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0760发布日期:2021-03-30 19:3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设备,属于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led灯因为具有节能,高效,环保,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诸多照明领域中。led灯作为节能绿色光源,高功率led的散热问题益发受到重视,由于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发光效率衰减,高功率led运作所产生的废热若无法有效散出,则会直接对led的寿命造成致命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高功率led散热问题的解决成为许多相关者的研发重要课题。

在某些应用中,led灯采用横向安装,当led灯采用某些特定规格的灯头时,led灯的重量受到限制,且重量分布同样存在限制(不合理的重量分布将会增加灯头的受力),即,led灯的电源、散热器灯管部件的重量及重量分布受到限制。而对于某些大功率的led灯,如功率超过100w,其光通量达到10000流明以上,也就是说,散热器在其重量限制及重量分布限制内,需要消散来自产生至少10000流明的led灯所产生的热。

led灯在某些应用中,需要配合灯具使用,将led灯安装至灯具过程中,led灯过大的体积(主要是散热器的体积),将会影响到led灯的安装,特别是散热器容易磕碰到灯具,进而可能损坏灯具,影响灯具的正常使用。另外,led灯过大的体积,将会影响到产品的包装盒运输。

目前的led灯的散热的部件大多采用风扇、热管、散热片、或其组合的设计,以透过热传导、对流及/或辐射的方式将led灯所产生的热能散失。仅采用被动式散热的情况下(无风扇),整体散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散热器本身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散热面积,在相同导热系数的条件下,无论是哪种散热器都是只能依靠对流和辐射两种方法来散发热量,而这两种方式的散热能力都和散热器本身的散热面积成正比,因此,在散热器存在重量限制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是提高led灯质量和降低整个led灯的成本的途径。

对于某些大功率的led灯,如功率超过100w时,对电源的散热同样重要,如果led灯工作时,电源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则会影响一些电子组件(特别是热敏感度高的元件,如电容)的寿命,从而影响整灯的寿命。现有技术中,限制大功率的led灯的因素之一便是电源的散热,现有技术中的led灯的电源无有效的散热设计。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与电源之间无有效的热管理,将会导致散热器的热和电源的热之间相互影响。

有鉴于上述问题,以下提出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照明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灯头;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壳体和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中设置热交换单元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热交换单元连接并形成导热路径,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依次设置;

所述灯头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体和基板,所述基板提供一安装面,所述发光体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部分的起始至所述led照明设备的重心所在的平面的距离b满足以下关系:

(l2+l3)/5<b<3(l2+l3)/7;

其中,l2为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l3为所述第三部分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所述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11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点亮,且使所述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15000流明的光通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所述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8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点亮,且使得所述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12000流明的光通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所述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6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点亮,且使得所述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9000流明的光通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所述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4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点亮,且使得所述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6000流明的光通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led照明设备沿水平安装后,所述灯头安装后的力矩f=d1*g*w1+(d2+d3)*g*w2,该力矩满足以下条件:

1nm<d1*g*w1+(d2+d3)*g*w2<2nm;

其中,w1为所述第二部分的重量;

d2为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

d3为所述第二部分至所述第三部分ⅲ的重心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以及

w2为所述第三部分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灯头的力矩满足以下条件:

1nm<d1*g*w1+(d2+d3)*g*w2<1.6n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的重量占整灯的重量的30%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三部分的重量占整灯的重量不超过6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占整灯的长度不超过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三部分的长度占整灯的长度不超过7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led照明设备的长度为l,所述灯头端部至所述led照明设备的重心所在的平面的直线距离为a,l和a满足以下关系:a/l=0.2~0.4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led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灯头;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壳体和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中设置热交换单元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热交换单元连接并形成导热路径,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依次设置;

所述灯头沿一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体和基板,所述基板提供一安装面,所述发光体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安装面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壳体外部的区域,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导热路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导热系数均大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导热系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区域的导热系数为第三区域的导热系数的8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的导热系数为所述第三区域的5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导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源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露于外部的表面积的至少80%以上附着所述导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源包括电源板,所述电源板具有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第一面上设置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面上的电子元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平面为一环状区域,所述电子元件围绕所述第一平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平面的面积至少占所述第一面的总面积的1/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热材料一部分填充在所述第一平面的对应出,从而形成第一导热部分,所述导热材料的一部分填充至所述电源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区域,从而形成第二导热部分,所述第一导热部分与所述第二导热部分通过所述电子元件隔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外侧的所述电子元件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内侧的所述电子元件于工作时产生的热以不同的路径进行传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led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灯头;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壳体和电源,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中设置热交换单元、发光单元和光输出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热交换单元连接并形成导热路径,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体和基板;所述光输出单元包括第一出光区域和第二出光区域,所述第一出光区域配置为用于接收所述发光体工作时直接射出的光,所述第二出光区域仅接收经过发射的光,且经过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出光区域射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二出光区域射出的总的光通量占所述发光体发出的总的光通量的0.01%~4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任一效果或其任意组合:

(1)通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重心位置关系的设置,可在led照明设备整灯重量确定的情况下(led照明设备整灯重量限制在1kg~1.7kg),降低灯头承受的力矩,同时保证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具有足够的重量来设置部件及进行散热设计。

(2)第二部分的重量包括供电元件(电源)及对供电元件散热的部件的重量,第三部分的重量包括发光单元的重量及对发光单元进行散热的部件的重量。第二部分ⅱ的长度设置,用于提供容纳供电元件(电源)的纵向空间,第三部分的长度设置,用于提供设置发光体的纵向空间及散热部件的纵向空间。通过力矩的设计,在确保灯头的力矩不超过灯头所能承受的范围的前提下,保证每部分的供电、发光或散热的功能。

(3)通过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导热系数的设置,使得led照明设备工作时,电源产生的热量可快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而散至led照明设备的外部。

(4)通过第一出光区域、第二出光区域的出光设计,可解决光输出单元因局部强光而造成的眩光问题,使得出光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中led照明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中的灯头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3去掉光输出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led照明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led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显示其与水平面成一夹角;

图8是一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去掉光输出单元后的仰视图;

图10是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实施例中的第二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一实施例中的第一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一些实施例中的散热鳍片的各种形状;

图14是图1中的led照明设备去掉光输出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6a是图1中的光输出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b是图1中的热交换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一实施例中的热减缓单元与发光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的b处的放大图;

图19是图17中的c处的放大图;

图20至图23是一实施例中基板安装至热交换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图24是一其他实施例中的基板与热交换单元的配合示意图,显示第一壁和第二壁未弯折的状态;

图25是图24中的基板与热交换单元的配合示意图,显示第一壁和第二壁弯折并压紧基板;

图26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1中的基板的主视图;

图28是图27的后视图,显示涂覆导热胶的状态;

图29是其他实施例中的热交换单元的示意图,显示基座上设置溢胶槽;

图30是其他实施例中的基板的示意图,显示基板上设置溢胶槽;

图31是其他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热交换单元处于收拢状态;

图32是图3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2去掉光输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1中的led照明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热交换单元处于展开状态;

图36是图31中的led照明设备的立体图一;

图37是图31中的led照明设备的立体图二;

图38是图31中的led照明设备去掉第三部分上的构件时的示意图;

图39是图38的d处的放大图;

图40是图31中的led照明设备去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的构件时的示意图;

图41是图31中的led照明设备的是第一散热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2是一些实施例中的基板的示意图;

图43是一些实施例中的基板的示意图;

图44a是一实施例中的灯壳内的电源的电子元件的排布图;

图44b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壳内的电源的电子元件的排布图;

图44c是一些实施例中的灯壳内的电源的电子元件的排布图;

图45是一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6是一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47是一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48是一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的剖视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下文中关于方向如“轴向方向”、“上方”、“下方”等均是为了更清楚的表明结构位置关系,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垂直”、“水平”、“平行”定义为:包括在标准定义的基础上±10%的情形。例如,垂直通常指相对基准线夹角为90度,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垂直指的是包括80度至100以内的情形。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led照明灯的使用情况、使用状态,指的是led灯以灯头水平方向安装的使用情境,如有其他例外情况将另做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涉及一种led照明设备,其包括第一部分ⅰ、第二部分ⅱ及第三部分ⅲ。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ⅰ、第二部分ⅱ及第三部分ⅲ用虚线划分示意,其中,第一部分ⅰ、第二部分ⅱ及第三部分ⅲ依次设置。

参见图1和图2,第一部分ⅰ主要用以对应连接外部供电设备(例如灯座),其中第一部分ⅰ包括灯头模块7,灯头模块7至少包括灯头71,所述灯头71具有连接外接灯座的外部螺纹,可以理解,灯头模块7还可以具有灯头转接器711,其可以具有外接灯座的外部螺纹712和内部螺纹713。

参见图1、图4和图5第二部分ⅱ主要用以设置led照明设备的电子组件,其中第二部分ⅱ包括壳体3、电源4,壳体3限定第一部分ⅰ的外形尺寸,且壳体3内限定一腔体301,使电源4可设置在腔体301内。参见图10,电源4可包括电源板41及电子元件42,电子元件42设于电源板41上。其中,电源板41垂直或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x。

