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2650发布日期:2020-10-20 11:5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装饰作用的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起到照明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仅起到照明作用的灯具已不被市场所接受,基于此目前的灯具在基于照明优化设计的同时,也在向具有观赏性和装饰性等方向发展。目前现有的具有装饰作用的灯具,通常造型固定且单一,同一灯具无法根据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改变装饰造型,同时,灯具通常为固定式的结构,导致包装体积较大,占用较多的运输和存放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型可变且占用的运输和存放空间较小的灯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灯具,包括支撑主体、支撑杆和照明灯,所述的支撑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上安装孔,所述的支撑杆的下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第一上安装孔内,所述的照明灯包括灯体和灯杆,所述的灯体设置在所述的灯杆上,所述的灯杆的下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所述的支撑主体的下端面为平端面,所述的支撑主体的下端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四个支撑腿。

所述的支撑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用于安装所述的支撑腿的下安装孔,依次为第一下安装孔、第二下安装孔、第三下安装孔和第四下安装孔,所述的第一下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二下安装孔前后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下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三下安装孔左右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三下安装孔与所述的第四下安装孔前后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二下安装孔与所述的第四下安装孔左右并列且间隔设置,四个所述的支撑腿的上部分别可拆卸地伸入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下安装孔内。通过4个下安装孔用于4个支撑腿上部的可拆卸的伸入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4个下安装孔的位置布设有利于实现支撑腿对支撑主体的稳定支撑。

所述的支撑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上安装孔,所述的第二上安装孔与所述的第一上安装孔左右并列且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上安装孔、所述的第二上安装孔和四个所述的下安装孔的内径相等。在支撑主体的上端面设置第二上安装孔,第一上安装孔、第二上安装孔和四个下安装孔的内径均相等,将4个支撑腿从支撑主体上拆下,灯具通过支撑主体支撑时,可将其中一个支撑腿插装到第二上安装孔中,实现造型的改变;支撑杆也安装在第一上安装孔或第二上安装孔内,满足不同的使用或造型需求。

所述的第一上安装孔、所述的第二上安装孔和四个所述的下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具有磁性的内磁环,所述的支撑杆的下部和四个所述的支撑腿的上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的内磁环磁性相反的外磁环,所述的支撑杆的下部伸入安装在所述的第一上安装孔或所述的第二上安装孔内通过相配合的所述的内磁环和所述的外磁环的磁性相吸实现稳定安装,四个所述的支撑腿的上部伸入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下安装孔内通过相配合的所述的内磁环和所述的外磁环的磁性相吸实现稳定安装。通过相配合的内磁环和外磁环的磁性相吸实现支撑杆以及四个支撑腿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生产成本低。

所述的第一上安装孔、所述的第二上安装孔和四个所述的下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支撑杆的下部和四个所述的支撑腿的上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的支撑杆的下部螺接安装在所述的第一上安装孔或所述的第二上安装孔内,四个所述的支撑腿的上部螺接安装在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下安装孔内。通过相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螺接实现支撑杆以及四个支撑腿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生产成本低;通过上述螺纹连接,通过支撑杆的下部转入上安装孔的深浅,可方便地实现灯体的任意角度的安装。

所述的支撑杆的顶端面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的灯杆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段,所述的灯杆的下部螺接安装在所述的内螺纹孔内实现所述的灯杆与所述的支撑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通过内螺纹孔和外螺纹连接段相配合实现支撑杆与灯杆的稳定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

所述的支撑主体的右端面为平端面,所述的支撑主体的左端面设置有中心轴线为水平的与所述的外螺纹连接段相配合的内螺纹安装孔。上述结构设计,可将支撑杆、支撑腿都拆下,把支撑主体的右端面作为支撑平面将支撑主体立起,然后将灯体安装到右端面上,形成一种造型,同时可在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内安装上支撑腿,形成各种不同的造型。

