表明,凸条72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时,凸条721的表面积较大,且加工较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材散热结构7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孔74,所述连接孔74为开口孔,所述发光组件1通过型材散热结构7一侧的连接孔74与型材散热结构7相连,所述散热风扇6通过型材散热结构7另一侧的连接孔74与型材散热结构7相连。型材散热结构7上采用半开口的连接孔74,可以便于型材散热结构7开模。具体地,连接孔74设在导热块71上,且连接孔74从导热块71的一侧贯穿至导热块71的另一侧,从而使发光组件1连接在导热块71的一侧,散热风扇6连接在导热块71的另一侧。具体地,连接孔74为螺纹孔,在散热风扇6上穿设螺栓,通过螺栓将散热风扇6固定在型材散热结构7上;或者连接孔74为插销孔,通过插销将散热风扇6固定在型材散热结构7上。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材散热结构7为多个,各型材散热结构7之间通过连接板75相连。连接板75和各型材散热结构7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通过连接板75将各型材散热结构7固定成一个整体,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牢固,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种散热的光源装置还包括导热的两基板81,所述基板81的板面贴合且相连,各散热管8的另一部分夹设在两基板81之间,所述发光组件1连接在基板81上。通过两基板81将散热管8的中部夹设在两基板81之间,两基板81对散热管8和发光组件1具有固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组件1包括:

支架11,所述支架11连在各型材散热结构7的一侧,用于固定发光源12,具体的,支架11固定在基板81上;

发光源12,所述发光源12设在支架11上,用于发出光源;

收光镜头13,所述收光镜头13设在发光源12的发光端,用于将发光源12发出的光聚拢。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种动态成像装置还包括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上设有第一通光孔51和多个固定杆52,各固定杆52上分别设有第一滑轮53,各效果盘3分别传动卡设在各第一滑轮53之间,所述驱动装置4设在安装板5上;所述发光组件1和成像组件2之间的光路穿过第一通光孔51,各效果盘3的重叠部分挡设在第一通光孔51上。发光组件1和成像组件2之间的光路穿过第一通光孔51,两效果盘3卡设在各第一滑轮53之间,驱动装置4带动效果盘3转动时,两效果盘3在对应的各第一滑轮53之间转动。固定杆52用于固定第一滑轮53,安装板5用于固定固定杆52等部件。具体地,每个效果盘3对应配置有三个第一滑轮53,效果盘3可以在三个第一滑轮53之间转动。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第一滑轮53的周向设有环形凹槽531,所述效果盘3通过各第一滑轮53的环形凹槽531传动卡设在各第一滑轮53之间。通过第一滑轮53上的环形凹槽531,能够卡住效果盘3,能够对效果盘3进行固定,防止效果盘3发生位移。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5上还设有固定图案盘54,固定图案盘54内嵌设有固定图案片541,所述固定图案盘54挡设在第一通光孔51上。通过设置固定图案盘54,固定图案盘54产生的图案能够和两个效果盘3产生的图案叠加,经过两效果盘3和一个固定图案盘54的效果叠加,能够使成像组件2形成的图案更加丰富,组合方式更加多样化。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5上还设有图案安装盘55,所述图案安装盘55套设在第一通光孔51外,所述固定图案盘54卡设在图案安装盘55内。固定图案盘54可以卡在图案安装盘55内,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固定图案,便于实现组合更多的图案效果。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案安装盘55靠近效果盘3的一面还设有磁铁551,磁铁551为多块,各磁铁551沿图案安装盘55边缘周向均匀分布。各效果盘3上设有磁性部件,各效果盘3通过磁铁551与图案安装盘55贴合固定。可以再效果盘3上加入铁等元素作为磁性部件,从而能够使图案安装盘55通过磁铁551将效果盘3吸住并贴合固定。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元件41、安装座42和弹性元件43,所述安装座42的一端转动设在安装板5上,所述弹性元件43的一端连接在安装板5上,所述弹性元件43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元件41上,所述驱动元件41设在安装座42上,所述驱动元件4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滑轮44,各第二滑轮44通过弹性元件43传动压设在对应的效果盘3上。弹性元件43为弹簧,驱动元件41为步进电机。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轮44和第一滑轮53的结构相同,其区别仅在于第一滑轮53为从动滑轮,而第二滑轮44为主动滑轮,驱动元件41的驱动力通过第二滑轮44传递给效果盘3。驱动元件41上的第二滑轮44可以代替一个第一滑轮53,因而,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效果盘3对应两个第一滑轮53和一个第二滑轮44。由于安装座42是可以转动的,通过弹性元件43能够使效果盘3和第二滑轮44紧密接触,驱动元件41带动第二滑轮44转动时,第二滑轮44能够带动效果盘3转动。当需要更换效果盘3时,可以掰开第二滑轮44,使第二滑轮44不压在效果盘3上,从而能够将效果盘3取出并更换。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5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56,所述第二通孔56的数量与驱动元件4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各效果盘3、各安装座42和各第二滑轮44均位于安装板5靠近成像组件2的一侧,各驱动元件41和各弹性元件43均位于安装板5靠近发光组件1的一侧,各驱动元件41的输出端穿过第二通孔56后与对应的第二滑轮44相连。将驱动元件41和安装座42分别设置在安装板5的两侧,能够合理的利用空间,使效果盘3与第一通光孔51、固定图案盘54之间的间距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效果盘3包括圆环状的第一盘体31,所述第一盘体31内嵌设有动态图案片32,各效果盘3的动态图案片32的边缘部分形成偏心重叠。两效果盘3部分重叠,两效果盘3通过旋转可以实现不同的组合方式。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沿动态图案片32的边缘周向设有多个效果图案33。两个固定图案盘54的动态图案片32上的效果盘3可以实现不同的组合方式,最终在成像组件2上形成不同的图案效果。

本实施例的动态图案灯的工作原理:发光组件1中的发光源12发出光源,该光源在收光镜头13处聚拢,发光源12通过型材散热结构7和散热风扇6进行散热。通过收光镜头13聚拢的光束穿过第一通光孔51后,在两个效果盘3和固定图案盘54处形成动态图案,动态图案的内容根据动态图案片32和固定图案片541的内容而定,动态图案的效果通过驱动元件41控制效果盘3的转动速度及正反转进行控制。在效果盘3和固定图案盘54形成动态图案后的光束再穿过第二通光孔221,并通过成像镜头21发出动态图案的光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