参见图1,图3,图4和图5,第三部分ⅲ主要用以提供led照明设备的散热(针对光输出单元5的散热)和光输出功能,第三部分ⅲ中设置热交换单元1、发光单元2及光输出单元5。发光单元2与热交换单元1连接并形成第三部分ⅲ的导热路径,当led照明设备工作时,发光单元2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导至热交换单元1,并借由热交换单元1进行散热。电源4与发光单元2电连接,以对发光单元2提供电力。光输出单元5罩设于发光单元2外,当led照明设备工作时,发光单元2产生的光至少部分射入光输出单元5,并随后射出所述光输出单元5而投射至led照明设备外部。光输出单元5可配置光学装置,光学装置可配置反射、折射和/或散射的程度,以提供反射、折射和/或散射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另外光学装置还可配置为用于增加穿过光输出单元5的光通量。

参见图1,第一部分i和第二部分ii以灯头模块7和壳体3的连接面(在照明设备长度方向上的连接面)为界限,具体的,可以以灯头71轴向的端面7101作为所述连接面,第二部分ii及第三部分iii以壳体3和热交换单元1的连接面(在照明设备长度方向上的连接面)为界限,可以以壳体3在led灯长度方向上的端面301作为连接面。

在此需特别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一部分ⅰ、第二部分ⅱ和第三部分ⅲ是沿led照明设备的长度延伸方向依序设置,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依据led照明设备不同的设计需求,第一至第三部分可在不同方向上重叠设置,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参见图1、图4和图5,灯头71沿一第一方向x(led灯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发光单元2包括发光体21和基板22,所述基板22提供一安装面221,所述发光体21安装在所述安装面221上。安装面221与所述第一方向x平行设置。从使用角度来讲,当led照明设备横向安装后(第一方向x和安装面221均平行于水平面),led照明设备的发光单元2提供向下的出光,以使led照明设备的下方的区域被照亮。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为横向安装的。另外,当led照明设备横向安装后,第一方向x或安装面221也可与水平面之间形成锐角,该锐角角度小于45度,从而主要提供向下的出光。led照明设备可以用于室外照明,如用于路面照明(路灯),也可用于室内,采用壁式的安装(安装于墙壁),如用于仓库、停车场、运动场等。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所称的“发光体”,可以是以led(发光二极管)为主体的发光源,包括但不限于led灯珠、led灯条或led灯丝等。

在某些应用中,对于整个led照明设备可能存在重量限制。例如,当led照明设备采用e39灯头时,led照明设备的最大重量限制到1.7千克以内。在一实施例中,在led照明设备采用横向安装,且各部分重量分布受限时,给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15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2(具体为设置在发光单元2的发光体21)点亮,且使得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15000流明的光通量。进一步的,当提供140瓦电能,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15000流明、16000流明、17000流明、18000流明、19000流明、20000流明或更高流明的光通量(小于40000流明)。在一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1的重量限制在不超过0.9kg,当led照明设备点亮时,可发出至少15000流明、16000流明、17000流明、18000流明、19000流明、20000流明或更高流明的光(小于40000流明)。也就是说,热交换单元1在不超过0.9kg的重量限制下,可消散来自产生至少15000流明的led照明设备所产生的热。在一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1的重量限制在0.8kg或以下,当led照明设备点亮时,可发出至少20000流明的光。上述示例中,由于总体重量限制,led照明设备发出的总的光通量小于40000流明。在一实施例中,在led照明设备采用横向安装,且各部分重量分布受限时,给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11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2(具体为设置在发光单元2的发光体21)点亮,且使得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15000流明的光通量(不超过24000流明)。在一实施例中,在led照明设备采用横向安装,且各部分重量分布受限时,给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8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2(具体为设置在发光单元2的发光体21)点亮,且使得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12000流明的光通量(不超过20000流明)。在一实施例中,在led照明设备采用横向安装,且各部分重量分布受限时,给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6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2(具体为设置在发光单元2的发光体21)点亮,且使得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9000流明的光通量(不超过18000流明)。在一实施例中,在led照明设备采用横向安装,且各部分重量分布受限时,给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4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2(具体为设置在发光单元2的发光体21)点亮,且使得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6000流明的光通量(不超过15000流明)。在一实施例中,在led照明设备采用横向安装,且各部分重量分布受限时,给led照明设备提供不超过20瓦的电能,所述发光单元2(具体为设置在发光单元2的发光体21)点亮,且使得led照明设备发出至少3000流明的光通量(不超过10000流明)。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led照明设备,均满足在工作环境温度-20度至70度时,50000小时的寿命。

参见图1和图5,第一部分ⅰ、第二部分ⅱ及第三部分ⅲ的重量分布及长度设计时,需考虑灯头71力矩问题。

在led照明设备重量固定时(重量为一确定值或在一确定的范围内,如重量在1kg~1.7kg之间),led照明设备的重心将会影响灯头71所承受的力矩。参见图1和图5,一实施例中,led照明设备的长度为l,灯头71端部至led照明设备的重心所在的平面(该平面垂直于led照明设备的灯头的轴线)的直线距离为a,led照明设备的长度l与灯头71端部至led照明设备的重心所在的平面的直线距离a满足以下关系:a/l=0.2~0.45。优选的,led照明设备的长度l与灯头71端部至led照明设备的重心所在的平面的直线距离a满足以下关系:a/l=0.2~0.4。在满足上述关系式时,可在led照明设备整灯重量确定的情况下(led照明设备整灯重量限制在1kg~1.7kg),降低灯头71承受的力矩,同时保证第二部分ⅱ和第三部分ⅲ具有足够的重量来设置部件及进行散热设计。

参见图1和图5,第二部分ⅱ的起始至led照明设备的重心所在的平面(该平面垂直于led照明设备的灯头的轴线)的距离b满足以下关系:

(l2+l3)/5<b<3(l2+l3)/7

其中,l2为第二部分ⅱ的长度;

l3为第三部分ⅲ的长度。

为了顾及led照明设备具有足够的散热面积,同时使led在水平安装的状态下能减少力矩对连接部(例如灯头71)的影响,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热交换单元1的形式进行不对称设计(热交换单元1的不同设计,均满足以下公式)。参见图1和图6,led照明设备水平安装后,灯头71安装后的力矩f=d1*g*w1+(d2+d3)*g*w2;

其中,d1为第一部分ⅰ至第二部分的重心所在的平面(该平面垂直灯头的轴向)的距离;

g为9.8n/kg;

w1为第二部分ⅱ的重量;

d2为第二部分ⅱ的长度;

d3为第二部分ⅱ至第三部分ⅲ的重心所在的平面(该平面垂直灯头的轴向)的距离;

w2为第三部分ⅲ的重量。

在led照明设备整灯总量确定的情况下(或整灯重量受限制,如重量为1kg至1.7kg),灯头71的力矩满足以下条件:

1nm<d1*g*w1+(d2+d3)*g*w2<2nm

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ⅱ的重量包括供电元件(电源4)及对供电元件散热的部件的重量,第三部分ⅲ的重量包括发光单元2的重量及对发光单元2进行散热的部件的重量。第二部分ⅱ的长度设置,用于提供容纳供电元件(电源4)的纵向空间,第三部分ⅲ的长度设置,用于提供设置发光体21的纵向空间及散热部件的纵向空间。上述的设计,在确保灯头71的力矩不超过灯头71所能承受的范围的前提下,保证每部分的供电、发光或散热的功能。

其他实施例中,灯头71的力矩满足以下条件:

1nm<d1*g*w1+(d2+d3)*g*w2<1.6nm

参见图7,led照明设备安装后,其与水平面具有一夹角(灯头71的轴向与水平面具有一小于45度的锐角)。此时,灯头71的力矩f=d1*g*w1*cosa+(d2+d3)*g*w2*cosa。

其中,a为灯头71的轴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在led照明设备整灯总量确定的情况下(或整灯重量受限制,如重量为1kg至1.7kg),灯头71的力矩同样需满足以下条件:

1nm<d1*g*w1cosa+(d2+d3)*g*w2cosa<2nm

其他实施例中,1nm<d1*g*w1cosa+(d2+d3)*g*w2cosa<1.6nm。

上述设计力矩的实施例中,led照明设备的整体的长度小于350mm,且大于200mm。当灯头71采用固定型号时,如e39灯头时(其长度为40mm左右),第二部分ⅱ和第三部分ⅲ的长度之和小于310mm,且大于160mm。进一步的,第二部分ⅱ和第三部分ⅲ的长度之和小于260mm,且大于180mm。

参见图10,电源4与灯壳32的端面(该端面设置于灯壳32靠近第三部分ⅲ的一端)保持间距,以防止第三部分ⅲ(发光单元2)工作时产生的热传导至电源4,或者防止电源4产生的热与第三部分ⅲ产生的热相互影响。具体的,电源4的电源板41与灯壳32的端面保持间距。该间距内具有空气,以形成较好的热隔离。具体的,可在灯壳32内设置凸块3201,以使电源板41可支撑于所述凸块3201上,从而使电源板41与灯壳32的端面保持间距。另外,由于间距的设置,可进一步调整第二部分ⅱ的重心,以最终降低灯头71的力矩。