所述的支撑主体内具有一右端开口的可用于收纳所述的支撑杆和所述的支撑腿的收纳腔,所述的右端开口上可开合地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收纳腔遮盖住的封板,所述的封板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右端开口的一侧,所述的封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的右端开口的另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的卡扣与所述的卡槽之间的配合实现所述的封板将所述的右端开口封闭住,所述的封板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便于所述的封板打开的开启凹槽。充分利用支撑主体的内部空间用于收纳拆卸下来的支撑杆和支撑腿,有效减小运输时的包装体积,同时当支撑杆和支撑腿不使用时,通过收纳腔将不需要使用的部件收纳起来,避免丢失;通过封板的开合实现收纳腔的封闭和打开,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实现封板的稳定遮盖以及方便的打开,开启凹槽便于使用者将封板打开。

所述的灯杆的顶部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夹持凹槽,所述的灯体的后方设置有一可插装在所述的夹持凹槽内的插装块,所述的插装块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向前凸起的前转轴,所述的插装块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向后凸起的与所述的前转轴同轴的后转轴,所述的夹持凹槽的前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前转轴相配合的前转孔,所述的夹持凹槽的后侧内壁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与所述的后转轴相配合的后转孔,所述的插装块插入安装在所述的夹持凹槽内,所述的前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前转孔内,所述的后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的后转孔内,所述的后转轴的后端面设置有螺孔,所述的螺孔内螺接安装有一锁紧螺钉,所述的锁紧螺钉的头部设置在所述的灯杆的外侧部。上述结构实现灯体照射角度的可调,通过锁紧螺钉的拧入位置,实现灯杆的上部对插装块的夹持固定和松开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的灯体上设置有电连接线,所述的电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的灯体内的发光组件电连接,所述的电连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连接插头。实现灯体照明的通电连接,不使用时,可将电连接线绕设在支撑杆上,实现整齐地收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支撑杆的下部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上安装孔内,灯杆的下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杆的顶部,支撑主体的下端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四个支撑腿,上述结构均为可拆卸结构,在运输和存放时可将这些可拆部件拆卸下来,从而占用较小的空间;支撑主体的下端面为平端面,配合可拆的支撑腿设计,当支撑腿安装在支撑主体上时,支撑腿作为支撑部件,使得该灯具呈现类似木马的造型,而当支撑腿拆下时,支撑主体作为支撑部件,实现了造型的转变,使得该灯具的造型不是唯一固定的,具有造型可变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支撑腿均安装在支撑主体上第一种造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主体右端的封盖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主体右端的封盖在遮盖状态下的底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拆去电连接线的照明灯配合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撑腿与支撑主体配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灯头上的插装块与灯杆相连接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灯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以支撑主体为支撑、将其中一个支撑腿安装到支撑主体上端面所形成的第二种造型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主体立起以支撑主体的右端面作为支撑、将照明灯安装到支撑主体的左端面所形成的第三种造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图9的造型的技术上在支撑主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安装上一个支撑腿之后所形成的第四种造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拆去电连接线的照明灯配合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灯具,包括支撑主体1、支撑杆2和照明灯3,支撑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上安装孔11,支撑杆2的下部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上安装孔11内,照明灯3包括灯体301和灯杆302,灯体301设置在灯杆302上,灯杆302的下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杆2的顶部,支撑主体1的下端面为平端面,支撑主体1的下端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四个支撑腿4。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用于安装支撑腿4的下安装孔,依次为第一下安装孔101、第二下安装孔102、第三下安装孔103和第四下安装孔104,第一下安装孔101与第二下安装孔102前后并列且间隔设置,第一下安装孔101与第三下安装孔103左右并列且间隔设置,第三下安装孔103与第四下安装孔104前后并列且间隔设置,第二下安装孔102与第四下安装孔104左右并列且间隔设置,四个支撑腿4的上部分别可拆卸地伸入安装在对应位置的下安装孔内。