本实施例中,由于led灯是横向安装,考虑到灯头71的承重,当led灯重量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力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力臂,即整灯的重量分布。在综合考量灯头71的承重及发光单元2、电源4的散热后,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ⅱ为更靠近灯头71的部分,led灯第二部分ⅱ的重量配置为占整灯的重量的30%以上,优选的,led灯第二部分ⅱ的重量配置为占整灯的重量的35%以上,更优选的,led照明设备第二部分ⅱ的重量配置为占整灯的重量的35%~50%,以使得第二部分ⅱ具有更多的可用作散热的重量,且这部分重量相对靠近第一部分ⅰ,因此相对第一部分ⅰ,其力臂较短。而第三部分ⅲ的重量占整灯的重量不超过60%,优选的,第三部分ⅲ的重量占整灯的重量不超过55%,更优选的,第三部分ⅲ的重量占整灯的重量的50%~55%,以此,一方面可满足发光单元2的散热,另一方面控制第三部分ⅲ的重量,从而利于控制力矩。

在具体到第一部分ⅰ、第二部分ⅱ及第三部分ⅲ的重量分布设计时,其中的第二部分ⅱ的长度占led灯整体的长度不超过25%,以控制第二部分ⅱ的力臂(控制力臂长度,利于控制第二部分ⅱ相对灯头71的力矩)。优选的第二部分ⅱ的长度占led灯整体的长度不超过20%。更优选的,第二部分ⅱ的长度占led灯整体的长度的15%~25%,以此,在控制力矩的同时,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电源4。其中的第三部分ⅲ的长度占led灯整体的长度不超过70%,优选的,第三部分ⅲ的长度占led灯整体的长度的60%~70%,从而使第三部分ⅲ的力矩与散热能力间达到平衡(第三部分ⅲ长度越长,热交换单元1的设置更加合理,可拥有更多的用于散热的空间,第三部分ⅲ长度越短,则第三部分ⅲ的力矩相对较小)。

[第一部分i]

参见图1,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i的灯头模块7,是提供连接外部供电端与led照明设备的电性连接端口。所述灯头模块7可以包括灯头71,灯头71配置为用于连接至与之相配的灯座,灯头71具有连接外接灯座的外部螺纹。

所述灯头71可沿着第一方向x的方向设置,例如led照明设备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灯头71可按照led照明灯具的具体应用场景设置,所述灯头71可以是e型灯头,例如e39或者e40的灯头,其中e代表爱迪生螺口灯泡,即带有可旋入灯座的螺纹,39/40指代灯泡螺纹的公称直径。e39是美国标准规格,e40是欧州标准规格,材质可含有铜镀镍、铝合金等。

可以明确,当将led照明设备用于其它特定的应用场景时,所述灯头71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灯头,如插入式的灯头gu10等,其中g表示灯头类型是插入式,u表示灯头部分呈现u字形,后面数字表示灯脚孔中心距为10mm。或者灯头71也可是卡扣式的。

灯头模块7还可以包括如图2所示的灯头转接器711,灯头转接器711具有连接外部灯座的外部螺纹712,以及具有内部螺纹713。灯头转接器711可以提供第二部分ii与第一部分i之间的连接,灯头转接器711还可以设计成方便不同灯头与灯座之间的适配。例如,通过灯头转接器711可将e27的灯头安装在e40灯座上。

[第二部分ⅱ]

参见图1和5,一实施例中,第二部分ii的壳体3用于容纳电源4且限定了第二部分ⅱ的外形尺寸,壳体3还分别与灯头模块7和热交换单元1相连接。考虑到绝缘爬电距离要求,壳体3通常采用塑料材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3也可采用金属材质,但须做好壳体3与电源4的电隔离。壳体3限定一腔体301,电源4设置于所述腔体101中。

led照明设备工作时,电源4会产生热量,因此,第二部分ⅱ设置散热装置,以对电源4进行散热,以消散电源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防止电源4过热。

图10为一局部剖视图,显示第二部分ⅱ的剖面结构。如图1和图10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二部分ⅱ具有第一区域302、第二区域303和第三区域304,其中,第三区域304为壳体3外部的区域,电源4通过第二区域303与第一区域302对电源4形成导热路径,第一区域302和第二区域303的导热系数均大于第三区域304的导热系数。从而使得led照明设备工作时,电源4产生的热量可快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而散至led照明设备的外部。具体的,第一区域302的导热系数为第三区域304的8倍以上,优选的,第一区域302的导热系数为第三区域304的9-15倍。第二区域303的导热系数为第三区域304的5倍以上,优选的,第二区域303的导热系数为第三区域304的6至9倍。第一区域302的具体的导热系数在0.2~0.5之间,第二区域303的具体的导热系数在0.1至0.3之间。优选的第一区域302的具体的导热系数在0.25~0.35之间,第二区域303的具体的导热系数在0.15至0.25之间。而第三区域304的导热系数在0.02至0.05之间。

以上述各区域的导热系数,应当被理解为各区域中所包括的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值。

本实施例公开内容中的第二区域303设置导热材料305,电源4通过第二区域303的导热材料305而与第一区域302形成导热路径。示例性的,所述导热材料305可以为导热胶。也就是说,前述所讲的第二部分ⅱ设置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可以是第二区域302的导热材料305。其他实施例中,散热装置还可以其他形式出现,例如,壳体3内通过对流对电源4产生的热进行散热时,散热装置可以是开设于壳体3上的孔洞,又例如散热装置可以是风扇,以加速对电源4的对流散热,再如,散热装置可以是辐射层,辐射层可以设置于电源4表面或壳体3表面,以加速电源产生的热以辐射的形式消散。

本实施例中,电源4包括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为led照明设备工作时,产生热量相对较高的电子元件,例如电阻,变压器,电感,ic,晶体管等。根据热传导基本原理可知,热传导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导热材料305的导热系数,导热材料305的导热的截面积及导热材料305的厚度(发热单元至第一区域302的距离,取最近点的距离),其中,导热材料305确定的情况下,热传导主要影响因素为后两者。假设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沿最短路径(传热路径越短,传热效果越好)传导至第一区域302,则热传导公式为q=λaδt/d;

其中,q为通过导热材料305的热流量;λ为导热材料305的导热系数;a为发热单元与导热材料305接触的面积;δt为导热通路上的温差(发热元件的温度与导热材料305在导热通路末端的温度的差值);d为发热元件至第一区域302的最近距离。本实施例中的发热元件为变压器、电感、ic(控制电路)、晶体管或电阻等。

为尽快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去,在设置导热材料305时,应使发热元件表面被导热材料305附着的面积(a的值)尽量的大。在一实施例中,为保证发热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尽快的通过导热材料305的热传导而散去,发热元件露于外部的表面积(除去与电源板安装时的接触面)的至少80%附着所述导热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发热元件露于外部的表面积(除去与电源板安装时的接触面)的至少90%附着所述导热材料。在一实施例中,发热元件露于外部的表面积(除去与电源板安装时的接触面)的至少95%附着所述导热材料305。在一实施例中,任意一发热元件露于外部的表面积(除去与电源板安装时的接触面)的至少80%、90%或95%附着所述导热材料305。以此,可尽量避免导热通路上的热流瓶颈。

为了使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尽快传导至第一区域302,还可对应设计发热元件至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以提高热传导效率。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ⅱ的宽度尺寸为w(此处的第二部分ⅱ的截面形状可能为圆形、多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而宽度尺寸指的是第二部分ⅱ截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连线距离,且该两点之间的连线穿过灯头71轴心线),而发热元件在第二部分ⅱ宽度方向上至第二部分ⅱ边界(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为d(发热元件中心至第二部分ⅱ边界的最短距离),为将发热元件的热量尽快传导至第一区域302,发热元件至第二部分ⅱ边界(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d与第二部分ⅱ的宽度尺寸l满足以下关系:

d≤5/11w

其他实施例中,发热元件在第二部分ⅱ宽度方向上至第二部分ⅱ边界(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d与第二部分ⅱ的宽度尺寸w满足以下关系:

d≤4/11w

另外,为了满足爬电距离的要求,发热元件应于第二部分ⅱ的边界保持一定的间距。因此,综合来讲,发热元件在第二部分ⅱ宽度方向上至第二部分ⅱ边界(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d与第二部分ⅱ的宽度尺寸w满足以下关系:

1/20w≤d≤4/11w

在一实施例中,w的范围为50~150mm之间。在一实施例中,w的范围为55~130mm之间。

上述的发热元件可以是变压器、电感、ic(控制电路)、晶体管或电阻等。

热阻是热量转移过程中的阻力,表示单位热流量引起的温差。其中一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在第二部分ⅱ宽度方向上经最短路径传导至第三区域304时,其依次通过第二区域303及第一区域302,其总的热阻r为第一区域302的热阻r1加上第二区域303的热阻r2。

其中,第二区域303的热阻r2=d2/λ2a2;其中,d2为所述发热元件在第二部分ⅱ宽度方向上至第二区域303的界面(第一区域302与第二区域303的连接面)最短距离;λ2为第二区域303的导热系数,a2为发热元件与第二区域303(导热材料305)的接触面积。

其中,第一区域302的热阻r1=d1/λ1a1;其中,d1为所述第二区域303至第一区域302的外侧面的最短距离(第一区域302的厚度);λ1为第一区域302的导热系数,a1为第一区域的表面积。

第二区域303的热量主要通过传导至第一区域302,而第一区域302的热量主要是热辐射至第三区域304,发热元件热量更迫切的需要传导至第二区域303,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区域303的热阻r2设置为小于第一区域302的热阻r1,即d2/λ2a2<d1/λ1a1。

一实施例中,为降低第二区域303的热阻r2,所述发热元件在第二部分ⅱ宽度方向上至第二区域303的界面(第一区域302与第二区域303的连接面)最短距离及发热元件表面被导热材料305附着的面积等均可采用前述的热设计,即d2满足以下关系:1/20w≤d2≤4/11w;发热元件露于外部的表面积(除去与电源板安装时的接触面)的至少80%、90%或95%附着所述导热材料305。

一实施例中,电源4的电子元件42中包括电解电容421,电解电容421的寿命取决于其所设置的环境温度。因此电解电容421的设置位置及方式会影响到其寿命。参见图44a,一实施例中,将电解电容421设置于电源板41的相对的外侧,电解电容421通过导热材料305而直接热连接至第一区域302,也就是说,电解电容421至第一区域302的最短的路径上无其他电子元件,特别是发热元件,从而保证电解电容具有较佳的热传导。在一实施例中,电解电容421至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d3满足以下关系:d3≤5/11w。在一其他实施例中,电解电容421至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d3满足以下关系:d3≤4/11w。

其中w为第二部分ⅱ的宽度尺寸(此处的第二部分ⅱ的截面形状可能为圆形、多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而宽度尺寸指的是第二部分ⅱ截面轮廓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连线距离,且该两点之间的连线穿过灯头71轴心线),d3为电解电容421在第二部分ⅱ宽度方向上至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电解电容421的中心至第一区域302的最短距离)。

一实施例中,为降低电子元件之间的分布电容且同时满足散热需求,还可对电子元件在电源板41上的位置进行相应设计。如图44a所示,电源板41具有第一面4101,所述第一面4101上设置有电子元件。第一面4101上设置一第一平面4102及第二平面4103,其中,第一面4101上的电子元件均设置于第二平面4103上,该第二平面4103为一环状区域,也就是说,电子元件分布于一环状区域,且围绕第一平面4102设置,从而可相对增加电子元件之间的距离(非相邻的电子元件之间),从而降低分布电容。

第一平面4102处会设置导热材料305,因此,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一部分热可通过第一平面4102处的导热材料305散发,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电子元件中包括发热元件(如变压器、电感、晶体管、电阻等),为提升散热效率,至少一部分的发热元件可对应于第一平面4102(发热元件的至少一侧直接对应于第一平面4102的导热材料305)。

电子元件中,晶体管422为工作时发热较多的元件,为此,可将晶体管422设置于第二平面4103上对应于第一平面4102的区域,以使晶体管422工作时产生的热经由第一平面4102的导热材料305快速散去。另外,也可将晶体管422设置于第二平面4103上相对的外围,以使晶体管422具有相对较短的散热路径(至壳体外)。进一步的,当晶体管422有多个(至少为两个)时,其中一部分晶体管422设置于第二平面4103上对应于第一平面4102的区域,而另一部分晶体管422则设置于第二平面4103上相对的外围,从而对多个晶体管422进行合理的排布,保证散热效果。当晶体管422与第一平面4102之间设置有其他元件,但该元件遮挡晶体管422面对第一平面4102的一侧的侧面面积不超过晶体管422面对第一平面4102的一侧的侧面面积的一半时,仍认为该晶体管422对应于第一平面4102。

如图44a和图44b所示,第一平面4102为最靠近电源板41的中间位置的一圈电子元件共同围成。

第一平面4102的面积设置为至少占第一面4101的总面积的1/20,以降低分布电容和提升散热效果。另外,由于壳体的内部空间的限制,第一平面4102的面积占第一面4101的总面积不超过1/10。

如图44c所示,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面4102处可开设孔洞41021,以此,导热材料灌注时,可充分接触电源板41,并通过孔洞41021贯穿电源板41,从而可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导热材料贯穿电源板41,还可对电源板41起到加固作用。

如图1、图5、图10和图44a所述,在壳体3内设置导热材料305后,导热材料305一部分填充在第一平面4102的对应处(第一平面4102上方),从而形成第一导热部分,导热材料305的一部分填充至电源4与壳体3的内壁之间的区域(电子元件与壳体3内壁之间的空隙处),从而形成第二导热部分。第一导热部分与第二导热部分通过电子元件隔开,从而使第一导热部分与第二导热部分具有不同的热传导路径,使得位于第二平面4103的外侧的电子元件与位于第二平面4103的内侧的电子元件于工作时产生的热以不同的路径进行传导,以提升散热效果。

参见图10,图11和图12,壳体3包括第一部件32和第二部件33,其中,灯头71与第一部件32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部件32外表面具有与灯头71的内螺纹713相匹配的结构(如设于第一部件32外表面的外螺纹)。而第一部件32与第二部件33可转动式的连接。因此,当灯头71安装至灯座时,通过转动第二部件33,可调节led灯的出光方向。

具体的,第一部件32具有一环状凹部321,第二部件33具有一凸部331,凸部331与环状凹部321配合,且两者之间可实现转动,最终实现第一部件32与第二部件33的可转动式连接。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件32和第二部件33还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实现转动,例如将第一部件32设置为凸部,而将第二部件33设置为环状凹部。

第一部件32可进一步包括第一止挡部322,而第二部件33可进一步包括第二止挡部332,第一止挡部322与第二止挡部332相配。具体的,第一部件32和第二部件33相对转动至第一止挡部322与第二止挡部332相抵时,便可限制第一部件32和第二部件33的进一步转动,以防止过度转动而影响甚至拉断内部的连接导线。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止挡部322与第二止挡部332的设置,第一部件32和第二部件33之间的相对的转动角度的范围为0~355度。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部件32和第二部件33之间的相对的转动角度的范围为0~350度。第一部件32和第二部件33之间的相对的转动角度的范围为0~340度。上述转动角度的限制,可通过设置第一止挡部322与第二止挡部332在周向上的厚度(即所占的角度即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止档部322为三角形,第二止档部332的形状为l形,但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止档凸起的形状可以不限,以旋转中能互相作用阻挡运动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件32和第二部件33还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实现转动,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部件33包括若干杆部333,若干杆部333沿一圆周均匀分布,相邻杆部333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凸部331形成于杆部333上。相邻杆部333之间具有间距,因此,利于杆部333发生弹性形变,利于将其插入到第一部件32中。

第一部件32上沿一圆周设置若干齿部323,齿部323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隔的。第二部件33上设置有阻尼部334,所述阻尼部334与所述齿部323对应配合。阻尼部334可形成于第二止挡部332上,即第二止挡部332的一部分用于与齿部323配合,而另一部分与第一止挡部322配合。通过阻尼部334与齿部323的配合,可提升第一部件32相对第二部件33相对转动时的质感。另外,通过阻尼部334与齿部323的配合,防止第一部件32与第二部件33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发生不必要的松动,甚至转动。

[第三部分ⅲ]

参见图1,图4和图9,在一实施例,在第三部分ⅲ中设置的热交换单元1与发光单元2连接并形成导热路径,当led照明设备工作时,发光单元2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导至热交换单元1,并借由热交换单元1进行散热。

热交换单元1为一体式构件形成,其包括散热鳍片101及一基座102,散热鳍片101连接至基座102。散热鳍片101提供散热面积,以消散发光体21(例如是led照明设备的灯珠)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防止发光体21过热(温度超出发光体21的正常工作范围,如温度超过120度),而影响发光体21的寿命。

散热鳍片101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其中,第二方向y为led照明设备的宽度方向,其垂直于前述的第一方向x。散热鳍片101沿第二方向y的方向设置时,其具有相对较短的长度(相比于散热鳍片101沿第一方向x设置),因此,相邻两散热鳍片101之间形成对流通道时,假设空气沿led照明设备的宽度方向对流,则其具有相对较短的对流路径,利于将散热鳍片101处的热量快速散去。本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之间平行设置,且散热鳍片101在第一方向x上均匀分布。

热交换单元1在第一方向x方向上,其重量均匀或大致均匀的分布。在一实施例中,在x方向上,任意截取一段热交换单元1,与另一任意截取的相同长度的另一段热交换单元1的重量比值为1:0.8~1.2(这两段热交换单元包括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散热鳍片101的数量)。

散热鳍片101之间的间距值为8~30mm。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之间的间距值为8~15mm。间距值可根据散热时的辐射和对流进行确定。