通过4个下安装孔用于4个支撑腿4上部的可拆卸的伸入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4个下安装孔的位置布设有利于实现支撑腿4对支撑主体1的稳定支撑。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上安装孔12,第二上安装孔12与第一上安装孔11左右并列且间隔设置,第一上安装孔11、第二上安装孔12和四个下安装孔的内径相等。在支撑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第二上安装孔12,第一上安装孔11、第二上安装孔12和四个下安装孔的内径均相等,将4个支撑腿4从支撑主体1上拆下,灯具通过支撑主体1支撑时,可将其中一个支撑腿4插装到第二上安装孔12中,实现造型的改变,如图8所示;支撑杆2也安装在第一上安装孔11或第二上安装孔12内,满足不同的使用或造型需求。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上安装孔11、第二上安装孔12和四个下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具有磁性的内磁环(图中未显示),支撑杆2的下部和四个支撑腿4的上部均设置有与内磁环磁性相反的外磁环c,支撑杆2的下部伸入安装在第一上安装孔11或第二上安装孔12内通过相配合的内磁环和外磁环c的磁性相吸实现稳定安装,四个支撑腿4的上部伸入设置在对应位置的下安装孔内通过相配合的内磁环和外磁环c的磁性相吸实现稳定安装。通过相配合的内磁环和外磁环c的磁性相吸实现支撑杆2以及四个支撑腿4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生产成本低。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杆2的顶端面设置有内螺纹孔21,灯杆302的下部设置有与内螺纹孔21相配合的外螺纹连接段31,灯杆302的下部螺接安装在内螺纹孔21内实现灯杆302与支撑杆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通过内螺纹孔21和外螺纹连接段31相配合实现支撑杆2与灯杆302的稳定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的右端面为平端面,支撑主体1的左端面设置有中心轴线为水平的与外螺纹连接段31相配合的内螺纹安装孔13。上述结构设计,可将支撑杆2、支撑腿4都拆下,把支撑主体1的右端面作为支撑平面将支撑主体1立起,然后将灯体301安装到右端面上,形成一种造型,如图9所示,同时可在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内安装上支撑腿4,如图10所示,形成各种不同的造型。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内具有一右端开口141的可用于收纳支撑杆2和支撑腿4的收纳腔14,右端开口141上可开合地设置有用于将收纳腔14遮盖住的封板15,封板15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右端开口141的一侧,封板15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扣151,右端开口141的另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扣151相配合的卡槽142,卡扣151与卡槽142之间的配合实现封板15将右端开口141封闭住,封板15的外端面上设置有便于封板15打开的开启凹槽152。充分利用支撑主体1的内部空间用于收纳拆卸下来的支撑杆2和支撑腿4,有效减小运输时的包装体积,同时当支撑杆2和支撑腿4不使用时,通过收纳腔14将不需要使用的部件收纳起来,避免丢失;通过封板15的开合实现收纳腔14的封闭和打开,卡扣151和卡槽142的配合实现封板15的稳定遮盖以及方便的打开,开启凹槽152便于使用者将封板15打开。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灯杆302的顶部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夹持凹槽32,灯体301的后方设置有一可插装在夹持凹槽32内的插装块33,插装块3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向前凸起的前转轴331,插装块33的后端面上设置有向后凸起的与前转轴331同轴的后转轴332,夹持凹槽32的前侧内壁上设置有与前转轴331相配合的前转孔321,夹持凹槽32的后侧内壁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与后转轴332相配合的后转孔322,插装块33插入安装在夹持凹槽32内,前转轴331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转孔321内,后转轴332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转孔322内,后转轴332的后端面设置有螺孔3321,螺孔3321内螺接安装有一锁紧螺钉5,锁紧螺钉5的头部51设置在灯杆302的外侧部。上述结构实现灯体301照射角度的可调,通过锁紧螺钉5的拧入位置,实现灯杆302的上部对插装块33的夹持固定和松开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灯体301上设置有电连接线6,电连接线6的一端与灯体301内的发光组件电连接,电连接线6的另一端设置有电连接插头61。实现灯体301照明的通电连接,不使用时,可将电连接线6绕设在支撑杆2上,实现整齐地收纳。

实施例二: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上安装孔11、第二上安装孔12和四个下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内螺纹,支撑杆2的下部和四个支撑腿4的上部均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支撑杆2的下部螺接安装在第一上安装孔11或第二上安装孔12内,四个支撑腿4的上部螺接安装在对应位置的下安装孔内。通过相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螺接实现支撑杆2以及四个支撑腿4的稳定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生产成本低;通过上述螺纹连接,通过支撑杆2的下部转入上安装孔的深浅,可方便地实现灯体301的任意角度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