为了顾及led照明设备具有足够的散热面积,同时使led在水平安装的状态下能减少力矩对连接部(例如灯头)的影响,可以针对热交换单元的形式进行不对称设计。在第一方向x上的任意两个散热鳍片101,其中,更靠近灯头71的散热鳍片101具有更多的散热面积(靠近灯头71的散热鳍片101高度相对更高,因此可具有更多的散热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在其高度方向上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设置为靠近基座102,该第二部分设置为远离基座102,该第一部分的任意位置的截面厚度大于第二部分的任意位置的截面厚度。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高度上分为高度相同的两部分,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于散热鳍片101下部主要用于传导发光单元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而上部主要用于将热量辐射至周围空气,基于此,设置散热鳍片101靠近散热基板的部分(即第一部分)的截面厚度较大,而远离散热基板的散热鳍片部分(即第二部分)的截面厚度较小,因此,第一部分可保证将发光单元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散热鳍片,而第二部分在保证热辐射的前提下,可减轻整个散热鳍片101的重量。总的来说,上述设置方式,不但可以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也可减轻整个led照明设备的重量。

发光单元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热传导至散热鳍片101,热量在散热鳍片101上,从下至上传导(假设led照明设备水平安装前提下),期间,一部分的热量在散热鳍片101上的传导过程中,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导至周围空气。也就是说,越往上,散热鳍片101传导的热量越小。傅里叶导热定律如下:q=-λadt/dx,其中,λ为导热系数,a为导热截面的面积,单位为m2,dt/dx为热流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单位为k/m。

一实施例中,假设λ为一定值(散热鳍片101材料确定的情况下,λ的值不变),则,热流量q主要取决于导热截面的面积及热流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在一实施例中,忽略温度梯度的变化时,则热流量q主要取决于导热截面的面积。由于热量在散热鳍片101上传导过程中存在热辐射的散热,则在散热鳍片101的热流方向上,越往后,其热量越少,则散热鳍片101的厚度也可以相应调整(假设散热鳍片101的宽度为一定值,在散热鳍片101高度方向上,其宽度尺寸的偏差小于30%),以保证散热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灯头71的力矩。参见图1和图3,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设置有若干组,本处仅以一组散热鳍片101的厚度进行说明,建立坐标系,以散热鳍片101底部的厚度方向作为x轴,以散热鳍片101的高度方向作为y轴,则散热鳍片101的厚度与高度满足以下公式:

y=ax+k

其中,y为散热鳍片101的高度值;a为一常数,且a为负数;x为散热鳍片101的厚度;k为一常数。

a为负数时,随着散热鳍片101的高度值y的增加,散热鳍片101的厚度值x减小,如此一来,一方面,散热鳍片101的辐射散热的关系,散热鳍片101往上时厚度减小,依然能满足热传导的需求,另一方面,散热鳍片101往上时的厚度的减小,可降低其重量,从而降低灯头71的力矩,以提供更从容的重量设计。

一实施例中,a的值为-40~-100之间,k的值为80~150之间。x及y的值的单位均为毫米。

一实施例中,a的值为-50~-90之间,k的值为100~140之间。

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之间采用相同的设计,散热鳍片101的数量为n,则总体上,散热鳍片101的总厚度(所有散热鳍片101的厚度之和)与高度满足以下公式:

sn=(y-k)n/a

其中,y为散热鳍片101的高度值;a为一常数,且a为负数;x为散热鳍片101的厚度;k为一常数;x*n为散热鳍片101的总厚度。

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的截面面积等于其厚度值乘以宽度值,假设散热鳍片101的宽度值为l为一定值(此处散热鳍片101的宽度值为定值,指的是在散热鳍片101高度方向上,其宽度尺寸的偏差小于30%),散热鳍片101的厚度与高度满足以下公式:

y=ax+k,即x=(y-k)/a

即散热鳍片的截面积lx=(y-k)l/a

其中,y为散热鳍片101的高度值;a为一常数,且a为负数;x为散热鳍片101的厚度;k为一常数。

a为负数时,随着散热鳍片101的高度值y的增加,散热鳍片101的截面面积减小,如此一来,一方面,散热鳍片101的辐射散热的关系,散热鳍片101往上时截面面积减小,依然能满足热传导的需求,另一方面,散热鳍片101往上时的截面面积的减小,可降低其重量,从而降低灯头71的力矩,以提供更从容的重量设计。

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的总的截面面积(所有散热鳍片101的截面面积之和)等于散热鳍片101总的厚度值乘以宽度值,而所有散热鳍片101,假设散热鳍片101的宽度值为l为一定值(此处散热鳍片101的宽度值为定值,指的是在散热鳍片101高度方向上,其宽度尺寸的偏差小于30%),则散热鳍片101的总的截面面积满足以下公式:

nlx=(y-k)nl/a

n为散热鳍片101的数量。

a为负数时,随着散热鳍片101的高度值y的增加,散热鳍片101的总的截面面积减小,如此一来,一方面,散热鳍片101的辐射散热的关系,散热鳍片101往上时截面面积减小,依然能满足热传导的需求,另一方面,散热鳍片101往上时的截面面积的减小,可降低其重量,从而降低灯头71的力矩,以提供更从容的重量设计。、

上述实施例中,考虑散热鳍片101的厚度时,需排除散热鳍片101的端部的倒角或圆角的部分。

一实施例中,led照明设备的散热鳍片101的散热面积(单位为cm2)与led照明设备的功率(单位为w)的比值小于28。一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1的重量0.6、0.7、0.8或0.9kg,在该重量限制下,设计出上述的散热面积,散热鳍片101厚度等。

一实施例中,单片散热鳍片101的散热面积近似为散热鳍片101的侧面面积加上散热鳍片101的厚度面的面积(散热鳍片101的顶面的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基本可省略顶面的面积),以公式表示如下:

s=s1+s2;s1=2hln

其中,h为散热鳍片101的高度,l为散热鳍片101的长度(如果散热鳍片101侧部为不规则形状,则此处的长度可以指的是散热鳍片101的平均长度),s为单片散热面积101的总的散热面积,s1为散热鳍片101的侧面面积,s2为散热鳍片101的厚度面的面积,n为散热鳍片的数量。

散热鳍片101的厚度面为梯形,其面积近似于等于散热鳍片101底部厚度加上顶部厚度乘以散热鳍片101的高度,又结合散热鳍片101的厚度与高度公式y=ax+k,则可知底部的厚度为y为0时的x值,而顶部的厚度为y为h时的x值,则散热鳍片101的厚度面的公式表示如下:

s2=[-k/a+(h-k)/a]hn

因此,s=2hln+[-k/a+(h-k)/a]hn=2hln+[(h-2k)/a]hn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散热鳍片101的辐射效率可满足对led照明设备的散热,同时控制热交换单元1的重量,将led照明设备的散热鳍片101的散热面积s(单位为cm2)与led照明设备的功率p(单位为w)的比值小于28,而大于18,也就是说,18<s/p<28,即18<2hln/p+[(h-2k)/a]hn/p<28。在此比值下,led照明设备的光效可达到至少125流明每瓦。

一实施例中,还需控制散热鳍片101的重量,以控制灯头71的力矩。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的重量为小于0.4、0.5、0.6、0.7、0.8或0.9kg,也就是说,在上述重量限制下,须确保散热鳍片101的厚度和散热面积满足以上公式。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鳍片101形状可以选自方形,扇形,弧形,曲线型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散热鳍片101的形状还可以选自中间高,两侧低的凸形形状,或者中间低,两侧高的凹形形状;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01可以是连续的一整片结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多个小散热鳍片的组合结构;在至少一个散热鳍片101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导流槽和/或通孔,以增强流体的扰动作用,强化传热效果。参见图13,(a)-(d)给出了根据本实施例内容的散热鳍片的可选的几种形状的示意图,(e)-(h)示出了其上还具有通流孔和导流槽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散热鳍片的辐射率或辐射系数(提高散热鳍片表面的发射率),还可以对散热鳍片的表面进行相应处理,例如,在散热鳍片的表面设置用于提高散热鳍片表面的发射率的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可以是油漆或辐射散热涂料(主要使用如碳化硅系或纳米碳系等),以提高辐射散热的效率,从而将散热鳍片的热量快速散去。另外,散热单元也可以是是通过在电解液中通过阳极氧化在散热鳍片的表面形成纳米结构的多孔氧化铝层,如此即可在散热鳍片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铝纳米孔,在不增加散热鳍片数量的同时增强散热片的散热能力。最后,散热单元还可以在散热鳍片的表面镀上一层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因此非常适合用来帮助led照明设备散热。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表面设置散热单元后,其表面的发射率大于0.7,从而提高散热鳍片表面的热辐射效率。

如图1、图4和图1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基板22与热交换单元1的基座102固定,且形成导热路径。为提升散热效果,基板22上开设孔洞2201,使用状态时,基板22的两侧通过孔洞2201连通,利于热交换单元1的对流散热。相应的,热交换单元1的基座102上开设与孔洞2201对应的对流开口1021。其他实施例中,如果散热性能已能满足led照明设备的散热,则基板22上可不设置上述的孔洞2201。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体21设置于基板22上,并与电源4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体21之间可以是以并联、串联或串并联的方式连接的。在一实施例中,基板22采用铝基板,其主要材料成分为铝。而热交换单元1的基座102采用铝的材质。当基板22与热交换单元1采用相同材质时,两者拥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伸缩率,也就是说,led照明设备长时间使用下,基板22与热交换单元1不会因反复的冷热交替,而出现不同的伸缩率,防止造成松动。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体21具有多个且设置于基板22上。第三部分ⅲ以一平面a(该平面垂直于灯头71的轴向)而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在led照明设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在第三部分ⅲ的总长度的30%以上,以排除某些极端情况的影响,如第一区域为第三部分ⅲ的端部不设置发光体21的区域)。第一区域中包括的发光体21的数量为x1,第二区域中包括的发光体21的数量为x2。第一区域中包括的散热鳍片11的散热面积为y1,第二区域中包括的散热鳍片101的散热面积为y2,散热面积与发光体21的数量的关系满足以下条件:

x1/x2:y1/y2=0.8~1.2

上述比值位于0.8~1.2之间,可确保发光体21具有相应的,且足够的散热面积作散热。特别是在发光体21分布存在差异或散热面积分布存在差异时,可防止上述差异过大,而影响部分发光体21的散热。

如图8和图9所示,一实施例中,发光体21具有多个且设置于基板22上。第三部分ⅲ以一平面a(该平面垂直于灯头71的轴向)而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在led照明设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在第三部分ⅲ的总长度的30%以上,以排除某些极端情况的影响,如第一区域为第三部分ⅲ的端部不设置发光体21的区域)。第一区域的总的光通量为n1,第二区域中包括的发光体21的数量为n2。第一区域中包括的散热鳍片11的散热面积为y1,第二区域中包括的散热鳍片101的散热面积为y2,散热面积与发光体21的数量的关系满足以下条件:

n1/n2:y1/y2=0.8~1.2

上述比值位于0.8~1.2之间,可确保发出一定的光通量时,具有相应的,且足够的散热面积作散热。特别是在光通量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或散热面积分布存在差异时,可防止上述差异过大,而影响散热。

一实施例中,基板22可以是pcb硬板,也可以是fpc软板,或者是铝基板。所述基板22上示例性的可以具有控制电路,以进一步控制发光体21,实现各种期望的功能。

如图14,图15、图16a,图16b和图17所示,一实施例中,壳体3和热交换单元1通过一固定单元6进行连接。具体的,固定单元6包括第一构件61、第二构件62和定位单元63。第一构件61与第二构件62可滑动式的连接。第一构件61可设置于灯壳3上,第二构件62可设置于热交换单元1上。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构件61可设置于热交换器上,而第二构件62可设置于灯壳3上。第一构件61可配置为一滑槽,而第二构件62可配置为一导轨。

定位单元63用于在第一构件61和第二构件62相互配合时,使第一构件61和第二构件62相对固定,此时,热交换单元1和壳体3相对固定。具体的,第一构件61和第二构件62上对应设置有定位槽611,621,定位单元63配合在定位槽611,612中,以限制第一构件61和第二构件62的相互间的滑动。一实施例中,定位单元63设置于光输出单元5上。

在一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设置有紧固装置。在一实施例中,紧固装置为卡扣51,光输出单元5通过卡扣而固定至热交换单元1上,已完成光输出单元5的固定。其他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还可采用卡接、螺纹连接等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来实现与热交换单元1的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可另外配置光学装置,光学装置可配置反射、折射和/或散射的程度,以提供反射、折射和/或散射的任意合适的组合,例如采用反射装置、扩散装置等。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装置还可配置为用于增加穿过光输出单元5的光通量,例如采用增透膜。在一实施例中,光学装置还可配置为用于调整光型,例如采用透镜、反射装置等。

如图17所示,显示散热鳍片101与发光体21的配合示意图。在发光体21所在平面上,任意一发光体21至相邻散热鳍片101(当散热鳍片101投影至发光体21所在平面,其与前述发光体21的距离)的距离大于该发光体21至任意其他发光体21之间的间距。从热传导路径来讲,发光体21产生的热可更快的传导至相邻的散热鳍片101,从而减小该发光体21产生的热对其他发光体21的影响。

参见图45和图46,在一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包括第一出光区域52和第二出光区域53,第一出光区域52配置为用于接收发光体21工作时直接射出的光(未经反射的光),且发光体21直接射出的光至少部分从第一出光区域52射出,而第二出光区域53仅接收经过反射的光,且经过反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二出光区域53射出。

一实施例中,led照明设备设置有反射装置,发光体21工作时产生的至少一部分光线通过反射装置进行一次或多次反射后,从第二出光区域53射出。其中,第二出光区域53射出的总的光通量占发光体21发出的总的光通量的0.01%~40%。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光区域53射出的总的光通量占发光体21发出的总的光通量的1%~10%。以此,可解决光输出单元5因局部强光而造成的眩光问题,使得出光更加均匀。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出光区域53上的平均照度至少为第一出光区域52上的平均照度的0.01%以上,且不大于35%。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光区域53上的平均照度至少为第一出光区域52上的平均照度1%~20%。

一实施例中,反射装置包括第一反射表面521,第一反射表面521配置为反射至少部分发光体21直接射出的光。一实施例中,反射装置包括第二反射表面223,第二反射表面223配置为用于反射第一反射表面521反射回的光,并将所述第一反射表面521反射回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至第二出光区域53。

一实施例中,第一反射表面521设于第一出光区域52的内表面。第一反射表面521可以是涂覆于第一出光区域52的内表面,以使得可透射一部分的光及反射一部分的光。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反射表面521也可以直接是第一出光区域52的内表面,第一反射表面521以第一出光区域52的材料属性而具有透射及反射的功能。以上实施例中,从第一反射表面521反射的光通量与从第一反射表面521透过的光通量的比值为0.003~0.1之间。如果第一反射表面521以第一出光区域52的材料属性而具有透射及反射的功能,则第一出光区域52的折射率配置为1.4~1.7之间,以使得第一反射表面521的透光性与反射性能达到较佳值。

一实施例中,第二反射表面223设于发光单元2的基板22的表面。具体的,基板22表面涂覆反射层,以形成所述第二反射表面223。第二反射表面223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反射功能的材料,此处不再例举。

在一实施例中,led照明设备的总的透光率(光输出单元5透过的光与发光体21发出的光的比值)大于90%。在一实施例中,led照明设备的总的透光率(光输出单元5透过的光与发光体21发出的光的比值)大于93%。在一实施例中,led照明设备的光效大于130流明每瓦。

一实施例中,为提升led照明设备的透光率,可在光输出单元5上设置抗反射涂层,以此减少光线射至光输出单元5时的反射,从而提高透光率,以使得led照明设备的光效可达到至少135流明每瓦。

如图47所示,第一发光区域52和第二发光区域53具体划分如下,发光体21的发光角度为a,则发光体21直接发出的光投射至光输出单元5的区域为第一发光区域52,光输出单元5上有光线射出的其他区域则为第二发光区域52。

如图48所述,一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的内表面设置增透膜54,以使led照明设备的透光率达到95%以上。发光体21工作时产生的光线依序经过第一介质(可以是发光体21与光输出单元5之间的空气)、增透膜54及光输出单元5。本实施例中,第一介质的折射率为n1,光输出单元5的折射率为n2,增透膜54的折射率为n,其中增透膜54的折射率符合以下公式:

一实施例中,增透膜54的厚度为d,其厚度d=(2k+1)l/4,其中,k为自然数,l为光在增透膜54中的波长。

在一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采用透光材料,如玻璃、塑料等。在一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为一体式结构或多块拼接而成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上具有孔洞,以对应基板22上的孔洞2201。

在一实施例中,光输出单元5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圆弧形或直线形。采用波浪形或圆弧形时,可以使光输出单元5具有较好的强度。

发光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需要尽快传导至热交换单元,并借由热交换单元进行散热。发光单元的热传导至热交换单元时,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之一是发光单元与热交换单元之间的热阻。

一实施例中,为降低发光单元2与热交换单元1之间的热阻,需增加发光单元2(发光单元2的基板22)与热交换单元1的接触面积。具体的,发光单元2与热交换单元1之间设置导热胶。导热胶具体可选用导热硅脂或其他类似材质。通过导热胶的设置,可填充发光单元2与热交换单元1之间的空隙,从而达到增加发光单元2与热交换单元1接触面积的目的,使得发光单元2与热交换单元1之间的热阻降低。通常,导热胶先涂覆在发光单元2上,再将发光单元2与热交换单元1连接。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导热胶先涂覆在热交换单元1上。

如图16b,17,图18和图19所示,一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发光单元2的固定结构。具体的,热交换单元1包括固定单元12,固定单元12与发光单元2的基板22的外缘配合固定。

热交换单元1包括一基座102,固定单元12包括第一固定单元121和第二固定单元122,第一固定单元121和第二固定单元122在热交换单元1的长度方向上排布设置且均固设在基座13上。第一固定单元121和第二固定单元122设置于基座102上相对散热鳍片101的另一侧。第一固定单元121和第二固定单元122分别与基板22长度方向的两端配合。

第一固定单元121包括第一槽部1211,第二固定单元122包括第二槽部1221,第一槽部1211与第二槽部1221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基板2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卡入第一槽部1211中,而基板22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卡入第二槽部1221中。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单元121上设置第一壁1212,第一壁1212与基座13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槽部1211。第二固定单元122上设置第二壁1222,第二壁1222与基座13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槽部1221。当基板22的两端分别卡入第一槽部1211和第二槽部1221后,施力于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使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变形并分别压紧于基板22的表面,使得基板22相对基座13固定(图23显示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变形并分别压紧于基板22的表面)。

基板22的一侧的端部抵在第二槽部1221的底部12211,以此控制基板22的安装位置,保证不同led照明设备的基板22的安装位置的一致性。基板22的另一侧与第一槽部1211的底部12111保持间隙,该间隙的设置,可防止基板22受基座13挤压而变形。具体来讲,基板22和基座13可能因材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收缩率,经长时间冷热交替,基板22在长度方向上可能被基座13挤压,造成基板22隆起。而间隙的设置,则可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一壁1212的厚度尺寸在靠近第二壁1222的方向上逐渐递减。以此使得第一壁1212在其相对的外侧更易受力变形。相应的,第二壁1222也可采用相同的设置方式,即,第二壁1222的厚度尺寸在靠近第一壁1212的方向上逐渐递减。

一实施例中,基板22的两端在侧向方向上同时插入第一槽部1211和第二槽部1221(图未示),此时第一槽部1211和第二槽部1221提供近似于滑槽、导轨的结构,与基板22进行安装配置。采用这种方式,基板22的安装方式较为简便。

参见图16b至图23,一实施例中,为避免预先涂布于基板22背面的导热胶在安装过程中溢出,基板22可采用不同的安装方式。具体的,基板22从基座13的上方直接贴合在基座13上,并将基板22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槽部1211和第二槽部1221。

参见图18,一实施例中,第一壁1212具有一第一状态(第一壁1212未受力变形前),在第一状态时,第一壁1212的内侧表面设置为一斜面12121,该斜面12121距离基座13的距离在往第二壁1222的方向上逐渐递减,以使得第一槽部1211的开口呈扩口状,从而方便基板22直接在基座13的上方斜向(基板22与基座13保持一夹角)插入第一槽部1211。本实施例中,第一槽部1211的底部12111至第二壁1222的端部的距离大于基板22的长度尺寸。因此,基板22的一端插入第一槽部1211并使其端部抵在第一槽部1211的底部12111时,基板22可直接向下贴合在基座13上。然后,平移基座13,使基座13的一端抵在第二槽部1221的底部12211,此时第一壁1212的端部和第二壁1222的端部在基板22的厚度方向上对应到基板22,最后通过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压紧基板22即可。

参见图16b至图23,本实施例中的基板22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一基板22,并在基板22的表面设置导热胶;

配置一基座13;

将基板2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斜向插入第一槽部1211中(参考图20);

将基板22与基座13贴合(参考图21);

平移基板22,使基板22的一端抵在第二槽部1221的底部12211(参考图22);

施力于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使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分别压紧在基板22的表面(参考图23)。

参见图24和图25,在一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可采用不同的形态。具体的,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在未变形前均以垂直于基座13的表面的形式而设置,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略大于基板22的长度(具体的,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之间的距离与基板22的长度的差值为0~3mm),以使基板22可直接从基座13的上方而放入到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之间。参见图25,然后通过弯折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使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压紧在基板22上。本实施例中的基板22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一基板22,并在基板22的表面设置导热胶;

配置一基座13,基座13上设置第一壁1212及第二壁1222;

将基板22在其厚度方向上贴覆至基座13;

施力于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使第一壁1212和第二壁1222分别压紧在基板22的表面。

如图26和图27所示,一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1,可对基板22和热交换单元1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如通过螺栓或铆钉进一步进行连接。具体的,在散热鳍片101之间的基座102上设置连接孔116,以进行连接。此时,基板22上需对应连接孔116而进行开孔,此处不再赘述。

为进一步防止基板和基座贴合时的导热胶的溢胶问题,可相应设计导热胶的位置。具体的,参见图16b至图19,及图27至图28,一实施例中,导热胶23涂覆于基板22相对发光体21的另一面时,导热胶23与基板22的外缘保持间距。因而,基板22与基座13贴合时,导热胶23具有一定的往外的流动空间,以避免导热胶溢出。一实施例中,基板22贴合安装在基座13后,导热胶23至基板22的外缘保持间距,该间距值范围为0~10mm。一实施例中,溢胶主要影响的地方在于:导热胶从基板2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溢出,影响美观性,而基座22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则卡入第一槽部1211和第二槽部1221,因而即使导热胶溢出,也被第一槽部1211和第二槽部1221遮挡。因此,在设置导热胶的时候,在基板22和基座13安装完成后,设置为导热胶至基板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保持一间距,该间距值范围为0~10mm。优选的,该间距值范围为0~5mm。

为避免导热胶的溢胶问题,还可设置其他的溢胶的结构。如图28和图29所示,一其他实施例中,基座13上开设第一容置槽131,基板22安装于基座13上时,第一容置槽131对应于基板22的外缘,且不超出基板22的外侧的边界。第一容置槽131的截面形状可设置为方形、弧形或三角形等。因此,在基板22和基座13安装时,导热胶可流动至第一容置槽131,以避免多于的导热胶溢出。如图30所示,其他实施例中,基板22可设置类似的结构,具体的,可在基板22相对基座的表面开设第二容置槽222。第二容置槽222可开设置基板2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同样的,第二容置槽222的截面形状可设置为方形、弧形或三角形等。其他实施例中,可同时采用第一容置槽131和第二容置槽222的设计。

如图27和图28所示,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工作时,其热源主要产生于发光体21,而发光体21设置于基板22的一设置区域221(设置区域221包括用于电连接发光体21的连接导线),为确保基板22在发光体21处于基座13的接触面积,可将导热胶涂覆于基板22相对发光体21的另一侧,且导热胶23的位置对应于设置区域221的位置(导热胶23的设置位置至少70%对应于设置区域的位置,即可认为导热胶23的位置对应于设置区域221的位置)。

其他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1还可以采用分体结构。如图31,图32,图33,图34和图2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1包括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的基本结构大致同前述实施例的一体式结构的热交换单元1。第一散热件11与第二散热件12在第二方向y上排布设置。在第二方向y上,所述第一散热件11和所述第二散热件12以其相互位置的不同,使热交换单元1具有一收拢状态及一展开状态。所述热交换单元1可在收拢状态及展开状态间切换。所述热交换单元1在收拢状态时具有一宽度尺寸a,所述热交换单元1在展开状态时具有一宽度尺寸b,所述热交换单元1在收拢状态时的宽度尺寸a小于所述热交换单元1在展开状态时的宽度尺寸b。当热交换单元1处于收拢状态时,热交换单元1具有更小的体积(亦或具有更小的宽度尺寸),有利于led照明设备的包装、运输及安装。从安装角度来讲,当led照明设备需要装入灯具内使用时,当热交换单元1处于收拢状态时,更利于led照明设备以旋转的方式装入灯具,使得热交换单元1不易碰撞到灯具,而造成灯具的损伤。当热交换单元1处于展开状态,其具有更大的可用作散热的面积或空间,更利于led照明设备的散热。从使用角度来讲,当安装时,可先将热交换单元1收拢,而利于安装,安装完成后,再将热交换单元1展开,以利于led照明设备的散热。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方向y为led灯使用状态时的宽度方向。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方向y可以是不同的方向,比如第二方向y与基板22呈一定的角度,又比如第二方向y是沿一圆周的方向。

如图31和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单元1在展开状态时的宽度尺寸b与所述热交换单元1在收拢状态时的宽度尺寸a的比值不小于1.1,且不大于2。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单元1在展开状态时的宽度尺寸b与所述热交换单元1在收拢状态时的宽度尺寸a的比值不小于1.2,且不大于1.8。以此,使热交换单元1获得足够的调节空间。以使得热交换单元1具有足够的调节空间。

如图31所示,第一散热件11包括第一散热鳍片111,所述第二散热件12包括第二散热鳍片121,在所述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散热鳍片111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12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至少部分重叠。在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散热鳍片111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12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不重叠,或者所述第一散热鳍片111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121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重叠的部分的尺寸较收拢状态时小。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鳍片111和第二散热鳍片121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间距,因此,不论是收拢状态或展开状态时,第一散热鳍片111和第二散热鳍片121均不接触,以避免热相互影响。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散热鳍片111与第二散热鳍片121平行或大致平行的设置。

第一散热鳍片111之间的间距值8~25mm,优选值为8~15mm,间距值可根据散热时的辐射和对流进行确定。第二散热鳍片121之间的间距值可与第一散热鳍片111之间的间距值相同,这样不但使得在控制重量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散热需求,还可以便于热交换单元1在收拢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时,第一散热鳍片111与第二散热鳍片121之间不发生相互抵接摩擦。当然也可以在第一散热鳍片111与第二散热鳍片121之间不发生相互抵接摩擦的设计范围内,去设置第二散热鳍片121之间的间距值不同于第一散热鳍片111。

如图31至图40所示,为实现热交换单元1的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具体还包括一调节单元8,调节单元8可直接设置在壳体3的面向热交换单元1的表面上,且与壳体3一体成型,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形成,然后固定于壳体3上。所述调节单元8包括滑轨81、第一定位单元82、第二定位单元83和弹性部件84,所述滑轨81沿所述第二方向y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散热件11和所述第二散热件12均设置相应构件来匹配所述滑轨81,以使得第一散热件11和所述第二散热件12可沿滑轨81(第二方向y)定向移动。具体的,第一散热件11设置有第一元件112来匹配滑轨81,而第二散热件12设置有第二元件122来匹配滑轨81。滑轨81的数量可设置多组,已提供连接的稳定性。举例来讲,壳体3的端部在led照明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一个长度较长的长滑轨,由所述第一散热件11的第一元件112和所述第二散热件12的第二元件122共用,而壳体3的端部在led照明设备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部则分别设置两个长度较短的短滑轨,分别匹配第一散热件11的第一元件112和所述第二散热件12的第二元件122。可以理解的是,滑轨的设置还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示例性的,壳体3的上下端部分别设置两个短滑轨以分别匹配第一散热件11的第一元件112和所述第二散热件12的第二元件122等。

通过第一定位单元82和第二定位单元83来限制第一散热件11及第二散热件12的滑动时的行程,也就是说,收拢状态和展开状态的保持分别是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单元82和第二定位单元83来实现。当热交换单元1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一定位单元82将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定位固定,当热交换单元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定位单元83定位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以限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展开的尺寸。热交换单元1在收拢状态时,弹性部件84设置在热交换单元1上并以其弹性势能同时施力于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当解除第一定位单元82对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定位固定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将自动展开,由第二定位单元83限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的展开尺寸。

第一定位单元82包括第一扣合部821、第二扣合部822、弹性臂部823及按压部824,所述第一扣合部821、第二扣合部822和按压部824均固定在所述弹性臂部823上,所述弹性臂部823固定至所述壳体3。所述第一散热件11上具有第一凹部113,所述第一凹部113与所述第一扣合部821匹配。所述第二散热件12上具有第二凹部123,所述第二凹部123与所述第二扣合部822匹配。在收拢状态时,第一扣合部821卡入第一凹部113,第二扣合部822卡入第二凹部123,当按下按压部824时,弹性臂部823以其弹性变形而改变第一扣合部821、第二扣合部822的位置,使第一扣合部821、第二扣合部822从第一凹部113和第二凹部123中脱出,此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通过弹性部件84的作用而自动展开。

第二定位单元83包括第一定位部831和第二定位部832,第一定位部831和第二定位部832均设置在壳体3上,第一散热件1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4,第二散热件12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24,第一定位部831与第一定位孔114匹配,第二定位部832与第二定位孔124匹配,从而限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展开时位置。第一定位部831和第二定位部832在无外力情况下,其均凸起于壳体3的端面。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831和第二定位部832可设置在热交换单元1上,而第一定位孔114和第二定位孔124可设置在壳体3上。

第二定位单元83的第一定位部831和第二定位部832各自包括一弹性臂8311,8321,在将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组装到壳体3上时,随着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的第一元件112以及第二元件122沿着滑轨81由壳体3的两侧向中轴线移动,第一定位部831和第二定位部832各自的弹性臂8311,8312先被下压,然后分别在第一散热件11的第一定位孔114以及第二散热件12上的第二定位孔124中弹起,以实现第一散热件11和所述第二散热件12的限位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非弹性势能施力于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的方式来实现热交换单元1在收拢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例如直接采用外力的方式实现。

如图36至图40所示,还可以在壳体3上设置第三定位单元85,与之相匹配的分别在第一元件112和第二元件122上设置第一定位凹槽1121与第二定位凹槽1221,当热交换单元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三定位单元85分别抵接第一定位凹槽1121与第二定位凹槽1221,从而限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在收拢状态时继续相向移动。

具体的,弹性臂部823上设置所述第三定位单元85,可选的,第三定位单元85为一凸起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三定位单元85形成为圆柱状。第一散热件11的第一元件112上对应于第三定位单元8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1121,第一定位凹槽1121设置为与第三定位单元85相匹配的形状,当第三定位单元85为圆柱状时,则第一定位凹槽1121设置为半圆形凹槽。同样的,第二散热件12的第二元件122上对应于第三定位单元8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1221,第二定位凹槽1221同样设置为与第三定位单元85相匹配的形状,当第三定位单元85设置为圆柱状时,第二定位凹槽1221设置为半圆形凹槽。基于此设计,当热交换单元1处于收拢状态时,第三定位单元85的圆柱状凸起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121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1221,从而进一步限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在收拢状态时继续相向移动。

在一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定位单元85也可形成为任意其他凸起形状,例如椭圆形,方形,菱形,球形,任意多边形等等,只需能够满足限位的功能即可,数量上可以是1个,2个或者多个。

在一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定位单元85的位置可以设置于壳体3上的除弹性臂部823之外的其他合适位置,优选设置于壳体3的面向热交换单元1的表面的中轴线上。

在一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定位单元85也可仅仅只在第一散热件11的第一元件112和第二散热件12的第二元件122上相互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定位部件(图未示)来进一步限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在收拢状态时继续相向移动,例如在所述第一元件112和所述第二元件122的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一凸起,当热交换单元处于收拢状态时,所述第一元件112的凸起抵接所述第二元件122的对应凸起,从而进一步限制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在收拢状态时继续相向移动。凸起可形成为任意合适的凸起形状,只需能够满足限位的功能,数量也可以是1个,2个或者多个。

如图33至图3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相对滑动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在展开时减少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相互倾斜的问题,可设计相应的导向结构。具体来讲,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上分别设置导向孔115,125,然后通过一定位轴穿设过导向孔115,125,从而提升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相对滑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在展开时发生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相互倾斜。一实施例中,导向孔115,125设于第一散热鳍片111和第二散热鳍片121靠近发光单元2的端部。一实施例中,弹性部件84可设置于其中一导向孔内,通过与定位轴上的定位部件(例如凸起)来实现对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的弹性势能的施加。在一实施例中,仅在所述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任意之一上设置导向孔,在另一散热件上相应于导向孔的位置处设置定位轴,从而通过将所述导向定位轴穿插于所述导向孔内,以提升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相对滑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在展开时发生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相互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导向孔115,125的数量在每个散热件上至少设置一个。在一实施例总,导向孔115,125在热交换单元1的长度方向上可设置多个,例如,在热交换单元1靠近壳体3处的一端及远离壳体3处的一端各设置一个。

如图32至图3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11的一第一散热鳍片111设置间隔部1111,以此,一方面可在间隔部1111处设置连接孔116,另一方面,可增加间隔处1111的对流。连接孔116的设置,用于固定基板22,以防止基板22隆起,从而使基板22与热交换单元1的接触面积降低,并最终降低热传导效率。具体的,通过连接孔116的设置,可采用螺栓、铆钉等穿过连接孔116,实现基板22与热交换单元1的连接。由于第一散热鳍片111和第二散热鳍片121的位置关系,则第二散热鳍片121上的连接孔126位于两第二散热鳍片121之间,因此,无需设置连接孔116。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连接孔116的调整,而不设置间隔部,因此,第一散热件11的连接孔116和第二散热件12上的连接孔126的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不同。

如图32至图3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当热交换单元1具有第一散热件11和第二散热件12时,对应设置两组发光单元2和两组光输出单元5。具体的,第一散热件11包括第一基座117,第二散热件12包括第二基座127,两组发光单元2分别设置于第一基座117和第二基座127上。两组光输出单元5分别罩设于两组发光单元2上。

如图32至图41所示,第一基座117与第二基座127的任意一个上对应导向孔115或125的位置处设置有开槽128,在图17的本实施例公开内容中,开槽128设置在第二散热基板127上,当定位轴插进导向孔115,125后,外部冲压设备通过开槽128冲压定位轴,使定位轴固定,另外,在设置开槽128的情况下,基板22在工艺上更容易加工。

如图33所示,一实施例中,当热交换单元1处于展开状态时,两组发光单元2(具体指的是两组发光单元2的基板22)之间距离随之增加,使得所述led照明设备的出光范围更大。

如图33所示,一实施例中中,两组基板22均开设孔洞2211,使用状态时,基板22的两侧通过上述孔洞2211而连通,有利于热交换单元1的对流散热。每组基板22上的孔洞2211的数量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如图4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两组基板22之间还可配置为互相构成一夹角c,以调整led照明设备的出光角度,具体的,led照明设备的出光角度随之增加。一实施例中,两组基板间的夹角c的角度可在120度至170度之间,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出光范围。总之,两组基板22相互间构成的夹角c的设置,能确保led照明设备下方的亮度及led照明设备整体的出光角度。

如图4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为增加led照明设备的出光角度,还可设置透镜。具体的,发光体21上可进一步设置透镜201,以增加led照明设备的出光角度。示例性的,透镜201的设置可以设置在单个发光体21上,可以明确的是,透镜3211也可以设置在多个发光体21上,即单个透镜201对应多个发光体1(图未示)。

发光模块3200与热交换模块3100连接并形成导热路径,当led照明设备工作时,发光模块3200产生的热量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导至热交换模块3100,并借由热交换模块3100进行散热。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实用新型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